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CoNET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财富汇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营商环境优化下,生物中药领头羊佐力药业凭何脱颖而出
go
lg
...
业的“一体两翼”战略积极响应党的二十届
三中
全会
《决定》中提出的“完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机制”,加快优质中医医疗资源提质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着力满足“方便看中医、放心吃中药”的民生期盼。由“一体两翼”战略出发,实施“对症下药”的销售策略,建立的多元化销售渠道,不仅能够增加产品的市场渗透率,还能够根据不同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提供定制化的服务,同时快速的市场响应能力,有助于佐力药业抓住市场机遇,提高销售效率。 在公司具备高质量药品和长足发展的状态下,佐力药业对长期主义的光明未来深植信心。据悉,佐力药业此次股权激励计划的推出,便是基于良好的营商环境前提条件下,通过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彰显企业对于未来业绩的信心。 根据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和2024年员工持股计划(草案),合计激励1333万股(含预留部分),其中,限制性股票拟向激励对象授予限制性股票不超过660.50万股,涉及的标的股票种类为人民币A股普通股股票,约占本激励计划公告日公司总股本70,138.73万股的0.94%;员工持股计划拟受让的股份总数不超过672.5万股,占公司当前股本总额70,138.73万股的0.96%,授予或受让的价格为8.07元/股。从业绩考核目标来看,以2024年净利润为基数,2025/2026/2027年实现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30%/66%/110%。 【结语】 在中华文化的璀璨星河中,中医药以其独特的智慧和深邃的内涵,承载着千年的健康理念和生命哲学。它不仅仅是一种医疗手段,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情感的寄托。在这一背景下,营销环境的不断优化为中医药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使得这一古老的智慧能够在现代社会焕发新的活力。 佐力药业,作为这一领域的佼佼者、生物中药第一股,不仅秉承了中医药的传统精髓,更通过不断的创新和市场拓展,将这份独特的文化情怀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健康价值。公司以乌灵系列和百令系列产品为代表,通过现代化的科研手段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了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赢得了广泛的市场认可和消费者信赖。 未来,佐力药业将继续依托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借助日益完善的营销环境,推动中医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公司将不断探索和创新,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全球市场的挑战,让中医药这一中华文化的瑰宝,为全人类的健康事业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在这个过程中,佐力药业不仅是健康产品的提供者,更是中华文化的传播者,让世界见证中医药的独特魅力和时代价值。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2024-10-29
国务院重磅印发!系列生育支持措施来了,强化教育、住房、就业等支持措施
go
lg
...
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
三中
全会精神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识、适应、引领人口发展新常态,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健全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有效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营造全社会尊重生育、支持生育的良好氛围,为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若干措施》从4方面提出系列生育支持措施。 一是强化生育服务支持。增强生育保险保障功能,指导有条件的地方将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纳入生育保险。完善生育休假制度,保障法律法规规定的产假、生育奖励假、陪产假、育儿假等生育假期落实到位。建立生育补贴制度,指导地方做好政策衔接,积极稳妥抓好落实。加强生殖健康服务,指导各地将适宜的分娩镇痛以及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二是加强育幼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儿童医疗服务水平,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儿童用药按程序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优先实现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地市级全覆盖,大力发展社区嵌入式托育,积极支持用人单位办托、家庭托育点等多种模式发展,大力发展托幼一体服务。完善普惠托育支持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实际对普惠托育机构给予适当运营补助。促进儿童发展和保护。 三是强化教育、住房、就业等支持措施。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支持中小学校积极开展课后服务和社会实践项目,鼓励各地出台多孩子女同校就读具体实施办法。加强住房支持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加大对多子女家庭购房的支持力度。强化职工权益保障,鼓励用人单位结合实际采取弹性上下班、居家办公等方式,营造家庭友好型工作环境。 四是营造生育友好社会氛围。积极构建新型婚育文化,大力倡导积极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加强社会宣传倡导,实施人口高质量发展宣传教育专项行动。加强人口国情国策教育,将相关内容融入中小学、本专科教育。 《若干措施》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做好新时代人口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细化实化优化具体措施,落实政府、用人单位、个人等多方责任,确保生育支持各项政策措施和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原文如下: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国办发〔2024〕4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办公厅 2024年10月19日 (本文有删减) 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 为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现就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提出以下措施。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
三中
全会精神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识、适应、引领人口发展新常态,加强统筹谋划,强化部门协同,深化改革创新,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健全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有效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营造全社会尊重生育、支持生育的良好氛围,为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强化生育服务支持 (一)增强生育保险保障功能。强化生育保险对参保女职工生育医疗费用、生育津贴待遇等保障作用。指导有条件的地方将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纳入生育保险。做好未就业人员生育医疗费用待遇保障。研究完善生育保险制度,进一步强化生育支持保障功能。 (二)完善生育休假制度。各地要完善生育休假政策,统筹多渠道资金,建立合理的成本共担机制,加大对生育休假落实情况的监督力度,保障法律法规规定的产假、生育奖励假、陪产假、育儿假等生育假期落实到位。 (三)建立生育补贴等制度。制定生育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和管理规范,指导地方做好政策衔接,积极稳妥抓好落实。落实好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子女教育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加大个人所得税抵扣力度。 (四)加强生殖健康服务。深入实施母婴安全行动提升计划和出生缺陷防治能力提升计划。加强生殖保健技术研发应用,提升产前检查、住院分娩、产后保健等生育医疗服务水平,规范诊疗行为,改善产妇生育体验。加强生育医疗费用保障,指导各地将适宜的分娩镇痛以及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强化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教育,预防非意愿妊娠,深入开展早孕和流产关爱服务。 三、加强育幼服务体系建设 (五)提高儿童医疗服务水平。加强儿童医院、妇幼保健机构和综合医院、中医医院的产科、儿科建设,推动绩效工资分配向产科、儿科倾斜。加快建设儿童友好医院,深入实施健康儿童行动提升计划。夯实基层儿童医疗保健服务网络,持续优化6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服务。深入实施儿科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动态支持产科、儿科等临床重点专科发展,推进儿科医疗联合体建设,促进优质儿科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鼓励儿童药品研发申报,不断丰富儿童适用药品的品种、剂型和规格。加强儿童医疗费用保障,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儿童用药按程序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六)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各地要统筹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等渠道资金,开展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和公办托育服务网络建设,着力增加公建托位供给,提高公建托位占比,优先实现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地市级全覆盖。积极推行公建民营模式,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提供普惠、多元、优质托育服务。各地要根据常住人口规模和实际需求,落实托育服务设施与新建居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的要求,结合城市更新工作加快补齐托育服务设施短板。统筹社区各类资源,发挥贴近居民的服务优势,提供更多免费或低收费用房场地,大力发展社区嵌入式托育。积极支持用人单位办托、家庭托育点等多种模式发展。统筹考虑经济发展、人口结构和托育实际需求等因素,科学规划托育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托幼一体服务,优化托育服务精准供给。 (七)完善普惠托育支持政策。实施中央财政支持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示范项目。完善普惠托育服务价格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实际对普惠托育机构给予适当运营补助。各地要落实好托育服务税费优惠、托育机构用水用电用气用热按照居民生活类价格执行等政策。制定托育行业人才培养计划。举办托育领域职业技能竞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积极与托育机构开展签约服务,提供健康管理、疾病防控、人员培训等支持。对托育机构的服务管理、人员资质、卫生保健等方面加强常态化综合监管,守住托育服务安全底线。 (八)促进儿童发展和保护。建立完善健康科普专家库和资源库,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媒体渠道,普及科学育儿知识与技能。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专业服务机构、行业协会、公益慈善组织等的积极作用,依托村(居)委会等基层力量,以多种形式为家庭提供育儿指导服务。广泛开展儿童关爱服务,创建安全环境,加强心理健康服务,改善婴幼儿营养状况,大力推进儿童早期发展工作。发展儿童福利事业,保障困境儿童合法权益。 四、强化教育、住房、就业等支持措施 (九)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深入落实“双减”政策,支持中小学校积极开展课后服务和社会实践项目,努力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鼓励各地出台多孩子女同校就读具体实施办法,帮助解决家长接送不便问题。完善覆盖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时受助,做到应助尽助。探索逐步扩大免费教育范围。 (十)加强住房支持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加大对多子女家庭购房的支持力度,可结合实际出台适当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等政策。多渠道增加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对符合条件且有未成年子女的家庭,可根据其未成年子女数量,在户型选择方面给予适当照顾。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因地制宜逐步使租购住房群体享有同等公共服务权利。 (十一)强化职工权益保障。完善促进妇女就业政策,加强对女性劳动者特别是生育再就业女性的职业技能培训。督促用人单位依法依规落实对女职工特别是孕产期、哺乳期女职工的特殊劳动保护。鼓励用人单位结合实际采取弹性上下班、居家办公等方式,营造家庭友好型工作环境。鼓励有条件的用人单位配建母婴设施、提供福利性托育服务、组织开展寒暑假期和课后儿童托管活动,积极帮助职工分担育儿压力。 五、营造生育友好社会氛围 (十二)积极构建新型婚育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倡导尊重生育的社会价值,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鼓励夫妻共担育儿责任。大力倡导积极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推动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搭建多种形式的青年婚恋交友公益平台。积极开展婚姻家庭辅导、结婚颁证、文明简约婚礼等特色服务。扎实推进婚俗改革和移风易俗,破除婚嫁大操大办、高额彩礼等陈规陋习,培育积极向上的婚俗文化。 (十三)加强社会宣传倡导。实施人口高质量发展宣传教育专项行动。充分利用各类媒体渠道,加强人口和生育政策宣传解读,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加强人口国情国策教育,将相关内容融入中小学、本专科教育。组织创作一批高质量影视剧、舞台剧和网络文艺作品,加大专题节目、公益广告等制作投放。积极发挥群团组织宣传教育等作用,鼓励引导社区、单位、个人参与,共同营造生育友好的社会环境。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做好新时代人口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细化实化优化具体措施,落实政府、用人单位、个人等多方责任,确保生育支持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各地要坚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坚持和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统筹协调,加大投入力度,精心组织实施。要深入把握人口流动特点,推动相关公共服务随人走,促进城乡、区域人口合理集聚、有序流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要切实强化工作调度,推动相关措施落实落地,会同有关部门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做好前瞻性生育支持政策研究。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协同发力,完善相关配套支持措施,强化政策储备;完善人口监测体系和预测预警制度,加强政策成效评估;加强对地方的工作指导,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做法。重大事项及时请示报告。
lg
...
金融界
2024-10-29
中国经济重磅表态!中国副财长:经济刺激规模相当大 细节要等到该时点后公布
go
lg
...
外国同行强调了中国在追求高质量发展以及
三中
全会
制定的措施中,继续改革开放的决心。”
lg
...
tqttier
2024-10-27
南京银行发布三季报:业务均衡发展,盈利能力连升,加码实体带来收入结构持续改善
go
lg
...
金融工作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二十届
三中
全会精神
,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这一根本宗旨,抓住努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这一重要课题,聚焦价值创造,推进提质增效,实现经营业绩稳增和平衡发展,交出了一份优良的“成绩单”。 稳增:营收净利润稳健增长 截至9月末,南京银行资产总额2.5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3%;负债总额2.3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8%;存款总额超1.4万亿元;贷款总额超1.2万亿元,增幅达12.5%。 该行在聚焦价值创造的引领下,突出服务实体,着力夯实经营基本盘,打造多元业务增长点,继续延续营收和净利润向上延展的“U型”曲线。前三季度共实现营业收入386亿元,同比增长8.03%,其中第三季度实现123亿元,同比增长8.4%;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67亿元,同比增长9.02%,其中第三季度实现51亿元,同比增长10%,同比增幅逐季提升。基本每股收益1.59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1.31%。 与此同时,报告显示,南京银行前三季度成本收入比25%,较上年末下降5个百分点,成本管理效能明显提升,降本增效成效持续显现,“倒U型”曲线进一步确立。据了解,该行通过优化大类资产负债配置,实现了净息差的边际改善。通过加强财务支出的集约化管理,以内部管理的提质增效,对经营提升形成有力支撑。协同高效推进集团管理也卓有成效,以子公司南银法巴消费金融为例,9月末公司表内贷款余额51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00亿元,增幅超63%。 持续:发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去年10月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近一年来,南京银行扎根地方经济发展沃土,围绕国家和区域重大发展战略,不断丰富金融资源供给,持续发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科技金融坚持专业专营,聚力服务创新。南京银行丰富完善科技金融“矩阵式”产品体系,迭代优化线上标准化产品“鑫e科企”,9月末服务覆盖超2万客户;推出全新科技金融“贷款+外部直投”产品“科创鑫贷投”、发布“政银园投”金桥试点方案,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政策支持+股权投资+信贷资源”全方位服务;持续建设政银企“科创金融生态圈”,实现从“资金服务供给方”向“资源协同整合方”的转变……科技金融贷款较上年末增长近29%,累计服务科技创新企业超7万户,提供资金支持近7000亿元。 绿色金融落地发展规划,护航“双碳”目标。绿色发展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该行完成并推动落地绿色金融战略发展规划;制定“无废城市”、传统产业焕新贷、绿色制造三大领域服务方案;开发大气污染防治专项产品“蓝天贷”,落地多笔“水权贷”;创新碳金融产品,加大政策工具应用,完成全行首笔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前三季度“苏碳融”落地12亿元,绿色金融贷款较上年末增长21.5%。 普惠金融建立健全机制,加快增量扩面。该行坚持将普惠金融作为全行战略业务与基础工程,传递惠企利民温度,普惠金融贷款较上年末增长近12%。不断丰富完善线上化标准服务,重点以数字普惠金融模式和标准化发展策略推动小微普惠业务提质扩面,“鑫e小微”累计触达客户数较2023年全年增长了14%;大力推进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涉农贷款较上年末增长20%,6月份创新上线的“蒜e贷”,三个月累计投放近230户;深化“鑫小店”服务品牌,升级“生意家”产品体系,重点服务“菜篮子”“果盘子”等场景客群。 养老金融引进养老产品,打造适老品牌。南京银行聚焦“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养老产业金融”三大领域,锚定政府、企业、零售客户三类对象,提供专业、高效、个性化的养老金融服务。截至三季末,养老金代发规模近70亿。作为首批获得个人养老金业务资质的商业银行,紧跟前沿市场,持续优化全流程全场景基础功能建设,并积极开展系统搭建和综合服务创新。在养老服务金融方面,持续加大引进养老主题类财富产品。同时积极打造适老服务品牌,线下设置尊老关怀区、无障碍人工柜台,线上适老化升级APP,简化操作流程。 数字金融深耕科技应用,提升数字成效。紧扣“云化、线上化、智能化”这一方向,南京银行全面做好数字金融这篇大文章。持续打造场景金融、营销工具、管理工具等特色工具箱,进一步促进业技数融合协同,有效支撑和赋能全行业务的高质量发展。据了解,该行场景金融方面,今年已累计落地近140个项目,发布“鑫福薪”“鑫e小微”“鑫e政务”“智慧园区”“智慧文旅”等综合化服务平台和产品体系;营销工具方面,打造的营销活动自助搭建平台,到三季度已完成搭建1000余个活动,支撑营销人员快速应对各类营销场景,实现17家分行和280家网点的全覆盖,有效提升了分支机构营销效率;管理工具建设方面,积极拓展RPA场景应用,累计拓展250多个场景,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 均衡:致力成为全面发展“上进生” 作为地方重要法人银行,南京银行立足高质量发展,持续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致力成为全面均衡和协调发展的“上进生”。 一方面,加大实体信贷投放力度。对公贷款稳健增长,拉动收入结构持续改善。截至三季末,南京银行实现利息净收入196亿元,在营收中占比超过50%,占比较二季末上升2个百分点;当季利息净收入环比增长9.2%,在当季营收中占比超55%,环比上升6.8个百分点,利息净收入对营收的贡献持续改善。信贷资产始终是南京银行资产规模增长的主引擎,其在总资产中的占比持续提升至近49%,压舱石作用进一步体现。另一方面,金融投资占比稳中有降。三季末,南京银行金融投资余额较年初增长10%,低于总资产增幅1.2个百分点,在总资产中占比42%,环比下降0.7个百分点,对比银行同业的半年报数据,这一占比处于中位数水平。 南京银行积极应对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坚持稳健审慎的风险偏好,在业务全面发展的同时,不断夯实资产质量基础。截至三季末,该行不良率0.83%,较年初下降0.07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340.4%,保持了较好的风险抵补能力。资产质量整体延续上半年“倒U型”曲线特征,继续保持良好水平,韧性发展的基石进一步稳固。 可期:高质量发展态势仍将继续 2024年已过去大半,在稳增、持续、均衡发展的同时,南京银行仍在持续推进自身的全方位发展。9月份,国际金融公司(IFC)出资2.15亿元增资南银法巴消费金融公司,这也是IFC近十年来首次投资中国金融机构。作为南京银行子公司的南银法巴消费金融公司,规模体量已跻身国内消费金融公司第一方阵,资本实力的增强,将进一步打开未来发展空间。 10月21日,南京银行受邀参展2024Sibos年会,这个被誉为全球金融界“奥运会”的国际会议首次在中国内地举办。据了解,南京银行持续深耕跨境金融服务,加大稳外贸金融支持,累计为超5000家出口企业提供高质效融资服务,不断优化“汇兑融合”的全场景服务,前三季度业务量686亿美元,同比增长31%,国际业务有效客户数同比增长超43%,以实际行动助力中国金融业高水平对外开放。 未来可期。据了解,南京银行展业的公司、零售、金融市场三大板块,正在打开新的突破口,塑造新的增长极。公司金融板块,将在科创金融、普惠金融和国际业务方面加力提效。零售金融板块,锚定财富管理大方向,让客户享受更优更好的综合化服务,零售信贷则贯彻普惠理念,拓展消费金融更大空间。金融市场板块是南京银行的传统优势,新近获取了黄金交易所会员资格、外币对市场做市商资格、对金融机构柜台债资格、上海期货交易所会员资格等,将进一步深化对实体企业和金融消费者的金融服务,为广大投资者提供更丰富的理财品种和更有效投资渠道。 作为全国系统重要性银行,南京银行表示,将继续坚守金融为民初心,加大优质资源供给,优化资源配置,坚定走好新时期高质量发展之路,为促进经济回升向好贡献金融力量。
lg
...
金融界
2024-10-24
如何推动低空产业发展?工信部:重点从四个方面着力
go
lg
...
部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二中、
三中
全会精神
,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以改革为动力促进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总的看,前三季度工业和信息化经济运行平稳,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重点领域创新取得一批新成果,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主要有以下五个特点。 第一,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工业生产保持稳定,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对宏观经济增长发挥“压舱石”作用,贡献率接近4成。31个省(区、市)和41个工业大类行业的增长面均超九成。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长较快,增加值占全部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较去年全年均有提高。工业投资连续8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第二,制造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深入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累计培育421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建成万余家省级智能工厂,13家中国企业新入选全球“灯塔工厂”,中国“灯塔工厂”总数已达72家,占全球42%。扎实开展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已推进近万家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深入实施工业节能降碳行动,大力发展清洁低碳氢产业和环保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持续下降。 第三,一批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18兆瓦海上风电机组成功并网发电,国产首制MARK Ⅲ薄膜型大型LNG船完成试航,C919大型客机实现国内三大航空公司同时运营,1000千瓦级涡轴发动机取得中国民航局型号合格证,300兆瓦级F级重型燃气轮机成功点火。我们还印发实施制造业中试创新发展意见、新材料中试平台建设指南(2024—2027年),新批复组建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机器人2家国家地方共建制造业创新中心,在杭州成立我国首个国家卓越工程师实践基地,为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第四,经营主体稳步发展壮大。截至8月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达50.4万家,较2023年末增加4.4%。累计培育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557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14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6万家,有效期内的高新技术企业达46.3万家。前8个月,规上工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达7.5%,高于规上工业企业的平均水平。 第五,信息通信赋能作用持续彰显。前三季度,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10.7%。大力推动网络、算力、人工智能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协调发展,截至9月底,累计建成5G基站408.9万个,5G用户普及率达到了69.6%,千兆宽带用户达到了1.96亿户,实现县县通千兆、乡乡通5G、村村通宽带。持续深化融合应用赋能,5G行业应用已融入76个国民经济大类,深入融合工业、医疗等重点领域核心环节,“5G+工业互联网”项目超过了1.5万个。 同时也要看到,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部分企业生产经营面临困难,但我国经济发展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我国工业体系完整、产业链配套齐全、综合制造成本较低的全球竞争优势没有改变,推动向上向好的积极因素在累积增多。尤其是近期一揽子增量政策的出台实施,将持续释放产业升级的动力、居民消费的潜力、经营主体的活力。我们有信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为推动经济回升向好多做贡献。情况就介绍这些。下面,我和我的同事愿意回答大家的提问。谢谢。 寿小丽:下面开始提问。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统计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工业生产实现平稳增长。想请问一下,您如何评价前三季度工业经济发展情况?将如何发力稳定工业增长?谢谢。 赵志国:这个问题我来回答,谢谢你的提问。今年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会同各地区、各部门主动担当、同向发力,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前三季度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具体来看,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工业生产稳步增长。我们积极推动已出台政策落实落地,前三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全部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31.8%。二是重点行业、地区贡献突出。我们深入实施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发挥工业大省、大市关键支撑作用,电子、有色、化工、汽车4个行业对工业生产增长的贡献率接近一半,9个工业大省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郑州、绍兴、温州、合肥等工业大市实现两位数增长。三是发展动能持续累积。我们积极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6.4%。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和较高附加值的人工智能芯片、服务器等产品产量高速增长。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聚焦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这一关键任务,在稳增长、扩需求、增动能、优环境方面下更大功夫。 稳住工业基本盘方面,深入推进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实施。支持工业大省、工业大市巩固优势、勇挑大梁。同时,助力东北和中西部省份办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提升承接产业转移能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扩大有效需求方面,推进“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建设,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加大智能家居家电消费推广力度,协同各地加快落实汽车、电动自行车等以旧换新政策,继续实施新能源汽车下乡等有关活动,充分激发市场潜力。 增强发展动能方面,深入实施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推进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取得更多标志性成果。研究制定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政策措施,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培育壮大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生物制造等新产业新赛道。 优化发展环境方面,持续推进降低企业成本,深入开展服务中小企业系列专项行动。强化行业引导,加强标准质量引领、增强行业自律,积极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不断完善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协调解决问题诉求,坚定企业发展信心。谢谢。 封面新闻记者:请问今年前三季度汽车产业的发展情况如何?工信部如何看待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形势?有哪些举措来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谢谢。 赵志国:谢谢,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部门群策群力、密切配合,行业企业迎难而上、积极作为,前三季度我国汽车工业运行整体良好。从汽车产业整体看,总体保持平稳增长,前三季度汽车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9%,产销分别完成2147万辆和2157.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9%和2.4%。累计出口整车431.2万辆,同比增长27.3%。1—8月,汽车产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同比分别增长3.2%和3%。从新能源汽车产业看,发展态势良好,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31.6万辆和83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1.7%和32.5%,近3个月新能源乘用车销售占比均在50%以上,实现了新的突破。新能源汽车出口92.8万辆,同比增长12.5%。 但也要看到,汽车工业运行还面临国内有效需求不足、海外出口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等挑战。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会同相关部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多措并举扩大汽车消费。落实好汽车以旧换新、车购税和车船税优惠等促消费政策,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新启动一批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试点,研究制定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指导意见,积极扩大汽车消费。 二是优化汽车生产准入管理政策。推动出台《机动车生产准入管理条例》,健全“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机制,试行道路机动车辆产品准入自我检验,进一步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探索开展企业集团化管理,支持企业提质增效、做优做强。引导企业立足长远,加强技术升级、产品迭代、模式创新,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生态。 三是支持技术创新发展。通过高质量发展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渠道,持续推动动力电池关键材料、车用芯片等关键技术攻关。深入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车路云一体化”试点,稳妥推进自动驾驶技术产业化。 四是更好服务企业国际化发展。积极应对反补贴调查、高额关税等贸易壁垒,在投资、管理等方面为汽车企业出海提供更多支持和便利,加强自动驾驶、碳核算等标准联通和规则对接,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谢谢。 凤凰卫视记者:这一两年来,我们关注到,我国低空经济发展迅猛,请问工信部在推动低空产业发展方面有哪些部署和考虑?谢谢。 赵志国:谢谢你的提问,这个问题由我的同事陶青局长回答。 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 陶青:谢谢你的提问。发展低空经济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低空装备和低空产业是低空经济的重要物质载体,工业和信息化部高度重视低空产业发展,当前主要从四个方面着力。 第一个方面是加强顶层谋划。今年我们联合有关部门印发《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支持低空产业技术装备创新思路举措。 第二个方面是加强多场景应用牵引。我们会同有关部门在全国多地开展了通用航空器创新应用试点工作。比如,在新疆石河子召开低空产业创新发展大会,推动建立“干支通、支支通、全网联”航空运输体系;在黑龙江北安召开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现场会,打造无人机农业喷洒、林业防护规模化、常态化应用模式标杆,目标是要将植保无人机平均作业成本降到每亩10元以下。 第三个方面是推动信息技术与装备发展融合创新。当前我国主要的信息通信企业以及动力电池、电机等企业都积极布局参与到低空经济中来,各领域创新要素正在加速向低空产业集聚。已开展基于5G/5G-A的低空通信及感知网络技术验证、应用试点等工作。 第四个方面是完善产业法规标准体系。为提升无人机生产制造的质量,我们颁布了《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生产管理若干规定》《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无线电管理暂行办法》,编制了《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安全要求》等国家标准,建设了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产品信息系统,不断完善企业和产品的备案管理。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开展以下工作:一是持续加快关键技术攻关。聚焦低空装备本体技术、安全技术、运行技术等方向,体系化推动一批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加快推动通用航空技术和装备创新迭代升级。二是不断加强场景应用牵引。继续推动优势地区先行先试,因地制宜打造低空多场景应用示范体系,加快培育低空物流、城市和城际空中交通、低空文旅等低空消费新业态,拓展农林植保、巡视巡检、应急救援等新模式。三是深入推进融合创新发展。积极推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新能源技术与无人机等低空装备融合创新,开展低空经济无线电频率使用研究,按需推进低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低空智联技术发展和模式创新。四是不断强化法规标准支撑。继续组织开展相关法规宣贯和培训,指导无人机生产制造企业合规管理,推动建立贯穿低空装备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等全生命周期的工业标准体系,鼓励低空产业联盟等行业组织加强企业供需对接、技术交流、标准协同,共同构建良好的产业生态。谢谢!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今年以来,信息通信业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增长态势。请介绍一下具体取得了哪些成效?对于后续加快推动信息通信业发展有哪些重点安排?谢谢。 赵志国:这个问题我来回答,谢谢您的提问。今年以来,我国信息通信业总体保持稳步增长,高质量发展取得系列新成效。 一是电信新兴业务保持高速增长。截至9月底,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10.7%,1—8月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完成互联网业务收入1.17万亿元。互联网数据中心、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业务成为拉动信息通信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前三季度我国电信新兴业务收入达到3252亿元,同比增长9.4%,延续高速增长的态势,为行业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有序推进增值电信业务对外开放,大家应该注意到了,今天上午工信部会同有关部门召开了座谈会,为北京、上海、海南和深圳发放了试点地区的批复文件,正式启动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工作,我们也欢迎外商在华投资经营电信业务。 二是网络基础能力持续优化。今年以来,我部坚持适度超前原则,出台5G轻量化(RedCap)贯通行动、推动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协调发展等一系列政策。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总数408.9万个,具备千兆网络服务能力的10G PON端口数达到了2732万个,在南宁、青岛、昆明、海口等4地新设了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全国网络服务质量将进一步得到提升。同时,我们开展“信号升格”专项行动,提升信号的质量,优化用户的感知,加快推动文旅景区、医疗机构、高等院校等重点场景的4G、5G移动网络深度覆盖。 三是产业综合实力稳步提升。信息通信企业国际竞争力大幅增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进入全球运营商收入规模前10强,24家平台企业价值超百亿美元,8家上市企业进入全球互联网企业市值前30强。通信设备制造业持续向好,1—9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2.2亿部,同比增长9.9%。关键技术加快突破,鸿蒙NEXT操作系统上架应用和服务超过了1.5万个。 四是普惠民生服务纵深推进。我们通过电信普遍服务和“宽带边疆”等相关行动,使更多农村和偏远地区老百姓能够用得上用得好网络,当前已实现村村通宽带,农村网民规模超过了3亿。同时,我们以务实举措推动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有效治理,加快建设APP检测和认证公共服务平台,规范行业服务行为。累计举办超20万场“银龄数字课堂”,向老年人开展智能设备使用、在线支付、防诈骗知识普及等相关培训活动,让更多人共享数字红利。 下一步,我部将坚持“建、用、研”统筹推进,持续做优做强信息通信业,为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提供有力支撑。一是推进网络设施演进升级,尽快出台“双千兆”(5G和千兆光网)网络发展接续政策,开展万兆光网试点部署,持续开展“宽带边疆”和“信号升格”行动。二是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持续推动5G演进(5G-A)、非地面网络(NTN)等技术发展和产品研发,超前布局6G、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领域的科技创新。三是推动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尽快出台5G规模化应用、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等相关的接续政策,持续打造高水平5G工厂,开展“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试点建设。四是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入落实数据安全能力提升实施方案、数据安全风险评估等政策,持续增强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能力。五是扩大电信业高水平对外开放。鼓励外资企业在试点地区开展互联网数据中心(IDC)、互联网接入服务(ISP)等业务。做好外资试点企业管理和服务,依法保护投资权益。推动我国电信业对外开放迈入新阶段。谢谢。 新华社新华财经记者:随着数字经济加快发展,社会生产生活越来越离不开信息通信技术产业的支撑。能否请您介绍一下,新一代信息技术普及应用方面的情况,未来还有哪些务实举措?谢谢。 陶青:谢谢你的提问。今年以来,我部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普及应用,加速融入制造业、矿业、电力、医疗等行业,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制造业转型更加深化。围绕“智改数转网联”,促进工业互联网与重点产业链融合发展,先后发布了钢铁、电子信息、工程机械等一系列重点行业融合应用指南,打造了产品设计、计划调度、质量管控等15个环节40个典型场景。目前,5G行业应用已覆盖76个国民经济行业大类,累计间接带动总产出约14万亿元。 二是信息消费更加活跃。信息消费场景日渐丰富,面向智能家居、纺织服装、特色食品等行业征集了“数字三品”应用场景案例,培育基于消费数据的柔性制造、数字营销等新模式新场景,加速消费品领域数智化发展。信息产品供给数量极大提升,AI手机、智能家居设备等智能终端加速满足用户需求。8月份的数据显示,服务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20.1%。 三是公共产品更加智慧。人工智能、5G等技术实现了规模应用,形成了135个新型数字服务优秀案例,覆盖交通、文旅、养老、医疗、应急等领域。比如,在医疗方面,“5G+医疗健康”试点项目累计近千个,远程智慧诊疗、AI辅助诊断等减少了误诊、漏诊,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在文旅方面,国庆节期间,云计算、大数据、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赋能加速,智慧导览、智慧停车、全天候应急服务等新场景接连涌现,精准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 下一步,我部将紧抓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创新重大机遇,重点强化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强产业,持续推进集成电路、工业软件、人工智能、卫星互联网等关键技术领域研发创新和产业化发展,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二是强主体,加快培育产业生态主导型企业,完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选种、育苗、培优”全周期培育体系,建立全国统一、部省联动的独角兽企业培育体系,打造一批能力强、活力足、潜力大、竞争力强的数字经济企业。三是强应用,出台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深入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推广智能制造参考指引,推进信息技术赋能新型工业化发展。四是强生态,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开展产业链协同攻关,分类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供给企业和产品解决方案,构筑产业生态竞争优势。谢谢!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今年以来,请问我国在工业绿色发展、节能降碳方面有哪些进展?下一步有哪些重点任务安排?谢谢。 陶青:谢谢您的提问。绿色低碳是新型工业化的生态底色,我部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今年以来持续加强政策供给,联合相关部门出台了《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强绿色工厂梯度培育和工信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广应用,大力发展绿色生产力,锻造产业绿色竞争优势。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取得积极进展,工业节能降碳持续推进。今年新培育国家绿色数据中心50家,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平均值超过50%。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升,前三季度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量约17亿吨,预计全年规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超过94%。绿色发展动能加快培育,目前国家绿色工厂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比重已超过18%,预计全年环保装备制造业的总产值近万亿元,1—9月新接绿色船舶订单的全球市场份额占比达75.9%。 下一步,我部将着眼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制定出台《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一是加快推进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制定。聚焦钢铁、电解铝、锂电池、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品,加快研制一批碳足迹核算标准,推动工业企业降低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促进产业链和供应链转型升级。 二是加强新兴固废综合利用体系建设。聚焦废旧动力电池,制定出台综合利用管理办法,修订发布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加快构建新型回收利用体系。聚焦废旧光伏组件等,加强综合利用政策的预研储备,提前布局综合利用能力,为迎接退役高峰做好准备。 三是积极推动清洁低碳氢在工业领域应用。聚焦清洁低碳氢应用的瓶颈制约,进一步推进政策集成创新,加快推动其在冶金、化工、石化等行业规模化应用,在工业绿色微电网、绿色船舶、绿色航空等领域实现多场景应用突破。谢谢。 中宏网记者:以5G、千兆光网为代表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已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请介绍一下,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目前的进展情况如何?下一步还有哪些部署工作?谢谢。 赵志国:谢谢你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在党中央、国务院统筹部署下,我部扎实推进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形成网络、算力和新技术基础设施全面发展的格局。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基础网络。目前,全国已累计建成207个千兆城市,实现“县县通千兆”;行政村5G网络通达比例超过了90%,全面助力强农惠农富农;移动物联网终端用户占比达到了59.2%,“物超人”步伐持续加快扩大。算力基础设施规模和水平位列全球前列。目前,我国算力总规模达到了246 EFLOPS,国家枢纽间20ms时延保障能力全面实现,有效支撑了算力资源配置和数据要素流通。完善中国算力平台和算力互联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持续强化算力网络质量和运行安全监测。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信息等新技术设施蓬勃兴起,现有完成备案并上线为公众提供服务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大模型近200个,注册用户超过了6亿。 下一步,我部将会同相关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
三中
全会
关于健全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的战略部署,着力推动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协调发展。 一是统筹规划骨干网络设施。加强省际干线光缆网络规划建设统筹,制定国际通信设施中长期规划,加快扩展国际海缆、陆缆通达方向,协同规划和建设国际陆缆、国际铁路和国际油气管道等跨境基础设施,依托沿边省份打造区域国际信息枢纽。 二是优化布局算力基础设施。持续推动《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任务的落实,统筹算力资源布局,有序引导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智能算力供给,着力提升算力的利用效率。持续推进算力互联互通,打造全国统一的算力服务大市场。 三是深化区域间协调普惠发展。支持东部地区先行先试,探索5G-A、人工智能等建设和应用新模式,引导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加快千兆城市建设,鼓励西部地区在综合成本优势明显地区合理布局重大算力设施。深化电信普遍服务和“宽带边疆”建设,增强农村地区和边疆地区的网络覆盖能力。 四是推进信息设施与传统设施融合发展。统筹建设高速公路、城市干线道路沿线车联网路侧设施。探索建立通感一体的低空经济网络设施,集约部署城市感知终端,统一建设城市级物联网感知终端管理和数据分析平台。全面建设实景三维中国,搭建数字中国时空基座和数据融合平台。谢谢! 中国电子报记者:我们注意到,在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政策的带动下,近期各类数码产品消费实现了明显增长,能否介绍一下当前我国消费电子行业的运行情况如何?对今年行业发展的情况有何期望?谢谢。 赵志国:谢谢您的提问。电子信息制造业规模大、技术更新快、产业链带动作用强,是稳定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行业之一。今年以来,我国消费电子行业运行良好。主要体现在:生产快速增长。1—9月,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8%,高于同期工业7个百分点。生产微型计算机2.49亿台、手机11.84亿台、彩电1.5亿台,同比分别增长2.9%、9.8%和2.5%。出口持续回升。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前9个月,我国出口手机5.8亿部、笔记本电脑1.1亿台和电视机8129万台,同比分别增长3.5%、0.7%和8%。国内品牌在全球大部分市场出货量均实现增长,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国内市场持续复苏向好。截至今年9月底,我国智能手机出货量为2.06亿部。国内彩电市场75—100英寸大屏需求旺盛,在以旧换新政策支持下,8月底至10月中旬的彩电销售额出现明显增长。受益于技术迭代升级、功能日益丰富、用户体验优化等方面,我国智能可穿戴设备出货量也持续保持增长态势。 从发展趋势看,随着新技术、新产品不断开发和应用的落地,将有更多用户能享受到高品质的先进产品。包括搭载人工智能大模型的终端产品,使用三折叠屏技术的手机,Mini-LED电视和激光电视等。 下一步,我部将结合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落实好《关于加快推进视听电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等相关政策文件,加快释放内需市场,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持续做强做大中国消费电子产业。同时,我们将持续支持国内优秀的消费电子企业研发创新,引导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强对新兴热点技术的配套支撑能力,不断提升产品供给水平。谢谢。 经济日报记者:深化产融合作是加快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举措,能否详细介绍一下我国产融合作的进展成效?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有哪些?谢谢。 陶青:谢谢你的提问。各相关部门和金融机构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创新开展产融合作,强化对“两新”“两重”的融资保障,实施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优化无还本续贷政策,有力支持工业现代化水平的提升。 一是国家产融合作平台助企融资突破万亿元。平台提供定制化、智能化金融服务,设立了产业转移、先进制造业集群等24个特色专区,汇聚34.58万家优质企业、2965家金融机构、741项金融产品,助企融资约10018亿元。今年以来,平台助企融资新增约2900亿元,同比增速达40.7%。二是“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我部联合150多家头部金融机构,为新一代信息技术、装备制造、空天信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260个项目搭建了路演对接平台,股权融资金额超过100亿元,近20%的企业估值翻倍,正在积极筹划首发上市。三是携手金融机构聚力支持新型工业化。与我部有合作的金融机构涵盖银行、保险、基金等各种类型,针对制造企业的融资需求,创新推出了专精特新贷、科技成果转化贷、工业数转贷等一批特色金融产品,以及“中试险+研发贷”等多种金融组合模式。建成了17家区域性股权市场“专精特新”专板。开展“一链一策一批”中小微企业融资促进行动,推动扩大普惠金融覆盖面。同时,开展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一月一链”投融资路演活动,促成意向融资金额超过千亿元。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产融合作。首先,抓紧制定出台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政策文件。聚焦新型工业化的重点方向和领域,加大科技金融、数字金融、跨境金融、政策性金融等支持力度,引导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推进数字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创新应用,增加数字赋能。其次,积极发挥国家产融合作平台的纽带和汇聚效应。加强跨部门涉企信息共享机制,优化平台功能服务,不断延伸平台为企公益服务能力。第三,深入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充分发挥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并购重组、债券发行“绿色通道”机制,引导社会资本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提供多渠道、可持续的资金保障。联合相关部门尽快建成第三批区域性股权市场“专精特新”专板,优化实施“一月一链”中小企业融资促进全国行活动,推动产融更加精准对接。谢谢! 寿小丽:最后一题。 总台央广网记者:我们知道科技成果转化是连接生产和科研的重要桥梁,请问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工信部下一步还有哪些考虑和措施?谢谢 赵志国:谢谢您的提问。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认真抓落实,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促进科技成果加快产业化。目前,我国累计培育孵化机构1.6万多家,服务创业企业和团队超过了70万家,孵化机构内毕业企业累计上市(挂牌)超过了5000家,科创板上市企业中三分之一为经过孵化培育的企业。培育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420家、国家技术转移区域中心12个,支撑技术加快转移转化。技术交易持续活跃,今年前三季度,全国技术合同成交总额达到了4.49万亿元,同比增长17.8%。下一步,我们将着力从四个方面去努力。 一是完善科技服务业顶层设计。加快出台推进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组建成立科技服务业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编制科技服务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推进科技服务业创新发展集聚区建设。 二是健全企业孵化体系。推动孵化载体建设和技术转移市场由数量的增长向质量的提升实现转变。出台新版科技型企业孵化器认定管理办法,推动孵化器梯次培育和升级发展,支持在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培育一批卓越孵化器,加快孵化培育硬科技企业。 三是培育一体化技术市场。落实党的二十届
三中
全会
改革部署,建设国家统一技术交易服务公共平台,加快建设技术交易统一大市场。修订技术合同登记管理办法、技术合同认定登记规则,加强技术合同认定规范管理。培育一批高素质技术经理人,发挥好“科技红娘”的牵线搭桥作用,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从样品变成产品。 四是加快成果推广应用。开展先进适用技术遴选,推动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在传统产业、中小企业中应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工作指引,引导高校和科研机构将科技成果许可给企业使用。实施科技成果产业化应用示范工程,在央企等搭建示范应用场景,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谢谢。 寿小丽:谢谢各位发布人,谢谢各位记者朋友,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到这里,大家再见!
lg
...
格隆汇
2024-10-23
A股步入新质牛行情2.0,科创100ETF(588190)盘中成交额已达5.00亿元,本月以来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1/8
go
lg
...
创新培育新动能。 浙商证券指出,二十届
三中
全会
《决定》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明显提升。大规模化债举措将缓解地方政府的流动性压力,叠加国内外流动性改善、无风险利率下降,久期较长的科技成长风格有望受益。建议在震荡中聚焦结构转换,战略重视以科创板为代表板块,以国产算力和AI应用为引领主线方向,此外重组股机会也值得挖掘。 华西证券指出,在上周五9月经济数据公布后,A股市场再度放量大涨,表明相比经济数据的“弱现实”,在当前阶段政策“强预期”的权重更高,后续增量财政政策的落地显效有望支撑投资者风险偏好。中期来看,本轮始于9月24日的“新质牛”行情,经历一周左右的1.0阶段急涨后,步入了2.0的震荡巩固阶段。牛市并非一蹴而就,市场心态再度修正后,当前应更具备信心与耐心。 科创100ETF(588190)及其场外联接(A类:019859;C类:019860)紧密跟踪上证科创板100指数,上证科创板100指数从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中选取市值中等且流动性较好的100只证券作为样本。上证科创板100指数与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共同构成上证科创板规模指数系列,反映科创板市场不同市值规模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2024-10-23
中国经济重磅!金融时报:为什么中国最高领导人突然改变对财政刺激的看法?
go
lg
...
分析人士认为,至少从今年7月召开的中共
三中
全会
开始,官员们在私下里就越来越担心经济问题。
三中
全会
通常是五年一次的会议,负责规划北京方面的经济发展路线图。 在公开场合,人们普遍认为,在中国与美国争夺技术优势之际,此次会议是对中国领导人有关加强自力更生、加大对科学及其他领域投资战略的进一步强化。
三中
全会
列出重要的社会改革措施,比如提高退休年龄和放宽户口制度。但
三中
全会
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经济学家所认为的直接刺激国内需求、尤其是家庭消费、提振经济的必要性。 官方数据显示,中国继续增加对制造业的投资,尽管其在世界总产出中所占的份额超过30%,高于排在其后的9个国家的总和。与此同时,其消费支出占GDP的比例仍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经济学家表示,这使得中国过度依赖海外市场来吸收其不断增长的商品生产,引发贸易紧张局势。 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中国商业与经济研究信托主席Scott Kennedy在会后发表的一份报告中表示,
三中
全会
优先强调“投资和生产是增长的动力,对消费和家庭的关注要少得多”。 分析师们表示,投资者没有被打动,在会议前小幅上涨后,中国沪深300指数继续走低,在本轮反弹之前一度下跌10%以上。 独立分析机构Hutong Research在一篇论文中表示:“全会关注的是长期的结构性转变……这被广泛解读为北京方面对眼前的经济增长漠不关心的信号。” 但分析人士表示,习近平和党的领导人确实担心无法实现增长目标。一位熟悉中国高层领导的人士说,今年9月,当习近平在甘肃时,这一问题达到了顶点。他在甘肃目睹了高失业率和其他社会压力,这些压力是由经济增长放缓和地方政府债务上升造成的。 经济数据也变得更加令人担忧。青年失业率从6月份的13.2%迅速升至8月份的18.8%。房地产市场的崩溃导致消费者不愿在高价商品上花钱。 9月份传来更多的坏消息,中国制造业连续第二年出现通缩,这一趋势给企业盈利带来了巨大压力。就连出口——中国经济的引擎——在当月以美元计算也意外放缓。 (截图来源:英国《金融时报》) 特别是地方政府,在房地产危机中越来越难以支付账单,这剥夺了它们急需的土地销售。为了弥补最大收入来源的损失,它们已经开始对企业家进行罚款和征税。 利用人工智能分析中国政府文件的咨询公司Bilby董事总经理Ryan Manuel表示,北京方面目前正在做出“非同寻常的转变”。 他指出了棘手的户籍制度改革和加强对中央国有企业的监督,“这将是一个两到三年的转变,每个部门都需要对计划做出回应……这不是‘火箭筒’,这更像是‘稳定的火焰喷射器’。”
lg
...
tqttier
2024-10-23
ETF市场日报 | 广发科创成长ETF(588110)大幅领涨市场,证券板块回调显著
go
lg
...
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
三中
全会精神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激发创新活力和内生动力,积极参与构建新发展格局,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高质量发展。要勇当改革开放的排头兵,进一步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积极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扩大国际合作,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助力打造“投资中国”品牌;巩固提升先进制造业产业基础,推动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数字化,打造数字产业、未来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长城证券认为,新质生产力在先进科学技术的基础上落脚于生产力,是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以“创新”为特点,“质优”为关键的先进生产力质态,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新质生产力主要聚焦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从产业大趋势来看,新质生产力指向了一条生产要素投入少、资源配置效率高、资源环境成本低、经济社会效益好的新型增长路径。 跌幅方面,证券板块回调显著 证监会10月21日在2024金融科技大会上表示,加快推动金融科技在资本市场的应用,高度重视金融科技安全问题,多措并举建设金融科技生态。加快推动金融科技在资本市场的应用。近年来证监会把握资本市场数字化发展趋势,加强科技赋能监管,深化智慧监管平台和重点监管业务系统的建设,逐步从业务流程的线上化改造向智能化监管转型。金融科技在资本市场的应用日益成熟,为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提供了有力支撑。 国金证券认为,综合来看,SFISF利好券商权益自营加杠杆,加杠杆方向或以价值蓝筹、高股息股票为主。首先,加杠杆资金成本较低,包括互换费率+回购利率,我们认为可能在1.9%~2.3%。其次,风控指标的针对性调整一方面减轻SFISF对券商风控指标带来的压力,另一方面也打开了权益自营加杠杆空间。第三,由于对冲比例低,且允许投资计入其他权益工具(即价格波动计入OCI不影响损益),券商或倾向采取高股息策略,降低市场风险影响的同时获取相对稳定收益。 活跃度方面,科创50ETF(588000)成交额再逾200亿元,中韩半导体ETF(513310)换手率超1000% 成交额方面,股票型ETF成交额回升,科创50ETF(588000)成交额逾200亿元。科创芯片ETF(588200)成交额达178亿元,创业板、沪深300指数相关ETF再现百亿成交。 换手率方面,华泰柏瑞中韩半导体ETF(513310)换手率居全市场首位,达1146.45%。港股科技30ETF(513160)换手率达252.53%,港股相关ETF市场交投活跃。 ETF发行市场方面,明日暂无最新动态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2024-10-21
中国传来重磅消息!中国最高领导人发声 事关改革开放和招商引资
go
lg
...
近平还强调,今年7月,中国共产党二十届
三中
全会
胜利召开,对中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系统部署。 习近平表示:“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中国将加大制度型开放力度,持续建设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发挥超大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为中美合作带来更多机遇。” 美国彭博社上周报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呼吁政府官员在最后一季竭尽全力帮助该国实现5%左右的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经济增长目标,强调随着年底临近中国面临的压力。 新华社上周三(10月16日)援引习近平在福建考察期间的讲话称,他要求政府官员“认真落实”现有经济政策,“竭尽全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习近平发表上述言论之前,中国最近公布了大规模刺激计划,包括降息、支持房地产行业的措施以及增加政府借贷以重振经济增长。彭博社报道:“这是习近平在一个月内第二次敦促官员追求经济增长。”
lg
...
tqttier
1评论
2024-10-21
证监会座谈会与会代表建议:逐步实现IPO常态化
go
lg
...
提振资本市场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
三中
全会
、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10月20日,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吴清在北京召开进一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专题座谈会,与专家学者、财经媒体负责人代表深入交流,充分听取意见建议。 座谈中,大家一致认为,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以来,一揽子有针对性的增量政策接续发力,释放了加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积极信号,有效提振了资本市场投资者信心和活跃度,股市活力的提升也将促进“金融活、经济活”正反馈效应的释放。大家认为,要珍惜、呵护当前良好势头,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激发市场活力,以改革实绩实效进一步稳预期、强信心。 同时,与会代表就资本市场下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了具体建议,包括: 进一步增强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适配性和精准性,打通制度执行“最后一公里”,推动更多优质科技企业发行上市、并购重组等案例落地; 统筹推动融资端和投资端改革,逐步实现IPO常态化,积极培育耐心资本,大力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 综合施策提振资本市场,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改进和优化预期管理,加强投资者教育和服务,引导理性投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等等。 吴清强调,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在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时期,资本市场也正处于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关键阶段。希望专家学者、财经媒体积极践行政治性、人民性和专业性要求,主动宣传好党的二十届
三中
全会精神
,解读好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和一揽子政策举措,客观理性讲好中国经济和中国资本市场故事,传递信心和正能量。欢迎专家学者、媒体记者及时向证监会反映市场呼声、建言献策、开展监督,共同推进资本市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证监会有关司局负责同志参加座谈。 实际上,在建议IPO常态化的同时,国内也在推动“并购六条”的落地实施。 10月18日,证监会主席吴清在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进一步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我们将以支持优质创新企业为重点,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改革优化发行上市制度,抓好新发布的“并购六条”落地实施,尽快推出一批典型案例。健全股权激励等制度,有效激发企业家精神和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引领带动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着力培育壮大耐心资本,综合用好股、债、期等各类工具,完善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募投管退”支持政策,引导更好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增强专业服务能力,督促行业机构提升能力,在促进科技、产业和商业模式创新中,更好发挥价值发现、风险定价、交易撮合、增值服务等作用,助力优质创新企业发展壮大。 不过,目前国内有关并购的规定正在不断完善当中。10月17日,深交所下发的最新一期《深市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导刊》。本期导刊内容为并购重组专刊,对并购重组的关键环节的要素进行梳理,并表示,对重组标的质地的判断,更重要的是符合交易目的、与现有业务的协同效应、后续整合管控的安排等;股份支付方式则需关注二级市场股价波动对交易的影响;承诺安排方面,交易各方要摒弃“高承诺、高估值”的定价模式,采用多元化财务或非财务指标进行承诺;交易对方方面,要重点关注定价公允性、突击入股、股份代持等情形。 02 香港证监会:优化新上市申请审批流程时间表 2024年10月18日,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证监会)与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全资附属公司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联交所)作出联合声明,宣布将优化新上市申请审批流程时间表(优化审批流程时间表),以进一步提升香港作为区内领先的国际新股集资市场的吸引力。 据悉,证监会及联交所多年来一直致力优化处理新上市申请审批程序,及向市场提供相关指引,令整个程序更清晰及透明。从2023年起,两家监管机构向市场发布更多与新上市审批相关的统计数据,以增加其工作流程的透明度。此外,联交所亦将所有指引材料集中刊发于“新上市申请人指南”,便利市场准备新上市申请和上市文件披露。 联合声明指出,优化审批流程时间表是贯彻两家监管机构一直以来致力协助高质素公司在香港上市,并同时保障公众利益的方针的其中一项举措。 在现时审批新上市申请的框架下,证监会作为法定监管机构,负责施行《证券及期货(在证券市场上市)规则》及《证券及期货条例》。香港证监会审核所有新上市申请,以及就较严重且属于《证券及期货(在证券市场上市)规则》及《证券及期货条例》规管范围的上市事宜采取具针对性的介入行动。 联交所作为前线监管机构,则负责施行《上市规则》,以及根据《上市规则》就上市合适性等事宜作出判断。上市委员会负责考虑是否批准新上市申请及就此作出决定,并适时就申请人的上市资格及上市合适性,以及上市文件重大披露等事宜提出意见。 联合声明指出,优化审批流程时间表将令证监会及联交所审批新上市申请的流程时间更加清晰明确。 在具体优化事项上,联合声明列出了三种情形: 1、完全符合规定的申请 证监会及联交所在处理新上市申请审批工作时紧密合作,并根据优化审批流程时间表继续协调监管行动。若申请人及其保荐人提交的新上市申请及相关材料符合《证券及期货条例》、《证券及期货(在证券市场上市)规则》及/或《上市规则》下的所有适用规定及指引(完全符合规定的申请),证监会及联交所会紧密沟通以避免重复提问,在分别发出最多两轮监管意见后,各自评估并指出有关申请是否存在任何重大监管关注事项(监管评估)。在此情况下,证监会及联交所将分别在不多于40个营业日内确认相关申请是否存在重大监管关注事项。在确认没有重大监管关注事项后,联交所会与申请人及其保荐人共同落实上市文件披露,然后相关申请便可进行上市委员会聆讯。 申请人及其保荐人预期可于总共约60个营业日内就监管机构提出的意见给予完满答复。待取得上市委员会及其他相关部门或监管机构批准后,申请程序预计可于六个月的申请有效期内完成。本声明随附的图表(附录)载有在此情况下优化审批流程时间表的示例说明。 2、合资格A股公司快速审批时间表 已于A股上市的公司在香港提交新上市申请时,若符合以下条件:(1) 预计市值至少达100亿港元;及 (2) 在具有法律意见支持的基础上,确认该公司在递交新上市申请前的两个完整财政年度已在所有重大方面遵守与A股上市相关的法律及法规,则其新上市申请可按照以下快速审批时间表进行审批(合资格A股公司快速审批时间表)。 在合资格A股公司快速审批时间表下,若合资格A股上市公司提交完全符合规定的申请,证监会及联交所分别只会发出一轮监管意见。在此情况下,两家监管机构各自的监管评估将在不多于30个营业日内完成(而非上述适用于「完全符合规定的申请」的不多于40个营业日)。 若证监会及 / 或联交所经监管评估后指出有关合资格A股上市公司的新上市申请存在重大监管关注事项,合资格A股公司快速审批时间表则不再适用;而该申请将根据以下「需时较长的申请」列出的流程处理。 3、需时较长的申请 若证监会及/或联交所认为上市申请存在重大监管关注事项,例如申请人不符合《证券及期货条例》、《证券及期货(在证券市场上市)规则》及/或《上市规则》;及/或上市文件质素欠佳;又或申请人有任何新的重大发展,或对监管机构的意见未能作出完满答覆,证监会及联交所将积极与申请人及其保荐人沟通,以协助其理解相关监管关注事项。 其中: 如有必要,在发出首封意见函后,证监会及/或联交所将与申请人,其保荐人及其他顾问的主要代表进行沟通,以协助其理解重大监管关注事项并概述监管机构对其后答覆的要求。 若其后申请人对监管意见的任何答覆存在实质性缺漏,证监会及/或联交所将告知申请人及其保荐人有关不足,同时暂停审批程序,直至收到完满答覆为止。 若申请人及其保荐人于证监会及/或联交所发出两轮监管意见后(或按合资格A股公司审批时间表的一轮监管意见后),仍未能完满解决证监会及/或联交所提出的重大监管关注事项,证监会及/或联交所将按适当情况根据《证券及期货(在证券市场上市)规则》直接提出索取资料的要求及/或发出重大问题函。其后,申请的进展将取决于申请人及其保荐人是否完满提供所要求的资料及/或解决重大问题函所述的重大监管关注事项。 在此情况下,申请程序所需时间可能会延长。 证监会及联交所相信,优化审批流程时间表将令两家监管机构发出意见的时间及次数更加清晰明确,提升整体新上市申请审批程序的透明度,便利准发行人在香港上市。申请人及其保荐人若对监管机构提出的意见有任何疑问,应与监管机构沟通。 证监会企业融资部执行董事戴霖先生表示:「证监会一直致力提升上市监管的透明度、问责和效率。我们全力支持优化审批流程时间表,这项举措符合我们的策略重点,有助提升香港资本市场的全球竞争力及吸引力。」 香港交易所上市主管伍洁镟女士表示:「香港交易所致力履行前线监管机构的职责,审慎并有效率地审批新上市申请。我们相信优化审批流程时间表(包括推行合资格A股公司快速审批时间表)将有助提升新上市申请审批程序的清晰度和确定性,有助申请人及其顾问制定上市计划,进一步提升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吸引力。我们期待与潜在发行人及其顾问继续紧密合作,在各方的支持和配合下,高效、及时地处理上市审批。」 证监会及联交所欢迎市场人士继续提供意见,并期待申请人和其顾问致力以高水准筹备新上市申请,以实现优化审批流程时间表的效益。 联合声明称,优化审批流程时间表将适用于在本联合声明刊发的日期后提交的新上市申请。
lg
...
格隆汇
2024-10-21
上一页
1
•••
10
11
12
13
14
•••
67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本周市场回顾:特朗普2.0关税成为关注焦点 美联储降息步伐减缓 黄金市场保持稳定
lg
...
分析报告:特朗普抵制加拿大汽车言论影响深远 或导致世界经济混乱
lg
...
下周展望:各国央行在特朗普的关税威胁中采取不同政策 黄金继续延续避险功能
lg
...
NPR报道:美国政府正在谈判 让甲骨文和美国投资者接管美版抖音
lg
...
比亚迪新款车型撬动美洲市场 引发全球卡车厂商极度关注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19讨论
#链上风云#
lg
...
56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694讨论
#比特币最新消息#
lg
...
828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19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