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4月25日消息 沪指高开涨0.09%,报3300.39点,深成指涨0.22%,报9900.1点,创业板指涨0.31%,报1941.81点,科创50指数涨0.05%,报1003.87点。沪深两市合计成交额103.41亿元,全市场超2500股上涨。
PEEK材料、创新药、电力、光通信概念股活跃,宠物经济、半导体、锂矿、AI应用题材走弱。
隔夜美国三大股指集体收涨,迎来三连涨,道琼斯指数上涨1.23%,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分别录得2.03%和2.74%的显著涨幅,科技股强势反弹成为主要推动力。
隔夜要闻
1、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
据央视报道,美联储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近日发出警示,特朗普政府推行的贸易保护政策可能对美国就业市场构成威胁。这位央行官员表示,若当前激进的关税政策导致其他国家采取报复性措施,严重冲击美国出口行业并引发企业裁员潮,他将支持采取降息措施应对潜在经济风险。数据显示,由于主要贸易伙伴对美国商品加征对等关税,部分依赖出口的美国制造业已面临订单缩减压力。
沃勒特别指出,现有关税政策在7月前尚不会对经济产生实质性影响,但若后续继续加征高额关税,可能引发连锁反应——企业为应对成本上升和市场需求萎缩,或将被迫缩减用工规模,进而推高整体失业率。这番表态被市场解读为美联储政策制定者开始为潜在经济下行风险预留政策调整空间。
2、中方否认中美就关税问题进行磋商谈判
针对近期美方关于“中美就关税问题进行磋商谈判”的传闻,外交部和商务部昨日均予以否认。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昨日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美双方并没有就关税问题进行磋商或谈判,更谈不上达成协议。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也表示,截至目前,中美之间未进行任何经贸谈判。
3、特朗普考虑对华关税分级方案
美方高级官员透露,特朗普政府正考虑多种方案。第一种方案,对中国商品征收的关税税率可能降至大约50%-65%。第二种方案,将商品分为“对美国国家安全不构成威胁”和“对美国国家利益具有战略意义”两类,分别征收35%和至少100%的关税。
4、央行将开展6000亿元MLF操作
央行公告,2025年4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将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6000亿元MLF操作,期限为1年期。
券商观点
1、光大证券:月底重磅会议临近,利好政策可期
市场热点分化明显,PEEK材料、电力等板块涨幅居前,中欣氟材三连板;银行股持续强势,工、农、中三大行续创历史新高;华为欧拉、东数西算、数据确权、软件开发等科技板块跌幅居前。
市场调整,一方面是连续反弹之后,部分获利盘了结;另一方面,部分资金抱团银行、电力等高股息避险板块,对于题材板块形成了跷跷板效应。
展望后市:月底重磅会议临近,利好政策可期,有望推动A股延续反弹之势;考虑到市场再次缩量,热点轮动的风格或将延续。
方向:人形机器人概念。近期,人形机器人赛道反复活跃,2025中国人形机器人生态大会将于4月25日至26日在上海举办,或将再次刺激相关概念的炒作。
2、中信证券:三大业绩高增风向,海外抢进口、国产替代潮、内需刺激
中信证券官方微信号发文称,当下看业绩风向,2025年一季报或许要比2024年报更能反映上市公司真实的处境,毕竟全球秩序正在经历重构。中信证券从已经公布的200多份一季报预告中,看到几个业绩高增的密集动因。
业绩高增风向一:海外抢进口;业绩高增风向二:国产替代潮;业绩高增风向三:内需刺激。
3、国金证券:增量政策的核心逻辑逐渐清晰
国金证券指出,近期政策信号密集释放,增量政策的核心逻辑逐渐清晰:
第一,外交工作是应对关税冲击的头等大事。“对等关税”的本质不是贸易,而是博弈。中美分别作为最大制造国和最大消费国,能否争取到更多第三方国家的支持决定了博弈的走向。中国与非美国家的外交成果将决定政策的目标,是对冲短期的出口下滑,还是应对长期的外部风险。
第二,以加强预期管理和流动性管理为代表的政策时效性强,预计将靠前落地。重要性高的政策需要配合财政加码,落地时点和出口数据走弱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