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4月28日消息,上周五港股早盘强势拉升午后震荡回调,全周恒指累涨2.74%,国指累涨2.32%,恒科指数累涨1.96%;周一港股集体高开,恒生指数涨0.42%报22072.35点,恒生科技指数涨0.57%报5011.61点,国企指数涨0.4%报8113.17点,红筹指数涨0.21%报3768.61点。
盘面上,科技股普遍走高,阿里巴巴涨1.9%,腾讯控股涨0.88%,京东集团涨1.78%,小米集团涨0.63%,网易涨0.42%,快手涨0.49%,哔哩哔哩涨0.82%;机器人概念股普遍高开,优必选涨近3%;生物医药股普跌,康方生物跌近15%。
企业消息
据港交所文件:三只松鼠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
中国平安 (02318.HK):一季度营业收入2566.18亿元,同比减少7%;净利润270.16亿元,同比减少26.4%。
中国电信 (00728.HK):一季度营业收入为1345亿元,同比增长0.01%;净利润为88.64亿元,同比增长3.1%。
中国太保 (02601.HK):一季度营业收入937.17亿元,同比减少1.8%;净利润96.27亿元,同比减少18.1%。
中国神华 (01088.HK) :一季度收入约695.85亿元,同比减少21.1%;净利润133.74亿元,同比减少19%。
长城汽车 (02333.HK):一季度营业总收入约400.19亿元,同比减少6.63%;净利润约17.51亿元,同比减少45.6%。
中煤能源 (01898.HK):一季度营业收入383.92亿元,同比减少15.4%;净利润39.78亿元,同比减少20%。
中国建材 (03323.HK):一季度营业总收入366.37亿元,同比减少1.04%;净利润约1.02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兖矿能源 (01171.HK):一季度营业收入303.12亿元,同比减少23.53%;净利润27.1亿元,同比减少27.89%。
比亚迪电子 (00285.HK) :一季度营业额约368.8亿元,同比增长1.1%;净利润约6.22亿元,同比增长1.92%。
比亚迪股份 (01211.HK):一季度营业收入1703.6亿元,同比增加36.35%;净利润91.55亿元,同比增加100.38%。
中国海外发展 (00688.HK):一季度营收367.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6%;营业利润56.7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15%。
机构观点
国君国际指出:往前看,港股短期或横盘整固,“哑铃型”配置结构可逐步增加科技成长风格。特朗普政府不确定性较高,电讯、公用事业、资讯科技和医疗保健等内资话语权更高的行业波动更小。其中,盈利水平稳定的高分红行业能抵御外部波动。另外,自主可控和进口替代逻辑下,半导体、电子、互联网和创新药等或受益。最后,在外需走弱、外部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内需相关行业或受益于消费政策预期升温。
浙商证券指出:根据Gartner预测,预计到2027年,数据中心仅用于运行AI优化服务器的电力需求将达到500太瓦时/年,是2023年水平的2.6倍。AI催生对电力的巨大需求,数据中心需要全天候的电力供应,核能作为高效、清洁、稳定的能源成为重要选择。面对AI大模型训练推理对电能需求的激增,各方正将目光投向核能以期寻求能源供应的解决之道,微软、谷歌、亚马逊、Meta等科技公司纷纷押注核能。瑞银、摩根士丹利分析师看好2025年核电股的前景,因为与人工智能热潮相关的电力需求飙升。
华金证券:受益于假期消费带动及居民收入预期改善,叠加各地发放消费券、地方促消费活动频繁推出,食品饮料行业消费潜力有望在近期得到持续释放;“五一”假期临近有望提升铁路、民航业务订单量,假期期间客流量若继续保持高位,旅游、酒店、餐饮等行业有望显著受益。
国泰海通:港股红利相较A股红利有优势:港股分红比例、高股息资产占比较A股更高,24年来港股红利较A股红利的折价和股息优势略收敛,但考虑红利税后港股仍有优势。港股和A股红利资产投资逻辑一致:港股红利行业结构较A股更分散,但防御属性的本质不变,体现为市场震荡环境下超额收益明显。港股红利配置价值值得继续重视:短期市场波动下港股红利股息、估值优势凸显,中长期分红监管强化+低利率环境支撑港股红利资产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