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石药集团发布2024年度业绩报告。尽管面临药品集中采购政策深化带来的短期压力,公司通过创新驱动实现结构性突破,成药板块的收入高达237.36亿元,在公司总收入中占比超八成。全年研发投入同比增长7.5%至51.91亿元,占成药业务收入的21.9%,展现出强劲的战略转型决心。
业绩稳健 战略聚焦创新转型
2024年,石药集团实现营收290.1亿元人民币,股东应占溢利43.28亿元。剔除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等非经常性损益后,股东应占基本溢利达46.83亿元。尽管受到药品集中采购等因素影响,但核心业务仍展现韧性。
年内,虽然津优力®、多美素®两个产品在京津冀"3+N"联盟集采中价格下调,但公司多年培育的产品管线开始释放潜能,明复乐®、多恩益®等6款新产品快速放量,销售可观,成为增长新引擎。其中,明复乐是国产首个替奈普酶,也是国内首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获得上市批准的第三代溶栓药。
同时,在本年度内,公司还有三大重磅产品/新适应症获批,分别是明复乐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新增适应症,PD-1单抗恩舒幸(恩朗苏拜单抗注射液)用于治疗复发性或转移性宫颈癌,以及用于治疗过敏性哮喘和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的首个单抗生物类似药恩益坦(注射用奥马珠单抗)。
创新成果丰硕 AI赋能研发升级
过去一年,石药集团在创新领域斩获颇丰。全年获得生产批件16个、临床批件66个,3项创新药获突破性疗法认定。目前在研创新药和创新制剂200余项,其中大分子90余项,小分子60余项,新型制剂50余项;有160余个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三期临床试验近60项。研发的EGFRADC、Nectin4ADC、HER2双抗、西罗莫司白蛋白制剂等产品多次获得中国和美国监管机构授予的突破性治疗认定和快速通道资格,预计截止2028年底,将有50余款新药/新适应症申报上市。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AI技术的广泛应用,石药集团自主研发的AI小分子药物设计平台成功产出YS2302018和SYH2039,分别授权给阿斯利康和百济神州,标志着公司在AI制药领域的领先地位。
国际化布局加速 全球市场再突破
2024年,石药集团新设美国制剂销售公司及东南亚新药开发事业部,重点推进高端复杂注射剂、单抗生物类似药等产品在欧美市场的注册。年内完成3项对外授权合作,包括将Lp(a)抑制剂全球权益授予阿斯利康,MAT2A抑制剂授权百济神州,以及将抗体偶联药物SYS6005包括美国和英国在內多个国家的开发及商业化权益授权给Radiance Biopharma, Inc.。。
未来展望:双轮驱动 引领行业变革
展望2025年,中国药企在多项技术创新领域里的投入方兴未艾:AI助力药物研发大大缩短进程,细胞治疗市场规模预计突破千亿,基因治疗领域加速发展,行业正迎来创新升级的关键期。作为向创新药研发和生产领域进军的石药集团,在这方面也展露出其清晰脉络。
具体而言,石药集团将以创新研为发核心布局,通过八大创新研发平台,聚焦自研管线开发,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布局新靶点,重点探索基因治疗、细胞治疗等新兴领域;同时深化AI技术应用,在现有AI平台基础上拓展辅助药物研发平台,通过科技赋能加速智能化转型,全面提升研发效率。
同时,石药集团将加速推动国际化进程,加快重点创新药在海外市场的研发、申报及上市进度,通过与国际商业企业合作提升市场份额。进一步推进对外授权布局,将部分创新药权益授予国际药企,借助合作伙伴的全球销售及临床推广能力,加速产品国际化进程,推动创新成果走向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