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年初至今,可能是医药健康板块几年来表现最好的一年了。被极端行情折磨多年的医药基金经理们也一改往日低调态度,纷纷选择高调加仓。
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创新A自2024年初起逐步加仓港股相关标的,从当年第一季度的20.73%比例,至年末达到38.29%。
另一位顶流富国基金的朱少醒对迈瑞医疗的增仓力度达2.27%,是其本季度加仓幅度最大的一家公司,足以可见基金经理对医药板块的关注程度。
无独有偶,在基金经理如火如荼的大批买入的同时,国家队也没闲着。2024年底,国家队两个单一资管计划出现在易方达沪深300医疗卫生ETF和永赢中证全指医疗器械ETF的前十大持有人行列。
同年四季度,中央汇金通过“华夏基金——中央汇金资管单一资产管理计划”对易方达沪深300医疗卫生ETF增持了0.25亿份,同时通过“易方达基金汇金资管单一资产管理计划”增持了3.1亿份额,增持比例0.35%。
数据来源:Wind
资金的不断涌入,也预示着市场对于医药行业的看法有所改观。今年以来AI医疗、消费医疗、创新药等细分领域各有阶段性的表现,行业正在不断地积小胜,重新吸引投资者的关注。伴随行业政策边际改善及市场情绪逐渐修复,医药板块有望迎来业绩和估值的双重提升。
医药ETF为何不惧关税铁幕?
拉长时间看,我们其实不难发现,年初以来尽管地缘局势搅动A股市场。但诸如黄金、医药等赛道依旧有着亮眼战绩。从数据上看年初至今的涨幅榜,机会都被医药、黄金所包揽。其中华泰柏瑞恒生创新药ETF(520500)涨幅超30%,汇添富国政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银华国政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67)等涨幅也接近30%。
年初至今ETF涨幅榜TOP10
数据来源:Wind 数据区间:2025.01.01-2025.04.24
从出口金额来看,虽然美国是我国医药产品出口第一大目的地,但西成药出口占比远比医疗器械低。创新药作为西药类下属的一个分支,暴露在美国关税威胁下的量就更少了。
中国海关数据显示,去年我国对美出口医药产品价值190.5亿美元,其中中药类、西药类、医疗器械分别达8.7亿美元、64.3亿美元、117.6亿美元。西药类的对美出口金额不仅只有医疗器械的一半,更是远远低于家电、3C行业动辄千亿美元的出口量。
业内人士认为,创新药出海本质是知识产权输出,即以专利授权(License-out)形式出海,而非药物本身直接出口,因此,创新药出海几乎不受美国所谓“对等关税”政策的影响。中国创新药企业出海前景依然广阔,投资者无需过度担忧短期政策波动。
另一方面,从财务数据看,当前行业筑底特征明显:2024 年 Q3,化学制剂、医疗耗材等子行业营收增速转正,血液制品、线下药店营收增速分别达0.84% 和 7.18%,结束连续两年负增长。估值层面更具吸引力 ——截至2024年年底,医药生物 PE(TTM)25-35 倍,处于近十年底部区间。
经过长时间的“深蹲”调整,医药板块估值或已足够便宜。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