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CRV7多核处理器设计,将适用于人工智能、云计算安全、网络安全和运营商核心网应用。该芯片的主处理器CRV7AI,带有四个CRV7微内核,并融合了神经网络计算的AI协处理单元,可以适应更多高性能计算、高性能处理和人工智能推理等复杂应用场景;芯片带有高性能安全引擎(SEC),支持AES/SHA/RSA/ECC等国际商用密码,也支持SM2/SM3/SM4等国密算法,可以适用于各种对安全、性能和稳定性要求高的场合,具有较大的产品应用覆盖面。该芯片签名验签性能预计达到100万次/秒,加解密速度预计达到80Gbps,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 低功耗RISC-V端安全芯片:智能穿戴、版权保护、ETC、燃气表安全和直播星等物联网应用场景里,公司开发的基于RISC-VCRV0CPU内核的CCM3310S-L、CCM3310S-LP安全芯片已实现规模化应用和出货。上述两款芯片基于公司自主RISC-VCPU内核研发,采用了40nmEFlash工艺设计,内置高安全防护机制,支持多种国际算法和国密算法,安全等级达到国家密码管理局商用密码检测中心《安全芯片密码检测准则》第二级要求。另外,国芯科技使用CCM3310S-LP开发的Qi鉴权芯片已通过WPC(无线充电联盟)审查,全资子公司天津国芯科技有限公司已正式成为WPC的MCSP供应商,可为无线充电设备制造商提供包括芯片硬件、Qi固件、开发工具包(SDK)、Qi产品单元证书申请、证书预置等完整解决方案,以服务充电设备厂商实现Qi鉴权功能的快速集成和量产。 (3)基于“RISC-VCPU+AINPU”双“核”协同,发展汽车电子和工业控制MCU芯片产品 基于“RISC-VCPU+AINPU”双核方案,公司在汽车电子和工业控制应用领域打造系列化新芯片产品。 汽车电子MCU芯片:公司结合了客户产品应用需求、AI技术发展趋势和自身CPU技术设计积淀,已启动首颗基于RSIC-V架构的高性能车规MCU芯片CCFC3009PT的设计开发。CCFC3009PT是面向汽车智能驾驶、跨域融合和智能底盘等领域应用而设计开发的高端域控MCU芯片,芯片适应汽车电子域控器的高算力、高速通信、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处理等应用场景。芯片采用高性能RISC-V多核架构,融合神经网络计算的AI协处理单元,在主频、功耗、面积和性价比等综合性能方面或将具备行业先进水平,有望实现对目前在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领域大量应用的英飞凌TC397和瑞萨U2A16芯片的国产化替代。 工业控制MCU芯片:公司基于RISC-VCPU架构已推出两款AIMCU芯片CCR4001S与CCR7002。CCR4001S是基于RISC-V指令架构CRV4HCPU核的端侧AI芯片,内置NPU,专注于端侧AI应用,主打低功耗与高性能的结合。CCR4001S通过使用“RISC-VCPU+AINPU”的双核方式,能够应对工业电机控制和能耗优化、环境感知等复杂任务,为端侧设备的智能化升级提供动力。CCR7002采用多芯片封装技术集成了高性能SoC芯片子系统与AI芯片子系统,拥有丰富的接口资源、能够同时处理复杂任务和深度学习算法,通过将计算和推理能力推向离数据源更近的位置,实现更快速、更安全的数据处理、异常检测和预测性维护,在工业控制、能量控制、楼宇控制、智慧交通等领域等应用场景中有较大机会。 未来,公司将继续基于“RISC-VCPU+AINPU”双“核”方案,不断发展RISC-VCPU和AINPU技术,立足于公司已有较好市场基础的信创和信息安全、汽车电子和工业控制两大领域,积极开发新的芯片产品,满足国内客户的需求,实现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 说明:对于已发布的重复问题和内容,本表不再重复记录,更多关于公司的情况敬请查阅公司在《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日报》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上披露的定期报告、临时报告及公司在上证E互动平台“上市公司发布”栏目刊载的各期《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