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行业正处于底部向上阶段,而科技变革将有望带来生产力的二次爆发。”泉果基金孙伟在接受财联社记者专访时表示。
作为聚焦大消费赛道的主动权益类产品,孙伟管理的泉果消费机遇混合发起式(以下简称:泉果消费机遇)成立于2024年9月27日,由孙伟本人、公司高管及公司自有资金共同出资,承诺持有不少于3年,与投资者共进退。
泉果消费机遇主要投资于四大方向:1)互联网;2)以文创国潮、宠物、AI+消费、银发经济等增量赛道为代表的新兴消费;3)消费出海;4)消费电子。
截至2024年末,其股票仓位为67.11%,前十大重仓股涵盖腾讯控股、东鹏饮料、立讯精密、名创优品、春风动力等消费与科技领域龙头。
孙伟在采访中认为,当前消费与科技的结合正催生新的需求场景,而政策端“稳股市、稳楼市、稳物价”的基调将有利于提振内需,加快经济复苏进程。
消费复苏:政策托底与结构性机会并存
“消费的底部已经出现,但复苏是温和的圆弧形拐点。”孙伟多次强调这一观点。在他看来,去年四季度“以旧换新”等政策初步遏制了消费数据的螺旋式下滑,而今年两会提出的“稳物价、稳股市、稳楼市”三稳政策,进一步为消费复苏提供了政策托底。
孙伟分析,消费行业的压力主要来自总量经济相关品类,如高端白酒、地产链消费等,但细分领域的结构性机会已开始显现。例如,日本经济低迷期崛起的“一人食”、宅经济等模式,正在国内年轻人中形成趋势,宠物经济、文创潮玩等新兴品类逆势增长。他特别提到,当下消费行业供给创造需求的案例越来越多,如某国产3A游戏引爆全球市场,某黄金品牌通过口碑营销实现爆发式增长,“这些案例证明,红海中也能开辟蓝海”。
对于市场关注的估值问题,孙伟认为,消费板块虽未达历史绝对低位,但部分子行业已具备性价比。“白酒库存逐步去化,大众品供需改善,出行、快递外卖等数据回暖,……这些信号表明经济已经开始触底。”他特别提到,若后续政策持续加码,消费券、生育补贴等“小切口”措施可能成为扭转悲观预期的关键。
科技赋能:从智能驾驶到AI陪伴,寻找“社会价值与股东价值共振”的领域
“本次科技创新的突破将有望带动下一波中国消费行业的繁荣。”孙伟在年报中将智能驾驶、人形机器人、AI+消费列为重点关注方向。他认为,当前科技投资的核心逻辑在于“生产力革命”——若科技引领生产力爆发,届时需求或将出现爆发式的增长。。
以智能驾驶为例,孙伟指出,激光雷达与纯视觉的技术路线之争短期内难分胜负,但中国产业链的成本优势已非常明显。“激光雷达价格两年内从万元级降至千元级,这种‘中国式内卷’反而加速了产业渗透率提高。”他透露,基金组合中更偏好整车厂商以及部分平台型公司,尤其是智能化投入坚决的头部公司,“一旦实现完全自动驾驶,智能驾驶未来的行业价值有望超万亿。”
对于近期火热的AI应用,孙伟认为现阶段仍处于工具化阶段,但陪伴型AI、智能家居等场景潜力巨大。“日本三丽鸥的Hello Kitty没有故事却火了50年,说明情感化设计本身就是壁垒。未来AI若能实现深度情感交互,可能催生新的消费形态。”
在科技上游领域,孙伟密切关注机器人产业链,但强调“行业尚未到达iPhone时刻”。“四足机器人已在众多领域广泛应用,工厂场景尤其普及,但人形机器人商业化仍需时间。我们更关注那些发展环节绕不开的、具备卡位优势的企业,而非单纯概念炒作的公司。”他表示。
投资框架:在“中庸”中寻找确定性,拒绝路径依赖
“市场永远在变,投资框架必须保持弹性。”谈及投资策略,孙伟用“中庸”二字概括——既保留对传统消费的价值挖掘,又积极拥抱科技变革。
以他管理的泉果消费机遇举例,该产品前二十大重仓股涵盖互联网、酒类、饮料、整车、文创等新兴消费、消费出海等多个领域,港股占比近20%。他认为,消费与科技并非对立,“传统消费龙头估值修复与新兴赛道高增长可同步捕捉”。
对于传统行业的估值修复,孙伟认为需区分两类机会:一类是竞争格局优化的行业,如部分饮料行业,龙头公司通过提价改善利润率;另一类则是借助科技实现转型的企业,例如某家电企业通过智能化产品打开增长空间。“部分传统公司被低估,但需警惕‘价值陷阱’。我们更看重治理结构良好、现金流稳定的标的。”
在科技投资上,孙伟认为,“A股机器人概念公司超百家,但多数缺乏核心技术壁垒。”他的解决方案是聚焦“绕不开的产业链环节”,例如传感器、精密制造等,并选择业务扎实的龙头企业。此外,他格外关注企业的全球化能力:“新能源车、潮玩等领域的出海红利远超预期,海外单店收益表现突出。”
谈及风险控制,孙伟强调要警惕路径依赖。“投资必须打破线性思维,不能将过往经验线性外推进行价值判断。”他认为:“重仓一家公司的前提假设是需要不断跟踪去完善判断的,市场环境的变化也很重要。”
未来,孙伟表示将重点关注两大方向:一是消费政策落地效果,如以旧换新、生育补贴等对需求的拉动;二是科技突破对生产力的重塑,“若智能驾驶、人形机器人等科技进入爆发期,消费或将迎来二次繁荣”。在他看来,虽然中国经济或难复高速增长,但结构优化与创新深化将催生持续的投资机会。
转载来源:财联社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