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华恒生物2024年营收增长12.37%,“生物+AI”战略稳步推进开启增长新周期

2025-04-27 10:46:03
有连云
有连云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面对生物制造行业竞争加剧、产品价格承压等多变的市场背景,4月23日,华恒生物(688639.SH)发布 2024 年年报,以 “稳中有进” 的业绩表现展现出强大韧性。财报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1.78亿元,同比增长12.37%;实现归母净利润1.90亿元,扣非净利润为1.77亿元。

营收持续增长,一季度回暖趋势明显

财报显示,公司 2024 年实现营业收入 21.78 亿元,同比增长 12.37%,延续了自 2021 年上市以后稳健增长的态势。2025 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达 6.87 亿元,同比增长 37.20%;扣非净利润实现 5070.63 万元,环比 2024 年四季度增长 336.81%,盈利能力显著回升,彰显出强劲的抗周期能力。

从营收构成来看,核心业务与新兴增长极协同发力。2024 年,氨基酸系列产品实现收入 15.09 亿元,占比 69.29%,依然是业绩的核心支柱。其中,L - 丙氨酸凭借全球第一的市场份额(厌氧发酵技术成本较行业低 50%),在新型绿色螯合剂 MGDA 领域的应用持续拓展。与此同时,新兴产品表现亮眼,其他产品营收 8912.88 万元,同比暴增 318.70%,苹果酸等新品已初步打开市场。境外市场成为重要增长引擎,2024 年实现收入 10.32 亿元,同比增长 30.34%,占总营收 47.4%,公司在巴斯夫、味之素等国际客户供应链中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在产品布局上,华恒生物基于生物制造全产业链能力,持续加大新产品研发投入,构建起氨基酸、维生素、生物基材料等多维产品体系。从实验室分子研发、菌种改造,到中试阶段的参数优化、菌种优化,再到工厂的规模化低成本生产,1,3 - 丙二醇、丁二酸、色氨酸、精氨酸等一系列新产品取得关键突破。这些新产品不仅为现有客户提供了更多元化的选择,也为开拓更广阔的新兴市场空间提供有力支撑。

新产品的陆续投产,充分展现了华恒生物的国产化替代实力,印证了 “研发-产品-市场” 的良性循环。华恒生物产品广泛应用于生物基新材料、动物营养、功能食品营养、日化护理、植物营养等多个下游市场,为业绩增长注入新活力。以 1,3 - 丙二醇为例,其可应用于 PTT 纤维、化妆品等领域,全球市场规模预计 2025 年达 6.91 亿美元;苹果酸凭借健康标签,在食品饮料复配酸味剂市场快速渗透。多元化的产品结构有效分散了行业周期风险,为业绩增长提供弹性。

值得关注的是,缬氨酸作为豆粕减量替代的关键原料,受益于农业农村部政策推动,长期需求潜力明确。2025 年第一季度,缬氨酸均价回升至 15.0 元 / 千克,环比上涨 9.5%,截至 4 月 18 日,豆粕周均价同比上涨 11.8%,替代效应加速显现,为公司业绩持续增长奠定基础。

加码研发投入,“生物 + AI”战略纵深突破

财报显示,华恒生物始终将研发创新作为核心发展动能。2024 年,公司研发投入合计 1.24 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达 5.70%,较上年提升 0.09 个百分点;2025 年第一季度,研发投入为 3387.62 万元。截至 2024 年末,华恒生物新增发明专利 10 项、实用新型专利 8 项,知识产权布局进一步完善。其合肥研究院依托 200 余人的专业研发团队,在菌种构建、技术放大及创新管理等领域形成了全方位技术支撑体系,为产品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技术战略推进方面,华恒生物持续深化 “生物 + AI” 融合布局。公司通过打造高效开放式研发体系,成立 AI 数字化实验室,积极引进相关专业人才,深入探索 AI 技术在合成生物领域及公司经营管理中的多元应用路径。对外合作层面,华恒生物携手国内知名高校及地方政府,共同设立合肥合成生物创新研究院,着力探索 “政 - 校 - 企” 多方协同创新模式,推动合成生物技术在各领域的研究、应用与推广。

同时,公司牵头建设合肥市人工智能驱动生物制造研发及中试示范基地项目,致力于构建 AI 驱动生物制造创新研发平台与中试示范基地,完善实验基础配套和公共辅助配套设施。项目建成后,将形成集研发、试验、试产、检测和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人工智能生物制造平台,实现柔性化、模块化的技术创新与产品创制。

通过持续推进 “生物 + AI” 战略,华恒生物正加速整合自主培育的菌株平台、成熟的工艺放大体系以及规模化生产能力,打通前沿技术向实际产品的转化通道,推动高价值科研成果快速落地。

行业相关人士分析指出,在行业发展低谷期,华恒生物凭借技术研发、生产制造与市场拓展的综合优势,积极优化产能布局、深化战略布局,以 “生物 + AI” 融合创新构建面向未来的核心竞争力,为企业长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锚定产业风口,战略布局开启增长新篇

华恒生物的战略布局正迎政策与行业双重风口。2024 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 “生物制造” 列为新增长引擎,合成生物技术被视为继 “石化合成” 后的革命性技术,OECD 预测 2030 年 35% 的化学品将来自生物制造。在此趋势下,华恒生物凭借产品的技术积累与市场优势,其需求增长空间持续打开,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目前,华恒生物正从 “隐形冠军” 向终端品牌延伸,这是其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公司通过牵头成立 “生物基聚酯纺织产业联盟”,与东华大学共建 “生物基化学纤维联合实验室”,并与巴斯夫农业解决方案业务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发生物刺激素类产品,实现了对市场需求的深刻洞察与自身优势资源的整合,从而开启品牌发展新阶段。

华恒生物锚定 “两个替代” 的发展路径 —— 即 “以可再生生物资源替代不可再生石化资源” 和 “以绿色清洁的生物制造工艺替代高能耗高污染的石化工艺”,致力成为全球生物制造产业领军者。这一战略与当下绿色、健康、安全、可再生、环保的消费潮流高度契合,也与政策推动生物制造产业发展的导向一致。

展望未来,基于当下战略布局与市场趋势,华恒生物将借助合成生物技术优势,在更多新兴应用领域发力。公司计划在未来三至五年内,持续保持对研发的高投入,加大技术领先优势,积极开发新的生物基产品,开拓新市场和新应用,推动实现经营规模的稳步提升。华恒生物的逆周期布局战略和强大的核心竞争力,使其在复杂市场环境中脱颖而出。随着合成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华恒生物有望开启新一轮的增长周期,为股东和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敬告读者:本文为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FX168财经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细微删改。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