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FX168财经报社(亚太)讯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周一(2月17日)主持了与阿里巴巴(Alibaba)联合创始人马云和其他知名企业家的会议。路透社称,这场座谈会旨在提振民营企业的信心,预计习近平会在中美科技战加剧的背景下,鼓励企业高管在国内外扩展业务。
座谈会上,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任正非、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传福、新希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永好、上海韦尔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虞仁荣、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王兴兴、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雷军等6位民营企业负责人代表先后发言,就新形势下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在听取大家发言后,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对企业家们说:“要坚决破除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各种障碍,持续推进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向各类经营主体公平开放,继续下大气力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习近平指出,要着力解决拖欠民营企业账款问题。要强化执法监督,集中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切实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同时要认识到,中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各类所有制企业的违法行为,都不能规避查处。
以下是市场人士对此次会议的评论:
研究机构86 Research驻上海分析师Charlie Chai:
我们认为,会议之后可能会出台具体的亲科技政策。潜在的举措包括将重点从“国家安全风险和社会外部性”转向更冒险的技术应用方法。
(这将)包括可能加速生成式人工智能、自动驾驶和人形机器人的大规模部署。
同样,证券监管机构可能会采取更宽松的立场,允许科技公司更多地进入资本市场为增长融资,这可能有助于解决上市和重新上市时间表的不确定性(例如滴滴、蚂蚁、Temu)。
智库“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中国经济与商业研究中心主Alfredo Montufar-Helu:
习近平主席主持这次研讨会标志着中国最高领导层认识到中国私营企业在支持增长方面可以发挥的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在面对越来越多的西方限制的情况下,实现中国的技术雄心。
我们应该期待私营部门得到更多支持,特别是在对国家具有战略重要性的领域。
尽管存在缺陷,但现在的DeepSeek和之前的华为麒麟芯片向西方发出了一个强烈的信息:中国不仅有意图,而且有资源和能力通过创新摆脱技术限制,无论成本有多高。
春华资本集团(Primavera Capital Group)创始人兼董事长胡祖六:
习近平主席与中国民营企业家的会面,显然是一次重大的路线调整。
长期以来,民营企业是中国经济的支柱和最重要的增长引擎,但近年来受到不断加剧的政策和监管不确定性打击,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可怕的后果,更糟糕的是,随着青年失业率的上升,中国的劳动力市场也受到了严重影响。
中国领导人与马云等国内一些最知名企业家的会晤得到了广泛报道,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刻。
这将有助于安抚受惊的企业家,并提升中国的商业和投资信心。
Trivium China政策研究咨询公司副总监Tom Nunlist:
对科技行业的整顿已经结束一段时间了,政府一直在努力提振民营企业,尤其是科技行业的信心。
但一些怀疑态度仍存在,因为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习近平的态度。习近平亲自“点头”无疑是最强有力的信号。
我认为这次会议之所以等到现在才召开,是因为习近平在调整政策方向。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金融学讲席教授兼副院长张晓燕:
我认为,这次会议的目的是确保私营部门明白,为了经济的稳定和增长,他们是经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我认为这样做的目的是告诉他们,“我们想支持你们。我们需要你们促进创新,技术创新,我们需要你们促进消费。我认为(这样做的目的)是给他们注入信心。”
法国外贸银行(Natixis)驻香港高级经济学家Gary Ng:
尽管DeepSeek带来新的机遇,这次会议的核心也是要引导民营企业朝着政府主导的方向发展,并控制与美国竞争中可能出现的风险。
市场将马云参加这样的会议视为一个积极的信号,并希望结束对科技行业的打压。
尽管如此,监管环境仍是“黑盒子”。由于大多数人工智能开发都发生在私营部门,我们不能完全排除监管环境比我们现在看到的市场预期更严格的结果。
Gavekal Dragonomics驻香港的中国研究副主任Christopher Beddor:
我认为这次会议是中国政府默许需要依靠民营企业来应对与美国的科技竞争。
政策制定者或许更希望产业政策规划和国有企业在技术前沿取得创新突破,但颠覆性的创新是来自民营企业。如果想与美国竞争,政府别无选择,只能支持它们。
马云的出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显示出政府对科技行业态度的转变。科技整顿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马云。
习近平想传达的信息很明确:政府现在支持科技行业,希望借此重建科技企业家的信心。这几乎与几年前的政策立场完全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