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乙巳蛇年春节期间,中国消费市场迎来了新一轮的增长热潮。这一黄金旺季不仅见证了餐饮、影视、文旅等传统消费的持续火热,还受益于2025年“两新”政策的落地,使得手机、平板、手表、汽车等成为消费者置办年货的新选择。
春节期间,线上消费数据尤为亮眼。天猫平台的数据显示,截至1月30日24点,春节前三天(除夕、初一、初二)手机品类的成交额同比增长超过了50%。这一显著增长不仅反映了消费者对数码产品的强烈需求,也体现了“两新”政策对市场的积极拉动作用。全国范围内,共有15个省份的手机国补活动在天猫平台上全面上线,其中春节期间新增了广东、北京、安徽、陕西四个省市的参与。
线下消费场景同样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以北京市为例,市商务局的数据显示,假期前四日,受以旧换新政策的推动,电商业态的销售额同比增长了18.7%。这一数据不仅彰显了消费者对于以旧换新政策的积极响应,也进一步证明了该政策在刺激消费方面的有效性。
在政策面上,2025年的“两新”政策力度空前。1月13日,商务部等五部门办公厅联合印发了《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购新补贴实施方案》,明确了个人消费者在购买上述三类数码产品(单件销售价格不超过6000元)时,可享受购新补贴。补贴比例为最终销售价格的15%,最高不超过500元。紧接着,1月14日,商务部等八部门办公厅又印发了《关于做好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工作的通知》,将符合条件的国四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纳入报废更新补贴范围。对于报废旧车并购买新能源乘用车的消费者,补贴2万元;购买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车的消费者,补贴1.5万元。
此外,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更是将政策的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除了手机、平板、手表、汽车等消费品外,微波炉、净水器、洗碗机、电饭煲等四类家电产品也被纳入补贴范围。同时,政策还增加了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重点领域设备更新的资金规模,将支持范围扩展至电子信息、安全生产、设施农业等领域,重点支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设备的应用。
从市场反馈来看,“两新”政策对消费市场的提振作用十分明显。2025年年初,中央财政已预下达了810亿元的消费品以旧换新首批资金,以确保政策的顺利实施。这批资金不仅能够有效保障元旦、春节期间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补贴,还为全年消费市场的持续回暖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政策的推动下,相关行业的上市公司也迎来了业绩的增长。据证券时报·数据宝梳理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已发布业绩预告且净利润超亿元的“两新”政策覆盖的消费电子概念股(主要为手机)共有22只。其中,立讯精密的净利润超过了百亿元,达到134.17亿元;京东方A、华勤技术、歌尔股份的净利润也分别达到了53.5亿元、28.75亿元和26.66亿元。这些公司的业绩增长不仅受益于消费电子市场的复苏,也与“两新”政策的推动密不可分。
展望未来,随着“两新”政策的持续深入实施和覆盖范围的进一步扩大,中国消费市场有望迎来更加蓬勃的发展。据银河证券预测,2025年消费品补贴规模或在5000亿元左右,将拉动社零增速不低于1.7个百分点;汽车补贴规模或在1513亿元左右,拉动消费额约2874亿元,拉动社零增速约0.6个百分点。这些数据无疑为未来的消费市场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