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效率,以精准匹配市场与客户需求,驱动业绩增长。 3.2024年度利润下滑的原因? 答: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发生小幅下滑,主要原因为:(1)报告期内新纳入合并报表范围的子公司较多,部分子公司处于在初创阶段期间费用增多,经营管理能力提升和产能释放需要一定周期。(2)为提高公司市场份额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业务开发力度,导致销售费用增加1,149.64万元,同比增长102.56%。(3)为增强公司研发实力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推进多个在研项目进展,导致研发费用增加1,305.75万元,同比增长56.42%。(4)本着谨慎性原则,对可能发生减值损失的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合计2,255.41万元。 4.目前子公司经营情况是否有所改善。 答:公司通过委派人员、统一财务管理等制度、搭建ERP等系统、开展培训等方式对子公司进行管理,公司审计部不定期对子公司的经营管理状况开展专项审计,重点关注子公司规范运作、会计核算、资金安全、安全生产等方面。2024年公司纳入合并报表范围的子公司经营管理能力持续提升,目前部分子公司经营管理能力已得到了明显改善,产品良率持续提升,产能也在持续释放。 5.2024年在汽车领域业务发展比较好,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2024年,公司产品应用在汽车方面较上年同期实现了较大幅度增长,公司产品散热风扇、导热结构胶、热界面材料等多个产品已应用在汽车座舱电子、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等领域。 目前,公司已与多家国内外知名车企或其代工厂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且已有产品进入知名新能源车企或其组件厂认证阶段。 6.2025年一季度业绩情况。 答:公司持续加大业务开发力度、公司自身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子公司经营管理能力持续改善,2025年一季度业绩情况敬请关注公司后续披露的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 7.请展望2025年全年业绩。 答:公司将在聚焦主业、稳健经营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市场客户,持续研发创新,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不断加强核心竞争力,公司对2025年全年业绩增长抱有信心。 8.公司2025年经营计划。 答:2025年,主要围绕以下方面推进公司发展战略:(1)多业务板块协同共进,深耕战略客户:持续提升市场份额,优化产品结构,推进各业务协同发展。一方面,继续巩固和提升公司在消费电子领域的既有优势,加大力度开发新能源汽车、储能、服务器、智能家居等市场。一方面,积极发挥业务协同效应,依托现有客户资源、技术积累和研发力量,发挥新业务与现有业务的协同效应,以热管理材料为战略原点,深化与北美大客户、小米、vivo等重要客户的长期战略合作,打造多业务板块协同共进的增长新引擎,实现公司快速、高质量、可持续发展。(2)加强关键技术储备,持续进行研发投入:持续加强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工艺改造,紧跟行业发展趋势与客户需求,不断提升公司在石墨膜、散热模组、半导体芯片散热材料、精密制造、数字化生产等领域的技术水平,为公司未来业务发展做好充分的技术储备,构建核心竞争力。(3)推进重点项目实施,打造新的业务增长点::围绕公司未来战略方向以及市场需求,进行相应的业务布局、技术研发、产品规划和产能规划,重点推进石墨膜扩产项目、液冷产品生产项目、石墨烯&合成石墨垂直取向热界面材料项目、高性能导热散热产品建设项目(二期)等重点项目的实施,从而加快打造新的业务增长点。 (4)推行精益管理,持续提升运营水平:围绕公司经营目标与战略,继续推行精益运营管理,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公司在成本管控、工艺改造、生产制造等方面的优势,持续提升产品交付能力和重点客户的服务水平,推动ESG体系建设和质量体系优化,多维度打造公司核心竞争优势。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