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CoNET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财富汇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怎么回事?中国资金回流房市豪宅、美国基金遇200亿房地产撤资 “中美市场分歧正在上演”
go
lg
...
c.)等管理公司看到散户投资者,尤其是
富人
,在市场动荡中从房地产押注中撤资。 黑石集团最大的零售业务之一即Blackstone Real Estate Income Trust,限制了投资者在2022年12月可以取出的资金数额。 Green Street的指数显示,2022年借贷成本飙升导致商业地产价格下跌13%,而彭博社对公开交易的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衡量指标下跌29%。 资本外流既是商业地产未来问题的症状,也是其原因。默里在2022年12月的报告中写道,赎回“促使许多核心基金试图出售其最具流动性的资产,例如工业和多户家庭资产,这意味着即使是最具弹性的行业,也面临逆风”。 对于机构投资者而言,退出队列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所谓的分母效应的回应。投资经理通常对他们希望在股票、债券、房地产和其他资产上投资多少有一定的目标。随着2022年市场暴跌,他们持有的股票和债券规模缩水,而房地产则表现更好,这意味着房地产在他们投资组合中所占的份额通常比他们最初预期的要大。 根据Hodes Weill & Associates和康奈尔大学房地产贝克项目的一项调查,拥有11万亿美元总资产的机构投资者中,约有32%认为他们的投资组合在2022年过度分配给房地产,高于2021年的8.7%。 PGIM房地产的全球首席运营官兼美国股票主管Cathy Marcus提到说:“房地产升值到有一个分母问题,一些投资者正在寻求撤资。” 摩根士丹利研究分析师托尼·查尔斯在2022年12月的报告中写道:“我们正在利用公共和私人市场,以及需要流动性基金之间的套利。”
lg
...
秉哥说市
2023-01-18
“国会山股神”跌落神坛?佩洛西家族最新披露:去年底暴亏逾250万美元
go
lg
...
另一方面,佩洛西家族可能也在充分利用“
富人
的税收漏洞”,这是一种避税策略——通过亏本出售部分投资,以降低投资组合中更成功部分所面临的税收。 2022年,在国会立法为该领域的几家公司提供资金之前,佩洛西因英伟达等半导体和芯片股票的可疑交易而多次成为头条新闻。佩洛西还曾前往台湾与该行业的公司会面。 国会议员可以自由买卖股票和期权,只要他们及时披露交易情况。鉴于国会可能授予的立法和合同与议员的潜在利益冲突,有关禁止国会议员及其配偶在职期间进行交易的呼声日渐高涨。 保罗是一名风险投资家。佩洛西曾公开表示,她不与丈夫分享新闻或股票技巧。 佩洛西的交易受到公众的密切监控,这导致了Unusual Whales创建了一个虚构的佩洛西ETF跟踪器。 佩洛西在去年底出售的几只股票包括Alphabet、迪士尼和特斯拉等,2022年这些股票交易在国会议员中非常受欢迎。 特斯拉的交易可能会脱颖而出,因为佩洛西之前从特斯拉期权中获得了巨额利润。 佩洛西在提交文件时还对这些交易发表了评论,这在以前并非常态。多年来,佩洛西的交易记录都非常有利可图。直到现在,这些评论才显示出一些亏损案例,此举可能是希望在多年跑赢市场后获得公众的同情。 Alphabet的交易没有在评论中列出盈利或亏损,这意味着文件与每笔交易列出的信息不一致。
lg
...
夏洛特
2023-01-15
东方财富财经早餐 1月13日周五
go
lg
...
据,4500笔人民币存款中的90%都由
富人
开立。 英国统计局:2022年12月,16%的英国企业受到罢工影响。受影响企业中,有28%表示无法获得开展业务所需商品,有23%表示无法完全运营。由于通胀高企、实际收入大幅缩水等原因,英国铁路员工、护士、皇家邮政员工、救护车工作人员、教师、公交司机等多个行业人员近几个月都举行了罢工。 国家发改委:预计2023年猪肉价格波动幅度会比2022年小一些;春节期间各地重要民生商品供应充足、储备充实,市场价格平稳有序;一系列改革调控监管措施有效稳定了我国能源价格。 中汽协:12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38.3万辆和255.6万辆,产量环比下降0.3%,销量环比增长9.7%,同比分别下降18.2%和8.4%。从全年发展来看,2022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702.1万辆和2686.4万辆,同比增长3.4%和2.1%,延续了去年的增长态势。2022年新能源汽车持续爆发式增长,全年销量超680万辆,市场占有率提升至25.6%,逐步进入全面市场化拓展期,迎来新的发展和增长阶段。 乘联会:1月1-8日,乘用车市场零售36.0万辆,同比去年下降23%,较上月同期增长7%;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32.7万辆,同比去年下降23%,较上月同期增长3%。 上海市消保委:投屏是移动端用户正常的使用场景,消费者付了钱,在手机上看还是投屏看都是消费者的权利。平台在APP内限制消费者投屏的做法不合理,想用这种方法加收费用更不厚道。视频平台更无权不当获取手机权限干涉消费者采用第三方APP或者连线等方式投屏。 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2023年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整体回升向好,用电量还会有一个较大的增长。我们的判断是,全网紧平衡、局部有缺口、互济能保供。2023年电网投资将超过5200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2022年1-12月,中国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259.3万台,其中公共充电桩增量同比上涨91.6%,随车配建私人充电桩增量持续上升,同比上升225.5%。截至2022年12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521万台,同比增加99.1%。2022年公共充电站增量为3.7万座,保有量为11.1万座。 每日经济新闻:日前,杭州有新手爸爸,为了找照顾孩子的住家阿姨,开出了600元一天的价格,元旦假期还能翻倍,达到1200元/天,还找不到阿姨。发朋友圈感慨,这年头找阿姨比登天还难。 每日经济新闻:电视剧《三体》宣布将于1月15日起,在CCTV电视剧、腾讯视频、咪咕视频首播。与定档消息同步曝光的,还包括“时空”版海报及“同舟共济”版预告,人类文明与外星文明首次正面交锋,高燃开场。 大皖新闻:记者从年广久亲属处获悉,著名民营企业家、“傻子瓜子”创始人年广久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1月11日14时在芜湖逝世,享年84岁。 浙江省:统筹推进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和保供稳价三年行动,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实施省重大项目87个,5年计划投资6206亿元。构建“三纵八横十枢”的浙江水网总体格局,实施省重大项目161个,5年计划投资3129亿元。提升城镇设施韧性可靠程度,实施省重大项目128个,5年计划投资9553亿元。 北京市:目录链2.0于1月1日0时上线,目前本市80余个部门的市级数据目录、16个区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区级数据目录,以及民生、金融等领域10余家社会机构的数据目录全部上“链”。这是我国首个超大城市区块链基础设施。 国家电网董事长辛保安:2023年,计划再开工建设5座抽水蓄能电站,投运4座抽水蓄能电站,届时运行的抽水蓄能电站装机规模将达到3800万千瓦,是三峡总装机的1.6倍。2023年电网投资将超过5200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中证报:2022年以来,天合光能、中来股份、晶澳科技等上市公司纷纷扩张TOPCon电池产能。沐邦高科等公司则跨界布局,披露了20GW和10GW的TOPCon电池项目扩建计划。不同光伏电池技术路线将在2023年“狭路相逢”,迎来白热化竞争。 飞猪:2023年春节出游预订量同比去年增长超6成。中长线游需求持续恢复,跨省游订单占比已超8成,出境游预订量创下近3年峰值。春节期间相关旅游商品平均客单价同比提升超7成。 中汽协:燃油车购置税减半政策在去年6月出台以来,对汽车市场的促进作用非常大,行业呼吁购置税减半政策能够在2023年延续。如果一季度汽车销量下滑比较严重,相关部门会考虑政策的延续。 湖南长沙:2022年公布《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工作方案》,方案提到对依法生育两个及以上子女的本地户籍家庭,增加1套购房指标。根据家庭未成年子女数量在户型选择等方面给予适当照顾。相关政策已通过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正在按程序报备。 江苏盐城:将利用春节返乡置业高峰期,推出一系列促进住房消费的措施。其中,包括市区“房八条”购房补贴延期2个月,鼓励各地分板块开展线上线下返乡置业购房专场房展会。 自然资源部:要围绕扩大国内需求,着力做好自然资源要素保障。统筹优化“十四五”时期土地计划指标分配,适当增加今年指标,支持“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尽快落地;在严格管控围填海,守住海洋生态安全底线的前提下,保障国家重大项目及行业、民生用海用岛需求。 新西兰:2022年第三季度,住宅和生活类房产的销量降至14966套,为1990年有记录以来的最低水平,低于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15579套的前低点;12月房地产平均售价同比下跌5%,创自2008年以来历年的最大跌幅。 宁德时代:预计2022年净利润291亿元-315亿元,同比增长82.66%-97.72%。报告期内,国内外新能源行业快速发展,动力电池及储能产业市场持续增长,公司产销量明显提升。 比亚迪:印度子公司高级副总裁戈帕拉克里希南表示,比亚迪希望到2030年能占领印度电动汽车市场40%的份额。他说,比亚迪作为一家全球性制造商必须志存高远,而印度是个不错的发展选择,“因为人们认识到了对电动汽车的需求,充电基础设施正在兴起。” 中信证券: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655.33亿元,同比下降14.36%;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1.21亿元,同比下降8.57%。基本每股收益1.41元/股。 湖北宜化:松滋新材料与松滋肥业共同签署《关于10万吨精制磷酸项目之合作协议》,由松滋肥业自筹资金在松滋新材料厂区合作项目内投资建设10万吨/年精制磷酸项目,预计项目总投资不超过5亿元(含税)。松滋肥业为公司控股子公司,松滋肥业持有松滋新材料35%的股权。 中国交建:拟非公开发行优先股,发行总数不超过3亿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300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净额拟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普利特:公司控股子公司海四达近期与中科海钠,签署了关于在“钠离子电池产品开发和市场推广”的《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钠离子电池的材料、工艺路线和制造等环节紧密合作,尽快推动钠离子电池产品的量产落地,并且重点面向户用储能、备用电源、特种车辆等目标市场和共同导入核心客户应用。 东方日升:关注到有媒体发布“又见光伏圈奇事:东方日升高管朋友圈透露订单规模,卖方首席‘微信调研’”等相关报道。庄英宏在公司的职务为公司组件事业部全球市场总监,系公司中层管理人员。庄英宏发布的相关言论均系其个人行为,不代表公司立场。 大众汽车(中国):2022年在中国市场交付量达到318万辆,同比下降约4%,市场份额15.1%。其中,大众及捷达品牌239.71万辆、奥迪品牌64.25万辆。新能源领域,累计交付逾20.65万辆,同比增长37.1%。 中国商飞:C919大飞机必将提速扩产,抢占市场份额,国产大飞机事业将从全面研制向产业化阶段转型。C919规划未来五年,年产能计划到达150架,现在已经有1200多架的订单,产能进入成熟期,必然会有质的升级。 沪深股市:1月12日,沪指微涨0.05%,报3163.45点;深成指涨0.23%,报11465.73点;创业板指涨0.51%,报2458.49点。能源金属、电机板块涨幅居前,旅游酒店、酿酒板块跌幅居前。 沪深港通:1月12日,北向资金全天净买入94.45亿元。隆基绿能、中国平安、比亚迪分别获净买入11.92亿元、9.63亿元、4.58亿元。恩捷股份遭净卖出额居首,金额为2.75亿元。 龙虎榜:1月12日,上榜龙虎榜个股中,资金净流入最多的是安妮股份,为9788.71万元。机构参与龙虎榜中个股共涉及16股,其中6股被机构净买入,黑猫股份被买入最多,为5459.1万元。另外10股被机构净卖出,兔宝宝被卖出最多,三日净卖出2.54亿元。 融资融券:截至1月11日,沪深两市两融余额为15447.96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23.56亿元。其中,融资余额为14496.96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15.1亿元;融券余额为951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8.46亿元。 上交所总经理蔡建春:为更好支持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建议加大对创投机构专项政策的支持力度,吸引国际国内优质创投机构形成集聚效应和特色品牌,带动科技创新能力提升。 证券时报:当前经济数据整体不佳,增量政策还未完全发力,并且从历史来看,春节前夕市场行情一般,预计春节之前市场将保持震荡,波动较小。而春节之后,伴随着疫情的好转,经济数据将筑底回升,之后企业盈利也将逐步的修复,市场将会迎来中期震荡上行的区间。 财联社:今年开年以来,A股喜迎开门红,“聪明钱”北向资金疯狂入场,截止1月12日收盘,其已连续7日净买入,且1月以来累计加仓超500亿元。同时,融资余额也在不断加码,较去年年末有所回升。 上证报:受新能源电动车需求拉动,下游动力电池企业需求增长等影响,包括容百科技在内的数家三元正极材料企业的2022年业绩被普遍看好。业内人士表示,虽然还有多家三元正极材料公司尚未披露业绩预告,但得益于下游需求旺盛,相关公司大概率会有不错的业绩表现。 中证报:近期知名基金经理谢治宇等管理的基金纷纷公告增聘基金经理,这让投资者担心现任基金经理是否存在离职风险。业内人士表示,为规模较大的基金增聘基金经理,可以减轻现有基金经理压力,与现有基金经理能力圈形成互补,为持有人获取更好收益。 上证报:随着ETF赛道竞争日益激烈,产品辨识度成为基金公司的重要关注点。近期,多只ETF更改场内简称或扩位证券简称。业内人士认为,除了清晰的产品特征和定位,未来基金公司能否结合自身投研特色,布局好细分赛道,或将是冲出竞争重围的关键。 APOLLO出行:拟以20.23亿美元收购威马控股有限公司全资附属公司WM Motor Global Investment Limited的全部已发行股本,将通过以每股0.55港元的发行价配发及发行288亿股代价股份的方式进行结算。 中证报:近日,华龙证券IPO获证监会受理。从IPO排队情况来看,东莞证券等6家券商在排队。业内人士表示,随着行业竞争加剧,业务发展驱动资本需求,叠加多重风控指标监管,中小券商IPO进度有所提速,预计2023年证券公司资本补充趋势将延续。 澎湃新闻:默沙东莫诺拉韦于1月13日正式上市,上市后将通过医疗机构渠道进行配药销售。 美股:标普500指数收涨13.56点,涨幅0.34%,报3983.17点。道指收涨216.96点,涨幅0.64%,报34189.97点。纳指收涨69.43点,涨幅0.64%,报11001.10点。 欧股:德国DAX 30指数收涨0.74%,报15058.30点。法国CAC 40指数收涨0.74%,报6975.68点。英国富时100指数收涨0.89%,报7794.04点。 亚太股市:1月12日,香港恒生指数收涨0.36%,报21514.1点;恒生科技指数收跌1.32%,报4487.07点。日经225指数收涨0.01%,报26447.50点。韩国KOSPI指数收涨0.22%,报2364.69点。 人民币:在岸人民币兑美元(CNY)北京时间03:00收报6.7260元,较周三夜盘收盘涨390点。成交量287.91亿美元。离岸人民币(CNH)兑美元北京时间05:59报6.7266元,较周三纽约尾盘上涨412点,盘中整体交投于6.7733-6.7251元区间。 黄金:COMEX 2月黄金期货结算价收涨1.06%,报1898.8美元/盎司。 原油:WTI 2月原油期货收涨1.26%,报78.39美元/桶。布伦特3月原油期货收涨1.64%,报84.03美元/桶。 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主席:并没有打算禁止使用燃气灶,CPSC也没有这样做的计划。这个由四人组成的委员会正在研究这些家用设备的排放,并寻找减少相关室内空气质量危害的方法。 澎湃新闻:美国民航航班运营逐步恢复,但系统崩溃的原因仍未找出。当地时间1月11日18时许,美国联邦航空局(FAA)发布推特称,正在继续进行彻底审查,以确定空中任务通知(NOTAM)系统中断的根本原因。已初步追踪到一份损坏的数据库文件,目前没有证据表明系统遭遇网络攻击。 财联社:美国目前的债务已经达到31.39万亿美元,距离上限31.4万亿美元仅一步之遥。目前仍难确定政府达到债务上限的具体日期,因为收付款每天都在发生变化,但据目前的财政来看,债务上限可能最早在本周、最晚在3月就会被触及。 财联社:苹果公司将于3月10日以虚拟方式举办2023年年度会议。 比尔·盖茨:人工智能颇具革命性,不太看好Web3和元宇宙。人工智能的进步速度令人惊讶,会产生巨大影响。另外,最近大火的ChatGPT的整个方法和创新速度都令人印象深刻。 浙江省:回顾2022年的工作,“三个新”令人印象深刻,即全力出台新政策,全力抢抓新订单,全力挖掘新增量。仅去年12月,浙江全省20多个政府和企业团组出海抢单带回180多亿订单。 中证报:美国2022年12月CPI数据如期走低,美国劳工统计局当地时间1月1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不包括食品和能源,去年12月的核心消费者价格指数环比上涨0.3%,同比上升5.7%。据报道,尽管CPI有所下降,但整体CPI仍较上年同期上涨6.5%,凸显出生活成本上升给美国家庭带来的持续负担。美联储向来更为关注剔除容易波动的能源和食品价格后核心CPI的表现。业内预计,他们将在核心通胀中关注更为“核心”的部分。整体通胀降温的势头也极为明显。在需求下降之际,ISM服务业指数表现尚佳,该指数可能还要一段时间才能触底反弹。 东吴证券:为了避免过早停止加息导致通胀反弹,2023年政策利率仍将在高位维持几个季度,降息或要等到2024年。即使美联储在3月便停止加息,降息最早也要到 2024 年一季度,这与市场当前的预期存在分歧。在1月6日发布的非农数据显示薪资增速超预期下降后,市场巩固了这一预期。因此,美联储超预期鹰派引发市场波动的风险仍存。2023 年上半年与1995 年相比,经济更差、但货币政策更紧。股市的反弹空间有限,而美元指数更强,有望在二季度再迎来一波反弹,而商品的表现取决于中国疫情优化带来的需求多大程度上能抵消海外经济的放缓。 Shibor:1月12日,隔夜shibor报1.4650%,上涨3.9个基点;7天shibor报1.9920%,下跌0.4个基点;3个月shibor报2.3530%,上涨0.6个基点。
lg
...
东方财富网
2023-01-13
房价暴跌
富人
吃饱!加拿大富翁收购美国住房贷款机构 一笔省下2亿加元
go
lg
...
加拿大亿万富翁Stephen Smith收购美国住房贷款机构Home Capital Group Inc.,第一次出价19亿加元,最终估值为17亿加元,节省了2亿多加元。
lg
...
绿山墙的安妮
2023-01-12
全球大瘟疫简史
go
lg
...
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而普及缓慢,在英国成为
富人
和贵族的专利。最迟于16世纪,中国首先发明了成熟的人痘接种术,其中水苗法最为有效,即将患者的痘痂研磨成粉、加水稀释后蘸入鼻孔,接种成功率高且稀释过程可减轻接种后的发病病情。1688年俄国最先派医生来中国学习人痘术,但由于人痘术有2%左右的致死率,其在全球的普及过程缓慢,英国议会甚至曾宣布接种人痘是一种危险行为。面对人痘接种的危险,英国医生设计了术前准备4周、术后恢复2周、包括灌肠和食疗方案在内的冗长接种程序,并收取高昂费用,人痘接种术成为
富人
和贵族的专利。 理性的数量分析使得人痘术的价值被确认,1760年代后日益普及。1716年北美波士顿的牧师马瑟对242名志愿者接种了人痘,结果6人死亡,马瑟认为尽管直接接种人痘的致死率为2.5%,但不种痘患天花的自然死亡率为15-20%,因此人痘接种术仍然值得推广,这是第一个对医学程序进行数量分析的案例。随着人们对人痘术价值认识的深入及天花流行造成的恐慌,1760年代后人痘术终于在欧洲日益普及。 牛痘疫苗的发明使得人类看到战胜天花的曙光。1796年,英国医生詹纳发现患过轻微牛痘的挤奶女工不会感染天花,推测牛痘具有预防天花的作用,因此将牛痘浆液接种给一名8岁男孩和其他22名儿童,随后接种天花,但接种者安然无恙,证实了牛痘疫苗对于预防天花的有效性,且安全性超过人痘术。 除牛痘疫苗、冻干技术的发明外,强有力的政府推行及国际合作也是人类消灭天花的重要因素。牛痘疫苗的推广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起初人们认为接种牛痘可能导致人的变异,且牛痘疫苗的预防效果并不会立即显现,因此曾遭到抵制。在此情况下,欧美各国政府通过立法强制全民接种疫苗,天花得以逐步控制。但与欧美国家不同,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资金问题,且热带国家天气炎热造成的疫苗失活问题严重,牛痘疫苗的全民接种面临种种困难。20世纪中叶,世界卫生组织(WHO)成立并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消灭天花,同时适用于热带国家的冻干疫苗被发明,全球范围内的天花消灭计划稳步推进。1977年索马里最后一例自然天花患者痊愈,人类最终经过170年的努力消灭了天花病毒,成为目前唯一被人类消灭的传染病,只有美国和俄罗斯实验室还保存着天花病毒样本。 3 西班牙流感:人类历史上爆发力最强的瘟疫 3.1 起源:源于美国,可能与猪或禽类有关 西班牙流感由H1N1流感病毒引起,通过呼吸道或直接接触传播。最新的研究表明,H1N1流感病毒在遗传上可能来源于猪流感病毒或一种禽病毒,因此推断其起源于猪或禽类,也有可能是起源于禽类并经过猪感染人类。 西班牙流感的首个病例于1918年1月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哈斯克尔县被发现,2个月后在当地美军训练营集中爆发,随后疫情蔓延至美国各地及全球。 这场瘟疫被称为西班牙流感,原因是这场疫情爆发于一战,参战各国为了战争利益而封锁疫情消息,只有中立国西班牙大量报道了疫情,导致人们误以为疫情主要爆发于西班牙。 3.2 爆发:流行中发生变异,2年时间感染全球三分之一人口,死亡超过5000万 1918年3月,流感疫情首先在美国德克萨斯州的福斯顿军营爆发,1100名士兵患上重型流感,随后全美36个大型军营中24个陆续爆发疫情并传播至周围城市。1918年4月,美军陆续被派往欧洲战场,疫情开始扩散至欧洲及全球。但这一时期的西班牙流感致病性并不强,例如法国海军司令部的172名守卫士兵中大部分都感染了流感,其中54人住院,但最终全部康复,无一人死亡。进入夏季,疫情在西欧和美国开始消散,英国的一份医学期刊评论称“流感疫情已全然消失了”。 但实际上,代际传播后的流感病毒正在变异,瑞士、英国伯明翰、法国的一个小型兵站等局部地区开始出现高死亡率的流感疫情,总人口死亡率在5%以上。 1918年8月,一艘离开西非国家塞拉利昂的英国军舰爆发疫情,779名船员患病近600名,最终死亡51人,死亡率达到7%。随后流感传入美国和法国并于9月大范围爆发,数星期内传播至世界各地,第二次大流行到来。第二次大流行持续约3个月,造成大量死亡和大恐慌,仅10月美国就死亡20万人,医生和护士大量感染造成医院瘫痪,甚至棺材脱销,部分运兵船在14天的航行中死亡近一半,尸体被抛入大海,德军因流感而减员三成,成为其投降和一战结束的重要因素。 1919年冬,西班牙流感第三次流行到来,但致病力弱于第二次流行,整体影响不大。至1920年春,流感病毒神秘消失,从此销声匿迹。 事后来看,1918年西班牙流感具有流行时间短、传播范围广、感染人数及死亡人数多、青壮年死亡率高等特点。流行时间方面,这场流感始于1918年春季,历时仅2年,分别在1918年春季、1918年秋季、1919年冬季至1920年春季三次大流行,其中第二次最为严重;传播范围方面,西班牙流感基本覆盖全球所有人类聚集地,包括北极和太平洋群岛,其中一些北极圈的爱斯基摩人部落死亡率超过80%,很多村庄成为废墟;感染人数及死亡人数方面,西班牙流感死亡患者主要死于肺炎,尽管西班牙流感的致死率远低于黑死病、天花等著名瘟疫,但由于感染者基数大,造成了同样严重的死亡规模,经统计和估算,西班牙流感感染人数达到5亿,占全球人口的三分之一,而死亡人数在5000万-1亿人之间,人类历史上仅次于天花;死者年龄结构方面,16-40岁的青壮年占一半以上,原因是青壮年的较强免疫应答造成了更严重的细胞因子风暴,青壮年的死亡造成美国预期寿命下降约12年。 3.3 战疫历程:战争利益被置于公共卫生之上,防疫措施不力、消息封锁导致疫情扩大 1918年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各参战国家均进行了全国性动员及征兵,大量兵员聚集在居住环境不佳的军营或军事训练营中,为流感的爆发创造了有利环境。 第一次和第二次流感爆发的前期,政府受战争利益影响而未采取及时的防疫措施,反而进行消息封锁。1918年1月美国堪萨斯州医生迈纳即发现了这一传染病的危险性,发出了“严重流感”的警告,但当地政府未能给予重视。第二次流行初期,纽约、费城等城市的卫生部即使在当地出现流感致死病例后仍然否认流感的威胁,不仅拒绝实施流行病学家建议的禁止集会、隔离、关闭学校等措施,理由是会引起恐慌并干扰军事行动,反而费城却举行了几十万人规模的自由公债游行,用于战争公债的销售。美国公共卫生部和军医署也多次向美军司令部发出警告,要求停止军营间的调动、停止将染病的部队派往欧洲,但美军司令部认为停止派遣将助长德军士气,因此大部分没有采纳,派往欧洲的美军也未进行严格的检疫措施。相反,面对民间逐步扩大的疫情和恐慌,政府为了稳定士气,采取消息封锁策略,包括美联社在内的众多媒体提示民众“恐惧是我们的头号敌人”,使得民众警惕性下降且防控措施滞后。由于防疫措施不力,疫情很快在10月初大爆发,社会和军队陷入混乱,政府才不得不采取了严厉的防疫措施,但为时已晚。 战时机制导致医护人员被大量征调,加剧民间医疗资源的短缺和疫情的恶化。疫情爆发期间,大量医护人员被征调到军队医院,美国军队一度占用了全国四分之一以上的医护人员。另外,医护人员在疫情爆发中也损失惨重,如费城总医院43%的医护人员病倒,政府被迫启用已退休医护人员及尚未毕业的医学生,医护人员的短缺加重了民间的恐慌。 预防措施缺乏针对性、病原体确认的失误、治疗方案的缺失等因素导致社会防治混乱。1918年9月22日,美国政府首次发出预防流感的建议公告:避免不必要的拥挤现象;咳嗽和打喷嚏时掩口;用鼻而非口来呼吸;记住保持三清洁:清洁的口腔、清洁的皮肤、清洁的衣服;食物是战胜疾病的武器,仔细挑选并细嚼慢咽;饭前洗手;及时排便;衣服、鞋子、手套要宽松,让大自然作你的战友而不是凶手;如果空气清新,尽可能深呼吸。但长篇的建议中并未提及戴口罩、日常洗手消毒、室内通风等措施。同时,美国公共卫生部寄希望于科学家的科研工作,但病原体研究工作自始至终也未能完全明确疫情的原因,甚至一度误认为流感嗜血杆菌是致病菌并研制出疫苗,事后证明耗费巨大人力物力的疫苗无效。在此情况下,医生缺乏疫苗及有效的治疗药物,集体讨论治疗方案也未能达成共识,防治措施的匮乏是这次疫情高死亡率的重要因素。 4 霍乱:数小时即死亡,七次世界大流行 4.1 起源:印度是“霍乱的故乡”,商贸与殖民吹响爆发前奏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病人粪便排泄和饮用水污染传播,食物、生活物品和苍蝇亦可传播。霍乱病人初期大多没有症状,潜伏期1-5天,发病表现为剧烈腹泻、呕吐,继而身体脱水致死,若不能及时治疗,患者最快数小时至数十小时内就会死亡。 印度恒河三角洲是霍乱的地方性病源区,被称为“霍乱的故乡”。历史上印度有水葬的习俗,将人死后尸体置于恒河中使其顺流而下,因此印度和孟加拉境内恒河流域成为了疾病的策源地。自远古时代开始至19世纪初,由于地理环境封闭、陆路不畅,霍乱仅于印度、孟加拉国一带随着每年雨季来临而周期性流行,当时患者死亡率高达70%以上。 15世纪初,到过印度的欧洲人描述了疾病,开启西方世界对霍乱的认知。随商贸需求扩大和海路运输发展,印度次大陆被打通,霍乱加速外传。1817年,印度多省爆发霍乱,而英国殖民统治下频繁的跨区商贸活动奏响了霍乱世界大流行的前奏。 4.2 爆发:七次重蹈覆辙,至今生生不息 霍乱世界性流行起始于1817年的印度,之后传播至地中海地区。1830年霍乱首次登陆欧洲,1832年首次到达美洲,1852年以后首次于亚洲大面积爆发,每一次大流行都有数十万至百万人死亡。始于1899年的第六次大流行最为严重,历时逾20年,其中仅印度病死就达数百万人。1909年霍乱随商船登陆荷兰鹿特丹港口,同年意大利、匈牙利等中南欧地区爆发严重疫情。1904-1910年霍乱席卷俄国,后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俄国战俘将疾病带到多国军队中,霍乱随战乱步伐蔓延至世界各地。 广义上,1961年开始的第七次大流行至今仍在继续,霍乱从印度尼西亚向周边地区蔓延,逐步波及140多个国家和地区。根据WHO数据,1961-1992年霍乱流行期间全球患者数量超过280万人;至今全球平均每年新增霍乱病例约130-400万例,死亡约2.1-14.3万例。 除了死亡,历史上霍乱对人类社会亦造成多方面冲击,包括经济损失、欺诈、大逃亡和社会暴力。20世纪90年代,人们才开始详细统计疫情对商贸活动造成的经济损失。其中,当时的印度约有8亿人口,印度称霍乱使其运输和旅游业损失收入超10亿美元;而同期拉丁美洲的秘鲁仅有2千万人口,而霍乱使其贸易和旅游业受损已超过7.7亿美元。1832年法国首次爆发霍乱,医生短期内未能发现有效治疗方式,大量不法分子声称自己有治病秘方并骗取“国难财”,民众因恐慌对这些秘方深信不疑。1833年1月法国巴黎疫情仍未控制,民众恐慌导致12万人逃亡;1852年霍乱爆发于伊朗,惊恐之下伊朗国王与4/5的市民逃离了首都德黑兰。1820年,菲律宾爆发霍乱,民间出现谣言称外国人故意将疾病带入,导致马尼拉发生袭击外国人的暴力事件,2天内数十名欧洲人和华人被杀害。1892年俄国爆发霍乱,政府防疫措施失灵,导致民众袭击医生、警察和政府官员的暴力事件频频发生。 4.3 战疫历程:认知、科学、机制,缺一不可 早期面对未知的疾病,误判其传染性造成了霍乱大流行的后果。第二次大流行期间,欧洲人面对未知的疾病,就其“传染性”发生争论,但大规模检疫和隔离措施,与当时的现代化建设、殖民统治、重商主义等发展思路相矛盾,因此社会主流观点不愿承认其传染性,没有实施防疫措施,相关医学研究进展缓慢,导致疫情大规模扩散。1855年英国医生通过一张“地图”发现水是霍乱的传染源,从而有效控制了疫情传播。19世纪中叶,法国、德国、意大利等欧洲科学家努力查找霍乱病原体,但进展有限。1854年英国伦敦爆发区域性霍乱,次年英国医生斯诺通过流行病学和统计分析,绘制了病人居住地地图,认为病人密集度高的区域可能是病源所在地,并认定当地的一口水井是罪魁祸首。斯诺将结论上报政府,伦敦政府听取其建议封了水井,使发病人数大幅减少。 19世纪末疫苗问世却未能阻止霍乱流行,而配套的治疗措施和疫苗接种制度才是防疫的关键。1893年第一种针对霍乱的疫苗被研制出来,但并未得到普及,疫苗诞生也未能阻止第六次和第七次霍乱大流行。第六次大流行期间,印度逐步建立对霍乱的权威性治疗体系,才遏制了印度长达10年的严重疫情。1913年,埃及建立了强制接种霍乱疫苗的制度,此后埃及再未出现大规模流行现象。一战期间德国为军队强制注射了疫苗,之后霍乱通过俄国战俘侵蚀了匈牙利和奥地利军队,但德国军队因接种了疫苗而躲过一劫。20世纪疫苗科技和医治水平的不断进步逐渐削弱了霍乱的破坏力。1893年的霍乱疫苗保护率只有50-70%,保护期仅3-6个月,且具有毒副作用,由于成本高而未得到普及。20世纪80年代,口服霍乱疫苗问世,保护期达三年,头年保护率可达85%。2004年,中国研制的新型口服疫苗上市,大幅降低了成本和副作用,并成为WHO推荐用药,已经在非洲等贫困地区推广。目前,口服补液、静脉输液和抗生素的治疗体系已经能有效医治病患,死亡率可控制在1%以下。 短期来看,强有力的公共卫生管理措施是遏制疫情的关键。1866年美国纽约州通过改革法案成立了一支由专业医务人员组成的委员会,以应对纽约霍乱。该委员会颁布了31000多道禁令、12000英尺长的卫生清理区域命令、770道蓄水池清理条例,最终有效控制了疫情。20世纪初中国政府在东北建立特别疫情指挥部,在多地主要铁路交汇处建立隔离和收留中心、对所有公共运输设施消毒、严格管理丧葬场所等,在三个月内遏制住了疾病。 长期来看,改善居民用水卫生条件是防疫之本,建立全球性预警系统和防控机制是全球战疫的重要举措。19世纪末的霍乱世界流行,使各国政府开始积极建立卫生保健规则和兴建新式卫生下水道系统,有效防止了霍乱再次爆发。但是目前世界贫困地区卫生条件仍然堪忧,全球约20亿人无法获得清洁水,厕所等卫生设施的缺乏也是霍乱流行的重要原因。2017年,WHO制定了终止霍乱的全球规划图,要求各国配合及时发现并通报疫情、在贫困地区改善卫生基础设施和推广口服疫苗、协调全球力量帮助疫情受灾区,目标于2030年实现各国霍乱人数减少90%,并在20个国家彻底消除。 5 SARS:21世纪的首次全球瘟疫 5.1 起源:从吃“野味”到吃板蓝根 SARS是21世纪出现的第一个严重和易于传播的新疾病,由变种冠状病毒引发,主要通过近距离飞沫和接触传播,但不排除有粪口传播等其他途径。其临床表现为发热、呼吸困难等,与肺炎症状类似,因此最早被称为“非典型性肺炎”,简称“非典”,后被WHO命名为SARS(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直译为“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2013年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证实SARS病毒的源头是中华菊头蝠,而野生动物市场上的果子狸是病毒的直接来源。 2002年11月16日,首例“非典”出现于中国广东省。疫情初期,由于病理未知,官方并未对外公布病情,引发了民众的猜测和恐慌。广东民间有传言称医院有大批病人因某种“怪病”而死亡,而民间认为煲醋和吃板蓝根可以预防怪病,因此市面出现抢购米醋和板蓝根的风潮。不少人由于买不到米醋和板蓝根,转而求助中国香港的亲友,亦造成部分中国香港民众恐慌,疫情也开始被外界所知。 5.2 爆发:春运助推,短暂冲击经济,持续触动社会 2003年2月正值中国春运,返乡返岗过程中人员大规模流动,2月中国客运总量达14.73亿人,旅客周转量达1338.94亿人公里,均达到全年峰值。2月,与广东临近的中国香港出现病患,山西省也出现自广东返乡的病患,但3月才被确诊。3月北京、内蒙古、中国台湾等地陆续出现首例确诊病例。截至3月底,中国内地报告病例806例,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共计540例。 2003年2月下旬,一名常驻上海的美国商人在途经中国香港到达越南河内后确认染病,并传染了多名当地医疗人员。常驻河内的WHO医生向WHO通报了病情,3月12日WHO发出了全球警告,3月15日WHO正式将该病命名为SARS。之后SARS从东南亚传播到澳大利亚、欧洲和北美。7月,全球SARS确诊和疑似病例数均不再增长,疫情基本结束。根据WHO数据,截至2003年8月,中国内地累计报告SARS病例5327例,死亡349例;全球累计患病8422例,死亡916例。 SARS流行期间民生经济遭遇短暂冲击。疫情期间政府限制人员流动,叠加民众自主减少外出和消费活动,一定程度阻碍了经济发展。2003年4-6月中国客运量明显减少,其中5月客运量减少至8.09亿人,仅是2月的54.9%。2003年全国二季度GDP增速从11.1%下滑至9.1%,其中运输物流业和住宿餐饮业下滑明显,分别降至2.3%和7.4%。然而疫情过后经济快速恢复,住宿餐饮业甚至出现短暂爆发,GDP增速恢复至10%。 SARS爆发间接撼动了部分地区政治局势。例如,中国香港爆发疫情后,民众认为特区防治不力而导致社区大规模传染,引发了民众对特区的不满情绪。同年爆发约50万人参加的游行,其中游行口号包括“非典危,港人更危”、“无能管治,灾难绵绵”等,可见SARS的爆发是当时政治游行的催化剂。此外,香港旅游业因疫情而倍受冲击,严重影响香港经济,因此香港特区向中央请示,催生了对内地居民的“自由行”政策,使中国香港与内地的关系进入历史新篇章。 SARS对医疗卫生系统产生冲击,一部分幸存者至今仍遭受激素治疗的后遗症。对医护人员而言,由于初期不知疾病的传染性,大量医者因防护不足而感染,2003年5月6日北京公布确诊SARS患者1897例中医护人员就有335人,约占18%。据统计,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分别有13位和8位医护人员人因此殉职。对一些患病后治愈的幸存者而言,由于缺乏有效治疗手段,抢救中使用的激素类药物易引发后遗症,有人因此长期遭遇疾病折磨和经济困境,这部分人在10年后才被广泛关注。 5.3 战疫历程:信息公开是战疫的转折点 疫情初期,信息的隐瞒或误判导致民众和政府掉以轻心,加剧了传播风险和防疫难度。2003年2月11日广东省政府表示所有病人的病情均在控制当中,2月12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人表示全国近期内不会发生大范围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因此民众毫无戒备之心,广州民间如期举办大型活动,例如2月12日广州举办现场球迷超5万人的中国和巴西的足球友谊赛,2月18日举办了罗大佑万人演唱会。中国政府也未能及时向WHO通报疫情,2月10才将疫情通知了WHO,且仅包括广东省的发病状况。同时,中国拒绝WHO调查人员进入北京考察,因此外界也未能第一时间了解疾病情况。直到4月4日,国家旅游局仍宣布中国一切旅游活动正常进行。 信息公开后,中国各部门政府第一时间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控制疫情,防疫工作步入正轨。4月17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后,政府认识到了SARS的严重程度和潜在威胁,开始严肃应对。4月19日时任总理温家宝正式警告地方官员,瞒报少报疫情的官员将面临严厉处分。4月20日北京公布共有确诊339例(原先仅37例)。当日,中国政府宣布了多项政策和人事任免,包括:卫生部宣布实行“疫情一日一报制”、多所高校停课、任命王岐山担任北京市代理市长等。4月26日民政部与卫生部联合发出紧急通知,要求SARS患者遗体要及时、就地火化,不得举行遗体告别仪式;4月30日卫生部通知要求SARS防治场所严禁使用中央空调;5月9日国务院公布施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信息公开也引起了WHO与世界各国对疫情的高度重视,全球警报系统和对疫情防治的协调统筹能力发挥了显著作用。由于越南河内向WHO通报了病情,3月12日WHO发出全球警告,建议隔离治疗疑似病例,并成立医护人员网络以协助研究SARS疫情。自4月2日WHO先后进入中国广东、北京和澳门协助调查,疫情信息逐步公开,世界各国建立信息通报和共享机制。4月15日WHO将中国广东、山西、香港、台湾以及加拿大多伦多、越南河内和新加坡列为疫区。之后,加拿大发布了多份隔离令,新加坡、中国香港和台湾采取了疑似病例隔离、学校停课等措施。疫区以外的国家和地区政府纷纷出台政策防止公民前往疫区。5月-7月,WHO陆续将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内地、加拿大以及中国台湾从疫区中除名。 SARS期间,中国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并及时调整防范措施,阻止了疫情后发省份和地区的疾病扩散。例如,山西、内蒙古、北京等地的疾病传播多数源自于从广东返乡人员,且农村地区传染风险大,这些规律引起了政府高度重视。4月22日国家旅游局规定不得组织到中西部地区和农村旅游,防止疫情通过旅游向农村和边远地区扩散。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亲自到四川农村视察防疫执行情况,四川政府也针对返乡农民工采取措施了跟踪隔离等措施。后来四川全部病例均为输入型,未发生本地传播。截至5月中旬,中国内地31个省份和地区中,有7个地区无病例,12个地区确诊病例控制在个位数。 SARS之后,中国就应对公共突发事件建立了更完善的法律法规和处理机制,信息透明成为公共决策重要组成部分。1989年中国颁布并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根据该法,信息公开的裁量权在地方政府而非中央。这一法律漏洞导致广东省政府未能及时通报病情。2005年该法被修订,规定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需要采取最高级别的预防、控制措施,且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予以公布、实施。2008年5月1日中国正式实施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了县级以上政府部门应依法公开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预警信息及应对情况。 6 危险重重:麻风病、炭疽病、黄热病、肺结核、疟疾、伤寒、MERS 麻风病:“隔离”的抗疫方式登上历史舞台,由曾经的残忍、粗暴逐渐转变为文明、科学。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经飞沫传播,患者身体组织出现肿胀或溃烂,易致失明或身体残疾。公元前1000-600年古埃及和印度已有该病的记载,后来疾病于中世纪爆发于欧洲,中世纪后爆发于亚洲,至今麻风于部分贫困地区依然流行。世界各地均有患病,主要集中在南亚、东南亚、非洲和拉丁美洲。早期人类用较粗暴隔离的方式应对麻风。中世纪欧洲对麻风病人进行排斥,病人甚至曾与犹太人一起被屠杀;古代中国民间将麻风病人弃置荒野,使逃亡者逐渐聚集成“麻风村”。随人类对疾病的认知进步,隔离方式变得更加文明和科学。中世纪欧洲有教会专门收留麻风病人,11世纪英国建立了第一个麻风病禁锢所,13世纪欧洲已有19000个禁锢所,18世纪中国建立了第一所慈善性质的“麻风院”,19世纪印度将麻风病人单独隔离至收容所。1940年代抗生素问世,麻风病方得以治愈。然而至今世界上一些医药贫困的地区依然有麻风病在流传。 炭疽病:人畜共患,催生了生物武器,书写了残酷的战争和恐怖主义历史篇章。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所致的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经接触传播,宿主多为动物皮毛及畜产品,主要表现为皮肤坏死或水肿,最快1-2日即可夺命。公元前1500年已有疑似炭疽症状的记载,20世纪通过羊毛自然传播的炭疽在世界多国大规模流行。后来,人类发现炭疽杆菌容易繁殖、存活时间长、致命快,且通过动物传播隐蔽性强,很多强权国家借此研发生物武器。一战期间,德国间谍在纽约港口向运往欧洲的马匹身上注射炭疽病毒,造成牲畜死亡以扰乱敌国后勤供应;二战期间,英国在格鲁伊纳岛试验了一颗炭疽杆菌炸弹,直至1990年英国官方才宣布该岛已脱离危险。二战后,兽用疫苗和抗生素已经能有效防止炭疽的自然传播,然而人类仍未阻止人为传播。2001年美国“911”恐怖事件爆发后,有人把含有炭疽杆菌的信件寄给数个新闻媒体办公室以及两名民主党参议员,导致17人感染,5人死亡,并造成城市恐慌。 黄热病:科学家以生命代价证实蚊子是传播媒介,成为疫情防控的转折点。黄热病由黄热病病毒引起,主要通过蚊子传播,患者突出表现为黄疸、发热、出血等。目前的研究已经证实,黄热病病毒起源于非洲或美洲猴子中的相似病毒。作为一种以蚊子为传播媒介的传染病,黄热病早期主要在非洲和美洲的热带地区流行,17世纪商贸活动往来将黄热病的流行地区扩大到北美和欧洲。在数百年不断出现的疫情中,黄热病主要杀伤白人和印第安人,而黑人患病较少,这可能与白人和印第安人从未接触过黄热病而缺乏免疫力有关。1668年黄热病首次出现在纽约,此后黄热病在美国各地间隙性爆发达百年之久,1800年黄热病开始在欧洲地中海沿岸大规模爆发,并曾导致巴塞罗那六分之一的人口死亡。面对黄热病的威胁,欧美各国政府主要吸取了防控黑死病的经验,如隔离检疫、清洁城市环境等,但由于缺乏对黄热病传播途径的认知,这些措施的效果有限。1900年,美国军医里德奉命研究黄热病的防治方法,过程中其两名助手自愿接受感染蚊子的叮咬导致一人死亡、一人健康严重受损,最终以生命的代价证实蚊子是黄热病的传播媒介,由此灭蚊成为预防黄热病的主要手段,成为人类控制黄热病疫情的转折点。1936年,美国细菌学家泰勒发明了黄热病疫苗,进一步削减了黄热病的威胁。至今,世界大部分地区均已不再有黄热病出现,但在非洲和拉丁美洲部分地区,政府公共卫生意识不足、执行不力等因素使得黄热病仍然间歇性爆发,黄热病目前仍然是威胁世界卫生安全的主要瘟疫之一。 肺结核:防控阶段性胜利后的忽视导致再度流行,移民难民流动及细菌耐药加大防控难度,至今每年死亡150万人。肺结核是结核分支杆菌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染,大多数感染者没有症状,也没有传染性,只有10%的感染者会恶化为开放性结核病,表现为慢性咳嗽、咳血、体重减轻等,致死率50%。肺结核是一种古老的疾病,至少可溯至新石器时代,发病主要与拥挤环境、营养不良有关。随着城市规模及人口密度的增加,18世纪末欧洲的肺结核疫情达到顶点,每年的总人口死亡率达到1%。1882年德国细菌学家科赫首次分离出结核杆菌,1921年卡迈特发明卡介苗,1944年链霉素被发明,人类防治肺结核的手段不断丰富,全球尤其是发达国家的肺结核疫情得到较大程度的控制。疫情防控的阶段性胜利使得各国政府开始忽视防控工作,加上移民难民流动的增加、多重抗药性菌株的出现及HIV关联肺结核患者的增多,1990年代后肺结核再度全球流行,1993年WHO宣布肺结核疫情进入全球紧急状态,2006年发起结核病防治计划但未能达成2015年的防治目标。据估计,仅1882年发现结核杆菌以来全球就有至少2亿人死于肺结核,而目前全球约有四分之一的人口患有潜伏性结核病,美国也有5-10%的比例,全球每年死亡150万人,死亡者95%来自发展中国家。 疟疾:目前全球感染者达2亿,疫苗、药物研发及国际间合作仍需加强。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蚊子传播,患者2-3天发作一次,表现为发热、畏寒等,在中国又被称为“打摆子”。疟疾的流行历史较长,公元前2700年中国就有了疟疾的历史记载。目前的研究证据显示,疟原虫可能来源于感染黑猩猩或大猩猩的近亲物种。由于疟疾主要通过蚊子传播,因此主要流行于热带地区,尤其是非洲,但也曾在欧洲和北美流行。1880年法国军医拉韦朗首次发现疟原虫,1898年苏格兰医生罗斯证实蚊子是疟疾的病媒,随后灭蚊和防蚊成为预防疟疾的主要手段并产生明显效果。药物方面,秘鲁原住民最早发现金鸡纳树树皮具有治疗疟疾的作用,该疗法1640年传入欧洲,后化学家发现其有效成分是奎宁,20世纪中叶氯喹和青蒿素先后被发明,一系列新的药物降低了疟疾的威胁,但多年的使用使得抗药性疟原虫不断出现。疫苗方面,直到2015年第一种疟疾疫苗才被成功研发出来,但其保护效率不高且仅能维持一年半。由于疫苗长期缺乏且蚊子和疟原虫通过进化而抗药性不断增强,加上发展中国家在公共卫生方面投入不足,疟疾的防控形势不容乐观,2015年全球疟疾感染者达2亿人,死亡44万人,死亡者90%来自非洲。 伤寒:“伤寒玛丽”让人类发现了“健康带菌者”,推动免疫学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公众对人权的热议。伤寒是一种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为发热、畏寒,严重者可导致肠穿孔以致命。伤寒杆菌在水中可存活2-3周,在粪便中能维持1-2个月。伤寒杆菌携带者容易通过其接触过的水和食物向外散播细菌。1906年美国一位
富人
雇佣了一位爱尔兰移民“玛丽”做厨师,结果一屋子里的11个人中有6人感染伤寒。经医学专家调查,玛丽之前的7个工作地点都曾爆发过伤寒,累计22人患病。然而,外表健康的玛丽抗拒检查,认为这是一种侮辱,在多次反抗后才被警察强制带走。玛丽成为了第一位无症状伤寒病菌携带者,她的出现吸引大量医学研究,医学发现了人体免疫机制在病原体毒性有限时能阻止发病,但不能彻底消灭病原体。另一方面,美国卫生部曾对玛丽进行强制隔离并要求其不能再当厨师,但由于大众缺乏对“健康带菌者”的正确认知,且玛丽本身带有“移民”、“女性”等易引起社会歧视的标签,政府被媒体和大众指控侵犯人权。然而,1915年玛丽又引发了一场25人的大感染,公众对玛丽的态度由同情转变为憎恶。“伤寒玛丽”也因此成为代名词,推动了社会关于疾病和人权的思考。 MERS:源自中东却在三年后的韩国意外爆发,医疗业私有化和公共卫生管理缺失是罪魁祸首。MERS(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中东呼吸综合征)与SARS类似,均是由冠状病毒导致的呼吸道传染病,2012年始发于沙特,主要在中东地区流行。根据WHO数据,截至2020年1月全球共有MERS确诊病例2519例,死亡866例,死亡率高达34.3%。全球共有27个国家出现过确诊病例,但超过80%的病例都在沙特。然而2015年5月韩国突然爆发MERS,成为全球仅次沙特的第二大疫情国。5月20日一名从中东出差回国的韩国男子确诊,5月29日该男子已传染9人,6月8日韩国确诊68人,7月11日确诊数达186例、死亡38例,1.7万人隔离,2900多所学校停课,引起社会极大恐慌,疫情持续近7个月才消停。MERS的爆发揭露了韩国公共卫生管理的多重漏洞。疫情初期,韩国政府拒绝公开收治MERS患者的医院名单,而医院是MERS传播的主要场所,导致疫情加剧、民众恐慌。信息不透明的背后是韩国医院私有化和管理体系漏洞。韩国医疗体系私有化程度高,众多私人医院担心影响“生意”而不愿公开名单,同时政府也担心信息公开导致医院不肯接收新的病人而选择不作为。疫情结束后,韩国政府开始采取多项措施加强公共卫生管理,2018年9月韩国再次出现MERS病例,但政府仅一个月就控制住了疫情。 7启示 7.1 瘟疫对人类社会具有巨大的破坏力 黑死病削减了欧洲30-50%的人口,天花导致3亿人死亡,西班牙流感致死破5千万,霍乱至今每年仍然夺走几百万生命……宏观上是数字,微观上是多少家庭的悲欢离合。瘟疫对经济的冲击长期来自人口削减对生产力的破坏,短期来自商贸活动停滞带来的直接影响。然而,我们难以准确估计其真正影响,因为没有人知道“假如没有瘟疫,世界会发生什么”。同时,天灾背后的“人祸”也让人刻骨铭心,欧洲中世纪黑死病导致的犹太人被迫害和屠杀,1918年西班牙流感导致医院瘫痪,2001年恐怖主义散播炭疽细菌引发骚乱,2003年SARS导致板蓝根脱销,人心的恐慌与猜疑、社会的动荡与不安随瘟疫一幕幕上演。遥远的历史显得模糊,冰冷的数字缺乏震撼,只有当我们亲身经历的时候才深感瘟疫的残酷。 7.2 瘟疫危机往往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催化剂 落后、不健全的社会形态或制度的弊端往往在瘟疫中被放大,而瘟疫导致的生存危机又能够迫使人们突破旧有社会形态或制度,进而使人类文明在危机中不断前进。例如黑死病期间,宗教忏悔和种族迫害均未能产生防治效果,反而隔离检疫措施使很多城市免于瘟疫或者疫情缓解,对比效果的强烈冲击使得人们思想逐步从中世纪的宗教禁锢中走出,成为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开端。2003年SARS爆发初期我国政府在信息公开方面的问题引发政府信任危机,事后我国出台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促进了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改革进程。2015年的MERS爆发也引发韩国政府对医疗行业监管的反思。抗疫经验和教训就这样不断转化为推动社会前行的动力,与人类文明进步相生相伴。 7.3 瘟疫是在人类定居、驯化动物、城市等文明进程中产生的 从表面看,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是传染病的根源,但人类在几百万年的历史中只有近1万年才出现瘟疫,说明瘟疫的产生可能也有人类自身的因素。从演化生物学看,瘟疫的产生需要微生物获得感染人的能力并持续在人与人之间传播,而这些均需要人类的一系列“配合”才能实现,如定居、驯化动物、城市等。大约1-1.2万年前,原以四处打猎为生的人类由于大型野生动物灭绝而被迫定居,并先后驯化了植物和动物,这两大变化为瘟疫的产生提供了直接条件。一方面,定居后伴随而来的老鼠、驯化后的牲畜等提供了潜在的病原体并与人类长期接触,继而这些病原体通过定向进化而变为人类传染病;另一方面,定居使得人类排泄物与食物、饮水开始有了交叉污染的可能,为众多传染病提供了传播的条件。大约6000年前,美索不达米亚首先出现了城市,城市的出现使得人口聚集,这为传染病的大流行提供了条件。人类文明在定居、驯化动物、城市等过程中得以发展,但也为瘟疫的产生提供了条件,瘟疫因此被称为“文明病”。 7.4 捕杀野生动物正在成为新传染病产生的重要原因 近现代以来,捕杀野生动物在人类各类嗜好和生活陋习的驱动下增多,造成野生动物所带有的病原体获得了接触人类并适应人体环境的机会,多种新传染病因此产生。经调查,19世纪末鼠疫的全球第三次大流行是人们追求皮草服饰和大量猎杀土拨鼠导致的,近年来SARS、MERS、埃博拉病毒等也被证明其直接或根本来源是蝙蝠、果子狸等野生动物且与食用野味有关。因此,保护野生动物、改变生活陋习对减少新传染病的发生及公共卫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7.5 科学是人类战疫史上最有力的武器 以祈祷来驱散病毒、以杀猫来消灭鼠疫、以板蓝根来治疗怪病、以偏方来求得心安……不科学的防疫措施和应对方法非但不能遏制疫情,甚至可能加剧传播、伤及更多生命。相反,19世纪下半叶现代微生物学的发展及科赫法则使得众多的传染病得以明确病原体和传播途径,一方面为针对性的防疫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另一方面也为疫苗开发提供基础。20世纪中叶以来发明的抗生素、重组疫苗和抗病毒药物更是极大丰富了人类防治传染病的手段,显著降低了众多传染病对人类社会的威胁。此外,科学精神也发挥了巨大作用,比如1796年詹纳正是通过细致观察、理性分析和严谨试验的科学精神而发明牛痘疫苗,又如1854年英国伦敦爆发的霍乱中,斯诺首次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即地图标记的方法确定传染源为一口水井,随后水井的封闭大大缓解了疫情。历史证明,现代科学及理性严谨的科学精神是人类战胜瘟疫的最有力武器。 7.6 政治不可凌驾于科学之上,政府要重视防疫,信息要公开透明 政治不可凌驾于公共健康权益和科学之上。19世纪,欧洲现代化建设、殖民统治、重商主义正值鼎盛时期,而检疫、隔离等措施与之相矛盾,因此执政者轻视且执行不力,最终导致霍乱疫情扩散。1918年美国的执政者隐瞒疫情的严重性,将战争利益放置于防疫之上,导致西班牙流感随“一战”蔓延至全球。2003年中国部分地方政府为遏制恐慌和维护稳定而瞒报病例,错过了防疫的最佳时机。2015年韩国政府未公布患者所在医院更让民众感到恐慌。重视不够、瞒报误报、措施不力往往导致疫情快速恶化,不仅不能带来稳定,反而导致政府公信力受损、社会猜测和恐慌,最终祸及自身。因此政府应将公共卫生安全放置首位,信息公开透明,直面疫情并第一时间组织抗疫防疫工作,尊重专业人士意见,确保行政措施科学有效。 7.7 完善的公共卫生体系是防疫的根本 除医学进步,完善的公共卫生体系并确保执行是防疫的关键所在。14世纪意大利部分城市专业卫生机构的出现使得隔离检疫等措施得以有效实施并使一部分城市免于黑死病疫情,19世纪中叶开始欧美国家通过卫生立法强制牛痘疫苗的全民接种并得以逐步控制天花流行, 19世纪饮用水的清洁及厕所革命使得霍乱疫情得以大幅缓解。反面来看,一战期间,虽然已经有霍乱疫苗,但匈牙利和奥地利军队未注射疫苗,仍然造成传染悲剧,而德国的强制性疫苗接种帮助德军躲过一劫。因此面对各类可能突发的传染病,加强公共卫生设施建设、建立卫生保障机制、加强应急管理和执行力、最终使公共卫生体系进一步完善是防疫的根本。 7.8 瘟疫无国界,全球应携手抗疫 无论是蒙古鼠疫席卷欧洲、印度霍乱向西传播,还是中东MERS占领韩国、美国流感蔓延世界,一种疾病从“地方病”进化为“世界病”的过程,均离不开商贸、旅游、战争、殖民等人类文明之间的交往。瘟疫无国界,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都难以独善其身。另一方面,巨大的风险使得公共卫生领域的全球合作持续推进,20世纪WHO已经成功消灭了天花,SARS期间WHO对各国的预警、督促和治疗建议有效遏制了疾病的全球传播,2017年WHO的终止霍乱全球规划也已经进入实施。但目前世界各地的卫生资源不平衡问题仍然突出,全球疫情信息共享机制也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公共卫生领域的国际协作机制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 7.9 未来传染病仍是人类社会的重大威胁 从遗传角度,细菌和病毒具有比动植物快的多的繁殖和进化速度,其中遗传稳定性差的RNA病毒及单链病毒具有更强的变异能力,因此对人类社会的威胁更大。而在可见的未来,人类与牲畜、宠物及野生动物的接触将无法避免,这为寄生于动物身上的病原体提供了适应人体环境并传播的机会。同时,未来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口密度的增加及全球人员流动的加快都将为病毒或细菌的人际传播提供越来越有利的环境。反观现代医学的发展水平,疫苗及抗病毒药物的研发需要数年时间,无法在疫情爆发后的短期内完成研发,生产方面也不具备迅速满足全球需求的充足供应能力,隔离等防疫措施将仍然是未来面对突发疫情的主要手段,手段的单一性使得未来传染病的防治面临较大不确定性和风险。因此,比尔盖茨曾表示“在全世界范围内,大家还没有足够的准备来应对突发传染病”。 7.10 人类的自我救赎:短期应急与长期防疫 短期应急: 1)迅速响应。疫情线索出现后要迅速加以研判,确定疫情发生后要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机制,成立疫情防控指挥部,明确各部门职责;尊重专业人士意见,采取科学的应对措施,并确保执行。 2)明确源头。尽快启动流行病学调查,调查疾病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并及时公开。针对传播方式采取相应措施阻隔传染源。 3)病原鉴定。获取样本后,开展实验室检测、诊断及病原学鉴定工作。 4)信息公开。树立坦诚、公开的理念,启动疫情监测系统和疫情通报制度,及时、准确地公开信息,并接受社会监督;同时加强跟国际社会和科技界的沟通,共同战胜疫情。 5)隔离追踪。在疫情初期应第一时间隔离患者,并追踪其密切接触者;建立专门的收容收治场所,并加强隔离场地人员流动控制和健康人员的防护措施;确保疑似病例和高危感染人士隔离观察。 6)积极治疗。对传染病患者应集中隔离治疗,全力救治并减免费用,及时制定传染病的标准化治疗指南或方案,同时加强医护人员防护,避免医护人员感染。 7)后勤保障。调动政府和社会力量支援疫区,做好准备应对疫情期间民众生产活动和生活起居可能发生的困难,维护社会各环节稳定运作。 8)经验总结。随着对疾病的认知进步以及疫情始发地区的防疫效果,应不断总结治疗和防范经验,不断完善疫情应对措施。疫情后期也要有序推进复工复学,尽量减弱疫情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长期防治: 1)加强配套法制建设。完善传染病防治相关法制建设,包括重大事件应急、信息公开、医者保障、吹哨人保护、市场监管、媒体舆论等,一方面确保合理措施有法可依,另一方面规范行政执法行为,避免执法的随意性,公权力被滥用。 2)完善公共卫生应急体系。进一步完善传染病预警和监测制度;制定传染病预防控制预案,内容包括:传染病预防控制指挥部的组成及职责、传染病的监测、传染病的报告和通报制度、疫情中卫生机构任务职责分配、传染病分级、疫点疫区现场控制、医疗物资储备与调用等。 3)加强公共卫生投入和管理。加强饮用水、下水道、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等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有计划的疫苗接种制度;强化对畜牧业的检疫工作;开展群众卫生活动,进行预防传染病的健康教育。 4)继续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实施分级诊疗;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支持、鼓励“互联网+医疗”的发展。 5)加大医疗科技投入。加大对基础医学、药物及疫苗、医疗设备、体外诊断等医学领域的投入力度,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依靠科学对抗瘟疫。 6)加强自然环境和野生动物保护。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加强执法力度,打击非法捕杀及贩卖野生动物等活动;大力倡导改变食用野生动物等生活陋习;加强对野生动物的检疫工作。 7)重视全球合作与履责机制。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国家间合作,进行国际传染病防治、医学、公共管理等领域的经验交流,有能力的国家应积极帮助世界贫困地区早日战胜疾病。
lg
...
金融界
2023-01-06
三亚春节20万一晚酒店已售罄!老板一个月赚回三年亏损!扩内需还是要靠有钱人…
go
lg
...
讲,一个人的收入来源于另一个人的支出,
富人
的支出多了,为期提供服务的普通人就业和收入就会提升,这样就会形成良性循环。希望所有有钱人都努力“把钱花光,为国争光”……
lg
...
金融界
2023-01-05
巴菲特罕见干预地方事务 反对奥马哈有轨电车项目
go
lg
...
与当地事务的惯例,尽管“让一个92岁的
富人
告诉他们什么对他们的未来有好处,可能会让许多人感到不快。”他说,他想对有轨电车发表意见,因为该项目“如果实施,将耗资巨大”。 巴菲特写道:“延长或加强公交系统的密集服务可以更好地为居民服务。随着人口、商业和目的地的变化,公交系统可以重新设计。在大量公共补贴的推动下,有轨电车继续无脑地推进。错误就像用水泥浇铸了一样。” 奥马哈拟议中的有轨电车将从距离巴菲特在市中心居住了几十年的家不到20个街区的地方出发,在前往市中心的路上将经过他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总部。 奥马哈互惠人寿的高管在宣布他们的新办公大楼时表示,新的有轨电车是该计划的关键部分,因为它将为前往新总部提供便利。该公司周四拒绝直接回应巴菲特的批评。 该市正指望从有轨电车沿线其他开发项目中获得的新税收收入来支付该项目的费用。市议会已经批准发行用于支付这笔费用的债券。 巴菲特说,如果有机会,他会对这个项目投反对票,但奥马哈市并不需要举行投票。自今年1月与奥马哈互惠人寿的新总部同时宣布以来,该项目一直在推进,几乎没有遭到公众的强烈反对。 奥马哈市长简·斯托瑟特(Jean Stothert)对《奥马哈世界先驱报》说,她周三与巴菲特会面,讨论了有轨电车和城市发展的问题。 “我非常钦佩巴菲特先生,”斯托瑟特说,“但我尊重地不同意他在有轨电车问题上的立场。” 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总部只有20多名员工,即使有轨电车经过他们的前门,也不太可能增加使用有轨电车的人数,因为它只会延伸到该办公室以西约7个街区。 但巴菲特的这个商业帝国在全球拥有90多家公司,包括BNSF铁路公司、Geico保险公司、几家大型公用事业公司,以及包括Dairy Queen和Precision Castparts在内的各种制造和零售业务。伯克希尔还持有价值约3000亿美元的股票,主要投资于苹果、可口可乐和美国银行等。
lg
...
金融界
2022-12-31
2023年电动车股票投资指南
go
lg
...
感受到了营收的压力。 "新车市场是
富人
的游戏,"Krebs说,供应限制和汽车制造商对利润率更高的高端汽车的关注是价格驱动因素。 道琼斯美国汽车指数在2022年已经下跌超过60%。在12月的大部分时间里,该指数接连创下52周的新低,包括周五最新公布的数据。 前方仍然有惊涛骇浪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Adam Jonas在12月14日给投资者的一份说明中表示,鉴于需求下滑、通货紧缩以及电动汽车供需的不利变化,预计2023年的汽车盈利将面临挑战。Jonas说,他预计2023年经季节调整后的汽车注册年率将同比增长7%。 "我们认为美国经济和融资条件都是汽车需求的利空,会被库存和产量的增加所抵消,"他说。"在我们看来,这种情况的净影响将是价格下降和数量增加。" 富国银行分析师Colin Langan在12月14日给客户的一份说明中也表示,预计"前方仍有惊涛骇浪"。该公司将轻型汽车(包括乘用车)的销售增长预测从7%下调至2%,这与他所说的"美国销售复苏放缓"是一致的。他还表示,由于持续的通胀压力,公司可能无法实现2023年的利润率预期。 电动车依然火爆 与此同时,电动车仍然有有来自新立法的利好因素。 Krebs说,基础设施一揽子计划对充电站的关注和《减少通货膨胀法》对新购买的电动汽车的税收抵免,都对电动汽车起到了推动作用。她说,在加州,Gavin Newsom宣布,到2035年,在该州销售的所有乘用车将实现零排放,这也有助于提高人们对电动车的兴趣。 特斯拉仍然是电动汽车领域的明星,Krebs指出,该公司今年的总销量超过了宝马和奔驰。但她也指出,像Lucid(LCID)这样的初创公司正在大举进军,而传统的汽车制造商则在继续扩大规模。 Krebs表示,特斯拉的销量可能会持续上升,尽管随着竞争的加剧,其市场份额将不可避免地缩小。S&P Global Mobility 11月的一份报告显示,截至第三季度末,特斯拉占美国新注册电动汽车的65%。这比2021年的71%有所下降。标准普尔预计,到2025年,特斯拉的市场份额将下降到20%以下,因为同期市场上可用的电动汽车型号数量增加了两倍。 这增加了对特斯拉股票越来越多的担忧,今年特斯拉的股票已经下跌了65%。然而,约63%的分析师仍将该股评为买入或增持评级。根据FactSet的数据,特斯拉股票的平均目标价格为269.75美元,反映出119%的上升空间。 摩根士丹利的Jonas表示,该股目前的价格使其处于一个有吸引力的进入点。高盛分析师Mark Delaney近期下调了目标价,但保持了买入评级,理由是预计2022年第四季度和2023年的供需会有所疲软。 这家电动汽车制造商不得不在2022年削减一些车型的价格。Bernstein分析师Toni Sacconaghi本月早些时候表示,可能需要更多的削减。 Jonas还表示,预计电动汽车行业内的表现会比较冷淡。他将2025年和2030年电动汽车的预期市场份额从之前预测的13%和32%分别下调至11%和26%。 同时,Cantor Fitzgerald在12月20日开始对Rivian(RIVN)进行追踪,目标价为30美元,与周五的收盘价相比有近57%的上升空间。该公司指出,其SUV和卡车的选项、亚马逊的支持以及对建立其充电网络的关注都是有吸引力的品质。Rivian的股价在2022年已经下滑了81%。根据FactSet的数据,分析师对该股的平均目标价为44.88美元,反映了134%的潜在上升空间。 最后,Jonas说,Lucid是该领域的新进入者,其预订量一直在下降,取消的情况也在增多。该股在2022年已经下跌了82%。分析师对Lucid的平均目标价为17.33美元,反映出超过158%的上升空间。 传统的汽车制造商试图迎头赶上 福特(F)和通用汽车(GM)正试图在电动汽车生产方面取得优势。 福特CEO Jim Farley说,该公司超过了现代汽车,在电动汽车生产方面位居第二,仅次于特斯拉。 与此同时,通用汽车CEO Mary Barra此前表示,该公司将努力超越特斯拉。通用汽车股价在2022年下跌了42.3%,而福特汽车下跌了45.3%。 摩根大通的Ryan Brinkman对这两支股票都持增持态度,而Jonas则对福特给出了增持评级,此外他看好的汽车公司还有法拉利、Rivian和特斯拉。高盛的Delaney表示,鉴于通用汽车在电动汽车方面的"领先优势",该公司目前更倾向于通用汽车而不是福特汽车。 "他在12月13日的一份说明中说:"通用汽车有机会利用其电动车架构,并更好地瞄准新市场(即与Brightdrop的商业合作)和地区(如欧洲)。
lg
...
金融界
2022-12-30
华尔街日报:房价低+人权保障,中国
富人
大批前往日本居住生活
go
lg
...
据房地产经纪人和日本华人社区人士透露,越来越多富裕的中国人来到日本生活。今年前10个月,有2133名中国人持商务管理签证新进入日本,超过了2019年全年创下的1417人的年度纪录。商务管理签证的有效期通常至少为一年,并且可以续签。
lg
...
Sue
2022-12-27
刚刚!中国发布通知:元旦春节员工错峰休假,学校错峰开学
go
lg
...
电视剧展播,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丰
富人
民群众节日文化生活,凝聚奋进新时代新征程的强大精神力量。规范文化旅游假日市场秩序,严肃查处价格违法行为,推动文化旅游消费有序恢复发展。 四、做好群众出行保障。按照满足群众出行需求、降低疫情传播风险、提供安全便捷服务的原则,组织做好春运工作。指导企事业单位结合工作需要和职工意愿错峰休假,指导学校错峰放假开学,实现错峰出行。适应客流变化做好运力供给,加强热点区域、线路、时段的客运保障,优化运输衔接和旅客换乘,强化道路疏堵保畅,减少旅客出行拥挤和聚集。针对交通运输从业人员疫情、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等情况,优化完善应急预案,做好应急处置,确保重要客运枢纽不关停、重要客运线路服务不中断。深入开展交通运输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保障人民群众出行安全。 五、保障公共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坚持底线思维,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狠抓安全生产责任和措施落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深化危险化学品、矿山、烟花爆竹、特种设备、消防、建筑施工、城镇燃气、渔业船舶等行业领域专项整治,排查整治各种风险隐患,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做好雨雪冰冻灾害、森林草原火险等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强化社会面巡逻防控和重点物品、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加强重点部位安全防范,严防发生重大公共安全事件。紧密结合岁末年初社会治安的规律特点,加大对多发性侵财犯罪、严重暴力犯罪、“黄赌毒”、“食药环”和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 六、坚持纠“四风”树新风协同发力。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大力弘扬清正廉洁的新风正气,严格要求自己,严格带好队伍,严格家教家风。倡导勤俭文明过节的良好社会风尚,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反对铺张奢侈浪费,摒弃婚丧嫁娶陋习。关心关爱基层干部特别是工作在条件艰苦地区和急难险重任务一线的同志,做好对因公去世基层干部家属的走访慰问、照顾救助和长期帮扶工作,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担当作为。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紧盯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违规发放津补贴或者福利、公车私用等问题加强监督,对不收敛不收手、顶风违纪行为从严从重处置。大力纠治在疫情防控、民生保障、帮扶救助、安全生产等方面不作为、乱作为问题,坚决纠治岁末年初以总结部署工作等名义加重基层负担的形式主义问题。 七、做好值班值守和应急处突工作。严格执行24小时专人值班和领导干部在岗带班、外出报备等制度,保证节日期间各项工作正常运转。做好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准备工作,严格落实信息报告制度,确保重要情况第一时间请示报告并及时有效处置。直接服务群众的单位要安排好节日期间值班执勤并保证服务质量。
lg
...
夏洛特
2022-12-27
上一页
1
•••
78
79
80
81
82
•••
87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令人意外!中国又出新招,A股港股拔地而起
lg
...
中国突然一把火点燃股市!关税威胁来去匆匆,全球市场稍作喘息
lg
...
【比特日报】沸腾!SEC推出加密特别工作组,比特币稳守10万 马斯克寻求特朗普赦免
lg
...
重磅!彭博:日本央行料进行18年来最大幅度的加息
lg
...
重磅!特朗普: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关系“非常好” 中美关系非常良好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19讨论
#链上风云#
lg
...
56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694讨论
#比特币最新消息#
lg
...
828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19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