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护盘资金推动下,上证指数走出八连阳。深证、创业板和科创板均有小幅下跌,两市成交额明显缩量下行,周四周五连续两日跌破万亿。银行、房地产和综合板块领涨,国防军工、农林牧渔和计算机板块领跌。
后市市场将如何演绎?且看最新十大券商策略汇总。
1. 中信证券:僵持阶段看什么?这三个大趋势值得持续跟踪
在当前贸易战陷入僵持的背景下,简单的多空观点已不再适用,事物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变化,也可能比预期维系更久的焦灼状态。从确定性的角度来看,有三个大趋势是值得持续跟踪的:1)中国科技自主可控的认可度、必要性和确定性进一步加强;2)欧洲在国防、基建、能源和工业等领域的需求料将开始增加;3)中国与非美市场的贸易和技术合作料将进一步加强。
从行情节奏上来看,维持如下观点:4~5月或是一轮筹码出清后的交易型机会,待下半年中美经济和政策周期同步后,到2026年美国中期选举前,是基于基本面逻辑做配置的最佳时间窗口。
2. 国泰海通证券:中国股市的升势远未结束
国泰海通证券建议,投资人尽快转变对股市主要矛盾的认识,提高中国配置:1)经过三年出清和调整,投资人对经济形势的估计是充分的,已有共识对估值收缩的影响是递减的;2)全球“对等关税”推迟显示美国面临滞胀、美元信用的约束,后续或仍有反复,但不确定性最大的时候或已过去,股市触底并不取决于不确定性减小,在于不确定性不再变大。3)中国股市估值的主要矛盾正在发生转变,要看到中国的确定性,贴现率下降是2025年中国股市上升的关键动力。更加积极有为且后备充足工具箱的经济政策,以“投资者为本”的资本市场制度改革,以及李强总理关于“持续稳定股市楼市”的表态,中国股市风险溢价有望系统性下移,而无风险利率下降将成为增量入市的关键一环。投资者关于内外部的疑虑消减,中国股市也有望走出升势,战略性看多。
3. 中信建投证券:短期红利占优,市场静待买点
市场对关税数字本身的反应淡化,关注重点聚焦至内需政策。由于3月和一季度经济数据整体表现较强,4月政治局会议预计以稳为主,但也不排除政策前置发力的可能性。预计4-5月后续政策可能以货币政策为主,5-6月有望看到更多财政政策发力落地,叠加90天豁免到期、联储议息会议等,6-7月尤其是7月政治局会议可能是更关键的时点。微观资金面仍有各方呵护,将对市场底线形成有力支撑,下行波动风险较为有限,从资金偏好来看,大盘价值风格更加占优。
短期聚焦红利+内需方向,中期维度静待市场买点,择机布局新消费、自主可控、AI、机器人等方向。行业重点关注:银行、公用事业、交通运输、社会服务、商贸零售、美容护理、食品饮料、农林牧渔等。
4. 民生证券:中美受损与全球衰退或将出现回摆
本轮贸易摩擦以来,市场定价中美受损最为严重,全球衰退预期出现。但随着中美经济数据的公布以及贸易摩擦阶段性缓和迹象的出现,中美货币受损最严重的格局以及全球衰退预期或将出现回摆。站在当前时点,中国如果想要维持制造业的产能优势,那么需要为寻找合适的需求承接。这一视角下的两个方向值得关注:其一是促消费扩内需,其二是重构外需的需求链。长期看,中国制造业的产能优势与需求结构的重构成功本身就是对于大宗商品需求最有力的支撑。
5. 兴业证券:聚焦内部的确定性,三大主线防守反击
兴业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4月以来,一直强调当前市场处于一个“东稳西荡”的全球宏观环境,更需坚定信心、“以我为主”,聚焦内部的确定性。本周海外持续混乱、动荡之下,来自外部不确定性的扰动仍在继续。一方面,内需消费、自主可控等作为中长期促进经济动能切换和短期托底政策的发力结合点,有望成为市场聚焦的方向。另一方面,面对可能持续和反复的全球贸易谈判,短期仍需做好应对不确定性的准备,持仓可阶段性向低波红利、低位绩优等方向倾斜。
6. 财信证券:市场将进入窄幅波动阶段,关注业绩高增方向
整体来看,4月中下旬,市场将面临财报集中披露期考验,同时国内政策、海外关税谈判也将影响市场走势,预计市场将进入窄幅波动阶段,操作层面保持适当谨慎,短期以控制仓位为主,静待市场指数企稳,可适当关注业绩有望高增长的领域、低位的高股息防守板块、受益扩内需的消费板块、避险的贵金属板块。
此外,中国科技股中长期向上逻辑基本确定,中期可关注科技股的低吸机会:①业绩有望高增的方向;②高股息板块;③政策支持的扩内需方向;④贵金属板块。
7. 浙商证券:权益市场或将持续保持较强韧性
关税冲击驱动的债市避险行情或暂时告一段落,下一阶段债市行情或转为震荡,权益市场或将持续保持较强韧性。与人民币汇率相似,权益市场亦是争取谈判筹码的重要一环。展望下一阶段,短期权益市场再度下跌风险有限,持续向上修复的趋势或有望延续。
8. 信达证券:低成交量并不是利空信号
信达证券认为,当下牛市的大逻辑(地产去杠杆尾声、政策改变股市供需周期、中国资产系统性低估)并没有破坏,低成交量反而是买入的信号。短期来看,上周成交量低,主要是因为关税冲击后,换手率高的资金(游资、量化、个人投资者)离场,逆势买入的资金(国家队、产业资本等)换手率低,鉴于这一次产业资本流入速度更快,高位被套的交易性资金少于2021年牛市高点被套的资金,低成交量后持续阴跌的概率较低。
未来1个月内,可能的利多有国内稳增长、中美关税有接触和谈判的可能,有望驱动市场反弹。近期配置观点:季度内偏价值,寻找价值中可以进攻的方向(价值主题、稳增长政策变化、国产替代)。
9. 华西证券:勿低估A股的韧性与政策“稳股市”的决心
面对美国加征关税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带来诸多不确定性,高层多次发声“稳定股市”,中央汇金也首次明确自身担任资本市场“国家队”和类“平准基金”的角色,在“国家队”的入市维稳下,A股市场已走出九个交易日的修复行情。
展望后市,中国权益资产相对全球主要股指具备估值优势,中长期配置性价比较高,伴随4月政治局会议政策预期发酵,市场风险偏好存在有利支撑,A股有望在震荡中实现底部的逐步抬升。期间若外部因素对市场情绪产生冲击,应坚定信心,不要低估政策“稳股市、稳预期”的决心。
10. 银河证券:A股震荡蓄势,聚焦业绩线索
美国关税政策反复扰动下,部分资金持观望态度,交投活跃度有所降温。市场行情轮动较快,缺乏明确主线,短期或仍以震荡蓄势为主。一季度经济数据显示国内基本面平稳向好,经济韧性较强,后续关税扰动下出口面临压力,内需提振空间仍大。政策方面持有充足的储备,后续关注4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增量信息指引。经历近期调整后,A股市场配置价值进一步抬升。在中国版平准基金呵护市场信心,中长期资金加速入市的环境下,A股长期稳健运行具备更为坚实的基础。随着市场逐步消化关税政策,中国经济自身的韧性持续显现,A股市场有望在长期中实现稳定健康发展。
配置方面,建议关注:(1)安全边际较高的资产;(2)看好科技作为中长期主线的配置价值;(3)政策提振下的大消费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