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慧城市建设浪潮中,青岛文达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文达通”)正面临一场“生死时速”。继2024年8月首次港交所主板上市申请失效后,该公司于2025年4月3日二次递表,山证国际、浤博资本担任联席保荐人。然而,其背后暴露的现金流危机、关联交易异常、公司治理缺陷等问题,令市场对其IPO前景充满疑虑。
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4年,文达通营收从6.47亿元增至11.14亿元,但净利润却从8175.8万元逐年下滑至6265.5万元,呈现“增收不增利”态势。更严峻的是,其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连续三年为负,2024年净流出达2.11亿元,资产负债率从2021年的29.5%飙升至2024年的137.7%,负债压力触目惊心。
PPP项目成“双刃剑”:2021年,文达通与青岛西海岸新区政府签订6.09亿元的PPP项目,需前期投入巨额资金,导致现金流错配。公司坦言,项目施工阶段需动用自有现金及外部融资,而回款周期滞后,预计2025年4月方实现现金流入。为缓解压力,文达通已贷款4.79亿元,但短期偿债风险仍高悬。
文达通的经营真实性遭市场质疑:
1. 关联交易异常:2021年至2024年,瑞源集团及其关联方稳居前五大客户,且毛利率显著高于独立第三方。例如,2024年瑞源集团物业服务毛利率达29.6%,而独立第三方仅为17.7%。
2. 大客户数据存疑:招股书披露的2021年第四大客户“青岛源瑞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与新三板时期披露的“青岛新美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信息矛盾,且源瑞昌参保人数为0,成立次年即与文达通达成高额交易,真实性存疑。
3. 区域依赖风险:青岛市贡献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83.9%降至2024年的67.6%,但仍高度集中。按收入口径,文达通在山东省民营企业中市场份额仅3.2%,区域政策变动或竞争加剧或致业绩波动。
文达通曾多次暴露治理缺陷:
- 关联方资金占用:2016年至2017年,关联方多次拆借子公司资金合计364万元,未及时披露,直至2017年4月补充公告,违反《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
- 财报连年更正:2022年至2024年,文达通连续发布前期会计差错更正公告,涉及合并范围、负债确认、现金流重分类等重大调整。例如,2021年更正后未分配利润降低3.05%,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暴增178.12%,财务透明度遭拷问。
文达通此次IPO计划募资用于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升级,但分析人士指出,短期融资或能缓解现金流压力,但长期需解决核心竞争力不足、现金流管理失衡等问题。
- 行业困局:智慧城市行业马太效应加剧,科技巨头挤压中小企业生存空间,文达通研发投入占比不足2%(2024年仅为1.93%),技术壁垒薄弱。
- 破局建议:探索资产证券化加速资金回流,或聚焦社区养老、智慧安防等垂直领域,避开巨头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