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支持的步调,有了一致性。
官宣降税
近期,国家税务总局在12366纳税服务平台上针对房贷抵扣个税的问题做了回答——
无论是存量住房贷款置换,还是商业贷款转住房公积金贷款,只要是住房仍为同一套以及“二套转首套”,可享受个人所得税房贷利息专项附加扣除。
简单来说就是个税抵扣的限制放宽了。
在这之前,虽然根据《关于降低存量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有关事项的通知》以及《关于优化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政策的通知》,大家购买住房商业贷款不再区分首套、二套住房,前面的存量房贷降息过程中,大家也进行了“房贷置换”,但因为个税抵扣规定,纳税人只能享受一次这就导致有的人换房后,或者转贷后,就无法享受到个税专项附加扣除的福利。
现在,国家税务总局的答复,直接消除了这些问题。
对于有换房需求,或者已经置换过住房的群体来说,按照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每年最高可抵税1.2万元,20年累计抵税额度可以达到24万元。
这不仅减少房贷的部分利息支出,减轻有房群体的房贷压力,大家也增加一部分可支配的收入用于消费,间接拉动如今的消费局面。
而“二套转首套可享房贷利息专项附加扣除”也是“强化政策取向一致性”最直接的体现。
上周五(4月25日)的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会议,释放了多重利好信号,对很多具体政策也有明确的部署方向。
比如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使用,适时降准降息、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的“科技板”等。
针对房地产方向的也不例外,要做什么相应工作,也安排得明明白白。
比如加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有力有序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优化存量商品房收购政策。
更重要的是会议还提到了一点“强化政策取向一致性”,这就意味着我们的各个政策落地的过程中,要保持政策的方向、目标和效果具备一致性,避免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相互冲突,到最后政策执行无所适从的情况。
其实这个2023年的经济工作会议就已经提出,现在是继续强调。
从这两年的各项政策落地的情况来看,已经逐步提高了整体的规划性,跨部门的协作以及社会各界的参与。
那么房地产领域相关的一系列政策,一致性以及贯通性也会更明确,那些一边加油门,一边踩刹车的情况,也会大大减少。
持续合力
虽然20年最高的累计额度才24万,还是抵扣个税的额度,看上去的意义不大,但蚊子腿也是肉,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给大家释放的是一种信心。
一方面,对楼市而言,“二套转首套”可享受住房贷款利息个税专项扣除和 “认房不认贷” 等政策相配合,形成政策合力,有助于稳定大家的预期,向市场释放更多的信心,间接推动大家去置换二套房,释放改善性需求。
所以,二套转首套后享受房贷利息扣除,能够有效降低个税负担,同时也是在鼓励“卖一买一”或贷款置换,推动市场活跃。
另一方面,政策力度虽然不猛,但对市场来说,是楼市加码加力持续性释放政策利好的体现。
若市场效果不如预期,还会有更多的利好陆陆续续落地。
最明显的,周五的会议结束后,四川省就发布了通知,全省统一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对四川的购房群体来说,降低了税率的标准就相当于降低了契税的交易税费,降低了购房成本。
再往前看,是福建厦门对房票进行了升级,允许除了购买房源库内的新房、安置房外,也可购买住宅、店面、办公、车位、通用厂房类型的二手房;江苏无锡取消商品房限售以及废除新房价格备案;山东青岛则是出台“低月供”的住房贷款金融产品,最长可前10年仅归还利息。
所以,对楼市而言,密集的支持政策会进一步优化。
而每个地方的政策,大多数都起到了明显的促进效果。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降幅收窄,3月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回升到93.96。
这些显示出的就是市场的部分信心恢复。
所以,总的来说,哪个城市房地产缺乏信心动力,哪个城市的支持就加码,并且会加到市场有实质性的反应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