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安杰思接待96家机构调研,包括IGWT Investment、JM Capital 君茂资本、北京高信百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

2025-04-25 21:26:12
金融界
金融界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摘要:2025年4月25日,安杰思披露接待调研公告,公司于4月24日接待IGWT Investment、JM Capital 君茂资本、北京高信百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北京金塔股权投资有限公司、北京神农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等96家机构调研。公告显示,安杰思参与本次接待的人员共4人,为董事长、总经理张

2025年4月25日,安杰思披露接待调研公告,公司于4月24日接待IGWT Investment、JM Capital 君茂资本、北京高信百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北京金塔股权投资有限公司、北京神农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等96家机构调研。

公告显示,安杰思参与本次接待的人员共4人,为董事长、总经理张承,财务总监陈君灿,董事会秘书张勤华,战略发展部总监张千一。调研接待地点为安杰思会议室。

据了解,2024 年安杰思公司实现营业务收入 6.37 亿元,同比增长 25.14%,净利润等多项指标稳步增长,总资产和净资产也实现增长。在研发方面,坚持“三棵树”理念,加大投入,扩增团队,增强专业能力,注重产品深度精度。在销售方面,国内顶住冲击实现增长,海外销售表现出色,多个区域取得进展。

据了解,2025 年一季度公司保持稳步增长,2024 年运营高效,新厂区投入使用,泰国生产基地一期项目推进。在应对政策方面,积极应对国内集采,拓展渠道,扩大市场份额。同时关注美国关税影响,推进海外工厂建设。

据了解,公司 2025 年对海外渠道和自主品牌有规划,以全资子公司为平台推进多条研发管线,部分产品预计 2025 年进入申报阶段。还推出员工持股计划,坚持双轮驱动战略布局。

调研详情如下:

公司情况介绍:

1)2024年公司经营业绩情况说明:

公司始终将自主研发创新作为企业发展驱动力,围绕临床学术研究、专利分析布局和基础科学实现,建立“三棵树”研发创新流程,通过“销售一代、研发一代、探索一代”的产品策略,通过产品创新和营销服务不断加深拓宽企业核心竞争力护城河,促进公司持续稳定发展。2024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务收入6.37亿元,同比增长25.1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93亿元,同比增长35.06%;实现扣非净利润2.73亿元,同比增长28.62%;每股收益为3.64元/股,同比增长21.66%;公司总资产为25.5亿,净资产23.97亿,均实现稳步增长。

2)研发方面

2024年公司坚持研发的“三棵树”理念,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达到5,920余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9.30%,增加1.19个百分点,同比增长43.53%。公司研发团队快速扩增,人员人数达到165名,较去年同期增加57.14%,研发团队专业能力持续提升,其中本科学历占比为43.03%,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为37.58%。公司在保持消化内镜诊疗耗材研发方向的广度同时,更加注重各研发管线产品的深度与精度,打磨精品更好的满足临床需求,集中优势资源突破关键技术,建立技术储备,持续强化研发核心竞争力,打造公司产品性能创新、质量稳定、成本领先的护城河。

3)销售方面

2024年公司国内销售团队顶住带量采购带来的冲击,克服临床入院周期加长的困难,仍然取得了国内销售收入3亿元,同比去年增长14.63%的较好成绩,公司终端医院覆盖超2400家,其中三级医院覆盖率达到45%。

海外市场方面,2024年海外销售收入达到3.33亿元,同比增长36.19%。公司合作签约客户数同比增加了23.40%达到116家,销售国家及地区超过60个。2024年公司在欧洲和北美销售布局取得突破性进展,子公司安杰思荷兰启动实地运营,美国子公司进入运营前策划筹备阶段。随着荷兰子公司运营步入正轨,将进一步提升公司在欧洲市场的渠道拓展效率和客户服务能力,为日后公司全面实现海外本土化经营提供有力保障。2024年欧洲与北美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亚太地区增速为96.12%,成为公司境外第三销售区域,亚太业务的快速发展,成为公司海外销售保持快速增长的有效保障。

4)运营方面

2024年公司生产量和出货量均突破新高,各项降本增效目标均顺利达成,主营业务毛利率进一步提高,随着公司新厂区全面投入使用,逐步实现生产规模化、自动化,精益生产举措持续落地实施,运营效率稳步提升。

公司在泰国投资的生产基地一期项目实现落地并稳步推进,预计于2025年第二季度可实现投产出货。,后期公司将加快二期生产基地建设,加快供应商、生产工艺以及后道生产工序的迀移,为公司实现出海战略,完成全球化布局奠定有力基础。

5)2025年一季度业绩情况说明

公司2025年一季度保持稳步增长趋势,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9亿元,同比增长15.27%,其中,境内主营业务收入为0.56亿元,同比增长17.10%;境外主营业务收入为0.71亿元,同比增长13.42%;实现归母净利润0.56亿元,同比增长6.57%;每股收益为0.69元/股,同比增长6.15%;公司净资产为24.54亿元,公司各项资产均保持稳步增加。

Q1:目前国内消化介入地方和联盟集采的趋势判断?公司是如何应对的?

A1:首先,公司认为国家实施带量采购政策,不仅直接惠及广大患者,减轻了他们的经济负担,提升了医疗保障水平;也为国家的医疗卫生事业带来了诸多积极影响,优化了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推动了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净化了医药行业生态,助力了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根据对外公开信息来看,国家将继续推行和强化集采政策。但是根据最新的政策走向来看,集采的规则将不断优化,避免非理性报价,不唯低价论。公司与各级渠道客户积极应对国内各区域的带量釆购、DRG/DIP支付新规等新政实施带来的市场环境变化,积极拓展渠道客户网络,构建销售、市场与商务紧密协作的稳固架构,持续聚焦销售创新,驱动业务精进,为众多终端临床客户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和产品服务,加深了公司产品的市场覆盖深度与广度,不断扩大公司GI类、ESD&EMR类、ERCP类产品的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

Q2:美国的关税对公司有哪些影响?海外工厂未来的战略是怎样的?

A2:公司始终关注美国对华加增关税的走势,但是根据目前整体有效信息来看,美国对华加增关税的具体增幅还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从目前与海外客户沟通情况来看,公司海外客户相对稳定,并对关税的影响整体持乐观态度。截至目前,泰国生产基地一期洁净厂房已经完工,现在正在做产品的认证验证,预计于2025年2季度末可以实现对外销售。

Q3:海外渠道现在的情况,包括自主品牌和OEM的情况如何?

A3:公司自有品牌销量占比近30%,2025年公司已经对海外渠道和自主品牌进行了规划,重点意旨于推动北美洲、日本以及南美洲等地的自有品牌销售事宜,希望这些地区能够取得实质性突破,对公司未来自主品牌发展和销售业绩带来积极作用。

Q4:目前公司内镜和机器人产品的研发到了什么阶段?后续这些产品大概的研发和上市获批时间节奏是怎样的?公司如何看待设备领域产品的竞争优势?

A4:公司以全资子公司杭安医学为研发平台,全面推进复用软性内镜、光纤多模态成像(一次性内镜)、内镜辅助治疗机器人、能量平台等多条研发管线,并制定策划通过AI临床诊断为核心的产品研发方向及布局。通过医工结合、校企合作加快研发周期,公司多款产品预计于2025年陆续进入产品注册申报阶段。

Q5:员工持股计划的业绩目标制定的考量依据是什么?公司内部更多会从哪个目标去努力?

A5:因为公司上市的时间较短,目前己经推出了第二期股权激励(2025年-2026年),公司希望通过小步快跑的机制能够充分调动了核心骨干员工的积极性,吸引高端技术人才。其中2025年公司考核延用的是2023年制定的股权激励目标,相关营业收入指标和净利润指标未做调整。公司将坚持消化内镜诊疗耗材以及高端诊疗设备双轮驱动的战略布局,以临床需求为出发,持续加深拓宽公司产品竞争力的护城河,推动公司长足,稳步,快速发展。

敬告读者:本文为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FX168财经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细微删改。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