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当外围关税突然传来缓和声浪,A股却在九连涨之后收住了势头。
今天下午两点,指数突然跳水,打破了市场一天的平静。
为何突然变脸?
截至,上证指数收跌0.07%,创业板指涨0.59%,市场成交额再破万亿。
板块方面,电力板块尾盘发力,湖南发展等多股涨停;钛白粉板块走高,天原股份逼近涨停;旅游酒店板块震荡上行,三峡旅游、天府文旅双双涨停;CPO、云计算、AI医疗板块涨幅居前。另一方面,贵金属板块回落,西部黄金领跌;乳业股走低,贝因美尾盘跌停;跨境支付、创新药、宠物经济、猪肉股跌幅居前。
昨天下午一份“豁免清单”在网上流传,文件内提到部分科技产品的125%对等关税暂时取消,包括集成电路(年进口量87亿,不含存储芯片)、血液类制品(67亿)、半导体制造设备(42亿)、医疗类闪烁扫描装置(35亿)、乙烯聚合物(26亿)半导体相关的特定检测仪器(19亿)等产品,合计豁免总额接近450亿左右,占到从美国进口总额的30%。
虽然尚且不知悉真实性,根据部分媒体报道,从有芯片进口需求的科技公司获悉,有8个与半导体/集成电路相关的税号被免除加征关税,但暂时不包含存储芯片。目前还没有得到正式书面通知,但部分进口美国芯片的客户已经可以开始正常报关。
前段时间,这些因为对等关税涨起来的国产替代概念,无一例外今天都发生了回调。尤其是国产自给率比较低的模拟芯片,晶丰明源、圣邦股份、纳芯微、思瑞浦今天纷纷大跌。
值得注意的是,今天港A房地产板块集体大涨。
A股南国置业、世联行、渝开发、天府文旅、天保基建、大龙地产盘中一度涨停。港股的金辉控股也一度飙升66%,尾盘回落。
上涨的驱动因素有好几个。随着基本面边际改善,叠加政策预期,地产股上周即迎来一小波反弹,近期外资也是集体喊call内房股。
花旗分析师表示,现实是未来两年内布局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好时机,资产周转率和定价将持续改善,ROE也将随之提高;预计4月底的高层会议将带来“积极支持”。
一季度尤其三月份,地产基本面企稳信号显现。3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速为-0.9%、前值为-5.1%;销售金额同比增速为-1.6%、前值为-2.6%;销售均价单月同比增速为-0.7%、单月环比增速为-0.8%。此外,部分一线城市二手房价格环比转涨。
二是最近各地出台的提振消费政策里头,都将稳楼市纳入政策框架,后续重要会议可能还会有新的刺激。
近期青岛住建局、财政局等多部门发布《青岛市实施住房“以旧换新”促进住房领域消费工作方案(试行)》、《关于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等文件。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4月18日公告的《贵州省提振消费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及优化房地产市场供给调控。
机构认为,房地产是提振消费政策框架的重要环节,其重要性既体现为与住房直接或间接相关的消费,也体现为房价财富效应对居民收入信心和消费意愿的重要影响,预计全国性政策将在4—5月出台,具备较强产品力的开发企业和持有优质运营资产的企业具备投资价值。
市场从4月7日以来经过了一轮反弹之后,交投情绪逐渐降温,从成交规模和换手率来看是比较明显的,整体不外乎都在等宏观因素落地,也就是四月政治局会议和关税谈判。
然而,下午两点会议内容一经发布,港A指数纷纷迅速跳水,到底说了什么?
从今天会议释放的信息来看,整体定调和之一直强调的内容出入不大,也就是说没有太超预期,还是那几个关键词:重视消费,稳定市场,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其中提到如何来应对关税影响,对受关税影响较大的企业,提高失业保险基金稳岗返还比例。另外,政策要早出台早生效,并且根据形式变化及时推出增量储备政策。
我们上周末文章《八连涨!反弹结束了吗?》里提及,在关税贸易还未走向稳态以前,二季度首先是各国分别进行“压力测试”的关键期,增量政策很有可能将超出常规。
不少国际大行也都在“吹风”,一下子说把2万亿刺激方案提前执行,一下子又说要多支出5-6万亿元才能对冲出口冲击,让投资者对增量政策有了一个大概的设想,但是具体何时落地,没人能琢磨清楚。
但是想一想,既然增量储备政策要根据形式变化,那么首先也要等待能够逼出增量政策的形式苗头出现,而我们刚刚步入二季度,关税战互相开枪的阶段也才走完,此时形成增量政策的预期共识,似乎还没有处在最合适的时间点上。
就拿市场期待的降息来说,那也得等到美国开始降息,或者国内增速不及预期了,这件事情才有更大的概率发生。
再者,市场对于关税战发酵的反应已经明显发生了变化。
月初关税落地,中国市场,包括中概股大跌了一波,随后中国反制,市场不再纠结还会继续加到多少,不受关税影响的内需板块先修复。
随之而来的美股“股债汇”三杀令到市场有所警觉,真正着急谈判的不是我们,而是特朗普团队自己,特朗普决定对部分产品进行豁免,暂停除了中国以外其他国家的对等关税。
此时国内在稳定股市的资金拥护下,指数小反弹趋势确立。
关税局势缓和的消息频出,有些甚至是经特朗普本人之口,一定程度激活了市场风险偏好,但不久就遭到了我们这边“打脸”,反复试探、博弈、证伪,令到板块轮动震荡的频率也越来越快。
若美国采取措施缓和对华贸易紧张局势,如取消单边关税,出口链会涨,同时减少市场对国产替代和关税反制概念的炒作。反之,如果关税政策不变,市场焦点将转向内需刺激,特别是房地产和消费领域。
某些板块,例如消费电子,修复得就没有那么迅速,因为市场还会担忧关税变数。而一些防御主题,例如红利资产,基本都已经恢复至4月7日以前的位置。
市场参与者一边防守,一边埋伏着可能会随着关税形势变化出现转机的板块,风险偏好时高时低,今天尾盘电力股还一度加速上攻。
指数已经很接近下跌前的位置了,但后续保持震荡的概率较高。
从美国的角度来看,面对如此高的关税和进口需求美国经济接下来能否撑得住尚未可知,关税战缓和的前提条件还不明确。
同时,基本面和企业盈利预期跟下跌前的位置相比有些差距。我们也不知道未来靠拉动内需多大程度能抵住出口冲击,还是要留有余地,守住底线。但底线思维并非被动应对,而是要求政策力度要超过底线之上,带有主动性和前瞻性。
总的来说,曲曲折折的震荡变化,可能只是接下来漫长谈判的一个缩影。
在市场风险偏好随时会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我们更应该保持定力,灵活应对。
对于长期配置思路的投资者来说,单边押注某一板块都可能会跟不上轮动节奏,反而建议保持灵活的仓位为这种曲折变化做好准备,或者采取更加平衡的投资策略,比如一部分基本面良好的互联网科技股,消费蓝筹,以及红利资产的组合。(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