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第4周,医药生物板块逆势上涨0.98%,跑赢市场整体表现。化学制剂板块以4.59%的涨幅领跑,创新药成为核心驱动力。与此同时,地方政策密集出台优化创新药生态,叠加国内药企大额海外授权交易频现,行业热度持续攀升。
地方政策破局:四川率先打通创新药入院“堵点”
3月26日,四川省卫健委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支持创新药临床应用的通知》,从入院流程、临床激励、支付机制和产业扶持四大维度提出九项措施,直击创新药推广的核心痛点。
入院效率显著提升:政策明确要求医疗机构在创新药挂网后1个月内召开药事会,并通过“按需配备、应配尽配”原则,确保2个月内完成采购。这一规定将大幅缩短创新药从获批到临床使用的周期,解决以往因审批流程冗长导致的“入院难”问题。
支付机制灵活创新:医保部门对国谈创新药实施单行支付、DRG/DIP除外及特例单议机制,允许超支病例申请费用调整。此举为高价创新药进入医保目录后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灵活性,减轻了医院控费压力,同时提升医生使用意愿。
产业联动效应可期:四川政策鼓励创新药纳入商业保险,并推动本地医药产业发展。作为全国首个省级创新药专项支持文件,该政策有望形成示范效应,带动其他省份跟进优化创新药生态,为国内创新药市场打开增量空间。
海外授权交易爆发:代谢领域成国际化突破焦点
上周国内创新药企密集达成两项重磅海外授权协议,凸显全球市场对国产创新管线的认可度提升。
技术平台价值兑现:3月24日,联邦制药与诺和诺德就长效GLP-1R/GIPR/GCGR三重激动剂UBT251达成授权协议,覆盖大中华区以外全球市场。该交易不仅体现联邦制药在代谢疾病领域的研发实力,更验证了国内多靶点激动剂技术平台的前沿性。
小分子药物突破壁垒:恒瑞医药于3月25日宣布将脂蛋白口服小分子项目HRS-5346的海外权益授予默沙东,首付款及里程碑款合计超17亿美元。此次合作打破了大分子药物主导代谢领域国际授权的传统格局,显示国产小分子创新药在制剂技术和专利布局上的突破。
国际化进程加速:据机构统计,2024年国内创新药License-out交易总额达519亿美元,同比增长26%,首付款占比显著提升。海外授权已从单纯的现金流补充手段,转变为药企全球化战略的核心路径,头部企业正通过技术输出深度参与国际分工。
当前行业仍需关注创新药研发失败、海外政策变动等风险,但政策端与产业端的协同发力已为行业注入强动能。随着地方政策优化落地和国际化能力持续验证,具备差异化技术平台的创新药企有望迎来价值重估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