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CoNET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财富汇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非常罕见!美国与新加坡战略对话 联合声明:反对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 “中美应保持开放沟通渠道”
go
lg
...
台海分歧须和平解决,而新加坡则强调稳定
中美关系
的重要性。 第5届美星战略伙伴对话睽违6年多,美国东亚及太平洋事务助理国务卿丹尼尔·克里滕布林克(Daniel Kritenbrink)和新加坡外交部常任秘书长Albert Chua在华盛顿特区会面,重新展开这场经典战略对话。 借助美国总统拜登和新加坡总理李显龙2022年3月访问华盛顿特区,还有美国副总统哈里斯(Kamala Harris)在2021年8月访问新加坡期间发表的《南新领导人联合声明》势头,美国和新加坡在美新战略伙伴关系下,利用这次对话加强在双边、区域和全球挑战方面的合作。 本着平等伙伴关系、相互尊重和促进更紧密联系的愿望,联合主席回顾美国和新加坡之间正在进行的合作领域,并讨论了在国防和经济合作等多个领域扩大合作的方法,气候变化和清洁能源、健康安全、技术、网络安全和区域能力建设。 联合主席就地区和全球发展交换了意见,并强调了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的重要性。双方还就近期台海局势紧张交换了意见。 美方强调长期以来的“一中”政策没有改变,重申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的重要性,呼吁和平解决两岸分歧,反对单方面改变现状。 新加坡则强调称,稳定的美中关系对全球和地区的和平、稳定与繁荣至关重要,并重申中美保持开放沟通渠道,旨在减少误解和误判风险的重要性。 另外,联合主席对缅甸局势及其对地区稳定构成的挑战表示深切关注。双方继续呼吁停止针对缅甸平民的暴力行为,释放所有政治犯,包括国务资政昂山素季、温敏总统和外籍人士;不受阻碍的人道主义准入;并让缅甸重返民主过渡的道路。 据美国国务院发布的公告:“我们赞赏新加坡和东盟在促进和平解决缅甸人民利益方面发挥的建设性作用,呼吁缅甸军方尽快落实东盟五点共识。我们担心这场危机已经扭转了缅甸多年来的经济进步,并增加了非法金融的风险。双方重申所有有关各方都必须遵守2002年《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并重申支持东盟牵头制定有效和实质性的南海行为准则,维护合法各方权益,符合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内的国际法。” 双方也讨论了东盟中心地位和以东盟为中心的区域架构的重要性,美国和新加坡对美国与东盟关系的加强表示赞赏,并期待最终确定东盟与美国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美国寻求与所有与我们在印太地区有共同目标的伙伴合作,为此,我们欢迎四方支持东盟中心地位、深化经济一体化、应对地区挑战以及促进开放、包容、稳定和安全的印太地区和基于规则的秩序。新加坡期待与美国合作,在2023年主办亚太经合组织。 联合主席重申了他们对美新防务关系和双边安全伙伴关系的共同承诺,这得益于美军进入新加坡军事设施提供过境和后勤支持、新加坡军队在美国的培训以及出色的安全保障合作。双方重申1990年关于美国使用新加坡设施的谅解备忘录,最近一次是在2019年续签,以及2005年《加强防务与安全合作伙伴关系战略框架协议》和2015年《加强防务合作协议》。 最后,美国和新加坡谴责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和俄罗斯企图吞并乌克兰领土,并重申双方采取的措施,对俄罗斯实体实施各自的金融制裁和出口管制。双方赞赏并承诺继续扩大长期以来的双边防扩散合作,防止武器和技术的非法转让。#台海局势#
lg
...
小萧
2022-10-26
中国碳中和不易实现!纽约梅隆银行:到2050年需25万亿美元 “比美国与其他国家更多”
go
lg
...
交政策可能会较过往强硬,未来须持续观察
中美关系
变数,投资方面建议偏重政策支持、符合碳中和趋势的新能源行业,以及较不受中美摩擦影响的医疗保健、内需消费。 行政团队洗牌,国务院总理有望由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出任。由于李强是上海封城政策的主导者,市场解读为这代表中国防疫清零政策可能会延续,餐饮等内需消费复苏或许需要更长的时间。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将退休,刘鹤过去几年一直是负责中美贸易谈判、与美国对话的重要人物;加上被视为比较倾向市场经济的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也将离开,可能意味未来中国对于华府会采取比过去强硬的态度,
中美关系
的紧绷态势短期较难看到缓解。 财金团队也将换血,现任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人行行长易纲、财政部长刘昆等,均未名列中央委员,中国财政及货币政策未来会有什么样的改变,值得观察。 未来在投资方向须关切的重点首推
中美关系
。美国不久前通过的晶片法案,即要求接受过联邦政府资金的美企,不得在中国增产先进制程晶片。换言之,拿了美国政府补贴的资金,就不能在中国投资半导体产业。 此外,削减通胀法案也针对电动车电池材料等中国独大的产业,订下供应链必须逐步实现北美在地化生产的鼓励作法。= 若中国外交政策趋于强硬,美国也加速产业“去中国化”,则不利那些以北美客户为重心的中国制造业,像是手机零组件代工、科技硬体、电池上游原物料等,未来势必会降低出口占比,更依赖中国内需市场。 同样随着低碳经济逻辑,新能源车产业也将从硬体制造,逐渐往软体及智能化转型,估计数据中心、云端计算、5G、智慧城市等领域有望成为政策发力的主要方向。
lg
...
小萧
2022-10-25
中美关系紧张
+供应短缺,中国芯片9月进口量下降12.4%,总产量下降10.8%
go
lg
...
周一(10月24日)中国公布的官方海关数据显示,中国9月份的芯片进口量下降了12.4%。
lg
...
Sue
2022-10-24
中美局势最新分析!美媒:中国领导层换届表明中方更加重视
中美关系
go
lg
...
8月份访台之后,台湾问题近几个月来成为
中美关系
的又一个紧张点。 北京认为台湾是其领土的一部分,无权发展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北京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同时与台湾保持非正式关系。 与一些人的预期相反,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刘结一本月没有被提拔为杨洁篪的潜在继任者。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开幕讲话中,习近平比五年前在党的十九大上更加突出了台湾问题。 习近平坚持北京与台湾“和平统一”的目标,但坚决反对“外部势力的干涉”。中国国家媒体说,修改后的宪法增加了一条反对“台独”的内容。
lg
...
tqttier
2022-10-24
“避免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台财政部门负责人:中美争端下台湾需要贸易多元化
go
lg
...
第三季旺季不旺情况可能延续到第四季。
中美关系恶化
已导致台湾的前景笼罩更大阴霾,打乱全球半导体产业的脚步。在美国本月宣布加强对管制对中国芯片出口后,台积电股价创下28年来最大跌幅。 台积电为依赖中国市场的大公司生产芯片,同时约10%营收来自中国客户。 苏建荣表示,上周并未与美国财政部副部长阿德耶莫(Wally Adeyemo)举行正式会谈,但他认为双方正关注
中美关系
,“美国担心先进芯片供应链”。 苏建荣指出,中国大陆和香港占台湾出口的比重已经下滑至40%以下,原因是封控措施和中美争端。 他表示,台商已开始把工厂迁出中国,转移至东南亚,以机械与其他劳力密集产业居多。越南、泰国是主要目标。 苏建荣还表示,今年来新台币贬值,台股也出现下滑,台湾政府正小心管理金融稳定。 今年迄今国际资金净流出台湾股市的金额达到470亿美元,恐创下20多年来最大年度净流出规模。
lg
...
tqttier
2022-10-24
台海局势紧张!美国智库:25%台企撤离中国大陆 过去10年已移出50%投资额
go
lg
...
比较同意”。 中美两国关系方面,针对“
中美关系
将在未来5年出现某种军事冲突”的看法,有38.7%的受访台企表示“非常同意”或“比较同意”;但有37.5%受访台企表示“比较不同意”,另外有13%的“非常不同意”。 与此同时,超过76%的受访台企对于“良好的
中美关系
符合其企业利益”的说法,表示“非常同意”或“比较同意”。 CSIS报告摘要写道:“台湾企业高度关注其对中国大陆经济的潜在过度依赖以及发生军事冲突的可能性。因此,通过区域安排和与美国的双边安排来扩大贸易和投资联系,以及通过增加研发支出和扩大对中国大陆的技术转让限制来保持台湾的技术优势,都得到了大力支持。” 但甘思德也强调,台海两岸的经济高度相互依存,且很可能会一直如此。报告中转移的台湾企业,只是说他们正在转移部分生产和采购,而不是全部。 台湾产业新闻《电子时报》总编辑乌凌翔受访时表示,台商撤资中国大陆反映“中国大陆加一”(China Plus One)政策,是一种避险策略。不过他也认为,考虑到受访样本数、公司规模等因素,CSIS的报告未必能反应台商动向全貌。 台湾中央研究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林宗弘则认为,该份报告的结果颇符合现状,且台商撤离中国大陆的实际情况可能比报告更加明显,未来可能加剧。 他指出,根据台湾经济部投审会自1990年代至今的统计数据,台湾对外投资占比对中国大陆不含香港的高峰落在2010年的83.3%,等同于台商每汇出一块钱做直接投资,有83.3%是在中国大陆,但2021年这个数据已跌至31.8%。这显示过去约10年间,50%左右的台商投资额已经移出中国大陆,“就直接投资来看,实际上的数据比CSIS所做的调查,转移来得更糟、更明显”。#台海局势#
lg
...
小萧
2022-10-21
中国股市跌到底了?高盛:抛售标普500看涨期权 买入恒生指数吧
go
lg
...
也受到了新冠疫情封锁措施、房地产危机和
中美关系
重新紧张的压力。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今年已下跌31%,而标准普尔500指数的跌幅为23%。但高盛上月对美国股市提出了警告,称加息将拖累美国股市的估值。 就连摩根大通的Marko Kolanovic也削减了增持股票的比例,理由是央行政策和地缘政治带来的风险越来越大。Kolanovic今年一直是华尔街最直言不讳的多头。 高盛在其跨资产配置中总体上减持股票,但在亚洲仍增持中国股票,对标准普尔500指数持中性态度。该行策略师们写道,与海外股票相比,该行更青睐A股,因为它们相对较少受到全球宏观经济不利因素的影响。
lg
...
夏洛特
2022-10-20
超块链创始人史兴国对谈陈海腾:日本全面拥抱 Web3 入场成功秘诀在哪里
go
lg
...
。 最后我们也要考虑一下地缘政治因素,
中美关系
的紧张对立也会让日本收到影响。 但是总的来说,日本是一个经济比较开放的地方,对外资外国企业也不会刻意打压,只要注意与日本企业和监管部门打交道的方式,进入日本市场还是比较容易的。 【史兴国】 我对日本企业的印象也是相对偏保守一些。打交道的时候会觉得,我们难以推进更深层面的沟通。当然这只是我个人比较片面的刻板概念。所以您作为这个在日本待了这么久的成功企业家,我想您的建议,一定会给大家带来很多的帮助。 【陈海腾】 我们其实还可以用水果来比喻两国的面对外商的态度,我觉得中国像桃子,表皮似乎很软,但外商很难深入到核心,或者说很难进到中国的上层圈层。日本像海南岛的椰子,它的壳很硬,外商进去也很花时间,但是进到里面之后就会轻松很多,一旦合作能够达成,那将会是一个长期的合作。 中日文化属于同一个文化圈,日本受中国影响比较大,总体比较容易沟通的。只要我们表现出足够的尊重和准备,觥筹交错之间就能促成合作,但是我们在日本一定秉持长期战略,不能在短线中竭泽而渔,类似的商业模式是无法与日本人达成合作的。 我们非常欢迎史总也进军日本Web3市场,您在关注日本Web3市场的哪些机会呢? 【史兴国】 我们确实特别关注日本市场,一个是它离中国非常近,另外一个也是因为日本是亚太地区除新加坡外,加密产业最活跃的地区。尤其日本这次在有新的大动作之后,我们也特别积极的去看了一下,到底在这个市场里头有哪些东西是我们可以介入的。 按照我们以前对日本的市场理解,除了高额税收问题,日本绝对是在亚太地区对加密行业非常友好的。而在今后一段时间里,加密行业在Web3市场的占比一定还是非常大的,这对于Web3项目的起步和发展都是一个特别好的基础。 只是我个人虽然比较尊重Web3中的虚拟资本市场,但长期上我并不看好这种虚拟味道太重的资本市场。因为我始终认为资本属性是必要的,重要的,但是消费属性才是支持Web3长期价值的关键要素之一。 因此,Web3市场未来的长期发展一定要从现在的重资产属性,逐步向消费属性再进一步过渡,这一过程最先从虚拟经济开始。 比如有一些著名企业开始在加入到虚拟经济当中,也就是说他在为这个市场开始注入消费属性,比如像星巴克、耐克等等品牌。 这就让我们觉得日本可能在这方面会更有优势,因为日本在动漫和游戏方面有特别丰富的虚实结合的经验,而且日本的IP衍生市场还有文化赋能方面做的都相当出色,日本有一些知名IP有着长达几十年的,跨越数代人的生命周期。而且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也是令人瞩目的。这些基础都为Web3产业下一步怎么做虚实结合提供了一个特别好的范本。 所以我现在特别感兴趣的是日本未来在动漫和游戏产业在接下来Web3时代会有一个什么样的变化和发展。 同时我们也认为,就像您说的,日本在软件开发领域是资源不足的,在互联网技术应用开发方面的基本上是略慢于整个产业板块的。所以,日本既然要向Web3领域进一步发展,在底层开发和应用开发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是需要补足的,或者是要借助外力的,这就给到我们互联网应用开发的企业一个不错的上升空间。 这就是我对日本机会的感受,不过因为Web3应用和加密金融之间有着非常密集的业务关系,所以我们也特别关注日本尤其在金融政策方面的走向。 说起日本的金融方面监管就不得不提到金融厅,以日本内阁府外局的地位负责监督与管理日本的金融事务、制定金融政策、维持金融体系稳定并确保存款人、被保险人与金融商品投资人的权益。金融厅体系内的监督局直接对民间金融机构负责其所辖事务的监管。很明显,金融厅将是布局日本Web3赛道的企业也绕不开的难关。 可直至目前,日本自民党的年轻人还在积极与金融厅交涉,以期修改过于严苛的监管体系,自岸田内阁宣布全面拥抱Web3以来,仍有税金率、特区等相关法规尚未敲定细节。 火币是日本现有的30家持牌交易所之一,您为火币申请过牌照,对日本金融厅的监管比较了解,也对应过进场检查,您如何看待日本的金融厅监管政策?可以为有意布局日本的Web3企业分享一些与金融厅打交道的成功经验吗? 【陈海腾】 其实金融厅原来在2017年就研发了牌照,它本来是想大规模发展加密市场的。但是当时接连出现出现了三次加密货币被黑客盗取、交易所倒闭的事件,导致原构想的开足马力大干一场,结果因为这三次事件搞得有些投鼠忌器。 但最近,对于交易所倒闭以及资产被盗问题,现在的日本金融界已经有很好的对策,我们现在会将交易所客户的资产放在冷钱包,热钱包则是对应金额的法币保证金,万一冷钱包,热钱包可以对交易进行代偿,而热钱包账户目前采用的是日本信托银行的方式。 当这方面安全系数上来了,日本在相关政策上就可以适当放宽一点。这段经历也丰富了日本加密金融对加密资产保护的相关经验,甚至还在全球属于领先地位。 意外发生后,行业协会与从业者联合金融厅打造了一个追踪系统,如果币被盗的话,我们可以通过自研工具锁定币的流向,让监管机构包括警察能够快速定位,或者至少能够阻止币的流动,把它冻结。 至于与金融业打交道,其实与日本企业也差不太多,首先是诚信问题。 当就在日本,我遇到有一个公司希望用空壳公司控股的方式绕过金融厅监管,而这完全逃不过金融厅的溯源检查,但凡被逮到,罚款什么的都是小事,重要的是日本市场可以说彻底与你无缘了。 第二是金融厅会要求外企进行本土化经营,你需要成立在日本的分公司,必须保持独立经营,因为金融厅牌照是发给在日本的独立公司的,而不是发给总部的。这要求日本企业分部必须独立自主,有人事权,有财权,金融厅检查往往会将一切文件都调出来,包括但不限于会议纪要、人事裁定、预算方案、财务报表。如果文件可判断出你不是独立在日本经营,还是会受总公司辖制的话,就违反了金融厅的相关规定。 此外,服务器、用户数据等都是需要与日本境外的部分相互分开的。 最后一点,在日本,金融公司其实也是一个公众公司。你手上掌握着客户的资产,这意味着企业一定程度上不是你的私人企业,在治理也必须不能是一言堂,不能由CEO说了算。所以日本一个很奇特的现象,最大交易所之一的的最大股东CEO竟然当不了CEO,在公司治理上要求像上市公司一样要有独立董事,董事会上也不能做一言堂,而必须有讨论,有人签字,有多少个独立董事在外面。独立董事的意见还要写出来做成会议纪要,证明公司还有审计法人,有税理事,有会计师。 在日本,金融公司就是一个公众公司,你要保护大家的利益,金融厅最关心的是用户资产,最主要的职能就是保护用户资产,就算企业倒闭,用户的钱也必须补上。 对于和金融厅打交道,还有一个非常简单粗暴的方法,就是招聘金融厅退休的人士,他们了解金融厅内部工作流程和注意事项,能帮助企业少走很多弯路。 【史兴国】 您确实分享了很多我们以前所不了解的细节,而且感觉跟中国确实还是存在蛮大差异的。您所提到的这些问题也意味着中国企业在进入日本本土的时候,要面临的一个在管理机制和监管机制上的重新适应过程,甚至包括公司的整个治理结构都要为此做出一些准备,我觉得这确实对某些企业来讲是一个挑战。 但您讲的这些细节也确实非常有必要,作为一个金融公司确实需要能够让客户的资产得到最好的保障。这一点对于金融属性较强的Web3服务是很有意义的。 今年10月3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临时国会会议上进行了政策演讲,其中提到将大力推动元宇宙和NFT等Web3服务的使用。 这也恰好符合了日本在过去三十年间积累的与内容有关的IP(知识产权),以游戏、动漫等领域的IP掀起世界对日本文化的追捧与潮流,而这正好可以转换成显而易见的机会。铁臂阿童木、哥斯拉等形象均已被应用在NFT领域,日系动漫风格的Azuki也一度是NFT项目中最亮眼的蓝筹之一。 依托丰富动漫资源的转化利用、传统文化的二次开发以及其他流行元素,日本文化在NFT市场上探索出了一定的成绩。可是随着宏观经济下的加密熊市来临,NFT也进入了低谷期。 请问陈总,您认为日本的NFT市场有哪些重要机遇?想布局日本NFT赛道的创业团队,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创新?在NFT业务以外,您认为还有哪些业务是有可能成为日本的优势Web3业务呢? 【陈海腾】 我认为日本整体上有两条途径,一方面是可以把全球的优势项目和热点项目引到日本来,比如说在公链方面,日本的技术储备还相对薄弱,日本就可以吸引华人的公链团队并协助开发,比如史总的技术团队,再结合日本的IP生态来转化更多的Web2资源,打造东亚Web3的生态主场。 将全球先进的打法引到日本做法在Web2行业里已经有了很多的成功案例,在Web3也是可行的。 第二方面是发挥日本本土的优势。如今PFP项目的发展需要顶级的叙事来支撑,而这不是东亚团队的优势,我们在游戏动漫IP的优势就足以成为项目的价值支撑,这肯定是专属于日本的机会。 当前的NFT应用只是冰山一角,未来肯定会扩展到线上线下的结合。日本作为一个发达国家,基础设施非常完备,可以结合日本线上和线下的各种应用场景,为NFT注入更多的有实质性的价值。 比如日本是旅游大国,特别在疫情冲击、美元加息的背景之下,旅游创收对日本更为重要,日本在10月11日刚刚开放了自由行,如果将NFT和旅游结合起来,这会是非常大的一个创新突破点。 【史兴国】 确实,许多NFT尝试,除了简单的艺术类作品或图片类作品,确实有不少人在尝试和实体行业的结合。这一点在国内也有一些尝试,我不知道日本现在是处于什么状态,我认为两国之间有很多经验可以相互借鉴。 除了NFT外,游戏也被视为日本重要IP通往区块链的门户,因为日本一直是游戏领域的世界领导者,其文化影响力对塑造我们今天所知的行业产生了巨大影响,一众IP我们也耳熟能详,如塞尔达、马里奥等。 但区块链游戏产业还处于非常年轻和脆弱的阶段。与传统游戏行业相比,现有的区块链游戏规模仍然很小。参与者更需要考虑的是整个市场的增长而非市场份额的争夺,这就要说到可持续性与拓展能力,最直接的办法是通过吸引来自传统 web2 世界的更广泛的用户群,将大众游戏玩家带入区块链。 可如今大热的区块链游戏选择的是以P2E的方式吸引原生加密用户、投机者等玩家入场,反而是原先的游戏玩家正遭遇下一代游戏的冷落。 在陈总看来,这一模式如何才能被打破,在这其中,开发出《马里奥》、《勇者斗恶龙》等现象级游戏的日本游戏公司该发挥出怎样的作用?日本游戏行业在Web3领域的哪些尝试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呢? 【陈海腾】 史总您提的这个问题确实非常重要。其实日本GameFi的经济系统还是存在类似庞氏骗局的问题。 即使是在日本这样的游戏大国,大家玩链游也是为了赚钱,而不是真正的玩。所以日本现在也有游戏公司在尝试做新的模式,试图从外界引进价值,给游戏本身赋能新的价值。比如说在游戏用户人数到了一定阶段的时候引进广告的价值或者别的方式。 链游存在的第二个问题也是史总您提到的用户画像的错位。解决用户画像错位,我们需要引进Web2玩家,我们还要降低他们进入Web3世界的门槛,门槛的第一步就是钱包。所以我们可以在刚开始游戏的时候支持法币支付,或者应用信用卡来支付。然后通过内置钱包,让用户把钱包当做黑盒,不用特别关注钱包来降低用户对钱包的认知。 还有一方面是要建立更多的游戏应用场景,除了 GameFi 以外的话,刚才提到的话,我们要提到的就是线下旅游的一些应用场景,能够把线上的价值和线下价值整合起来,这个才是一个长久的经济模型。 然后史总刚才说的也有一个挺有意思的地方,日本游戏产业的最大优势在于IP,但是日本新出现的IP目前还没有真正的成功案例,也存在一些割韭菜跑路的项目。而且日本公司都比较保守,大IP都是自己几十年辛辛苦苦积累下来,他不会因为短期利益去牺牲长期利益。 所以这时候一些大公司的大IP还不会登场,他还在等待入场时机。我也跟一些日本的大IP方做了一些沟通,在他们看来,这些IP的NFT化还存在溢价问题。在日本最广为人知的扭蛋只需要一美元或160日元就可以买得到,如果将IP NFT 化 ,消费者面临的将是数十倍甚至数百倍的价格飙升。许多消费者买不起,就会在网上就谩骂发行方和IP方,影响企业和IP的形象。 这也是IP公司所担心的痛点之一,动漫诞生于漫画,漫画本身已聚集衍生品的扭蛋、周边大多在定价上都十分照顾价格敏感群体,更上一层的手办那是有钱人才玩得起,大家也都接受了这个形式。但NFT作为一个新的IP呈现形式,它还需要一段时间让消费者接受,或是消除价格敏感。 这里也是日本需要中国团队的核心要点之一,中国在Web2的应用以及付费模型的设计非常成功,这一点可以很好地帮助日本解决这个问题,也是中国跟日本IP的共同合作的商业契机。 最后,我也想请教一下史总,区块链游戏的P2E模式是否有其他更优解? 【史兴国】 您刚刚的话一语切中要害,区块链游戏最缺乏的就是对游戏性本身的探索。我曾经也和游戏行业的朋友交流过,我们发现游戏行业其实做的太舒服了。 游戏行业从业者在收入、用户群体、忠实度上都处于一个非常好的良性状态,所以他们缺乏走出舒适区的动力,导致传统游戏企业好像并没有太大动力去进入到我们说的Web3领域。 反而是一些新的创业领域,他们完全不是游戏行业的,反倒不停地的在尝试P2E模式。而问题也恰好是这个模式本身带来的。 我们必须得明确,P2E模式目前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游戏,即使不是庞氏,它更多的也偏向金融产品,我们不能用传统游戏的角度来探讨P2E, 游戏本身是一种消费品,它算是一个娱乐消费。这个特性让它跟金融产品的用户群是完全不同的。一边是追求娱乐效果的用户,另一边是追求投资收益的用户,这两个用户群的交集并不大。而且也不太可能有很多的产品能够同时取悦这两类用户,这应该是P2E模式的死结。 而且如果不用区块链或者加密行业的角度来看P2E模式的话,这种模式其实早已有之。比如说以前有游戏代打,游戏本身也衍生出专门练号卖号的生意或者做道具的二手交易,这其实也属于P2E模式。只不过现在的P2E开始考虑用区块链,用加密行业的规则来做P2E而已。 这种形式既然在传统游戏中能够存在,那就意味着它在新模式中也是可以存在的。但是这有个大前提,就是游戏本身的生态要足够健健康,不能只是单纯的金融产品,而是需要更多的娱乐性、游戏性。当游戏本身的生态够健康的时候,才能支撑起这些带有虚拟资产性质的类金融行为的产生。 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回归本质,让游戏就强调游戏的娱乐性,然后把P2E作为一个附属地位,因为P2E本身在赋能或者营销方面还是蛮有作用的。 否则,项目方要么彻底承认P2E是一个金融属性的东西,然后正正当当的就把游戏就做成一个博彩类的游戏性服务,项目方去做这样的游戏,或者这样服务也可以。 所以我认为并不是P2E有问题,而是项目方自己有问题。他们好像在刻意保持一个模糊的状态,导致在业务发展过程中失去它的用户。其实说到底,这是项目自身定位的问题。 【陈海腾】 最近Layer 3 很火,目前一个比较普遍的观点是:一些应用需要特定的定制化服务,而这些服务,将由Layer 3来提供。Layer 3 可能会为以太坊或者说是区块链,开辟一个新的空间。史总是这方面的知名技术专家,您认为通过堆迭更多层来持续扩容可行吗?如果不适宜用来做通用扩容,那么用Layer 3做什么比较合理? 【史兴国】 这一话题的火热完全是由于整个行业受到容量制约,难受太久了之后对解决方案的需求催热的。但本质上讲,我并不看好用Layer 3 来达成扩容目的的想法。 因为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一层解决不了的问题就推到另一层,这不是解决问题,而是在推演问题,或者叫逃避区块链有容量危机这个问题本身。 所以,当前区块链的容量问题并不是因为它的layer 不够多或者不够好,而是说在架构上,它的串行架构导致了它的容量是没法扩展。而且串性架构除了区块链的容量无法扩展外,也会让它在运行之后就没法做再配置。 像以太坊合并成为一个全球关注、整个加密行业都关注的事项之一,就是因为它其实是改变了自己的配置。但这种配置如果没做好规划,那就很容易引发灾难性的分差,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它是一个串行架构的链。 很多开发人员不具备在系统层面去改变串性架构,以此来改变容量问题的能力。在此之下,行业倾向于用替代的方案去去延展问题,或者说推演问题。 其实也不需要太多理论、考证,现实中已经有很多Layer 3 项目做的一塌糊涂,一地鸡毛,而且还要用很多侧链,再加上跨线桥来解决扩容,最后还会导致安全问题此起彼伏。现在几乎所有的知名策略都已经出现了跨链桥的安全问题了,损失资金以前是合并起来达到0亿美元的量级,现在是一个项目就能达到几亿美元的量。 这本质上是将不具备扩容能力东西强行扩容,导致了链的信用域分割,从而进一步引发的安全问题。 从计算机理论角度来讲,当系统分层的时候,每一层都是一个更新的抽象,这种抽象是针对新功能而言的。当我们用分层来解决问题的时候,是为了把一些问题彻底的解决在那一层,而不是用更新层去解决当前层的问题。 而且无论在理论上还是现实上,包括工程上,我们都强调每一层要相对独立,不要相互影响。 所以,提出用Layer 3 去解决各种问题的人应该不算是计算机专业领域的人。回过头来看,Layer 1 解决了资产定义和流通的问题,Layer 2解决了资产进一步按照逻辑去编程的可编程化问题,那Layer 3 严格来说就应该是进一步解决怎么让Layer 2 和传统业务适配的问题。 现在Layer 2 上的智能合约与传统业务适配实际上门槛还很高,由它产生的应用对用户的使用门槛也很高。 我们都知道非加密用户在使用加密产品的时候,不管是对私钥的管理也好,对自己资产的进一步的管理和处理也好,他们都面临着使用和概念理解上的难度。这表明目前在这一层缺少一个更简洁的抽象。 如果将Web3作为一个目标的话,我们也可以说目前加密应用的使用方式,既不够Web3,也不够简单。那普通用户凭什么要用它呢?我们要想进一步向Web3领域推进,那必须要解决传统应用适配和运行的问题,Layer 3 恰好适合去解决这样的问题。 谈到适配和业务,其实区块链行业早在在Web3之前就做了不少相关项目,行业里也不乏一些成功的例子。 比如说2019年11月,火币日本为帮助日本冲绳县首里城火后重建,正式推出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资产捐款网站。次年二月新冠疫情来袭时。火币日本也向中国捐助了3300套防护服。很好地体现了优秀企业的社会效益与回馈作用。 其中最亮眼的应是首次将区块链与公益行动结合的数字资产捐款。大体上看来,区块链的加入让公益活动的资金流向、安全性等方面得到了更好的保障,这么说来,区块链+公益也许是未来一个可尝试的方向之一。 请问陈总,在火币的区块链+公益的尝试相比一般的公益活动有什么区别?在推动过程有什么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 【陈海腾】 我以前在冲绳留学,我的导师还是冲绳的副知市,当时我也认为冲绳是我的第二故乡,听说火灾发生,我就给我老师打了电话,询问我们能不能通过区块链来做公益筹款,这样也能够让全世界喜欢冲绳的人都可以来捐款。如果是一般用户的话,比如说美国人,我为了捐一美金还得专门跑到银行去做国际汇款,操作起来难度非常大。但是我如果通过加密资产的话,我就可以像发邮件一样的把捐款做了。 此事之后,金融厅也高度赞扬我们,当时很多与加密货币相关的新闻都是负面的,我们的举动是日本当时难得的正面消息,而且这确实也提高效率,全球将近几十个国家的人都给冲绳捐出了一些加密货币。 既然是第一次,自然也避免不了问题。接受捐赠最有效率的方法是让县政府在交易所开一个账号接受捐赠,我们只需要把币打过去就可以了,但冲绳县政府对加密货币也不太懂,所以我们选择了一个折中方案。 火币日本当时专门成立了专项账户承接捐款的币,在每三个月的最后一天把账户上的币在交易所卖出换乘日元,再使用汇款的方式将这些日元汇到冲绳县政府的账号上。这样一来,汇款的门槛就大大降低了。 总的来说,区块链公益的效益真的非常好,而且也是可持续的。后来我们也尝试着跟日本红十字会沟通接收捐款方式的事情。在技术对社会的反馈中体现了技术的正向价值,也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加密世界的刻板印象。 我也想了解一下史总的看法,除了公益外,史总还看好区块链在哪些领域的应用? 【史兴国】 公益肯定是是一个很不错的应用方向,也属于区块链对传统业务支撑的一部分。但相比起来,我更关注对区块链新形态业务的支撑。尤其是那些必须用区块链来解决的一些领域。 第一个我比较看好的是私域运营。 私域运营指的是怎么将个人或企业通过媒体媒介积累的私域流量更有效使用起来的一种方式。这一词语实际上是从Web2时代开始产生的。其价值也被无数企业和博主证明,但是我们通常也很难完全发挥它的价值。 首先我们知道私域流量的积累是很不容易的,不管是自媒体也好,还是品牌也好,他们花了很大成本来积累流量,但是也特别容易失去它。无论是在流量的掌握还是转化变现,我们都缺乏足够行之有效的方法。 不过Web3为我们提供了特别多元的私域流量维护治理方式,那时候,流量能够以权益的方式赋权,区块链就是实现这一权益映射的最关键手段,这是在传统业务形式中不能实现的。 第二点是品牌生态建设。 现在的企业也会用一些传统手段做自己的品牌建设,但这个建设通常是单向的,不管是投广告也好,做优惠也好。 但是随着整个社交,包括互联网信息的发展,我们发现大家越来越需要更多的文化认同,很多有文化认同的品牌在这个阶段得到了特别好的发展。统一文化中的群体会分层,形成强大的用户认可和忠诚度。不管是苹果也好,还是中国的小米也好,他们都是靠品牌文化认同为基本盘的公司。这种文化认同实际上不只是对品牌本身的认同,还包括我对同样使用品牌人的认同。 由于这种认同更多的是存在于用户群体之内,这种品牌关系其实不能靠单向来建立,而更多的是靠双向角度来建立。这样的双向交流是是缺乏合适的技术手段的,而Web3就是一个特别好的技术手段。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看到品牌建设依靠的不仅仅是简单的会员或优惠券,而是将更多的用户权益映射进来,除了消费之外,还可以让用户更多地参与进建设过程中,真正让用户与品牌一体化。在这个方向上我也认为Web3以及区块链技术的一个很好的应用场景。 在元宇宙领域中就存在很多跟权益映射相关的东西,我们也可以探讨一下。 2021年底,虚拟世界掀起一股“元宇宙炒地热”,而随着今年上半年泡沫的破灭,虚拟地产以及元宇宙的未来,再次牵动市场的神经。 据Cointelegraph报道,根据WeMeta数据显示,由于用户兴趣减退和加密熊市的影响,2022年虚拟土地的价格大幅下降。从六个主要以太坊元宇宙平台来看。每块数字地块的平均价格从1月份约1.7万美元下降到8月份约2500美元,跌去近85%。 同时,由于不利的宏观经济条件,整个加密货币行业整体回落,进一步导致元宇宙平台代币的市场估值下跌超80%。每周平均而言,六大元宇宙项目的土地交易量已从2021年11月的峰值10亿美元降至2022年8月的约1.57亿美元。 在线应用的衰退伴随着的是实体硬件的突飞猛进,Meta与苹果两大巨头早在上半年便在元宇宙硬件上较上了劲。 在陈总看来,可以谈谈日本在元宇宙方面的发展情况吗? 【陈海腾】 日本对元宇宙的关注可以体现在日本自民党的政策上。自民党打算搭建日本元宇宙,把日本31个县搬到元宇宙上面去。目前做的比较多的还是把线下实体搬到线上,比如元宇宙东京、元宇宙秋叶原等,每年在元宇宙上举行活动,活动的规模最高到达数百万人。 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新的尝试。比如日本的全日空航空公司打造的元宇宙旅游,在疫情肆虐下,通过构建的元宇宙帮助大家感受日本各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去。此外,航司还在此之上增加了购物等环节。 至于史总提到的虚拟土地炒作,其价格的暴跌足以证明这个模式的不可持续性。将来打通现实世界和元宇宙的虚拟世界之后,元宇宙一方面需要现实世界的价值锚点作为基础支撑;另一方面也要实现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更多的可能性,把元宇宙的无限可能的优势最大发挥出来。 在这个现实世界和烟宇宙的这个链接打通上,从市场规模,用户质量,呃,基础设施,IP生态,政府支持力度各方面综合考虑呢,日本市场是在亚洲最好的一个市场,同时也是全球最佳市场,相信这方面有很大的机会。 在史总看来,元宇宙未来还有哪些值得期待的应用方向呢?从技术角度来看,元宇宙还有哪些技术瓶颈亟待解决呢? 【史兴国】 在说我自己之前,实际上我比较期待日本的元宇宙方向,因为我觉得日本是一个在虚拟场景方面做的非常深入而且非常成功的国家。 当我听到您说元宇宙东京、元宇宙秋叶原等项目时,我特别好奇日本人做的元宇宙会是一个什么样子。 因为目前国内的一些元宇宙项目对我的说服力不怎么强,事实上仅仅有元宇宙概念,或者仅仅有虚拟土地这一阶段,应该还完全达不到一个让用户能够产生消费行为的状态。 日本此前在二次元空间做的一些事情就能够非常好的让用户得以沉浸,即使场景不够真实,但是那种情感沉浸感是其他国家的相应文化作品所达不到的深度。 之前曾有一家秋叶原的公司找到我们,它想在元宇宙开一家女仆咖啡馆,通过虚拟数字人跟用户聊天,这样的应用方向也只有二次元文化浓厚的日本会考虑到,而且也确实切到了用户痛点,我非常佩服日本在这方面的产品。 我更愿意把元宇宙理解为一个更直观的即时网络应用,它不一定要限于VR等虚拟现实模式。因为元宇宙行业从业者有很多是来自于游戏领域或者VR领域的,他们更强调在视觉上或在身体上的沉浸感。我认同这种方式,但是我认为可能有更广泛的方式,在我们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就能更多、更直观地体现出网络数字化、数字权益的一些特点。 元宇宙不一定全都是要带上VR眼镜去体验的东西,而是我们有更多的生活方式能融入到数字化环境中。说到这我们就不得不担心区块链的两大问题在元宇宙领域形成的两大瓶颈。 一是区块链的容量问题,二是区块链现在仍然还不是一个统一信用域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指的是,就算在目前最成熟的生态——以太坊上,它的容量问题始终没有解决。前段时间以太坊进行了merge,做了一次升级,希望能够进一步把分片机制引入进来。这确实可以增加整个系统的容量,但是按照以太坊目前的规划,分片机制的真正引入可能还要等相当长一段时间。 而且我们也知道,实际上区块链容量问题就是因为它的串行架构造成的,以太坊通过merge将主链和信标链合并的动作实际上也是在朝并行架构上去演进。 我们也非常荣幸在很早的时候就在并行区块链这个方向上努力,我们有并行方向的全套方案,在这套方案下,区块链容量问题能够得到一个特别彻底和完美的解决。 一旦容量问题解决了,那么统一信用域问题相对来讲也就不是大问题了。 目前来讲,信用域不能统一是因为一条链的容量不够,导致大家只能去开发另一条侧链,希望用这种方式把业务量均摊一下,减少链的压力。但是结果就是造成不同的链是不同的信用域,不同的信用域意味着链的生态难以互通。 我们知道,传统金融之间的信用数据都是一定程度上连通的,比如我去B银行去贷款的时候,B银行可以从A银行了解一些我的信用情况。现在在区块链在这点上做的是远远不足的,区块链现在做的跨链完全是依靠资产抵押的方式,这不是一种信用方式。 一旦容量解决,下一个要解决就是信用域问题,不过好在只要容量能解决,那么我们需要依靠跨链去做的事情就会变少,信用域问题相对就会得到很好的缓解。这些都是需要用并行架构才能解决的问题。 我们就是在这个领域做的最早,而且往前推进也最成功的公司,我们也特别希望能够进一步把我们并行链技术在Web3领域去推进和应用,包括在未来日本Web3的发展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及遵守所在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法律法规。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2-10-19
广发策略:美债低利率时代的黄昏
go
lg
...
:疫情反复,经济不及预期,流动性收紧,
中美关系
不确定。 报告正文 引言:美债利率上行,是“昙花一现”?还是长期趋势? 美债利率是否会开启新一轮长上行周期?二战以来美债利率经历了40年长上行周期(45-84年)和40年长下行周期(84年至今)。当前,“逆全球化”约束美国通胀高位,但也强化了美元信用,工业4.0呼之欲出提升全球/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美债利率长上行周期开启的条件基本满足其二。我们判断:即便今年美国经济面临衰退的预期,为了约束通胀压力,美债利率也将继续维持高位。 美债利率的长周期上行的3大核心驱动力满足其二:通胀压力(短期)和经济增长(中长期)支撑美债利率高位,但美元信用仍较坚挺(暂未支持美债高利率)—— 通胀水平:过高的通胀压力将迫使美债利率持续高位(满足)。过高的通胀水平将迫使美联储不得不加息/缩表,持续提升美债利率。(1)二战后美国从60年代的通胀逐步走向70年代的“滞胀”,通胀高位导致美国基准利率水平持续高位;(2)80年代以来美国积极拥抱全球化,叠加信息化浪潮带来的通缩效应,显著缓和了美国的通胀压力,美债利率也迎来长下行周期;(3)当前的“逆全球化”进程,约束美国通胀高位,持续高通胀也会推高美债利率。 经济增长:工业4.0呼之欲出,全球/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提升,也将支撑美债利率高位(可能满足)。美债利率是美元的资金价格,反映美元的供需结构。(1)二战后的工业3.0时代美国经济增长动能明显提升,美元需求强劲带来美债利率高位;(2)80年代以来美国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红利减弱,美国/全球经济增长动能减弱,美元需求下行也带来美债利率水平持续回落;(3)当前工业4.0呼之欲出,有望提前全球经济潜在增长率,也将中长期提升美元需求以及美债利率水平。 美元信用:“逆全球化”反而强化美元信用,“此消彼长”中国优势能够增强人民币地位,但不足以挑战美元信用(未满足,但有裂痕)。美元信用根植于战后全球秩序/美国军事霸权/美国科技低位/全球结算体系。在美元信用初步构建阶段或遭遇挑战时期,较高的美债利率是美元信用的重要“增信”手段。(1)在45-84年美元信用逐步构建但立足未稳(尤其是4次美元危机)阶段,美债利率持续抬升对美元信用形成重要的“风险补偿”;(2)80年代四大支柱支撑,强化美元信用,打开美债利率下行通道;(3)当前“逆全球化”趋势反而强化了美元信用,“此消彼长”的中国优势下,人民币信用会得到强化,但仍不足以挑战美元信用地位。 此消彼长,拥抱“高质量发展主线”的中国资产。“逆全球化”约束美国通胀高位;而中国仍在积极拥抱全球化,且并不具备“滞胀”基础。美债利率长周期上行的条件基本满足其二。工业4.0中国取得先机,“此消彼长”拥抱中国优势资产——(1)短期:关注中国优势资产的3线主线(疫后修复/再加杠杆/通胀受益)。(2)中期:上一轮美债利率长上行周期中(45-84年)中,工业3.0相关板块能够获得持续超额收益;当前工业4.0呼之欲出,中国在5G和低碳新能源等领域具备先发优势。重视工业4.0主线下的中国FAANG的投资机会:利润率驱动的消费/智造/低碳。(详见8.2《从美股FAANG看中国“优势资产”》) 1美债利率的3大长周期驱动因素——通胀压力/经济增长/美元信用 1.1美债利率是否再次开启新一轮长上行周期? 二战后美债利率经历了40年上行周期+40年下行周期,当前是否会开启新一轮上行周期? (1)美债利率40年上行周期(45-84年):10年期美债利率从1945年的1.7%震荡上行至1984年的14% 。二战后,美国通胀逐步走高至70年代“滞胀”,工业3.0和婴儿潮带动美国经济高速发展,同时,从“布雷顿森林体系”“石油美元”,美元信用的构建一波三折,三者共同支撑美债利率持续上行。 (2)美债利率40年下行周期(84年至今):10年期美债利率从1984年的14%震荡下行至2020年4月的0.66%。通胀保持长期温和,工业3.0动能减弱美国经济增速放缓,四大支柱驱动美元信用进入稳定期,美债长端利率趋势性回落。 (3)当前:美国通胀持续高位,美联储3月宣布开启加息周期,美债利率6月已突破3%。供给约束/货币超发导致的海外“滞胀”再现(短期),工业4.0呼之欲出全球/中国经济增长率的潜在提升(中长期),但“逆全球化”反而强化美元信用(未满足),美债利率长周期上行的3个条件基本满足其二。 1.2通胀水平:战后从通胀到“滞胀”→全球化时代长期低通胀→逆全球化通胀再起,通胀高位也会支持美债利率高位 战后的通胀和“滞胀”支撑美债利率持续走高并维持高位;而“全球化时代”的低通胀环境缓和约束,美债利率持续回落;当前逆全球化约束美国通胀高位,也将支持美债利率持续高位。 (1)战后从通胀到“滞胀”(45-84年):长期高通胀迫使美债利率长期上行。 1945-1965年美国经济经历了20年黄金时代,美国经济内生增长率保持高位,在此期间通胀水平长期保持在2%的中枢。然而1966年以后,随着越战逐步升级叠加“伟大社会”计划,美国通胀水平快速抬升,70年代美国经济步入“滞胀”时期,高企的通胀水平持续支撑美债利率高位。 (2)“全球化”时代缓和通胀(84年至今):“滞胀”结束叠加“全球化”浪潮,美国通胀长期温和。80年代以后,美国政策转向“供给学派”、美联储转向紧货币、并限制工会力量抑制工资-通胀螺旋,叠加信息化浪潮带来的通缩效应,美国通胀从高位逐步回落。同时,中美建交以后,“全球化”大幕也正式开启, “全球化”使得全要素成本降低又进一步缓和了通胀,期间美债收益率持续回落。 (3)当前:“逆全球化”约束美国通胀高位,也将导致美债利率持续高位。一方面,为应对2020年新冠疫情,各主要经济体政府实施货币宽松并推出大规模财政刺激政策,使得通胀压力增大;另一方面,俄乌冲突加速“逆全球化”,加剧“滞胀”压力,这也会导致美债利率持续高位。 1.3 经济增长:从战后“工业3.0”到“工业4.0”呼之欲出,经济潜在增长率抬升(预期)也能支持美债利率高位 工业3.0带来战后美国经济繁荣和美债利率长周期上行,后工业3.0时代美国经济动能不足下美债利率长周期下行,当前工业4.0大幕拉开,是否能开启美债利率新一轮上行周期? (1)工业3.0时代(45-84年):美国经济高增长支撑美债利率持续高位。第三次工业革命下的技术升级提升劳动生产率,马歇尔计划下的欧洲战后重建扩大美国制造业需求市场,科技和制造行业快速发展,支撑经济高速增长。同时,战后“婴儿潮”使得美国人口快速增长,强化消费需求。凯恩斯主义指导下的高政府支出也带来了虚假的“经济繁荣”。 (2)后工业3.0时代(84年至今):美国经济增长放缓,美债利率中枢趋势性下移。第三次工业(科技)革命动能减弱,科技和制造业增速放缓,全球竞争力减弱。同时,人口老龄化约束需求,供给学派约束财政支出,美国经济内生动能不足。 (3)工业4.0时代(当前呼之欲出):有望推升全球经济潜在增长率,支撑美债利率长周期上行。第四次工业革命已拉开序幕,信息化技术促进产业革命或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今年下半年美国经济面临衰退预期,但为了约束通胀压力,美债利率也将持续高位(即便不是趋势性抬升)。 1.4美元信用:“逆全球化”趋势反而强化美元信用 二战后美元信用先后经历构建期和稳定期,当前“逆全球化”反而强化了美元信用,“此消彼长”中国优势能够强化人民币地位,但不足以挑战美元信用。 (1)美元信用构建期(45-84年):美元信用逐步构建的阶段,美债利率需要维持高位为美元“增信”。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1974年美国与沙特阿拉伯签订“不可动摇的协议”,以美元作为出口石油的计价和结算货币,石油美元体系开始发展。加之翌年OPEC其他国家加入石油美元体系,美元霸权地位凸显,美元信用逐渐建立。 (2)美元信用稳定期(84年至今):四大支柱美元信用,美债利率打开下行通道。1979年中美建交以及1991年苏联解体,“一超多强”的全球秩序强化了美元信用基础。同时,美国强大的军事实力和强劲科技能力,以及大宗商品和美元的全球结算体系,都确保美元信用长期稳定。 (3)当前:“逆全球化”趋势反而强化美元信用,尚不足以构成美债利率长周期上行的约束。“逆全球化”虽然约束美国通胀高位,但欧洲所受的压力更甚于美国,欧元和美元的“此消彼长”反而强化了美元信用。中国积极拥抱全球化,也不具备“滞胀”的基础,“此消彼长”的中国优势虽然能够强化人民币信用,但还不足以挑战美元信用。 2美债利率40年上行周期(45-84年)——通胀压力大/经济增长高/美元信用弱 2.1二战后,美债利率的40年长上行周期 美元信用未完全建立、工业3.0拉动美国经济、通胀压力加大,均支撑美债利率持续回升。(1)美元信用起伏,构建过程一波三折——战后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初步构建美元信用,在经历了特里芬难题和四次美元危机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最终“石油美元”新体系建立才逐步夯实美元信用。(2)全要素生产率中枢处于高位,经济潜在增长率抬升——得益于工业3.0科技红利和“婴儿潮”需求高增,美国经济增长内生动能强劲,支撑美债利率高位。(3)CPI持续走高,通胀压力增大——越南战争加剧通胀水平,两次石油危机催生70年代“滞胀”,约束美债利率维持高位以对抗“涨”的压力。 2.2通胀水平:战后“通胀大温和”->;;;;60-70年代“滞胀”压力抬升,也在持续支撑美债利率高位 “通胀大缓和”时期以后,66年越战升级与“伟大社会”计划抬升通胀,也在支撑美债利率持续高位。(1)“通胀大缓和”(战后至60年代中期):美国经历经济黄金阶段,美国经济内生增长率保持高位。在 “通胀大缓和”时期,CPI长期保持2%左右温和通胀水平,通胀尚未驱动美债利率抬升。(2)通胀压力明显提升(60年代下半程):随着1966年后越南战争逐步升级,以及约翰逊总统提出“伟大社会”的计划,美国财政支出迅速扩大,美联储也同步采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通胀水平快速抬升,支撑美债利率高位。 70年代,供给约束叠加需求的无序刺激使得美国经历“滞胀”时期,持续攀升的通胀也导致美债利率不断抬升。(1)供给约束:美国经济“脱实向虚”,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下滑,越南战争升级叠加粮食危机与石油危机爆发使供给雪上加霜。(2)需求无序刺激:凯恩斯主义影响下,促进经济增长取代抑制通货膨胀成为首要目标,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导致货币超发。(3)工资-通胀螺旋:美苏争霸背景下,工会力量强大,通胀压力引发了工资-通胀螺旋上升。 2.3经济增长:二战后“工业3.0”提升美国经济潜在增长率,支撑美债利率持续高位 第三次工业革命(科技):提升劳动生产率。二战后,第三次工业革命/科技革命(即工业3.0)风潮席卷全球,美国政府积极培育信息科技产业,成为科技革命的主导国,美国科技行业的发展促进技术升级,提升生产率,也推动美国经济高速增长。利率是资金的价格,美国经济高增长支撑美债利率持续高位。 马歇尔计划(制造):开启美国制造业的黄金20年。(1)马歇尔计划打开了美国制造业的全球扩张空间。马歇尔计划/欧洲复兴计划(1947-1951年)是美国对西欧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计划,计划实施期及此后的较长时期,欧洲战后重建成为美国制造业庞大的需求市场。(2)45-65年是美国制造业发展的黄金20年,支撑美国经济高增长。但60年代下半叶,美国经济逐渐 “脱实向虚”,以及70年代石油危机带来长期滞胀压力,美国制造业开始进入下行期(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红利也进入下行期)。 战后“婴儿潮”(消费):延续美国经济(消费及金融地产业)持续高增长。二战结束后, 1200万老兵回归私人生活促成了战后“婴儿潮”的出现, 美国人口快速增长。新生人口的激增创造了对消费品及服务业的极大需求,使消费行业成为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此外,人口增长带来住房和投资需求增长,金融地产业也持续受益。 政府过度支出(财政):60-70年代,美国政府支出的过度扩张,也为美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1) “伟大社会”计划:60年代约翰逊总统提出“伟大社会”目标,财政支出大幅扩张,试图缓解贫困和保障民权。(2)越南战争:60年代美国对外参与越南战争,军费等政府支出大幅扩张。(3)凯恩斯主义:70年代美国政府从需求端刺激经济恢复,施行高福利等大规模的财政刺激。过度的政府财政支出,一方面导致财政赤字率快速攀升,另一方面,由此带来的“虚假繁荣”也支撑美债利率持续高位。 2.4美元信用:二战后美元信用逐步构建,美元危机反复,导致美债利率持续高位为美元“增信” 战后至50年代末,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确立初步构建美元信用,美元供给约束驱动美债利率持续抬升。美国在二战期间积累了大量黄金,战后拥有全球近75%黄金储备。凭借其国际黄金储备实力,美国进一步稳固国际地位,成为美元信用的基础。1944年7月,西方主要国家代表会议确定“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了全球以美元为基础的货币发行制度——(1)美元与黄金硬性挂钩,各国可以按照一盎司黄金=35美元的官价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2)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其他国家政府根据情况规定各国货币的含金量,实行固定汇率。在金本位制度下,由黄金为锚的美元成为国际公共品。在美元供给受到黄金供应量的限制和维护美元信用的需求下,美债利率(美国基准利率)持续抬升。 6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遭遇挑战,“特里芬难题”导致4次美元危机。60年代以来,布雷顿森林体系遭遇“特里芬难题”——(1)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核心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这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国际贸易收支长期顺差国;(2)各国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在国际贸易的发展下,美国国际收支逆差扩大,美元购买力下降,金价逐年上涨。各国抛售美元兑换黄金,导致美国黄金资产大量外流,美元信用动摇。1961年美国介入越南战争,导致美国财政赤字和国际贸易逆差再次大幅扩张,进一步加剧“特里芬难题”,美元的信用受到全球各国的质疑。 3 1960年开始的4次美元危机持续动摇美元信用,迫使美联储不得不提高美债利率为美元“增信”。美国国际收支逆差持续扩大,“特里芬难题”下,美元信用备受质疑:(1)1960年第一次美元危机出现,黄金储备大量外流,动摇美国的全球储备货币的信用;(2)随着美国黄金储备持续回落,1968年第二次美元危机出现,黄金市场价格与官价脱节,导致美元被迫贬值,美元与黄金开始实行“双轨制”;(3)美国的国际收支逆差继续扩大至220亿美元,1971年第三次美元危机出现,美元与黄金事实上脱钩;(4)越战加剧消耗美国国力,美元贬值导致固定汇率波动范围扩大,1973年第四次美元危机的出现终结了固定汇率制度,开始实行浮动汇率制。 70年代日德崛起背景下,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美元信用再遭“滞胀”危机。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美元计价的黄金大幅上涨,美元第一次国际化折戟——随着各国持续挤兑黄金,71年8月尼克松政府出台“新经济政策”禁止外国用美元兑换黄金,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逐步走向终结。日德崛起再次削弱美国竞争力,降低美元信用——70年代德国、日本崛起,全球贸易竞争力不断增强,与此同时美国国际竞争力减弱,国际收支不断恶化下,美元持续贬值,而德日货币升值。73年第四次美元危机爆发,市场大量抛售美元,抢购日元和德国马克,美元信用被动摇。为了维护美元信用,布雷顿森林体系风雨飘摇的 60-70年代,美联储不得不持续调升联邦基金利率(基准利率)。 70年代中期,石油成为重构美元信用的实物锚,“石油美元”新体系重新支撑美元信用。1974年7月,在美国的“威逼利诱”下,沙特同意以美元作为石油贸易的唯一结算货币,随后扩展至其他OPEC成员国。各国被迫绑定美元,同时通过购买美国国债,形成“美元-石油-美债”的三角无限循环体系——(1)70年代至80年代,正是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石油消费量处于历史高位。(2)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导致油价暴涨,各国的美元需求高位下,80年代初“石油美元”体系正式确立。“石油美元”体系确立并夯实之后,美国的联邦基金利率(基准利率)才开始进入下行周期(即无需美债利率高位“增信”美元信用)。 3美债利率40年下行周期(84年至今)——通胀压力小/经济增长弱/美元信用强 3.180年代至今,美债利率的40年长下行周期 美元信用确立、工业3.0红利消退、全球化通胀水平回落,都在驱动美债利率持续回落。(1)美国霸权地位确立,强化美元信用——四大支柱夯实美元信用,美债利率无需持续高位为美元“增信”,美国基准利率趋势性回落。(2)全球竞争优势不在,经济潜在增长率下降——工业3.0红利减弱,经济内生动力不足,经济增速下滑,资金价值(利率)下行。(3)里根政府大刀阔斧改革下,通胀水平回落——里根新政“供给学派”走出“滞胀”,全球化缓和通胀,美债利率也相应进去下行区间。 3.2通胀水平:80年代以来美国的全球化以及信息化浪潮带来的通缩效应缓和通胀,美债利率持续回落 80年代初美国政策转向“供给学派”,实施配套的多项举措缓解了高通胀。政策多管齐下,使得供给约束逐步解除,通胀压力得以缓解:(1)货币政策:美联储转向紧货币坚定控制通胀;(2)财政政策:里根政府初期推行自由经济改革减税,中后期“供需兼顾”;(3)行政管制:里根政府推动修订《戴维斯.贝肯法》,削弱工会力量,减少劳动力对市场价格的干预。 中美建交以后,全球化大幕开启,“滞胀”压力进一步得到缓和,通胀水平长期保持低位。全球化进一步降低通胀水平:79年中美建交,此后美国引领下全球化浪潮开启;2000年加入WTO之后,中国深度加入全球分工体系,进一步降低了全要素生产成本以及流通成本,提升了全球生产效率。美国全球化指数与美国通胀水平呈明显负相关,8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的全球化进程降低了美国通胀的压力。 同时,美国90年代以来的信息化浪潮带来的通缩效应,也一定程度上助力美国长期低通胀。信息化浪潮有助于提升各要素流通效率,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在同样的生产要素下,提升最终产出。这种供给的边际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会带来通缩效应,有助于维持美国80年代以来长期低通胀的水平。 3.3经济增长:后“工业3.0”时代,美国经济增长动能放缓,美债利率也进入下行区间 80年代后,工业3.0红利减弱,美国经济各个领域的增速均明显下滑。(1)科技:工业3.0带来的技术革新动力减弱,科技行业发展放缓。(2)制造:德国、日本制造业崛起,美国制造业失去全球竞争力。(3)消费:人口老龄化逐步显现,消费的需求增长放缓。(4)财政:80年代后财政转向供给学派,需求侧的财政刺激支出大幅减少,并大幅削减军费。 第三次工业革命红利减弱,美国制造业失去全球竞争优势。(1)科技:信息科技行业增速中枢下移,且行业规模仍较小。80年代后,信息科技行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上行,但规模上,无法对冲制造业占比下行的影响;而工业3.0带来的技术革新和科技创新的动力减弱,科技信息业发展逐渐放缓。(2)制造业:德国、日本制造业崛起,美国制造业失去全球竞争力——以汽车业为例,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时,原油价格飙升,节能成为汽车重要的优势,日系车因具有燃油的经济性,不断挤占美国车企的市场份额,此后,美国汽车业持续低迷。 人口老龄化约束消费总需求,供给学派约束财政支出。(1)消费:80年代后,美国“人口老龄化”逐步显现,消费需求总量边际放缓。(2)政府支出:80年代后政府转向供给学派,需求侧的刺激政策明显减少,并大幅削减军费,使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持续减少。 美债利率回落支撑超前消费和地产,但对美国经济的拉动效能有限。(1)超前消费:80年代后,美债利率持续下行,居民储蓄意愿降低而消费意愿降低,消费者信贷兴起,但并未完全对冲“老龄化”导致的消费总需求边际回落。(2)房地产:虽受益于利率下行而有所回暖,但行业增加值中枢持续下移。(3)美国制造业“脱实向虚”(第三次工业革命红利减弱),弱化了美债利率回落驱动的超前消费对美国经济的拉动效能。 3.4美元信用:四大支柱支撑,强化美元信用,打开美债利率下行通道 80年代以来,国际政局变换,美国一超独霸,四大支柱共同作用夯实美元信用,推动美元信用进入稳定期。随着苏联攻势减弱(80年代)、苏联解体(90年代),美国一超独霸,建立起全球政治及军事霸权。叠加美国全球领先的科技地位以及美元信用构建期所积累的国际结算优势,四大支柱共同作用下,美元信用得到显著夯实,美债利率就此打开下行空间。 80年代后,国际政局、军事霸权、科技地位与国际结算四大支柱共同构建并强化了美元信用—— (1)国际地位上升——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以及90年代初苏联解体,美国在国际政局中的影响力日益扩大。同时,随着中美建交,全球生产要素价格下降,推动全球化浪潮开启,由美国主导的全球化日益加深,进一步推动并扩大其在全球产业链的影响力。 (2)军事霸权确立——二战后美国军费开支常年高居世界第一,并于80年代后军费开支占全球比稳定在全球40%附近。同时,美国不断扩张遍布全球的军事基地,并不断推动北约东扩,增强其军事影响力,建立起美军全球军事霸权。 (3)科技地位稳固——80年代后,美国政府注重强化联邦技术向私人部门转移,并通过减税等政策鼓励中小企业参与技术创新,努力促使科研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同时,美国政府不断出台相关科技保护政策,将科技创新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巩固了美国科技在全球的长期优势地位,显著增强美元信用。 (4)国际结算工具——80年代后,随着全球化的推进,美元逐渐成为国际大宗商品的结算货币;同时,借助美国CHIPS系统在国际支付清算体系中的绝对优势地位,美国也间接控制了SWIFT这一国际主要货币结算系统。 4当前:美债利率是否开启新一轮长上行周期?——通胀压力提升(短期支撑)/工业4.0呼之欲出(中长期驱动)/美元信用强化(条件尚未满足) 4.1近期,美债利显著抬升,是否将开启新一轮长上行周期? 美债利率是否已经结束下行周期,即将开启新一轮的长上行周期?滞胀再现——当前宏观环境类似70年代美国滞胀,“逆全球化”约束美国通胀高位。经济潜在增长率提升——工业4.0呼之欲出,既会提升全球/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也将强化人民币全球低位。美元信用依旧坚挺——“逆全球化”约束美国通胀高位,但欧洲受到的损害更大,欧元和美元的“此消彼长”反而强化了美元信用。中国抢占工业4.0先机,“此消彼长”的中国优势能强化人民币信用,但忍不住要挑战美元信用。我们认为:美债利率长周期上行的3个决定因素基本满足其二,美联储将维持美债利率高位以应对“滞胀压力”(短期),而工业4.0呼之欲出提前全球/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也将在对美债利率形成重要支撑(中长期)。 4.2通胀水平:全球央行货币超发推升各类资产价格,“逆全球化”进一步推升通胀压力 全球央行货币超发+过度财政刺激,推升资产及消费品价格。为应对2008金融危机以及2020新冠疫情,全球央行货币超发+过度财政刺激,导致各类资产及消费品价格大幅抬升。(1)2008年金融危机+2012欧债危机:后各主要经济体央行发行海量货币应对金融危机、债务危机。(2)2020年新冠疫情:为应对新冠疫情带来的经济衰退,美联储与全球主要央行施行了近两年的超级宽松政策,各央行资产负债表期间迅速扩张,资产规模几乎翻倍。 俄乌冲突加速“逆全球化”,进一步加剧通胀压力。逆全球化损害全球分工体系,使全要素成产率增长放缓,增加全要素生产成本,将进一步加剧通胀压力。KOF全球化指数显示,08年金融危机/18年贸易战/22年俄乌冲突等因素,正在导致全球经济/政治/社会的“逆全球化”。美国的全球化指数和美国的通胀水平呈显著负相关,也就是说,“逆全球化”将加剧美国的通胀压力。 工资-通胀螺旋:通胀预期加剧美国劳动市场的供需矛盾,加速工资-通胀螺旋,致使美国通胀飙升。新冠疫情后,美国政府实行货币宽松与财政刺激,居民净资产增速快速上升,使得居民就业意愿降低,从而加剧了劳动力市场的供给紧缺,提高了企业的用工成本,并逐步传导至实体经济,使通胀水平不断提升。而随着通胀水平不断抬升,居民的通胀预期也进一步推高,从而提出更高的工资期望,加剧了劳动力市场的供给约束,最终导致工资-通胀螺旋。 4.3经济增长:“工业4.0”呼之欲出,有望中长期提升全球/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 工业4.0成为全球经济潜在的新增长点,中国可能为重要主导方。工业4.0即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利用信息化技术促进产业变革,推动全球进入智能化时代,主要项目包括物联网、智慧城市、智能汽车等。工业4.0的概念最早于13年在德国提出,各国已陆续出台明确的政策规划,如德国的“工业4.0项目”和美国的“工业互联网”。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 部署全面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在发展“互联网+制造业”的同时兼顾“低碳”,在政策指引下,中国推进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有望成为全球工业4.0的重要主导方。 工业4.0有望使中国科技和消费行业迎来利润率长周期驱动。(1)中国制造“大而不强”,在国际分工梯度格局中,中国制造业仍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位置。(2)中国企业“以量取胜”,A股上市公司的利润率长期低于美股企业,持续拖累盈利能力。(3)改革开放以来的技术积累、全球工业4.0背景及《中国制造2025》的政策驱动下,中国的科技制造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重要窗口期,中国优势“消费”、奋起直追“智造”和弯道超车“低碳”行业的利润率有望长周期提升。 工业4.0也将引导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一轮“场景革命”。4G升级到5G是“连接”技术质的飞跃,以5G为代表的重大技术进步推动,有望对当前各类场景带来颠覆性变革。5G网络超低时延的特性,可以更好解决车联网车物互通问题。V2X的通讯延时降低,将成为自动驾驶系统的有效补充,并驱动传统汽车行业变革。我们判断:工业4.0将实现万物互联,在《中国制造2025》基础上,进一步驱动“中国创造”,加速高端科技和消费领域的转型升级,加速利润率驱动的“中国FAANG”投资机会。 4.4美元信用:“逆全球化”反而强化美元信用,“此消彼长”的中国优势增强人民币信用,但仍不足以挑战美元信用地位 “逆全球化”反而会强化美元信用。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经验数据显示,美元指数和美国的全球化程度基本是呈现负相关性的,这意味着:“全球化”程度越高美元信用会收到削弱,而“逆全球化”程度越高,美元信用反而会得到强化。我们认为,其背后的逻辑在于:“逆全球化”会增加全球主要经济体的不确定性担忧,而1980年代以来“四大支柱”支撑的美元信用,反而是更优的避险资产。如果是全球化趋势会带来“比好”的世界,那么,“逆全球化”趋势则会引至“比烂”的世界。“逆全球化”俄乌冲突以及日本汇率大跌,掣肘欧元和日元信用,相较而言,美元信用反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增强”。 “此消彼长”的中国优势,能够强化人民币信用,但仍不足以挑战美元信用。“此消彼长”的中国优势主要体现在:中国积极拥抱全球化,不具备滞胀基础,宽信用“再加杠杆”改善经济修复预期,低碳新能源+5G场景革命抢占“工业4.0”时代先机—— (1)“逆全球化”加剧滞胀压力,中国则在积极拥抱全球化缓和通胀水平——我们在春季策略展望《逆全球化下的慎思笃行》中指出:22年俄乌冲突加速“逆全球化”,加剧滞胀压力;而中国则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富裕/一带一路等”延续全球化趋势,缓和通胀压力。 (2)美国“滞胀魅影”重现,中国通胀的压力较轻——我们在4.14《如何应对“逆全球化”下的滞胀?》中提示:“逆全球化”加剧供给约束,20年疫情以来的货币和财政的过度刺激,美国“工资-通胀”螺旋,三因素共振导致海外“滞胀”重现;不过中国的货币和财政政策相对稳健,22年A股产能周期进入“投产”阶段,结构性供给过剩将缓和通胀压力。 (3)短期来看:美国滞胀+紧缩导致经济衰退担忧,中国宽信用“再加杠杆”改善经济修复预期——美国商品消费回落/服务消费修复空间有限,住房抵押贷款利率高位导致房屋销售数据下滑,美国亚特兰大联储GDPNow预测模型最新数据显示,美国二季度实际GDP增长率可能仅为0.0%;而中国央行4月中旬表示“宏观杠杆率会有所抬升”,“稳增长”进入“再加杠杆”新阶段,同时,疫后复工复产和监管层致力于恢复经济活力的政策迭出,都将支撑中国经济修复预期。 (4)中长期来看:在未来工业4.0时代,中国已经取得低碳新能源链和5G场景革命的先机,而美国则相对滞后——我们在20.2.18《拥抱全球第三次场景革命》和21.7.26《擎画中国FAANG投资图谱》中相继强调:得益于提前的产业结构布局和财政持续投入,中国在5G场景革命(工业互联网/车联网/智能驾驶等)和新能源产业链(风电/光伏/新能源车等)等领域已经取得全球先机,逐步形成“工业4.0”时代引领经济的“新增长点”,将中长期改善“此消彼长”的中国优势。 我们判断:“一超多强”的国际局势、独领全球的局势霸权、科技信息领域的技术优势、国际大宗和货币的结算体系,是战后美元秩序“稳定期”的关键。但当前“逆全球化”会强化美元指数:俄乌冲突能够削弱欧元的国际地位、日元汇率大跌能够弱化日元的国际地位,美元信用反而得到强化。即便“此消彼长”的中国优势逐步显现,强化人民币信用,但当前人民币远未能够达到挑战美元信用的程度。 5此消彼长,拥抱“高质量发展主线”的中国资产 从美债利率的长周期驱动3因素的变迁中,都可以看到“此消彼长”的中国优势。(1)通胀水平:“逆全球化”约束美国通胀高位,但中国尚不具备“滞胀”的基础(货币和信用政策稳健,22年A股结构性“供给过剩”也会缓和通胀压力)。(2)工业4.0呼之欲出:工业4.0会提升全球经济潜在增长率预期,不过中国已经抢占工业4.0先机,而美国在工业4.0领域相对滞后。(3)美元信用:“逆全球化”虽然阶段性会提升美元信用,但这也是建立在“比烂”的基础上的,中国积极拥抱全球化,在工业4.0时代抢占先机,将会强化人民币信用(但仍不足以撼动美元信用根基)。 5.1“此消彼长”中国优势的3条主线:疫后修复/再加杠杆/通胀受益 我们判断美债利率长周期上行的驱动因素基本满足其二,即便美国经济今年下半年面临衰退预期,通胀压力也会支撑美债利率持续高位。美债利率的3大长周期驱动因素中,都能看出“此消彼长”中国资产的相对优势,建议关注中国优势资产的3条主线—— 疫后修复:我们在5.25《盈利寻底,利润率再向上游聚拢》中指出“疫后修复”的景气预期将结构性改善——(1)制造修复建议关注外需中国供应链的全球优势(光伏产业链/汽车电子)。(2)消费修复建议关注居民自发+消费政策发力方向(零售/体育用品/医美化妆品)。 再加杠杆:我们在5.26《如何“再加杠杆”稳住经济大盘?》中判断:“稳增长”进入“再加杠杆”新阶段——(1)消费限制性政策转向宽松(地产/家具/消费建材)。(2)企业再加杠杆:财政贴息和贷款扶持政策受益(医疗设备)和产能扩张初期的新兴产业(储能/电池化学品)。(3)政府再加杠杆:建议关注新基建(风光/IDC)的投资机会。 通胀受益:我们在春季策略展望中判断:俄乌冲突加速“逆全球化”,加剧“滞胀”——4.28《上游周期:“供需稳态”重塑估值》提示:新能源链的投资/生产/使用,既会增加传统能源/材料的需求,也已对传统能源/材料投资形成“挤出效应”,上游资源/材料(煤炭/锂/钾肥)“供需稳态”将迎来估值向上重塑。同时,关注PPI向CPI传导受益(家电/啤酒)。 5.2“此消彼长”的中国优势,中期关注中国高质量发展主线:中国FAANG的投资机会 一轮美债利率的上行周期(45-84年)中,美国主导的工业3.0相关板块持续获得超额收益。我们统计了美债利率40年上行周期(45-84年)和美债利率40年下行周期(84年至今)美国行业的长期涨跌幅情况,可以看到—— (1)美债利率40年上行周期中,工业3.0相关的板块涨幅排名靠前。美债利率40年上行周期中,美国主导的工业3.0持续推进,带来美国经济潜在增长率持续高位,工业3.0相关的板块(技术硬件与设备、媒体及娱乐业、制药与生物科技、汽车与汽车零部件、半导体与半导体生产设备)在40年的长时间周期中涨幅排名靠前; (2)美债利率40年下行周期中,工业3.0相关的板块涨幅排名靠后。美债利率40年下行周期中,美国进入了后工业3.0时代,美国经济增长动能放缓,工业3.0相关的板块(除了半导体与半导体生产设备以外)在40年的长时间周期中涨幅排名靠后。 即便从较短的时间周期来看,在上一轮美债利率40年上行周期(45-84年)中,美债利率首次突破3%以后的1年、5年和10年中,工业3.0相关的板块也能持续获得显著的超额收益。 由此可见,美债利率长上行周期中,符合工业3.0方向的相关领域能够持续获得超额收益。当前美债利率即便不是趋势性抬升,也将持续维持高位(“增信”美元信用)。中长期来看,建议关注积极拥抱全球化的中国工业4.0相关的投资机会,尤其是工业4.0主线下的中国FAANG的投资机会。 中国FAANG将是工业4.0主线下的重要方向——利润率驱动的中国“高质量发展”主线的消费/智造/低碳。(1)中国优势“消费”利润率高位回升:受益于“人口红利”与区位优势,中国长期不改“消费升级”的大趋势,白酒(传统优势消费)、国货(消费理念变迁)、医美/美妆(竞争格局优质)有望受益;(2)奋起直追“智造”利润率低位上行:中国科技行业发展较发达国家起步较晚,当前在政策大力支持下,中国的科技行业发展空间广阔,关注半导体(国产化)、鸿蒙(补短扬长)、智能设备(技术成熟);(3)弯道超车“低碳”有望开辟利润率主线的“新战场”:双碳和能源安全的背景下,中国能源转型坚定推进,新能源车/光伏迎来发展机遇期,中国技术全球领先。 (详见我们于21年6月16日发布的《从FAANG看A股“热门股”行情》以及21年7月26日发布的《擎画中国FAANG投资图谱》) 6风险提示 全球疫情仍存在反复的风险,尤其是奥密克戎疫情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疫情变异/反复可能导致全球经济修复可能不及预期并影响中国出口韧性;全球/中国通胀高位流动性可能边际收紧;中美贸易/金融领域的关系仍有较强的不确定性。
lg
...
金融界
2022-10-19
中美全新贸易战!纽时:不能指责拜登转向强硬 “中国试图入侵台海自我毁灭”
go
lg
...
68财经报社(香港)讯 当贸易成为处理
中美关系
的武器,当前市场无可否认的是,美国正在与中国进行贸易战。纽约时报评论指出,不能指责美国总统拜登政府选择在这个时候转向强硬,并称中国解放军试图入侵台海是深深的自我毁灭。 纽约时报意见专栏作家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撰文提到:“如果你以前听过这个,请阻止我:我们现在正在与中国进行贸易战。” “实际上,您可能以前没有听说过这个。我不是在谈论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旨在减少美国贸易逆差的笨拙关税,相反的,我说的是拜登政府上周五对向中国出口技术实施的全面新控制,旨在限制其他发达国家的控制。” (来源:纽约时报) 与特朗普的关税不同,这些控制措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阻止或至少推迟北京生产先进半导体的尝试,这些半导体具有至关重要的军事和经济意义。如果这听起来像是美国方面非常激进的举动,那是因为它确实如此。 但它需要放在上下文中,最近的事件破坏了长期以来主导西方政策的全球化乐观观点。现在很明显,尽管全球一体化,但仍然存在危险的不良行为者,相互依存有时会赋予这些不良行为者权力。但它也为好演员提供了限制坏演员造成伤害的能力的方法。拜登政府显然将这些教训铭记于心。 它不应该变成这样,战后世界贸易体系在保护主义和关税削减浪潮中受到限制,部分是出于贸易促进和平的观点。这是罗斯福的国务卿科德尔赫尔的坚定信念,他可以说是该制度之父。欧盟起源于1951年的煤钢共同体,其建立的明确目标是通过将欧洲工业联合起来使战争变得不可能。 后来,德国将在Wandel durch Handel学说下促进与俄罗斯和中国的经济联系,通过贸易改变,该学说声称与世界经济的融合将促进民主化和法治。 显然它没有用,俄罗斯由入侵乌克兰的残暴独裁者领导。中国似乎在政治上倒退了,回到了反复无常的独裁统治。全球化并没有强迫各国和睦相处,而是似乎为国际对抗创造了新的边界。 三年前,国际关系专家亨利·法瑞尔和亚伯拉罕·纽曼发表了一篇有先见之明的论文,题为“武器化的相互依存:全球经济网络如何塑造国家强制”。他们认为,实际上传统的贸易战,各国试图通过限制进入其市场的准入来发挥经济实力,不再是行动所在。相反,经济实力来自限制其他国家获得关键商品、服务、金融和信息的能力。 这种新形式的权力大部分掌握在西方,尤其是美国手中。 克鲁格曼写道:“可以肯定的是,我们并不是唯一可以施加经济压力的参与者。在战场上失败的俄罗斯正试图通过切断其天然气供应来敲诈欧洲。但乌克兰战争在经济方面的最大惊喜是美国及其盟国在扼杀俄罗斯获得关键工业和资本货物方面的早期成功。俄罗斯的进口已经开始恢复,但制裁可能对弗拉基米尔·普京的战争能力造成了重大打击。” “这让我想到了我们可以称之为拜登关于全球化和国家安全的学说。” 上周,美国贸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发表一个相当惊人的演讲,呼吁美国的产业政策部分旨在保护国家安全。她谴责中国的“国家主导的产业主导政策”,并宣称贸易自由化带来的效率提升“不能以进一步削弱我们的供应链 [和] 加剧高风险依赖为代价”。同一天,拜登政府宣布了针对中国的新出口管制措施。突然间,美国对全球化采取了更为强硬的立场。 文章继续阐明:“我没有任何关于推动这种政策变化的内部信息,但它似乎既反映了对全球危险的新认识,也反映了对美国行使经济实力的能力的信心增强。” 普京的俄罗斯已经或曾经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它还试图征服其邻国,并正在犯下可怕的战争罪行。中国入侵台湾将是深深的自我毁灭;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政府不会尝试。 另一方面,制裁俄罗斯的早期成功是西方特别是美国经济实力的体现。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这是较早的一集,美国对中国公司华为实施制裁。中国没有反击,似乎在确认在技术方面,美国仍然拥有“升级主导权”。 “这一切让你紧张吗?它应该。但正如我们现在所知,这是一个危险的世界,我不能指责拜登政府转向强硬,真正的强硬,而不是其前任的男子气概。”
lg
...
小萧
2022-10-14
上一页
1
•••
209
210
211
212
213
•••
228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令人意外!中国又出新招,A股港股拔地而起
lg
...
中国突然一把火点燃股市!关税威胁来去匆匆,全球市场稍作喘息
lg
...
特朗普罕见威胁普京!强劲避险需求刺激金价飙升至三个月高位 如何交易黄金?
lg
...
【比特日报】沸腾!SEC推出加密特别工作组,比特币稳守10万 马斯克寻求特朗普赦免
lg
...
重磅!彭博:日本央行料进行18年来最大幅度的加息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19讨论
#链上风云#
lg
...
56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694讨论
#比特币最新消息#
lg
...
828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19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