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关税引发全球市场剧烈震荡,我国发起反制。分析指出,在此背景下,自主可控及内需驱动占比高的板块值得关注,以卫星产业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赛道价值凸显。
2025年我国卫星发射进入常态化,4月1日,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4月3日成功发射天平三号A星02星,分别用于天地网络融合,低轨空间环境探测监视试验等。2025年一季度以来,我国已成功完成16次发射。
在此战略机遇下,招商中证卫星产业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简称:卫星产业ETF,认购代码:159218)于今日正式发行,投资者可通过各大券商APP搜索代码进行认购。
资料显示,该产品跟踪中证卫星产业指数,覆盖卫星产业上下游。这是全市场为数不多的专门聚焦于卫星产业的ETF,为投资者提供了投资前沿硬核科技的机会。
从目前市场来看,卫星行业正在迎来重要机遇,投资价值凸显。
看点一,卫星资源竞争激烈,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根据国际电信联盟(ITU)预估,地球近地轨道最多可容纳约6万颗卫星。ITU规定,卫星频轨资源遵循“先登先占”原则,且需要在申请后的规定时间内完成卫星发射并正式投入使用。为此,大国纷纷加入激烈竞争。
中国目前申请约5.13万颗,但实际发射数量只有百余颗,因此当前正在进入加速发展期。2020年,卫星互联网被纳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中国正在发展多个星座计划,如“千帆星座”计划,已经于2024年开始密集发射,预计2027年实现1296颗卫星提供全球网络覆盖。从目前的百余颗,到未来的上千颗甚至上万颗卫星,中国的卫星发射或将有近百倍的发展空间。
看点二,引领6G,有望弥补数字鸿沟,迎来万物智联
作为新一代通信技术(6G)的重要技术基础,卫星互联网有望帮助实现人-机-物的智慧互联。
6G的愿景是实现“空天地海一体化”通信网络,覆盖范围从地面扩展至太空、海洋和偏远地区,而传统地面基站难以满足这一需求。当前全球仍有约43%的人仍未使用互联网,卫星互联网可以弥补地面网络的物理限制,有望填补庞大的数字鸿沟。
此外,卫星互联网还具有低延迟、高频传输能力,将满足6G时代更高的数据传输和应用需求。
看点三,商业应用多点开花,万亿市场可期
国内商业模式正在探索中,各类商业应用也在逐步落地。国内多家厂商实现手机通信功能,某品牌已实现直连卫星通话。全球首款卫星互联网乘用车也由中国品牌发布。遥感、导航、地理信息服务等正在多个场景展开。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赛迪智库预测,我国商业航天产业规模2025年有望达到2.5万亿。
卫星产业ETF(认购代码:159218)紧密跟踪中证卫星产业指数,该指数从沪深市场中选取50只业务涉及卫星制造与发射、卫星地面设备制造、卫星导航、卫星通信以及其它技术研发与应用环节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卫星产业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前十大成分股合计权重为51.26%,集中度较高。如图所示,前十大成分股分属不同产业环节,汇集卫星产业的上中下游,或将助力投资者把握全产业链投资机会。
图:前十大成分股一览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国盛证券、国信证券
卫星产业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与下一代通信技术息息相关,万亿市场规模可期,投资价值凸显,投资者可通过卫星产业ETF(认购代码:159218)布局全产业链,捕捉前沿科技机会。
资料来源:国盛证券、国信证券、赛迪顾问、欧洲咨询公司(Euroconsult)、新华网等
基金全称:招商中证卫星产业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
注: 基金份额在认购期、成立后的封闭运作期内(开放申赎以届时公告为准)不能赎回或转换转出。中证卫星产业指数由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编制和发布。指数编制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以确保指数的准确性,但不对此作任何保证,亦不因指数的任何错误对任何人负责。指数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市场发展的所有阶段。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本资料仅作为宣传用品,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基金业绩具有波动的风险,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亦不构成投资收益的保证或投资建议。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请在投资前认真阅读《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全面认识基金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在了解产品情况及听取销售机构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和投资目标,对基金投资作出独立决策,选择合适的基金产品。基金产品由招商基金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本产品的特定风险详见公司官网https://www.cmf-china.com公告栏基金《招募说明书》风险揭示部分。投资者可通过基金管理人或代销机构提供的移动客户端、官网等渠道查询其基金交易、保有情况和持仓收益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