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2022年至2024年的收入分别为人民币418.1百万元、800.5百万元及1,154.4百万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66.2%,并成功从2022年的亏损实现扭亏为盈,2023年和2024年的利润分别为人民币45.9百万元及60.7百万元。这些数据充分彰显了遇见小面在市场中的强大竞争力和良好的发展态势。 二、业务模式:多元化与标准化并行 遇见小面的主营业务围绕中式餐饮展开,核心是经营遇见面品牌的餐厅,提供丰富多样的中式美食。以重庆小面系列为主打,产品涵盖各种辣与不辣的菜品,包括面条、米饭、小吃和饮料等,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口味需求。餐厅采用直营和特许经营相结合的双重模式,这种模式充分发挥了直营模式的管理优势和特许经营模式的扩张优势。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279家直营餐厅和81家特许经营餐厅。直营模式有助于公司对餐厅运营进行严格把控,确保食品质量、服务标准和品牌形象的一致性;特许经营模式则借助加盟商的资源和当地优势,加速市场拓展,提高品牌市场占有率。 在收入结构方面,公司收入主要来源于直营餐厅运营和特许经营管理。2022年,直营餐厅运营收入为336,736千元,占总收入的80.5%;特许经营管理收入为80,511千元,占比19.3%。到2023年,直营餐厅运营收入增长至671,940千元,占比提升至83.9%;特许经营管理收入为127,694千元,占比16.0%。2024年,直营餐厅运营收入进一步增长到1,001,010千元,占比86.7%;特许经营管理收入为152,530千元,占比13.2%。此外,公司还有少量收入来自在电子商务平台上销售遇见小面品牌的零售产品,但占比较小,2022-2024年分别仅占总收入的0.2%、0.1%及0.1%。由此可见,直营餐厅运营是公司收入的主要支柱,且占比呈逐年上升趋势,而特许经营管理业务也在稳步发展,为公司收入增长做出重要贡献。 三、财务分析:增长态势与盈利水平 从收入和盈利情况来看,遇见小面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在业绩记录期间,公司收入实现了大幅增长,2022年至2024年的年复合增长率高达66.2%。这一增长得益于餐厅网络的不断扩张,新餐厅的持续开设带来了更多的销售渠道和客户群体。同时,公司积极的市场策略,如优化菜品、提升服务质量、加强营销推广等,也有效提高了餐厅的客流量和销售额。盈利方面,公司成功实现扭亏为盈,2022年公司还处于亏损状态,净亏损为人民币36.0百万元,主要受COVID-19疫情影响,餐厅客流量减少、运营成本上升。随着疫情缓解以及公司经营策略的有效实施,2023年公司实现净利润人民币45.9百万元,2024年净利润进一步增长至人民币60.7百万元,盈利能力不断增强。 在毛利率和净利率方面,招股书中未明确给出这两个指标的具体数据,但是给出了调整后的净利润率,2022年到2024年分别为-8.4%、5.9%及5.5%,呈现了一定的增长趋势,不过调整后的净利润率水平偏低。 四、竞争优势:多维度构筑核心竞争力 遇见小面在竞争激烈的中式餐饮市场中脱颖而出,具备多方面的竞争优势。品牌影响力方面,作为中国领先的中式面馆品牌,在消费者心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其以重庆小面为特色,不断拓展菜品矩阵,提供丰富多样的美食选择,深受消费者喜爱。凭借多年的经营和市场推广,遇见小面已拥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在2024年中国前十大中式面馆经营者中,品牌优势明显。而且,公司荣获了众多奖项,如2025年获得红餐网的“年度面馆十大品牌”、福布斯中国的“大消费年度价值品牌”等,这些荣誉进一步提升了品牌的影响力和公信力。 运营模式上,遇见小面建立了高度标准化、高效体系化及先进数字化的运营模式。在菜品研发、采购、供应链、选址建店、餐厅运营等各个环节,都制定了严格的标准和规范。在菜品研发上,通过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结合消费者口味需求,不断推出新菜品;采购环节采取集中采购模式,确保食材质量和成本优势;供应链管理实现了信息化和智能化,提高了配送效率和库存管理水平。餐厅运营方面,借助自主研发的数字化系统,实现了点餐、结算、库存管理等流程的自动化和信息化,提高了运营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同时,公司对直营和特许经营门店均实行总部集中化管理,保证了品牌形象的一致性和服务质量的稳定性。 人才团队优势也为遇见小面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公司拥有一支年轻高知、富有远见及创业精神的管理团队,由创始人宋先生担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宋先生在餐饮行业拥有超过14年的经验,对市场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敏锐的洞察力。在他的带领下,团队成员在菜单创新、市场营销、餐厅运营、供应链管理等领域发挥着专业优势,为公司的战略规划和日常运营提供了坚实保障。此外,公司还获得了强大的股东支持,知名投资机构及个人的投资不仅为公司提供了资金支持,还在战略规划、市场拓展等方面给予了宝贵的指导和资源支持。 五、行业前景:机遇与挑战并存 中国中式面馆市场规模庞大且增长潜力巨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升以及数字化点餐和外卖平台的普及,中式面馆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期。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显示,中国中式面馆市场的总商品交易额从2020年的人民币1,833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人民币2,96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2.7%。展望未来,基于城市化的持续推进、居民消费能力的增强以及外出就餐习惯的养成,预计到2029年,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至人民币5,100亿元,2025-2029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0.9%。在细分市场中,以川渝风味为主的中式面馆市场增长尤为显著,从2020年的人民币450亿元扩张至2024年的人民币72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2.8%,预计2029年将达到人民币1,357亿元,2025-2029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3.2%,成为中式面馆市场中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不过,中式面馆市场竞争也十分激烈。目前,该市场高度分散,2024年前五大企业的总商品交易额仅占市场份额的2.9%,这意味着市场整合空间巨大。遇见小面作为行业内的领先企业,虽然已取得一定的市场地位,但仍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竞争压力。竞争对手包括本地传统面馆、其他连锁中式面馆以及新兴的餐饮品牌等。这些竞争对手在品牌特色、菜品口味、价格策略、市场覆盖等方面各有优势。一些本地传统面馆凭借多年积累的口碑和独特的地方风味,在当地拥有稳定的客户群体;部分连锁品牌则通过大规模的广告宣传和快速的市场扩张,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遇见小面要在竞争中持续保持优势,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如加强品牌建设、优化产品和服务、拓展市场渠道等。 六、估值分析:有望获得高于同行的估值 公司自成立以来,获得了众多知名投资者的青睐,先后进行了从天使轮到Pre-A轮再到B+轮投资,投资者包括顾东生先生、青骢资本、九毛九、弘毅投资旗下百福、高德福先生及碧桂园创投等。这些战略投资不仅为公司提供了充足的资金,用于餐厅拓展、技术研发和品牌建设等方面,也体现了资本市场对遇见小面商业模式和发展前景的高度认可。按照2021年进行的B+轮融资的每股成本3.3349元以及股份制改革后613,324,800股总股本计算,公司的估值约为20.45亿元人民币。 在二级市场,公司的可比公司包括九毛九、小菜园、海底捞等港股餐馆行业上市公司,它们的市盈率中位数达到24.6倍。按照这样的估值计算,遇见小面的合理估值为15.7亿元人民币。不过,公司的收入和净利润都保持了较快的增长,此次上市仍然有希望获得较高的估值。 $海底捞(06862)$ $小菜园(00999)$ $九毛九(09922)$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