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面上,整个2024年,国内医药外包(CXO)企业估值面遭受较多压制。一方面,美国《生物安全法案》成为了悬在部分CXO企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另一方面,生物医药产业的投融资趋冷让身处创新药研发上游的CXO行业再蒙上一层阴影。2024年底2025年初,美国《生物安全法案》彻底夭折,美国第118届国会已于2025年初届满结束,其间没有通过《生物安全法案》相关提案。截至目前,美国第119届国会尚未有任何重启该法案立法流程的提议。2025年3月,多家CXO企业在2024年年报业绩预告中表示,公司营收订单有所增长。
2025年4月1日,A股和港股创新药板均领涨市场。港股创新药指数成份股中,康方生物、石药集团、荣昌生物、三生制药涨超10%,和黄医药、凯莱英、康哲药业、康龙化成涨超6%。港股创新药ETF(159567)实时成交额突破14亿元创下上市以来新高。
小而美、高弹性:港股创新药ETF(159567)跟踪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创新药企业权重90%为全市场医药主题类指数中最高,有望把握AI赋能创新药研发、国产创新药出海、商业健康保险逐步完善的创新药利好浪潮。
大而全:创新药ETF(159992)跟踪创新药指数,该指数布局创新药产业链龙头企业,既汇聚全球CXO龙头企业,又包含国内仿创药企龙头,有望同时受益于AI赋能创新药、国产创新药出海、针对高价创新药的医保丙类目录出台等。
华鑫证券表示,创新药板块的投资价值在当前政策环境和市场趋势下显著提升。2023年和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均提出支持创新药发展的意见,2024年更是提出了具体的政策措施,包括健全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和制定创新药目录。自2024年7月国常会发布《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以来,各部门已征求医药产业和各界意见,预计2025年医保等多部门将推动支持发展药品创新高质量发展的细则条款,并在定价方面给予创新药更大的市场自由度。支付方面,2024年医保已发布医保和商保协同策略,丙类目录预计2025年制定落地第一版,多元化的支付体系正在构建形成。
相关产品:港股创新药ETF(159567)、创新药ETF(159992)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