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ta Markets 億滙每日新聞
剖析資金異動軌跡
德意志銀行最新研究報告引發市場廣泛關注。 該行環球外匯策略主管喬治領銜的研究團隊發現,過去兩個月外資持續凈減持美國國債及股票,這一異常現象可能預示著全球資本流動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化。
德銀研究團隊創新性地採用,美國交易所買賣基金(ETF)的外資持倉數據作為分析基準,數據顯示,3月首周外資便開始悄然減持美債,當月累計減持規模達470億美元,創下2020年3月“疫情恐慌”以來最大單月流出紀錄。 令人警覺的是,4月資金外流呈現加速態勢,特別是在4月2日當周,凈流出規模飆升至180億美元。
股票市場同樣遭遇外資拋售潮。 標普500成分股的外資持股比例連續八周下降,科技板塊成為重災區,蘋果、微軟等七大科技巨頭遭遇2019年以來最持久的外資減持。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傳統被視為避險資產的美國國債竟與風險資產股票同步遭拋售,這種反常的「股債雙殺」模式在近十年僅出現過三次。
結構性轉變還是戰術調整?
報告深入探討了資金外流背後的多重動因。 短期來看,美國通脹數據反覆導致降息預期推遲是關鍵誘因,但研究團隊警告,更值得警惕的是可能出現的結構性轉變。 一方面,全球央行持續減持美債,中國持有量已降至2009年以來最低水準; 另一方面,新興市場本土資本市場深度提升,使國際投資者能夠繞過美元進行直接配置。 沙特主權財富基金近期也宣佈,將加大對亞洲市場的投資比重。
報告最震撼的部分在於對美元國際地位的警示。 研究顯示,全球外匯儲備中美元份額已從2001年的73%降至58%,而同期歐元、人民幣份額分別上升至20%和3%。 更微妙的是,在最近一輪資金外流中,撤離美國的資本並未如往常般流向歐洲或日本,而是大舉湧入新興市場——MSCI新興市場指數同期上漲8.7%,明顯跑贏發達國家指數。
德銀團隊建立的外資流動預警模型顯示,當前資金外流速度若持續六個月,可能引發美元指數下跌5-8%。 報告特別指出,今年11月美國大選前政治不確定性升溫,可能加劇這種趨勢。 歷史數據顯示,在2016年大選期間,外資曾連續五個月凈減持美國資產,導致美元指數下跌3.2%。
市場影響與政策啟示
資金持續外流已開始影響美國市場流動性。 10年期美債買賣價差擴大至2020年3月以來最高水準,而標普500指數的隔夜波動率也升至俄烏衝突爆發時的峰值。 摩根大通測算顯示,外國投資者減持導致美國長期國債收益率額外上升約25個基點。
報告最後向政策制定者發出警示,傳統的“美元微笑理論”(指美元在經濟極好或極差時都會走強)可能正在失效。 團隊認為美聯儲需要更密切關注國際資本流動狀況,因為在當前34萬億美元國債規模下,外資持續撤離將顯著提高美國政府融資成本。 更深遠的影響在於,如果美元儲備貨幣地位持續削弱,美國可能永久性失去通過印鈔轉嫁危機的能力,這將是二戰以來國際貨幣體系最重大的變革。
值得注意的是,報告發佈后立即引發市場連鎖反應。 包括貝萊德、先鋒集團在內的主要資產管理公司紛紛表示,將重新評估其全球資產配置策略。 這場始於美債美股的資金遷徙,或許正在改寫延續八十年的美元霸權敘事。
其他數據、會議及事件概覽
美國財政部週一表示,預計第二季將凈舉債5,140億美元,較2月預估高出3,910億美元,主要因當季初現金結餘較低,且凈現金流預估較低。
川普擬將修改對外國汽車的關稅以減輕行業衝擊。
保時捷考慮在華停售電動汽車,CEO稱未將小米當對手。
阿裡巴巴發佈Qwen3系列模型,並稱其在數學和程式設計等多個方面均可與DeepSeek的性能相媲美。
OpenAI宣佈,使用者很快就可以通過ChatGPT購買產品。 人工智慧搜索查詢購物按鈕的推出將面向所有人,無論他們是否為登錄的使用者。 據悉,購物者將無法在ChatGPT內部結帳,相反,他們會被重定向到商家的網站來完成交易。
Strategy上周以約14.2億美元增持15,355枚比特幣。
(請注意: Moneta Markets 億滙資訊目前僅針對非中國大陸區域的華文投資機構和個人,且僅提供參考價值,不具備任何現實層面指導意義。 )
#美國 #美元 #債券 #德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