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类资产回顾
1、股票月度回顾:
1月份,市场快速下跌后震荡整理,Wind全A录得-2.32%的月度收益,小盘宽基指数收益率领先,大盘宽基指数收益率落后。风格方面,科技收益率领先,先进医药医疗、消费收益率落后。恒生指数小幅上涨,本月录得0.82%的月度收益。
2、债券月度回顾:
1月,债市在资金收紧和机构行为等因素作用下呈现震荡行情,短端利率明显上行,收益率曲线走平。月初受机构配置力量支撑,叠加股市走弱和降准降息预期升温,债市迎来开门红。随后央行释放稳汇率信号、暂停国债买入,资金面逐步收紧,导致短端大幅调整,长端利率震荡上行。中下旬资金面仍然维持偏紧态势,短端利率持续上行,长端宽幅震荡。
3、商品月度回顾:
进入2025年1月,商品市场整体波动率较2024年底有小幅抬升,商品板块之间仍有分化,截至2025年1月27日,主要品种的主力合约均以正涨幅收官。贵金属板块1月份主要围绕着美联储降息预期、特朗普政策等主线展开,国际黄金收于2741.64美元/盎司,较上月上涨4.45%,国内黄金收于643.10元/克,上涨4.60%;有色板块震荡上涨,伦铜收于9086.50美元/吨,上涨3.47%,沪铜收于75540元/吨,上涨2.40%;黑色板块呈V型反转,上期所螺纹钢收于3382元/吨,上涨2.21%,大商所铁矿石收于810.50元/吨,上涨4.04%;能源品种先涨后跌,布伦特原油收于76.19美元/桶,上涨1.82%,上期所原油收于602.40元/桶,上涨7.59%,美国天然气收于3.69美元/百万英热单位,较上月上涨1.62%;农产品延续上月反弹态势,继续上涨,大豆收于3448元/吨,上涨3.64%,玉米收于2283元/吨,上涨2.42%。
二、宏观经济表现
1、经济表现
外需出口回升和内需政策效果成为年底经济企稳反弹的两大动力,生产仍旧强于需求,物价仍有压力。四季度来看,出口增速明显回升(10月天气因素消退+12月抢出口),消费小幅恢复(以旧换新带动部分消费品)、地产销售和股市支持政策拉动三产表现;工业生产增速和服务业生产均走强,总体来看生产仍旧强于需求;CPI和PPI同比边际走弱,物价仍有压力。从12月单月来看,需求方面,社零同比增速小幅回升,以旧换新政策仍有支撑,当前消费对政策依赖度较高、内生动力偏弱;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回落至低位,随着专项债发行步入尾声,基建投资绝对增速小幅回落,制造业投资呈现较强韧性,而地产同比增速仍有下行惯性;出口同比增速超预期回升,抢出口因素已经开始体现。生产方面,12月工业生产表现超预期回升,主要受抢出口的带动,产销率超季节性回升,预计名义产成品存货继续去库。价格方面,CPI仍弱、PPI同比小幅回升,物价偏弱状态尚未实质改变。
尽管四季度和12月经济表现较好,但不能由此外推开年经济。预计短期将呈现边际走弱的状态,直到增量政策重新转向发力的信号出现,关注节后复工进展、政府债券发行节奏以及后续两会定调。首先,当前经济对政策依赖度较高,而政策节奏倾向根据美国出牌相机抉择,目前美国关税政策反复,谈判工具属性凸显。开年后政府债券发行并不强劲、以旧换新等政策1月20日开始落地、地产政策没有进一步增量,高频数据已经显示出汽车、地产销售边际回落的迹象。第二,出口增速仍有抢出口因素支撑,但难以保持两位数增速水平。第三,四季度政策也有一定透支效应,价格改善幅度有限。
2、宏观政策
在促消费方面,围绕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发布以旧换新接续政策。一是提前预下达今年第一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810亿,保障“两新”政策顺利接续实施,特别是能够充分保障好元旦、春节期间消费的补贴需求。数额方面,根据发改委新闻发布会,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用于支持“两新”的资金总规模比去年有大幅增加,具体数额将在今年全国“两会”时向社会公布。在扩大范围方面,将设备更新项目支持范围扩大至电子信息、安全生产、设施农业等领域;将家电以旧换新补贴的产品由8类扩大到12类;实施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力度15%、500元封顶;适当提高了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补助的标准。
短期来看,提前下达以旧换新资金保障春节消费,同时范围拓展至手机、平板电子产品,受政策补贴的消费品类仍有需求释放空间。从半年时间维度来看,政策的效果将会衰减,一是部分省市通过地方资金在去年已经对电子类产品进行了补贴,二是随着时间延长,消费品的透支效应逐渐显现,三是没有将服务类消费纳入支持范围。根据中金公司报告显示,2009年家电刺激政策首年财政乘数是3.5,第二年降至1.8,汽车刺激政策首年乘数是7.0,第二年降至4.4,均呈现出明显的乘数效应下降的趋势。
三、资产配置分析及展望
1、股票市场
1月份,市场波动较大,节前流动性较差,较12月份明显缩量。资金方面,融资余额降低896亿元。经济数据方面,12月工业增加值增长6.2%,增速较11月份加快0.8pct。12月PMI生产指数录得52.1%,连续4个月在荣枯线以上,工业生产或将继续向好回升。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7%较11月回升0.7pct。1月份市场成交较为冷淡,全月核心方向是科技中的机器人、AI板块,资金依然没有切换至经济基本面的交易,同时科技板块也是特朗普上任节点时可以有效避险的选择,全月来看,权益市场流动性较差,增量资金来源较少。
展望2月市场,资金方面,人民币受外部环境影响走弱,场内增量资金不足,需关注后续是否有增量资金来源;2月仍处于特朗普正式上任后的政策发力期,外部宏观风险较大,市场若流动性承压则可能有明显波动。行业方面,债市持续走强,关注性价比持续抬升的红利(通信运营商、银行、电力等)板块;关注DS大模型带来的国产AI推理成本骤降带来的增量方向。
2、债券市场
短期来看,债市将维持震荡偏强走势。一方面,1月PMI再次回落至50以下,经济金融数据整体仍偏弱,经济呈现弱复苏态势,经济内生动能尚不稳,近期货币宽松政策延续,市场降准预期升温,在央行的呵护下资金面整体保持平稳,跨春节后资金价格大概率有所回落,基本面和流动性对债市仍有支撑。近期受特朗普关税政策影响,全球市场波动有所加大,不确定性有所增加,利好避险资产,同时债券市场“资产荒”的局面未得到明显缓解,年初市场对债券的配置需求仍较强。另一方面,稳增长政策、经济数据、央行的操作和风险偏好变化可能成为影响债市的关键因素,外汇压力、特朗普上台后的政策和中美关系也可能会对市场形成扰动,市场波动有所加大。
策略方面,短期内组合可以保持中长久期,但需要根据市场情况灵活应对。以中短期信用债作为底仓,获取相对确定的票息收益,同时通过中长端的利率债获取资本利得收益,短期内长端利率债赔率有所下降但胜率仍高,目前收益率处于历史低点附近,已提前定价部分货币宽松预期,后续波动可能加大,注意控制交易节奏。利率债的仓位需根据市场情况灵活调整,后续关注1月份经济金融数据、政策、资金面的变化,在市场发生不利变化时及时调整组合久期。
3、市场中性/CTA策略/大宗商品
(1)市场中性
风格因子上,大部分因子表现较差,负收益大于正收益,市值因子、beta因子、残差波动因子和流动性因子表现较差,动量因子、杠杆因子、成长因子、账面市值比和盈利预期因子有微正收益。月度基差方面,IC全月保持贴水状态,比较稳定,IM贴水略微收敛,IF和IH贴水扩大,截至2025年1月27日,IH下季合约贴水率3.21%,IF下季合约贴水率约3.26%,IC下季年化贴水率约6.73%,IM下季年化贴水率约7.52%。
市场中性策略产品本月平均收益约0.65%。1月份A股市场全月日均成交额维持万亿量级,市场流动性保持充裕态势,从风格演绎路径观察,小盘股经历明显转换过程,月初延续上年末的调整惯性持续下行,但随后在资金面驱动下实现快速反转,最终形成月度级别的修复趋势。就策略影响而言,短期波动虽对多头仓位形成阶段性扰动,但冲击持续时间较短,叠加历史数据显示股指期货基差维持合理水平,对冲端压力处于可控范围。在经济渐进复苏背景下,市场交投情绪持续活跃,有利于提升市场中性策略的收益表现,特别是具备精细化组合管理能力的机构更能捕捉超额收益机会。
(2)CTA策略
CTA因子表现分化,时间序列因子、短期波动因子、短期基差动量走高,短期时间序列因子、偏度因子走低,波动因子随有下行趋势,但仍处于相对高位,在高基差、高波动的环境下,对趋势类和量化类策略有一定优势。从品种上看,农产品商品趋势较强,黑色商品截面较强。
CTA策略产品1月平均收益约0.5%,CTA内部各个子策略业绩分化,套利策略表现较好,趋势和复合策略表现一般,原因是由于多数板块处于震荡上行状态,整体来看趋势性不强,赚钱效应较一般。过去三年CTA策略持续受制于宏观环境的低波动率区间震荡,策略净值长期处于低位,当前市场环境正发生结构性转变:一方面,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宽松周期,国内稳增长政策发力,双重动能将对大宗商品价格中枢形成持续性支撑;另一方面,全球供应链重构叠加地缘博弈常态化,或引发商品市场波动中枢系统性抬升。CTA策略正迎来风险收益比具吸引力的战略配置窗口,适合当前位置进行左侧布局。
(3)大宗商品
进入2025年1月,商品市场整体波动率较2024年底有小幅抬升,商品板块之间仍有分化,截至2025年1月27日,主要品种的主力合约均以正涨幅收官。贵金属板块1月份主要围绕着美联储降息预期、特朗普政策等主线展开,1月中旬发布的美国经济数据保持强劲,非农就业超预期,美联储表态鹰派,同时特朗普表态强化其关说预期,表示不排除使用武力夺取巴拿马运河和格陵兰岛,市场或为对冲特朗普政策的不确定性,贵金属未受太多联储降息节奏回落的影响,金价缓慢上行,进入下旬,美国通胀数据略不及预期,美联储官员释放鸽派信号,美联储降息预期回升,进一步推动金价上行,国际黄金收于2741.64美元/盎司,较上月上涨4.45%,国内黄金收于643.10元/克,上涨4.60%;1月海外矿山整体运行平稳,供应格局稳定,需求端有分化,整体仍呈现淡季特征,库存水平仍维持高位,铜价持续震荡上行,伦铜在1月24日最高触及9355.5美元/吨,但受基本面疲弱影响,月末回吐涨幅;原油价格得益于去年的淡季去库以及寒冷天气,在月初延续了去年底的强势格局,1月10日拜登政府针对石油贸易对俄罗斯发起新一轮制裁,油价大幅冲高,布油主力合约最高突破82.6美元/桶,1月20日特朗普正式就任美国总统,他的政策意图加大了市场不确定性,鼓励美国和沙特页岩油增产也对油价起利空作用,原油价格应声回落;1月上旬,炉料补库进入尾声,下游需求处于传统淡季,铁矿价格震荡下跌,中下旬,宏观情绪利好及澳洲飓风影响,铁矿价格V型反转。展望后市,特朗普的关税政策预计将继续作为美元保持强劲地位的重要支撑因素,对金价构成明显的下行压力,不过,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升级以及各国央行持续购买黄金的行为,为金价提供了一定程度的支撑,预计2月份金价会维持高位震荡;铜市短期较难出现基本面的明显改善,预计铜价以震荡为主;铁矿需求预计在2月中下旬会随着下游的复产复工而有所好转,铁矿价格有上涨动力;在原油市场方面,美国极寒天气继续刺激取暖需求,拜登政府对俄罗斯发起的石油制裁在特朗普上任后尚无进一步表态,市场不确定性增加,预计2月油价宽幅震荡。
4、大类资产配置展望
(1)周期状态与资产配置
从增长-通胀来看,当前处于复苏早期阶段,随着外需出口与内需政策共振,经济增长超预期修复,但同时对政策依赖度高的特征尚未改变,内生增长动能仍然不强。社零表现小幅回升,以旧换新政策对消费的支撑作用仍在,但考虑到就业和收入改善的持续性不足、消费倾向同比仍为负贡献、消费信心边际弱化,当前消费的内生动力尚未稳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回落至低位,结构上基建投资小幅回落,制造业投资呈现韧性,而地产投资仍有下行惯性;出口表现超预期回升,主要受短期抢出口因素的带动。CPI仍弱、PPI同比小幅回升,物价偏弱状态尚未实质改变。
从货币-信用来看,当前进入阶段性的宽货币、信用弱企稳的状态,考虑到财政政策有待两会公布,年初社融同比向上弹性不大。货币方面,宽松基调的大方向保持不变,但在美国关税政策压力下,稳汇率诉求提升,从节奏上对货币宽松带来一定扰动,央行暂停净买入国债,资金面也有所收敛。信用方面,12月社融存量同比在政府债券的带动下小幅回升,但结构上改善相对有限,私人部门脉冲仍处于底部、年底票据仍在冲量,地方政府化债仍是重要影响因素。往后看,由于今年春节时间偏早、银行“规模情节”弱化,预计年初信贷开门红不及去年,同时考虑到政府债券节前发行量有限,预计1月社融增速将边际走弱。2月春节过后政府债券发行将逐渐提速,信贷需求偏弱的局面尚难明显扭转,融资主体依赖政府部门、融资量依赖政策力度,因此整体信用扩张的弹性仍然受到约束。
综合来看,周期状态总体对应于复苏早期阶段,相应资产表现排序为:债券、股票>商品。如果后续能够出台较大力度的财政刺激政策,并观察到实际政策效果显现,那么周期状态有望逐渐向复苏中期过渡,相应资产表现排序为:股票、商品>债券。
(2)月度主观评分与资产配置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