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经济学人:今天是乌克兰,明天是台湾吗?

2025-02-19 00:00:40
加美财经
媒体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经济学人的分析,探讨了特朗普在欧洲的政策转变将如何影响亚洲。

中华民国军队训练

对于欧洲人来说,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的讨论,主要围绕着“背叛”和“绥靖政策”。

特朗普即将抛弃乌克兰的可能性引发了人们的担忧,认为美国正在放弃其作为欧洲安全保障者的角色。然而,跨大西洋关系的“地震”似乎在太平洋地区几乎没有掀起波澜。在檀香山国防论坛上,美国的将军和安全官员热衷于讨论加强亚洲盟友的重要性。

一名韩国与会者甚至提出,或许与俄罗斯达成协议,能让美国集中精力威慑中国的崛起。

这种表面上的平静,部分原因是亚洲国家保持低调。一些国家对欧洲的困境无动于衷,另一些则希望获得特朗普的青睐(或至少避免激怒他),以确保美国继续提供亚洲的安全保障。

实际上,那些最有可能受到中国军事压力的国家,最应担心俄罗斯的胜利会助长中国的野心。

以中华民国为例,历届政府都认为,阻止俄罗斯在乌克兰获胜对遏制中国入侵台湾至关重要。“今日乌克兰,明日台湾”的担忧现在变得更加紧迫。

立场倾向反对党的台湾《联合报》迅速警告称,如果台湾继续依赖美国,在中美博弈中可能会沦为“被抛弃的棋子”。

在日本,《日本经济新闻》社论的标题写道:“不要让美国决定乌克兰的命运。”

文章认为,特朗普对维护自由世界秩序的冷漠“极为不幸,因为这只会削弱外界对美国的信任”。

印度则继续奉行“多边结盟”的外交政策,一方面与美国关系密切,另一方面保持与俄罗斯的传统联系,并在近期改善了与中国的关系。印度可能会在乌克兰局势的动荡中看到机会,不仅能更容易进口俄罗斯石油,还可能在世界秩序分裂的背景下获得更大的影响力。

而在东南亚,大多数国家对美国态度暧昧,正逐渐向中国靠拢,并对特朗普的“交易型外交”感到适应。

新加坡国防部长黄永宏表示,美国正在从一个拥有“道德正当性”的角色,转变为“类似房东收取租金”的模式。

檀香山论坛上的气氛显然很沉重,但与慕尼黑的焦虑有所不同。许多美国人认为,俄罗斯是欧洲盟友应该自己解决的对手,只要他们能认真对待自身防务。而中国则是一个只能依靠盟友力量来遏制的强大竞争者。

美国印太司令部司令塞缪尔·帕帕罗海军上将警告称,中国正走上“一条危险的道路”。

他指出,中国在台湾周边进行的大规模、越来越复杂的军事演习,不仅仅是训练,更是“入侵台湾的彩排”,甚至可能为发动战争提供“遮掩”。

同时,他对美军的战备状况提出警告:“我们的(弹药)库存正在减少,所有关键的联合部队装备维护积压越来越严重……关键的空中、导弹、海上和太空平台的老化速度快于我们目前的更换速度,我们的行动余地越来越小。”

中国与俄罗斯和朝鲜日益紧密的合作正在形成一个“麻烦三角”,使这一地区从“自由开放”向“受控竞争”转变。

如何应对这样的严峻威胁?一方面要采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加快武器生产;另一方面,关键在于加强与盟友的合作,鼓励联合行动,在国防工业上进行协作等。

地理位置上,从日本到澳大利亚,这些岛屿链本身就是遏制中国在太平洋地区投射军事力量的天然屏障,同时也是美军行动的前沿基地。

帕帕罗表示:“我们绝不能把盟友当作理所当然的存在,我们也必须让他们变得更加强大。”

在布鲁塞尔,美国国防部长皮特·黑格塞斯告诉欧洲盟友,他们必须主要负责自身安全。他强调,美国今后的优先事项是对抗中国,因为中国“有能力和意图威胁我们的本土和印太地区的核心国家利益”。

此外,特朗普“不允许任何人把山姆大叔变成冤大头”。

意识到这种情况可能会发生,北约盟国近年来努力表现出他们愿意帮助美国维持印太地区的力量平衡。2月16日,加拿大一艘军舰穿越台湾海峡,引发中国大陆的愤怒。

法国航空母舰“戴高乐”号目前正在这一地区与美军及地区伙伴进行演习。去年,意大利的“加富尔”号航母也曾到访地区。今年晚些时候,英国也将派遣航母前往。

然而,特朗普政府似乎对这些努力不以为然,黑格塞斯私下告诉欧洲盟友,他们应该专注于保卫自己的地区。

在檀香山,对特朗普政府在欧洲的突然转向,鹰派对华强硬派的看法却存在分歧。有些人认为“威慑不能被分割”,如果美国在欧洲失去盟友的信任,在亚洲也会丧失信誉。

前特朗普政府官员戴维·斯蒂尔韦尔则反过来批评那些“搭便车”的盟友,他表示,“一个地方的软弱会导致整体的软弱,这些不健康的关系会助长侵略。”

有些人希望,美国减少在欧洲的投入,会让美国更专注于亚洲,从而真正实现长期计划却不断受挫的“重返亚太”战略。但也有人担心,美国可能只是整体上减少全球投入。

到目前为止,特朗普在印太地区的具体政策仍不明朗。他对中国加征了关税,同时试图拉拢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或许是希望达成一项重要的贸易协议。他也没有表现出愿意将美国国防预算提升至GDP的5%(目前仅略高于3%),尽管他正在要求欧洲盟友这样做。

特朗普早期邀请访问白宫的外国领导人包括日本首相石破茂,随后是印度总理莫迪。这似乎表明他仍然关注印太地区。同时,特朗普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措辞似乎也在强化。他与石破茂的联合声明表示,他们“反对任何通过武力或胁迫单方面改变现状的企图”,其中加入“胁迫”一词是新的变化。此外,美国国务院官网悄然修改了措辞,删除了“反对台湾独立”的明确表述。

特朗普政府削减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的预算,并停止资助许多全球人道主义和其他项目,这表明他并不打算与中国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全面竞争。

尽管战略分析人士谈论欧洲和亚洲战区的“融合”,但随着美国军火库的消耗,军事资源上的取舍变得越来越严峻。例如,美国在亚洲的弹药短缺,部分原因是向欧洲提供了空防系统。如果把更多防空系统送往乌克兰,那么在太平洋地区的薄弱基地就更难以防守。

如果必须做出艰难选择,帕帕罗上将明确表示,美国的优先事项应该放在哪里:“如果你要选择100年前世界的重心,那会在东欧中部。但今天,毫无疑问在印太地区。”

来源:加美财经

敬告读者:本文为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FX168财经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细微删改。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