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3日,上海车展6.2号馆内,一场关于未来出行的“技术奏鸣曲”正在激昂演绎。Honda动力单元加持的Oracle Red Bull Racing RB21赛车闪耀登场,而“烨”品牌的第二款旗舰车型GT,则以凌厉锋锐的设计语言诠释了电动美学的新标准。车展现场,本田不仅带来了新车,还展示了其电动平台“云驰架构”的硬核安全性能,并高调宣布将深化与Momenta、DeepSeek、宁德时代等中国领先科技企业的战略合作,全面加速本地化创新。
这一系列动作背后,是本田扎根中国市场30余年的深厚积累与转型决心。面对智电化浪潮,本田正以技术创新为引擎,以本土共创为支点,开启一场体系重塑与品牌焕新的深刻变革。
技术积累焕新生 本田智电转型的底气所在
与许多车企在智能电动车领域“参数至上”“唯快不破”的打法不同,本田坚持以技术积淀为基,稳步推进智电转型。作为本田专为中国市场量身打造的纯电架构,“云驰架构”集成了本田60年的造车经验、F1赛事级底盘调校、20余年电动化研发成果,强调高刚性、低重心、轻量化三大特性,为消费者带来极致驾控与越级安全。
在电池安全方面,本田同样展现出极高的标准。基于云驰架构开发的东风本田S7和广汽本田P7,电池壳体采用12000吨一体压铸铝合金材质,强度提升2.1倍,并辅以底盘横梁保护设计,经实测可承受28公斤重的花岗岩刮底冲击。电池内部采取水电分离、复合防火材料、智能热管理三重防护,热扩散速度降低达83%,大大提升了整车安全性能。
“不论是燃油时代还是电动时代,本田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本田技研工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执行副总经理宫原哲也在现场表示。坚持安全与品质,这一品牌信条,正是本田在中国市场赢得1900万用户信赖的基石。
中国速度赋能 从技术升级到生态共生
在本届上海车展上,本田不仅展出了新产品,更以实际行动展现了与中国产业链深度协同的决心。与Momenta联合研发的量产级辅助驾驶技术、与DeepSeek基于大模型打造的智能交互系统,以及与宁德时代合作推进的磷酸铁锂和CTB电池技术,标志着本田正由传统“技术输出者”转型为“本土创新共建者”。
这种合作模式,不是简单的技术引进,而是以本田全球技术为基础,与中国顶尖企业优势互补、共同创新。Momenta带来的是符合中国道路与交通环境特点的智能驾驶能力,DeepSeek则为本田智能座舱注入了自然流畅的AI交互体验,而宁德时代的电池技术,将为本田未来电动车型注入更强大的续航力与安全保障。
在智能化与电动化加速演进的今天,本田通过开放合作,构建起以用户需求为核心、本地化为驱动的技术体系。这不仅提升了本田在中国市场的响应速度,也使其产品更符合中国消费者对智能体验和品质保障的双重期待。
烨GT首秀 锚定智电时代新旗舰
作为本田在智电时代的重要旗帜,“烨”品牌的第二款旗舰车型GT在此次车展迎来全球首秀。由中国年轻设计师团队主导,GT车型以锐利动感的线条和极具科技感的细节,彰显了对速度、力量与未来感的追求。贯穿式前灯、电子外后视镜等设计元素,不仅视觉冲击力十足,更兼具实用性与前瞻性。
技术层面,GT车型融合了本田在赛车领域的操控基因,拥有媲美F1赛车的驾驶体验。而“双时空智享座舱”设计,则完美兼顾了驾驶激情与乘坐舒适:主驾以沉浸式运动体验激发操控欲望,副驾则通过华为光场屏与智能香氛系统营造出专属的舒适空间,打破了当前电动车市场同质化的窠臼。
更值得关注的是,GT车型将搭载由Momenta量产化的高阶辅助驾驶系统,并结合DeepSeek的大模型AI,真正实现从“功能满足”向“体验升维”的跃迁,重构智能出行的新标准。
以中国基因点燃全球积淀 写下智电时代的新本田故事
从新能源工厂的投产,到NOA(Navigate on Autopilot,高速领航辅助驾驶)的联合研发,再到AI座舱大模型适配和CTB电池技术的本土创新,本田的本地化战略路径清晰可见:以中国市场为舞台,激活全球技术积累,通过扎根本地、协同创新,打造面向未来的出行解决方案。
本田不仅在产品研发上深耕本土,更在生产制造、供应链整合、智能化体验等全价值链环节实现了深度本地化。武汉与广州两座智能新能源工厂已经建成投产,全面导入绿色智能生产体系,彰显了本田以“中国速度”融入中国新能源生态的决心。
在新时代的浪潮下,本田没有盲目追风口,也没有急于自我颠覆,而是以长期主义和稳健创新为指引,以技术深耕与品质坚守为根基,逐步完成体系重塑。这种“不破不立”的转型思路,展现了本田作为传统巨头的战略自信,也为整个汽车行业提供了另一种可能:以技术和用户价值为核心,在智能电动时代持续焕发生命力。
正如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执行役常务、中国本部长五十岚雅行所言:“我们将与中国优秀企业携手合作,采用中国速度,充分发挥本田的技术积淀,不断进化技术,打造更好的产品,回应市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