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ESG评级结果分析:2025年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上市公司ESG评级结果分析

2025-02-23 00:19:26
金融界
金融界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摘要:2025年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上市公司ESG评级结果分析前言ESG理念从早期基于宗教教义的道德观念融入于商业活动,到责任投资的兴起,再到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全面推广,最终形成目前全面可持续金融实践。ESG的概念于 2004 年获得高度关注,从2006年联合国成立责任投

2025年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上市公司ESG评级

结果分析

前言

ESG理念从早期基于宗教教义的道德观念融入于商业活动,到责任投资的兴起,再到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全面推广,最终形成目前全面可持续金融实践。ESG的概念于 2004 年获得高度关注,从2006年联合国成立责任投资原则组织(UN PRI)开始,ESG投资逐渐获得全球的广泛认可,目前已经成为全球的主流投资策略。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企业追求绿色转型的背景下,我国也紧跟国际市场的ESG发展趋势,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绿色家园,积极推动ESG的发展。

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是对我国国民经济和人民健康福祉有巨大影响的重要产业。目前,我国的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一方面为国家的经济增长、就业保障以及公共健康事业做出巨大贡献,另一方面其在环境责任等可持续发展方面也面临很大的挑战。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的绿色发展是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的公司有责任提高整体的ESG治理水平,推动ESG的发展。

近年来,在相关政策的影响下,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的公司愈加重视绿色发展,将绿色理念贯穿于企业经营全过程,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ESG实践的效果已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本文将以披露了ESG相关报告的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的整体ESG水平。

ESG评级结果分析

  联洲信评(UCCR)ESG专项小组通过对企业官网及巨潮资讯网等来源披露的ESG相关报告的情况进行统计,截至2024年9月5日,A股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主动披露2023年度ESG相关报告的上市公司有134家,披露比例为37.85%,披露比例较低,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UCCR)ESG专项小组以此为样本,结合联洲信评ESG评级模型及标准,对A股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上市公司的ESG绩效进行综合分析。

由于目前上市公司ESG信息仍以自愿披露为主,缺乏规范格式,部分公司披露的ESG相关数据不完整,降低了ESG相关议题讨论的可比性。以下评级结果是以上市公司披露的2023年度ESG相关报告和2023年度公司年报等公开信息为数据来源,评级信息存在不充分等局限性。联洲信评不对评级报告所记载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作任何保证,评级结果不作为任何投资决策依据,仅作为基本参考。

总体评级结果

图1: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上市公司ESG评级结果分布(家)

图2: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上市公司ESG评级结果分布(占比)

从图1和图2可以看出,本次被评级的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的134家上市公司中,获得AAA评级的公司数量为0家;获得AA评级的公司共有4家,占比为2.99%; ESG评级结果主要分布在A、BBB和BB 之间。获评A级的公司有33家,占比为24.63%;获评BBB级的公司有57家,占比为42.54%;获评BB级的公司有29家,占比为21.64%;获评B级的公司有10家,占比为7.46%;获得CCC级的公司有1家,占比为0.75%;获得CC及以下评级的公司数量为0家。可以看出,被评级的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的134家上市公司的ESG评级结果整体水平较好,ESG建设相对完善。

总体分数分析

通过分析图3可以看出,整体上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的ESG得分分布基本服从正态分布,均值中等偏上,说明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的ESG发展水平较好,但仍有不均衡之处。部分公司对ESG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在ESG建设上的投入不够;部分公司意识到ESG建设的重要性,在经营中关注ESG,追求绿色发展,但实践效果还不理想;有些公司在实践上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存在信息披露相对薄弱、各议题治理水平不平衡等问题。对于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的公司,未来还需要不断践行ESG理念,进一步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

图3: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公司ESG得分分布情况(家)

通过分析134家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上市公司的ESG得分情况发现,ESG总分的中位数为64.49,上四分位数为70.42,下四分位数为57.95,四分位差为12.46;而E(环境)、S(社会)、G(公司治理)这三个子类的得分的中位数分别为27.70、61.29、80.00,G(公司治理)的中位数最高,而E(环境)的中位数最低;134家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上市公司中,离散程度最高的是E(环境),四分位差为40.68,最低的是G(公司治理)子项,四分位差为11.19。由此可以看出,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在 G(公司治理)方面的治理水平整体较为完善,在S(社会)方面的建设水平尚可,但在E(环境)方面的建设和治理仍处于初级阶段,未来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公司应更加关注E(环境)的建设,提高ESG建设的整体效果。

图4: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ESG得分箱线图

按省份分布评级结果分析

将134家上市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公司的ESG评级结果按省份分布情况分析,广东省、天津市、北京市等经济发达,ES G治理发展迅速的省份或直辖市的ESG表现较好。这表明,经济发达且ESG治理水平高的地区,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的上市公司相对更加重视对ESG的建设。

图5:按省份分布划分的ESG评级结果分布(家)

按公司规模评级结果分析

根据公司规模分析,134家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公司中,大型公司在各项评级中均有较高的占比。评级为AA级的公司100%为大型公司;级别在A级的公司中,大型公司占比为84.85%,中型公司的占比为12.12%,小型公司占比3.03%;评级结果为BBB的公司中,大型公司占比82.46%,中型公司的占比为17.54%;级别在BB级的公司中,大型公司占比为86.21%,中型公司的占比为10.34%,小型公司占比3.45%;级别为B级的公司中,大型公司占比80.00%,中型公司占比20.00%;级别在CCC级的公司中,中型公司占比为100.00%。总体上,大型公司由于在管理理念以及资源投入方面的优势,在ESG治理上比中小型公司更好。

图6:按公司规模划分的ESG评级结果分布(家)

图7:按公司规模划分的ESG评级结果分布(占比)

按公司性质评级结果分析

从公司性质分析,民营企业ESG的整体表现优于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六家评级为AA级的公司均为民营企业;级别在A级的公司中,国有企业占比为27.27%,民营企业的占比为57.58%,外资企业占比15.15%;评级结果为BBB的公司中,国有企业占比为21.05%,民营企业的占比为70.18%,外资企业占比8.77%;级别在BB级的公司中,国有企业占比为24.14%,民营企业的占比为62.07%,外资企业占比13.79%;级别为B级的公司中,国有企业占比为20.00%,民营企业的占比为60.00%,外资企业占比20.00%;级别在CCC级的公司中,民营企业的占比为100.00%。整体上,民营企业ESG表现比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好,随着这几年国内掀起ESG的热浪,政府加强ESG建设的规范和引导,令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企业内部ESG建设,而民营企业作为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中的中流砥柱,行动力更强,ESG建设效果更好。

图8:按企业性质划分的ESG评级结果分布(家)

图9:按企业性质划分的ESG评级结果分布情况(占比)

总结

本文通过分析披露了ESG相关报告的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上市公司的ESG表现,整体上,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的ESG 表现较好,最高的等级为AA,共有六家,大部分公司的评级结果为A、BBB和BB,大型公司和民营企业的ESG治理水平普遍较高,但ESG综合管理水平仍有完善空间,未来还需要加强相关投入,提高整体的ESG治理水平。

作者:联洲信评

敬告读者:本文为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FX168财经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细微删改。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