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CoNET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财富汇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中欧重磅!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今日访华 这些问题料摆上议程
go
lg
...
同欧方加强战略沟通,凝聚共识,共同推动
中欧
关系
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为复杂动荡的国际局势注入更多稳定性。 代表着近1000家在欧中资企业的欧盟中国商会表示,本次米歇尔访华令企业界鼓舞和期待。 “期待中欧共同捍卫开放贸易和投资环境,促进欧盟为中企提供更公平、公正和无歧视营商和市场环境,进一步拓展双方在绿色、数字和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合作空间。”欧盟中国商会表示:“期待此访增强中欧互信,为增强双边对话、对接双方重大发展战略提供指引。” 6周前,欧盟27国领导人就中国问题举行了长达3小时的战略讨论。此次讨论的导火线是,中国拒绝谴责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战争、贸易逆差不断扩大对中国有利,以及意识到欧盟在技术和原材料方面高度依赖中国。 其他担忧包括中国对欧元区关键基础设施的投资对安全的影响、中国在该地区的自信,尤其是其在台湾问题上的言论等。 一位欧盟官员上周表示,从那次讨论中,“(欧洲理事会)主席得到了关于我们应该采取何种对华政策的明确授权”。 他补充说,米歇尔“认为与中国接触是件好事,因为我们正处于一个关键时刻”。 米歇尔料将与中国领导人将讨论地缘政治发展、经济和贸易关系以及包括气候变化、健康以及食品和能源价格上涨在内的其他全球性挑战。 这位官员说,预计这位欧洲领导人将提出“人权和我们的价值观问题”,包括香港和新疆最近的事态发展。 由于中国采取了严格的新冠疫情防控措施,尚不清楚米歇尔是否会与中方举行联合新闻发布会。 这次访问也不太可能导致任何形式的声明。 相反,这位欧盟官员表示,此次访问应该被视为首次接触,并将讨论视为可交付成果。 他说:“我们认为需要的是为两国关系注入新的动力,并检查发生了什么变化以及新的参数是什么。” 俄罗斯以及中国在该问题上的潜在影响力将是一个关键的讨论话题。欧盟希望确保中国不向俄罗斯提供西方禁运下的武器或任何材料。 最近几周,中国在这方面发出了积极信号,包括同意G20联合公报,“以最强烈的措辞谴责俄罗斯联邦对乌克兰的侵略”。 一个月前,德国总理朔尔茨访问北京,法国总统马克龙在本月早些时候的G20峰会期间与中国领导人举行了会晤。 欧盟最近还通过了旨在限制获得补贴的中国企业进入欧盟市场的立法。
lg
...
夏洛特
2022-12-01
中欧局势重磅!欧盟不遵循美国对华政策 外交官软化:与芯片制裁保持距离
go
lg
...
望。我从你那里听到很多笼统的说法,但对
中欧
关系
的现实却知之甚少,也许没有那么多关于我们之间的关系的报道,”德国环境保护部说。“给猪涂口红是没有意义的,
中欧
关系
正处于低谷。” 比利时议员希尔德·沃特曼斯(Hilde Vautmans)是抨击德国总理奥拉夫·朔尔茨(Olaf Scholz)上个月访问中国的决定,以及他推动将汉堡港口码头的股份出售给一家中国国有航运巨头的几位议员之一。 “他不明白为什么将汉堡港的一部分卖给中国会是个问题,”沃特曼斯说。“这真的是他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想要的吗?真的是这样吗?这是我们吸取的教训?” 但博雷尔说,他不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大惊小怪。“向中国出口3%或更多产品的德国总理去中国,不是很正常吗?”他问。“德国前总理默克尔去过中国几次?” 与4月份他上次在欧洲议会就这个经济巨人发表讲话时,博雷尔对中国的语气明显更加温和。当时他将最近的欧盟-中国峰会描述为聋人对话,并指出中国对讨论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不感兴趣。 相比之下,博雷尔周二表示,北京在与俄罗斯的关系中表现出“清晰的红线”。“中国尚未谴责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战争,以及那里正在发生的暴行,但它已经划定了明确的红线,并且越来越关注全球后果,”他说。 这位西班牙人补充说,红线与“使用核武器”有关,他说北京在巴厘岛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峰会上发出“关于全球后果及其担忧的明确信息”。 尽管如此,博雷尔警告说,在最近的中国20大会以后,中国正朝着欧盟不喜欢的方向前进。担忧包括“习近平主席个人对中国共产党、国家和人民的控制,甚至更强大的党对国家的控制,特别是对公共企业,以及中国人日益增长的意识形态,也就是中国马克思主义风格或中国方式,还有超民族主义言论同时发展的政治制度”。
lg
...
小萧
2022-11-23
中意最新!习近平会见意总理梅洛尼 意大利希望增加对华出口、恢复中欧对话
go
lg
...
对全球经济等重大挑战。当前形势下,推动
中欧
关系
行稳致远具有重要意义。希望意方为欧盟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积极对华政策发挥重要作用。
lg
...
夏洛特
2022-11-17
中德重磅!德国总理朔尔茨已经抵达北京 习近平即将会见朔尔茨
go
lg
...
访华期间,中德两国领导人将就中德关系、
中欧
关系
、国际形势和全球治理深入交流,进一步巩固中德政治互信,深化中德合作。 朔尔茨访华之行引发争议 法新社称,朔尔茨这次访问引发了争议,因为习近平刚刚加强了对权力的掌控,而且西方和北京之间在台湾和所谓的侵犯人权等问题上关系高度紧张。 (截图来源:法新社) 德国工业对中国的严重依赖也面临着新的审视。德国政府因过度依赖俄罗斯能源进口而感到不安,在莫斯科关闭能源供应龙头时,这种依赖使德国面临风险。 反对派议员Norbert Roettgen对《莱茵邮报》(leinische Post)表示,朔尔茨的做法仍然基于这样一个理念:“我们希望继续与中国做生意,无论这对我们经济的依赖性和我们的行动能力意味着什么”。 对中国的担忧也来自于执政联盟内部。外交部长贝尔博克(Annalena Baerbock)说,绝不能重复过去与俄罗斯犯下的错误。 上个月,围绕是否允许中国航运巨头中远集团(Cosco)收购汉堡一个港口码头的部分股权引发了一场争论,突显了这一问题的敏感性。 最终,朔尔茨不顾六个部委出于安全考虑否决出售的呼吁,允许该公司收购减持后的股份。
lg
...
tqttier
2022-11-04
德国总理访华前重量级表态!朔尔茨:寻求与中国合作但不会忽视争议 德中关系不应脱钩
go
lg
...
访华期间,中德两国领导人将就中德关系、
中欧
关系
、国际形势和全球治理深入交流,进一步巩固中德政治互信,深化中德合作。
lg
...
tqttier
2022-11-03
中国20大后重磅信号!“重组”外交团队 华尔街日报:料将进一步推动“战狼外交”
go
lg
...
言辞闻名。 知情人士透露,秦刚担任负责
中欧
关系
的副外长期间,在北京的欧洲外交官都知道,他坚持要符合中国政府政策的强硬立场。出任驻美大使以来,秦刚与特斯拉CEO马斯克等知名商界领袖会晤时,也曾发表强硬的言辞,对中方认为的美方挑衅行为进行反击。 据华尔街日报看过的一份会议纪要副本,秦刚在今年稍早时一次与商界代表的聚会上,警告美国不要插手台湾问题,并重申中国不承诺放弃武统的立场,以及美国正在走下坡而中国的全球实力正上升的看法。 王毅则在中共20大成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预料他将接替即将退休的杨洁篪,出任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报导形容王毅曾被认为是彬彬有礼的外交官,不过在2013年出任外交部长后变得更加强硬,有时言辞尖锐。 报导指出,秦刚和王毅都是主张强势外交的主要代表人物,多名专家认为,这表明中国仍会对美国采取对立立场,无惧日益加剧的紧张局势。 报导引述知情人士表示,中国的外交人事任命也有助将外交决策集中在党内最高层,将更多精力放在执行上,而且必须比以前更积极地执行。 据知情人士透露,近年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和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已成为外交事务的主要决策机构。 报导指出,将一些有资深外交背景的官员提拔为中央委员,成为高级外交职位的后备人选,包括中共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刘海星和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刘建超。两人都曾在外交部以外任职,符合中国新一届领导人,要有更广泛背景和专业知识的人才强化外交团队的理念。
lg
...
Dan1977
2022-10-28
中欧
关系紧张
!中方驳斥欧盟领导人评论中共二十大和中国政策
go
lg
...
线,在东亚建立主导地位并扩大全球影响。
中欧
关系
趋于紧张,中欧制度完全不同,欧盟清楚对手性质,欧盟要高度警惕对华依赖,通过一系列工具做出战略回应。 中国驻欧盟使团发言人强调,欧方有关言论充满意识形态色彩,我们不赞同。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动荡,原因之一就是还有一些人坚持集团政治,唯自身价值观为是,把自己的意识形态强加给别人。世界是多元的,文明是多样的。我们历来主张文明间的对话、理解和包容。我们反对制造意识形态对立,这将导致文明的对立甚至对抗,是我们必须高度警惕的。对于自身问题,应该更多反躬自省,诿过别人无助问题的解决。 我劝有些人好好读读二十大报告,特别是其中贯彻始终的中国外交政策。当今世界面临军事冲突、经济放缓、能源危机等多重挑战,更需要各国携手应对。 我们历来主张中欧是伙伴而不是对手,中欧合作远大于竞争。合作才能共赢,保守倒退没有出路。 欧盟领导人寻求消除对华依赖 欧盟领导人周五在布鲁塞尔的会议时重申,欧盟应统一对华战线,减少在经济和关键技术等领域过度依赖中国。 爱沙尼亚总理卡拉斯(Kaja Kallas)认为,对小国来说,采取统一的对华态度至关重要,因为小国“没有单独处理的能力”,并补充说,与中国的任何单独协议都将削弱欧盟。 比利时首相德克罗说:“过去,我们作为欧洲国家过于自满……我们与中国保持关系是正常的,但就像常说的,这种关系在不同主题上非常多元化。” 自2019年以来,欧盟一直将中国视为合作伙伴、经济竞争对手以及体制竞争对手。 本周早些时候,欧盟外交政策部门曾在一份文件中表明,现在应该主要将北京视为推动“世界秩序的另一种愿景”的竞争对手。
lg
...
Dan1977
2022-10-23
中德友好关系终结?!专家:对华认知“美国化”令欧洲偏离理性
go
lg
...
对手”,在接续2005年和2006年对
中欧
关系
“合作”和“竞争”的正常定位后,开始将双方关系政治化和价值观化,对
中欧
关系
发展逐渐造成冲击和损害。在所谓的“合作、竞争、对手”三重定位出台后,欧盟机构和成员国也陆续完成了政策落地过程,这对双边关系带来负面冲击。此后两年间,
中欧
关系
里对彼此认知的好感度快速下降,尤其是欧洲一些国家和某些政客只有层层加码的防范与恶意,却不见有“急刹车”之举。同时,欧洲管控中欧分歧的能力和意愿越来越不足。 不可否认,近两年欧洲一些国家对华误解加重有其客观原因。一是新冠肺炎疫情阻隔了双方的人员往来,面对面沟通越来越少;二是俄乌冲突加剧了双方的认识对立,中国希望在任何重大国际问题上有着基于自身利益的独立自主的判断,欧洲则不了解“中国想什么”。欧洲越来越像美国,越来越不信奉“软实力”,更喜欢硬碰硬。 德国对俄有巨大能源需求,对华有巨大市场需求,在能源和经济领域同俄中互补性强,这是基本经济规律。但俄乌冲突改变了一切,欧洲一些国家对俄采取极限制裁,“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对中国寻求“避免过度依赖”,在求发展还是求安全上做了错误的平衡。全球化时代令各国经济形成了相互依赖,如今却硬要割裂,这一切源于价值观对抗的焦虑。欧洲有风险意识是正常的,但不能违背坚持了几百年的基本规律。如果欧洲政客担忧俄乌冲突给自身带来的安全威胁,就应该积极创造停火条件、尽快结束这场冲突,而不是延续和扩大军事对抗。
lg
...
Dan1977
2022-09-02
中欧最新动向!中欧举行第九次经贸高层对话 中国同意与欧盟加强合作、但对这一协议保持缄默
go
lg
...
治经济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健康稳定的
中欧
关系
和中欧经贸关系有利于世界发展与繁荣。双方愿共同努力,认真落实好习近平主席与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视频会见以及第二十三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达成的重要共识,增进相互理解,推动中欧经贸领域务实合作,以中欧合作的稳定性应对世界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 双方同意共同应对全球经济面临的挑战,加强宏观经济政策沟通协调,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共同维护和加强以世贸组织为核心、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积极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促进公平竞争,保护知识产权,为企业创造更好的营商环境,进一步推进金融领域双向开放和监管合作。 上一轮这样的谈判在两年前举行,也是由刘鹤和东布罗夫斯基斯牵头,重点是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投资协议。到2020年底,经过7年的谈判,布鲁塞尔和北京达成了这项协议,但此后一直没有获批。 中国商务部表示,双方将积极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增加相互开放,促进公平竞争,保护知识产权,并不断优化业务,没有提及冻结协议。 2021年3月,北京对欧盟政界人士、智库和外交机构实施制裁,以回应西方对中国官员的制裁,这些官员被控在中国新疆地区大规模拘留维吾尔族穆斯林。北京方面否认有任何不当行为。 制裁和反制裁导致欧洲议会在2021年5月暂停批准该投资协定,这对中国和欧盟都是一个挫折。 然后,2022年初,在波罗的海小国立陶宛允许台湾在维尔纽斯开设事实上的大使馆之后,中国暂停了从这个欧盟成员国的进口。 中国商务部表示:“(中国和欧盟)同意共同确保贸易渠道的安全和畅通。” 中国政府拒绝谴责俄罗斯入侵乌克兰,进一步加剧了中国与欧盟之间的紧张关系。今年4月,欧盟领导人敦促中国不要对俄罗斯所谓的“特别军事行动”“视而不见”。 在中国的声明中,没有提到乌克兰和俄罗斯,也没有提到立陶宛此举引发的紧张局势。
lg
...
夏洛特
2022-07-20
上一页
1
•••
6
7
8
9
1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直击亚市】中国几乎没有其他选择!特朗普或对华征收10%关税,AI巨型项目刺激人气
lg
...
中国突传重磅消息!路透:中国下令限制央属金融机构员工薪酬 最高不超这个数
lg
...
明日重磅发布会!中国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lg
...
公开“打脸”特朗普第一个重大投资项目!美媒:马斯克此举恐激怒特朗普
lg
...
【比特日报】特朗普新政府重大举措!比特币直逼历史最高,小心中国这一“沉睡的巨人”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19讨论
#链上风云#
lg
...
56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694讨论
#比特币最新消息#
lg
...
828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19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