FX168财经报社(亚太)讯 在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企业呼吁采取更具体行动的背景下,中国正再次努力提振外国投资。
2月19日,政府发布《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旨在促进外资对国内电信和生物技术行业的投资。该文件提出,要在政府采购领域制定更明确的标准,这一直是外资企业在中国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制定计划逐步允许外资进入教育和文化领域。
“我们期待看到这一计划能够以切实的方式实施,并带来实际的利益,”中国欧盟商会主席Jens Eskelund周四在一份声明中说。
该计划发布之际,商务部披露1月份外商直接投资下降13.4%,降至975.9亿元人民币(约合134.6亿美元)。万得资讯提供的官方数据显示,在经历了至少连续八年的年度增长之后,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在2024年暴跌了27.1%,在2023年下降了8%。
政府表示,要确保2025年所有措施得以实施,并有效提升外资信心。商务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共同发布了这一行动计划。
美国商会中国区主席Michael Hart表示,“我们感谢中国政府认识到外资企业在中国经济中的关键作用,并期待就我们的成员面临的主要挑战以及如何确保市场准入更加公平展开进一步讨论。”
中国美国商会上月发布的最新会员调查发现,正在考虑或已经开始将生产或采购业务从中国转移到其他地区的比例达到创纪录水平。去年的调查发现,会员们发现在中国赚钱比新冠疫情前更难了。
自疫情以来,中国的消费者支出一直低迷,最近几个月的零售额仅以较低的个位数增长。与此同时,与美国的紧张关系升级,白宫限制中国获得先进技术,并对中国商品征收关税。
“非常强有力的信号”
北京君合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Xiaojia Sun指出,尽管计划中有许多内容去年已公开提及,但像允许外资公司通过国内贷款购买本地股权这样的内容相对较新。
她还强调了该计划呼吁支持外国投资者参与中国并购的能力,并指出这可能有利于海外上市。Sun的业务涵盖公司、并购和资本市场。
不过,最大的疑问依然是中国是否能够执行这一计划。
Sun认为,“这个行动计划是一个非常强有力的信号”,她预计北京将会贯彻落实,并表示该计划的发布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企业家们的高层会晤相呼应。
2月17日,习近平会见了包括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和DeepSeek创始人梁文峰在内的企业家。近年来,监管打压和未来增长的不确定性导致了商业信心和外资情绪的下降。
花旗分析师早前指出,中国需要在反制关税和稳定外资之间找到平衡。分析师表示,“我们认为,中国的政策制定者可能会对将美国(跨国公司)作为对美国关税的一种报复持谨慎态度”,因为外资带来了技术和知识,创造了就业和收入,推动税收增长。
商务部官员也罕见地承认,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对外资流入的影响,包括一些公司决定多元化投资,不再过度依赖中国市场。他们还指出,外商投资公司贡献了该国近7%的就业机会和约14%的税收。
此前,中国商务部关于外国直接投资下降的官方评论往往只关注大多数外国企业对在华长期前景的乐观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