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浙江富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及2025年第一季度财务数据。财报显示,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33亿元,同比增长5.38%,净利润9460.52万元,同比下滑1.9%;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达到5.06亿元,同比涨幅近95%,净利润同比下滑1.56%。
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上游核心供应商,该公司主营业务覆盖车载充电机(OBC)、车载DC/DC变换器、车载电源集成产品、深层次集成产品等车载产品,以及延伸布局的非车载产品,客户包括多家头部新能源整车厂商。2024年,新能源汽车车载产品业务收入达18.23亿元,占总营收94.31%,销量同比增长5.96%,非车载产品业务销量同比增长19.8%,公司新能源汽车非车载业务与车载业务协同布局的发展战略有效落地。
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约2亿元,从行业横向对比来看,该公司研发投入强度(研发费用/营收)为19.34%,2025年一季度进一步增至11.56%,高于同行业上市公司。根据年度报告分析可知,一是公司在海外市场布局,推动国际业务迈向新台阶,占营收比重提升至6.8%;二是研发项目的投入,第四代6.6kW 车载电源集成项目已经量产,第五代项目进入开发阶段,整体产品开发梯队策略得当,同时公司的高功率22kW 车载电源集成项目、深度集成产品项目也在开发中,符合当下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三是公司的研发团队规模较去年同期扩大32.63%,本科及以上学历研发人员占比达86.35%,专业人才储备量位居行业前列。
公开资料还显示,公司已成功搭建了具备柔性打切能力和高自动化率的生产线,实现了人机协作,实现了生产的高速化和连续化,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通过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可以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降低产品的不良率。
尽管一季度净利润出现波动,但多家第三方机构研报指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上游企业普遍处于技术迭代与全球化布局的关键期,短期投入与长期收益存在时间差。据行业测算,假设每辆车配备一台车载电源产品,2027年车载电源全球市场规模预计为593亿元,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对于这份“增收不增利”的财报,市场观点呈现分化。部分投资者担忧短期业绩承压可能影响股价表现,但亦有分析认为,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竞争重心向全球化、高技术壁垒迁移的背景下,该公司加码核心技术的行为符合行业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