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 - 特斯拉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出短期内的财务压力,核心数据低于市场预期,营收和盈利能力均面临挑战。在销量和利润承压的背景下,马斯克依然对特斯拉的未来依然充满信心,他强调特斯拉正经历一个转型期,公司正处于从传统汽车制造商向技术驱动的综合生态系统转型,自动驾驶技术和人形机器人是特斯拉未来增长的核心驱动力,这才是特斯拉未来增长的关键驱动力。
· 营收:193.35亿美元,同比下降约9%,低于市场预期的213.5亿美元,显示出一定的收入压力。
· 汽车交付量:约33.7万辆,同比下降13%,创近三年最低,主要受到Model Y产线升级和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
· 毛利率:16.3%,较去年同期的17.4%有所下降,反映出成本上升和价格调整的压力。
· 自由现金流:6.64亿美元,同比增加,但是环比减少,还是保持正值。
· 净利润:约4.1亿美元,同比下降71%,主要受到交付量下滑和研发投入增加的拖累。
来源:Tesla
尽管第一季度的财务表现不尽如人意,但第一季度通常是汽车行业的淡季,Model Y产线升级的短期影响也进一步加剧了交付量的下滑。这些因素表明,当前的财务数据可能并未完全反映特斯拉的真实潜力。特斯拉的战略重点在于长期技术创新和业务多元化,而非短期的销量和利润表现。
来源:Tesla, TradingKey
· 汽车业务:营收同比下降20%,是拖累整体业绩的主要因素。汽车业务毛利率也出现下滑,但仍高于市场预期。
来源:Tesla
· 能源业务:能源生产和储存收入同比增长67%,表现尤为亮眼。Megapack的强劲需求推动了储能业务毛利率创下历史新高,而Powerwall 3尽管受到供应限制,依然获得市场的高度认可。
来源:Tesla
· 服务及其他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5%,但二手车和保险业务的低利润率对整体盈利能力构成压力。
从板块表现来看,特斯拉的能源业务正迅速崛起为新的增长引擎,特别是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对冲了汽车业务的下滑风险。
特斯拉一直积极应对关税和供应链风险,通过本地化生产来降低成本和规避贸易壁垒。目前,特斯拉北美车辆的北美率超过85%,上海车辆的本地率超过95%。柏林工厂的本地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这种区域化生产模式显著降低了贸易壁垒的影响,使特斯拉能够在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中保持竞争力。此外,特斯拉的垂直整合程度在汽车行业中无出其右,从锂精炼到电池生产,公司掌控了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其在德克萨斯州建设的锂精炼厂是全球最大的非中国锂精炼设施之一,确保了电池生产的成本优势。马斯克强调,特斯拉的电池每千瓦时成本在业内最低,这为公司在价格战和供应链波动中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关税问题仍是特斯拉面临的重大挑战。美国对中国产LFP电池加征关税,直接影响了特斯拉的储能业务。为应对这一问题,特斯拉正在美国建设LFP电池工厂,并积极寻找非中国供应商,但短期内供应能力仍受限。此外,全球贸易环境的复杂性也对特斯拉的资本支出构成压力。例如,进口生产设备的高关税增加了扩建成本。尽管如此,特斯拉预计2025年的资本支出将超过100亿美元,反映了其对长期增长的坚定承诺。通过持续优化供应链和投资本地化生产,特斯拉在全球竞争中占据了有利位置。
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战略是其未来增长的核心支柱,埃隆·马斯克将其视为重塑交通运输行业的关键。特斯拉的Robotaxi计划于2025年6月在奥斯汀率先推出完全无人驾驶服务,并计划在年底前扩展至美国其他城市。这一计划基于特斯拉的纯视觉自动驾驶方案,依靠自研AI芯片和算法,摒弃了昂贵的传感器和高精度地图。这种技术路径不仅降低了成本,还赋予了系统强大的通用性,使其能够适应多样化的驾驶环境。在数据相对匮乏的中国市场,特斯拉的FSD系统表现出色,证明了其AI驱动方案的普适性和可扩展性。
相比之下,竞争对手如Waymo依赖高成本的传感器套件,生产规模和商业化速度受到限制。马斯克指出,特斯拉的Robotaxi成本可能仅为Waymo的四分之一甚至更低,这使其在未来出行市场的竞争中占据显著优势。
来源:Tesla
通过提供无人驾驶出行服务,特斯拉有望创造高利润的订阅收入流,彻底改变人们对汽车所有权和出行的认知。马斯克将非自动驾驶汽车比作过时的翻盖手机,坚信特斯拉的创新将彻底颠覆交通运输行业,类似于苹果的智能手机对通信行业的革命性影响。
人形机器人Optimus是特斯拉最具前瞻性的项目之一,预计2025年底将有数千台Optimus在特斯拉工厂内部署,用于优化生产流程,并且特斯拉计划在五年内实现年产百万台的规模。Optimus的愿景不仅限于工厂自动化,其长期目标是进入家庭服务、医疗护理等广泛领域,成为特斯拉的新增长引擎。然而,Optimus的开发面临供应链挑战,特别是其致动器依赖稀土永磁体,而中国对稀土磁铁的出口管制增加了不确定性。特斯拉正积极与中国政府协商出口许可,并探索替代供应商,以确保供应链的稳定性。
尽管Optimus项目尚处于早期阶段,其潜在的经济价值不容小觑。如果成功量产,Optimus不仅能显著提升特斯拉的制造效率,还可能开辟一个全新的机器人市场。
特斯拉的全球扩张战略旨在挖掘新兴市场的增长潜力,但印度市场的高关税壁垒成为一大障碍。印度对进口汽车征收高达70%的关税,外加30%的奢侈税,导致特斯拉车辆价格远高于本地竞争对手。公司正在与印度政府积极谈判,寻求降低关税以进入这一潜力巨大的市场。为进一步降低成本,特斯拉计划在印度建设本地化工厂。成功进入印度市场将为特斯拉打开南亚的增长空间,进一步巩固其全球领导地位。
特斯拉当前的市值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未来增长的故事,而非短期的财务表现。2025年第一季度的财务数据反映了交付量下滑和盈利能力承压的现实,这使得当前的高估值在传统财务指标下显得难以支撑。然而,特斯拉的估值逻辑并非基于传统汽车业务的盈利能力,而是基于其在自动驾驶、机器人和能源领域的颠覆性潜力。Robotaxi计划如果成功,将通过高利润的订阅收入流显著提升特斯拉的收入规模,其市场潜力可能媲美全球最大的出行平台。同样,Optimus的量产化可能开辟一个全新的机器人市场,其经济价值可能超越特斯拉现有的汽车业务。
从投资角度看,特斯拉的吸引力在于其技术领先和生态系统的协同效应,但也伴随着高风险。自动驾驶和机器人技术仍需克服技术、监管和供应链的挑战,全球扩张也面临地缘政治和政策的不确定性。对于长期投资者而言,特斯拉的创新能力和马斯克的远见提供了独特的投资机会。如果Robotaxi和Optimus能够在预期时间内实现商业化,特斯拉的市值可能进一步得到支撑甚至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