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走私鸡蛋比大麻更赚钱!——美国关税战下的荒诞乱象

2025-04-12 18:20:17
格隆汇
格隆汇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摘要:代价是什么

在美国政府挥舞着关税大棒横扫全球、风光无两之时,美国国内民众却快要连一个鸡蛋也吃不起了。

横征暴敛、残暴关税的另一头,美国政府正低声下气地给欧洲国家写信,紧急求购鸡蛋,却遭遇了接连拒绝。

在超市买大麻,黑市买鸡蛋的荒诞情境之下,墨西哥黑帮也盯上了一个更安全、更快捷、损失更小的生意——走私鸡蛋。

而当中美之间关税达到145%之时,特朗普无疑又给墨西哥黑帮送来了另一大生意——走私中国商品。

而这一切,都要从小小的鸡蛋开始讲起。


01


《资本论》中曾说——

“有50%的利润,资本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资本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资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

有危机,就有商机。鸡蛋如此,中国商品也是如此。

在中国人的眼里,鸡蛋这种难以携带运输,货值又小的商品,是很难代购甚至转卖的,但并不妨碍它有利可图。

2022年,美国爆发禽流感,此后,美国便开始大规模扑杀下蛋鸡。三年时间内,美国已经累计扑杀超过1.68亿只蛋鸡。

显而易见的后果是,美国鸡蛋产量越来越少,逐渐短缺,导致鸡蛋价格飙升。过去一年,美国鸡蛋零售价格同比飙升97%。

美国国会山报数据显示,截止3月份,美国一打12个鸡蛋的价格已经达到了6.23美元,约合46人民币,创下了历史新高。

在美国部分地区,鸡蛋价格甚至涨到10美元甚至12美元。

尽管在美国是“赚美元花美元”,但与美国相邻的墨西哥,一打鸡蛋仅售2美元。

一打鸡蛋转手就能赚10美元,催生了墨西哥的鸡蛋走私生意。

美国海关与边境管理局的官方数据显示,从2024年10月至今,美墨边境查获非法走私鸡蛋案件数已经达到近6000起。

这还仅仅只是被查获的案件,冰面之下,更多走私在悄无声息的进行。

还有传言,墨西哥蒂华纳的毒贩还在用无人机走私鸡蛋。

初看有些离谱,但是细细一算,一架无人机携带三打鸡蛋,一趟就能赚30美元,假设半小时一趟,一个小时就能赚60美元。

尽管比不上毒品的利润,但是风险低,损失小,没有任何生命危险,还不用坐牢。

哪怕无人机被查获,损失的也只有一架无人机和上面的鸡蛋而已。

以此类推,走私中国商品行得通吗?不仅行得通,甚至商机还不小。

早在关税落地之前,墨西哥已经成为了中国商品的“阳澄湖”。

3月初,墨西哥海关的缉私行动中,查到了33个集装箱的中国商品,包括扬声器、电动溜冰鞋、摩托车、踏板车、自行车、钻头、液压千斤顶、玩具、背包、服装和高档办公椅等多种商品,总价值超过3亿比索,约合人民币1.1亿元。

关税落地之后,“阳澄湖”的含金量就更高了。

目前,中美之间关税已经达到145%,也即是说,一件原价100美元的商品,现在如果通过正规途径运到美国,售价起码要达到245美元。

但如果从墨西哥过境,哪怕减去从中国运往墨西哥的成本和墨西哥输往美国的关税成本,利润率也绝对超过100%,更何况走私还不需要付关税。

对于走私,不少人想象的仍是内地水客从香港代购,拉着拉杆箱背着大包小包的场景。

但是将这个场景放到墨西哥,以走私鸡蛋类比,那就是用无人机带着大包小包的中国商品飞往墨西哥,利润率和货值,绝对远超鸡蛋。

甚至,用来运输货品的无人机,某种程度上也能成为被走私的货品之一。

如果在墨西哥,用3000美元的无人机,一次携带1000美元的中国商品入境美国,一落地,3000美元无人机就能卖出6000美元(算上拆封、运输折旧),1000美元的中国商品也能卖出2000美元,相当于一趟就能赚上4000美元。

如果说走私鸡蛋尚且只是有利可图,关税落地之后走私中国商品,几乎比走私大麻还赚。

而在此关税之争激战正酣之际,国内还直接推广了离境退税,即买即退的全国普及。

哪怕不是专业走私,普通的外国人借助240小时免签再加上代购中国商品,几乎就可以涵盖一趟旅游的费用,何乐而不为。

回想起曾经轰轰烈烈的海外代购,现在的情况反转,有一句话或许相当合适——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02


上个世纪20年代,美国曾经颁布一条法令:

禁止在合众国及其管辖下的一切领土内酿造、出售或运送致醉酒类,并且不准酒类输入或输出合众国及其管辖下的一切领土。

如今看来这条法令相当荒谬,但是在当时,这条法令在遭受大量非议的同时,却也收获了一众拥趸。

彼时的不少美国人,将酒精视为犯罪和贫困的根源,认为禁酒可以减少买酒的开销,进而避免贫困,还可以减少酗酒引发的家庭暴力、肢体冲突和疾病。

然而,在这条法令持续的14年间,却完全事与愿违。

起初人们希望禁酒带来健康和和平,然而禁酒令实施期间,各种不正规的私酿酒反而导致超过1万人因为喝酒中毒而死。

且在禁酒令时期,美国人均啤酒消费相比战前下降3/4,烈性酒消费量反而上升10%,因为对于走私贩子来说,承担着同样的风险,烈性酒能够赚得更多。

禁酒令摧毁了美国的酿酒工业,让酿酒工人大面积失业,却抬高了酒的价格,导致美国国内涌现出了更多更为不稳定的私酿酒和酒贩子,甚至间接导致美国黑帮崛起。

从1920年至1932年,美国共有75万人因违犯禁酒法而被捕,罚款总额超过7500万美元,没收财产2.05亿美元。

最终,禁酒令以普通人全盘皆输收场。

一百年之后,美国对中国征收145%的关税,将中国商品输入美国的价格提高到几乎难以接受的水准,几乎是阻隔了中国商品输入美国市场。

这次最终买单的会是谁呢?答案并不难想象。

自宣布关税开始,美国人已经开始了抢购潮,生活用品、数码产品乃至苹果手机。

不少美国人甚至需要辗转各地,才能买到仅剩的中国品牌商品。

而关税带来的寒意已经开始传导至美国普通消费者,已经有美国人在购买打折夏装时发现,账单上已经开始出现“关税附加费”。

总账单411.71美元的打折商品中,关税附加费达到了44.09美元,也即是说,购买实际价格为367.62美元的商品,她支付了超过10%的关税附加税。

根据商家的解释,这笔费用是根据产品各部分的生产地区,乘以美国政府对各国加征的关税税率计算出来的。

尽管将关税成本分摊给消费者的企业并不值得宣扬,但某种程度上,这也情有可原。

因为与大多数人的想象相反,尽管是美国对中国征收关税,但是大多数的关税成本,都是由美国企业承担。

以华利集团为例,华利集团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的销售价格为离岸报价,与客户的价格定价机制是成本加成的定价模式,出口至美国的关税由客户承担。

因此,受到关税影响更大的,实则是高度依赖中国制造的美国小型工厂,比如小型玩具厂商。

目前,美国77%的玩具产自中国,且玩具本就是薄利行业,不少玩具厂商已经面临囤货卖完就不得不关停的风险。

这样的担忧正在美国企业中弥漫,就连苹果也早在三月底就安排了5架飞机,包机从印度向美国运送了600吨iPhone,来稳定未来的价格波动。

耶鲁大学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关税措施导致物价水平短期内上涨2.7%,相当于每个家庭购买力平均损失4400美元。

同时,美国消费者面临的总体平均有效关税税率也将达到25.3%,为1909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长期来看,在关税影响下,到2025年底,美国失业率将上升0.5个百分点,就业岗位将减少70万个。

对于高度依赖中国制造的美国市场而言,关税战无疑是一计“七伤拳”,先伤己,再伤人。

或许是时候让我们反问一句,but  at what cost?


03结语


从关税战最初的愿景来看,是希望通过将关税提升到市场难以接受的程度,进而促进制造业回流,越来越多消费者能够更多地消费美国本土生产的商品。

显而易见,当进口商品以超高价格高悬于市场之后,本土商品会甘心以原本的底价出售吗?

原价100美元的进口商品因为关税涨价到245美元之后,原价150美元的美国本土商品会定价多少呢?这并不难猜。

对于资本而言,拿到两分利,就绝对不会只拿一分。

最终,买单的仍旧是美国消费者。

这次关税,或许不会重演曾经禁酒令的剧本,但走私贩子的再次兴起,并不一定是空谈。

而伴随着物价飞涨、失业率飙升,到那时,曾经高喊的MAGA,或许会沦落为Make America Gang Again。

敬告读者:本文为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FX168财经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细微删改。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