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披露的机构调研信息2025年4月24日,泉果基金对上市公司天赐材料进行了调研。
基金市场数据显示,泉果基金成立于2022年2月8日。截至目前,其管理资产规模为168.38亿元,管理基金数6个,旗下基金经理共5位。旗下最近一年表现最佳的基金产品为泉果思源三年持有期混合A(018329),近一年收益录得12.44%。
截至2025年4月23日,泉果基金近1年回报前6非货币基金业绩表现如下所示:
基金代码 | 基金简称 | 近一年收益 | 成立时间 | 基金经理 |
018329 | 泉果思源三年持有期混合A | 12.44 | 2023年6月2日 | 刚登峰 |
016709 | 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A | 12.03 | 2022年10月18日 | 赵诣 |
018330 | 泉果思源三年持有期混合C | 12.00 | 2023年6月2日 | 刚登峰 |
016710 | 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C | 11.58 | 2022年10月18日 | 赵诣 |
019624 | 泉果嘉源三年持有期混合A | 7.94 | 2023年12月5日 | 钱思佳 |
019625 | 泉果嘉源三年持有期混合C | 7.50 | 2023年12月5日 | 钱思佳 |
附调研内容: 本次交流会议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公司对2024 年年度及 2025 年一季度经营情况做简要介绍;第二部分为问答环节。 一、2024 年年度及 2025 年一季度经营情况介绍根据公司 2024 年年度报告及 2025 年一季度报告,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25.18 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4.84 亿元,同比下降 74.4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3.82 亿元,基本每股收益为 0.25 元/股。2025 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4.89 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49 亿元,同比增长 30.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1.34 亿元。 2024 年,公司核心产品电解液销量增长势头强劲,全年销售超过 50 万吨,较 2023 年同比增长约26%。报告期内,受到原材料价格波动、竞争加剧等多方面影响,公司电解液产品价格及单位盈利有所下降,但公司凭借完善的产业链一体化及横向协同的业务布局,克服了主要产品下跌等困难,竞争优势仍然明显。 2025 年随着下游需求的持续增加,开工率水平不断提升,供需关系逐步趋向平衡,行业竞争格局有望迎来良性的改善。 二、本次交流主要内容 1、关税政策对公司的影响以及美国项目进展? 答:美国加征关税政策对公司直接影响较小,2024年公司直接销售至美国的产品收入占总营收比例较低,约 1%左右,同时公司也正在美国当地积极推动本土化产能建设,与 Honeywell 签署合作协议,共同组建合资公司,加速电解液及六氟磷酸锂在北美市场的规模化生产,目前该项目处于前期准备阶段,德州天赐计划建设的年产 20 万吨电解液项目,前期已完成土地购置,正在推进工厂设计及相关环评手续,在该项目建设完成前,公司会通过与 Duksan Electera 的合作代工厂实现供应。 2、LIFSI 的添加比例情况及发展趋势? 答:2024 年 LIFSI 在电解液中的添加比例约为1.9%,由于 LIFSI 具备优异的性能,其在快充电池电解液配方中的用量正在持续提升,公司认为随着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性能要求提升,LIFSI 的需求会有明显的增长。 3、公司 PEEK 材料的进展以及应用场景? 答:公司在 PEEK 材料方面已针对相关产品制造方法及上游原材料进行了研发及专利布局,目前处于产品中试验证阶段,已有小批量订单供应。PEEK 材料除热门的机器人领域应用外,化工领域也有广阔的应用空间,目前公司销售的 PEEK 产品主要应用于电芯结构件改性材料。 4、新型电解液的布局及开发进展? 答:3 月份公司发布 5V 体系电解液,其具备高安全性能与稳定性能,在动力电池、储能系统、低空经济等领域拥有广阔的应用空间,公司正与下游客户保持紧密沟通,加快新型材料通过客户验证并导入其体系。 5、公司固态及半固态电解质的开发进展? 答:公司通过利用现有的液态锂盐生产平台,开发出了硫化锂路线的固态电解质,公司硫化物路线的固态电解质处于中试阶段,现阶段主要配合下游电池客户做材料技术验证。 6、公司对于钠离子电池应用的看法以及布局进展? 答: 钠离子电池凭借其资源丰富、成本低、安全性高等优势,在储能、小型电动车等领域应用广泛,公司已有钠离子电池电解液的解决方案和核心材料六氟磷酸钠及 NaFSI 的技术储备,同时现有产线可实现材料体系的快速切换,具备量产条件,具体的放量节奏需要结合下游客户的需求灵活调整。 7、正极前驱体磷酸铁的布局优势及降本措施? 答: 公司的磷酸铁产品由于与其他业务形成良好的循环体系,同时拥有 33 万吨的前驱体磷酸铁产能,一体化布局及规模效应下具备显著的成本优势,公司将通过产能利用率的不断提升带来产品成本的进一步降低,同时通过产品技术的持续迭代,不断提升产品的性能,保持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8、磷酸铁三代产品的进展及产能情况? 答:公司已成功开发出磷酸铁三代压密型产品,目前正处于客户验证阶段,公司将持续推动该产品的稳定生产和供应。在产能布局方面,公司现有的磷酸铁产线已具备生产三代及以上高端产品的条件。 9、公司的资本开支情况及趋势? 答:公司现有产能已基本满足市场需求,未来几年,国内产能投放节奏将放缓,产能扩张重心将转向海外市场。同时,公司将合理控制资本开支节奏,保持稳健的财务经营策略。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