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跨境电商,警惕一夜退回十年前
go
lg
...
,敦煌网终于扭亏为盈,但2021年冲击
港
交
所
又迅速失败。 尽管官方的数据显示,敦煌网是美国最大的中国跨境B2B电商平台,拥有254万家注册供应商,5960万注册买家,全球共一百多条物流线路和14个海外仓。 但对比之下,成立更晚的速卖通和Temu,月独立访客数均接近5亿,Temu更是已经成为仅次于亚马逊的全球第二大电商平台。 唯一特殊的地方在于,敦煌网是一个B2B平台,简单来说,敦煌网和Temu的区别,类似于1688和淘宝的区别。 敦煌网上的商品以服装、消费电子、家居和运动户外为主,过往也敦煌网采用的是“小额批发”模式,面向美国的中小零售商和部分个人买家。 相比传统外贸的“大单长周期”模式,敦煌网支持更小批量、更快反应的订单需求。 过往敦煌网还会利用拆单免税和低申报策略,帮助买家规避关税。 然而,尽管热度空前,但敦煌网实则站在悬崖边缘,甚至可能让跨境电商行业过往多年的努力全都白费。 02 在电商这个领域,中国人说第二,大概全球没人能说自己第一。 作为互联网最大的流量池也是最大的实验池,国内平台推出海外并获得成效的营销手段,基本都是在国内获得成功的。 不论是SHEIN的社媒联动营销,还是Temu的“社群裂变”营销,基本都是国人见怪不怪之后,再推向海外。 这次的事件也一样。 但凡对互联网电商多点了解,都能知道,这样的套路曾经在主流电商平台上大肆流行。 从最开始的电商平台到二手平台再到直播间,国内的电商商家从来没有放弃过用各种模糊的话语去售卖仿品。 无论是涂抹大牌的商标Logo,还是利用暗示性的描述来规避审查,都改变不了售卖的商品是仿品的事实。 这次事件也是一样。 数据显示,国际大牌奢侈品在国内的代工厂生产了全球近60%的奢侈品。 然而,尽管代工普遍,品牌方大多会与工厂签订保密协议,甚至选择偏远或家庭作坊式工厂以规避曝光,对于代工厂的信息隐藏较深。 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流出工厂的商品,要么品质较差,要么有些许改动。 如果真为品牌代工厂,一旦品牌追溯,代工厂可能面临高额赔偿。 更大的可能性是,这些工厂中大部分并非大牌代工厂,制造的只是假货或者A货。 尽管当中,或许有不少海外消费者清楚自己购买的是仿品,但一旦消费者抱着和奢侈品同样品质的期待购买了仿品,结果支付高额关税和长时间等待之后,发现货不对版或者材质有所差异,或许会带来更强烈的情绪反扑。 实际上,早在2022年,敦煌网就和中国跨境电商平台被被美国列入假冒和盗版恶名市场审查名单。 现如今,在海外大行其道的几个中国跨境电商平台也基本都是以低价抢占市场带来了不小的负面舆情,甚至有平台和曾经的“made in China”一样,成为了假冒伪劣的代名词。 更为令人担忧的是,据报道,敦煌网对于商家的压榨更为严重。 4月11日,在敦煌网爆火之前,就曾经在官网上发布公开信,鼓励商家通过商品不涨价来争取商机和留住客户。 对比之下,SHEIN和Temu都在官网发布涨价信息,宣布,由于关税冲突,运营费用暴涨,进而涨价。 某种程度上,敦煌网的运营模式仍处于10年以前—— 通过大牌仿品和小额拆单等灰色方式来获得利润。 和敦煌网近乎同一时间成立的兰亭集势,就是这一模式的明显代表。 作为曾经的跨境电商第一股,2013年兰亭集势就在美股上市,然而此后很快就陷入停滞。 原因就在于,兰亭集势的经营模式主要是绕过经销商直接对接国内小型工厂,贩卖未贴牌产品到国外,凭借低价模式积累大量用户。 但在规模做大之后,兰亭集势遭遇大量投诉和诉讼,也因如此转型艰难,难以完成品牌建设,最终陷入增长危机。 一旦此次舆情逐渐扩大,或许也将将更多品牌,变成下一个“兰亭集势”。 过去10年间,中国工厂用了相当长的时间去摆脱中国制造,等于低质仿冒的印象。 然而这一次这看似正面,实则可能是负面的事件,或许会让低质量商品的帽子再次扣到中国商品的头上。 不仅如此,当“仿品”的热度散去之后,消失的品牌口碑难以复原,走上低价道路之后,品牌打造或许会需要更长的时间。 在流量消退之后,或许没有赢家。 03 结语 尽管对于商家来说,为了生存,只要货能卖出去就是胜利。 在这次关税冲突下,这样的热度,也足以展示中国供应链的韧性和全面。 但当中国制造已经拥有了能够傲视全球的质量和品质之时,一味的“价格战”最终伤害的仍旧是厂家本身。 事实上,不论是跨境电商还是国内电商厂家,一味的“价格战”都不利于行业成长。 长期来看,国内商家需要摆脱低价思维,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通过品牌溢价和供应链打造,来构建真正的竞争壁垒。 如此,才能在瞬息万变的市场和政治环境下,拥有更强的竞争力和生命力。
lg
...
格隆汇
04-20 19:26
尚鼎芯冲击IPO,实控人夫妻控股95%,64名员工撑起1亿营收
go
lg
...
份有限公司(简称“尚鼎芯”)于4月初向
港
交
所
递交了招股书,金联资本(企业融资)有限公司担任独家保荐人。 尚鼎芯是一家无晶圆厂功率半导体供应商,专门从事定制化功率器件产品的开发及供应。 在下游需求周期的影响下,公司2023年的收入大幅下滑,主要产品的价格也呈下降趋势。 那么,尚鼎芯的近况如何?功率半导体行业前景如何?接下来,让我们透过招股书来一探究竟。 1 80后夫妻持股95%,专注于功率器件产品领域 尚鼎芯于2011年10月9日成立,2024年10月15日完成股改,总部位于深圳市南山区。 截至2025年3月25日,刘道国与吴映灵夫妇通过直接及间接的方式合计控制尚鼎芯95%的股权。刘道国现任公司董事长、执行董事兼总经理,主要负责制定本集团的整体发展战略及监督营运及业务规划。 刘道国今年45岁,他于2005年6月取得中山大学物理学学士学位,并于2020年12月取得中山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在创办尚鼎芯之前,刘道国曾在珠海南科集成电子有限公司、深圳市茂钿科技有限公司从事销售及客户维护相关的工作,在功率半导体行业拥有逾20年经验。 吴映灵今年38岁,2021年7月取得中国国家开放大学行政管理副学士学位(远程学习)。她于2011年公司成立时加入,现任公司综合管理部主管,主要负责本公司的人力资源与行政管理。在调任为综合管理部主管前,吴映灵负责公司的业务营运,并领导会计部门。 尚鼎芯是一家无晶圆厂功率半导体供应商,专门从事定制化功率器件产品的开发及供应。 公司的收益主要来自销售定制的MOSFET及IGBT产品,具体是向消费电子、工业控制汽车电子、新能源及储能以及医疗设备等行业及分部的下游客户销售MOSFET及IGBT。尚鼎芯的产品主要用于电源转换器和电池管理系统。 功率半导体是一种用于电路中的电力转换和电力控制的装置。功率半导体通常具有两种功能,即作为开关开启或关闭电气讯号,以及以较小电流或电压控制较大电流的放大器。 MOSFET过去几年收入占比超99%,是公司的核心收入来源。 细分来看,SGT MOSFET的占比最大。2022年、2023年及2024年(报告期),来自SGT MOSFET的收入分别约为1.01亿元、5970万元及5960万元,占总收入的比重为60.3%、52.8%及48.9%。 沟槽MOSFET产品带来的收入分别约为6130万元、4690万元及5320万元,占总收入的比重约36.6%、41.5%及43.8%。 按产品划分的收入占比,来源:招股书 2 2023年收入下降,递表前突击分红 受功率半导体行业需求周期的影响,报告期内尚鼎芯的收入也出现了波动。 报告期内,尚鼎芯的收入分别为1.67亿元、1.13亿元、1.22亿元。同期,公司的毛利率分别为55.8%、 55.0% 、56.9%,净利润分别为5360.9万元、3101.7万元、3511.2万元。 截至2025年3月25日,公司员工总人数为64人,假设2024年人数变动不大,则全年人均创收约190万元,人均创利约55万元。 2023年收入同比下滑32.4%,部分是由于2023财年中国功率半导体行业的去库存周期所致,因为疫情导致全球芯片短缺以及对半导体装置的需求增加,需求从2022年大幅转移至2023年。然而,产能增加及疫情后经济复甦缓慢导致错配,导致2023财年的价格及需求下跌。 关键财务数据,来源:招股书 半导体产业需求的波动主要体现在销售数量上,报告期内,尚鼎芯分别销售了2.71亿个、2.03亿个及2.51亿个产品。2023年销售数量减少,是公司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 此外,尚鼎芯主要产品的价格也趋于下降。2022年至2024年,沟槽MOSFET的平均售价由约0.62元/每件降至约0.45元/每件,SGT MOSFET的平均售价则由约0.60元/每件降至约0.46元/每件。 该跌幅主要是由于2022年底产能提升及市场需求减弱导致存货过剩,令原材料价格普遍下跌,导致2023财年价格下跌。2024财年,沟槽MOSFET及SGT MOSFET的平均售价均下跌,主要由于原材料价格下跌所致。 晶体管的平均售价,来源:招股书 报告期内,尚鼎芯的研发开支分别为950万元、730万元及580万元,占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5.68%、6.46%、4.77%。 采购端,尚鼎芯的供应商主要包括从事晶圆销售、晶圆及功率器件制造与封装的公司。报告期内,公司向五大供应商的采购额分别占采购总额的73.8%、61.7%及56.6%。其中,向单一最大供应商的采购占比分别为51.5%、35.1%及23.2%。 销售端,公司的客户主要包括MOSFET的下游直接客户,报告期内前五大客户贡献的收益占比分别为45.8%、31.7%及26.7%。 值得注意的是,尚鼎芯分别在2022年及2024年向股东宣派及支付股息约3250万元及5130万元。但是公司账上的现金并不多,各报告期末账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为1798万元、285.8 万元、1621.9万元。 3 前五大厂商合计占比49.3%,尚鼎芯的市场份额约0.3% 功率半导体是电子装置中实现电能转换与电路控制的核心元件,根据其结构和功能可分为几种类型,即FET、IGBT及BJT。 其中FET能更有效率地将尽可能多的电流留给其他电路功能,因此应用广泛。MOSFET是FET的一个子类。 MOSFET制造业为技术密集型行业,需要较高的整体专业技术水平。根据益普索的资料,随着先进技术在下游产业的创新应用,MOSFET制造业的技术水平不断进步,尤其是采用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如SiC与GaN)的MOSFET产品。 由于MOSFET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产品、汽车应用和可再生能源系统,因此对其需求大幅增长,随着更多行业因其在电源管理方面的优异性能而采用MOSFET,其用途预计将继续扩大。 2023年,全球功率半导体市场价值约为612亿美元,2019年至2023年的复合年增长率约为7.7%。2019年至2020年,市场出现下滑,主要是受到贸易紧张及地缘政治不确定因素所导致的经济放缓,以及COVID-19疫情的影响。2021年至2023年,市场呈现稳定复甦与持续增长。 其中,中国在全球功率半导体市场中占有最大份额,2023年价值约为211亿美元,全球占比约为34.5%。 全球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的价值与增长率,来源:招股书 中国的MOSFET市场规模由2019年的约33亿美元增至2023年的约56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约为13.9%。尽管预计未来数年市场增长率将放缓,中国MOSFET市场的总市场规模预计仍将由2024年的约60亿美元增至2029年的约8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约为6.0%。 从竞争格局来看,中国的MOSFET制造业高度集中,市场上有200多家制造商。截至2023年,按销售额计,前五大制造商约占市场份额的49.3%,尚鼎芯的占比约0.3%。 尚鼎芯此次上市,募集资金预期用于增强晶体管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能力、扩大在海内外的产品销售及营销能力等。 总体而言,在功率半导体行业周期的影响下,尚鼎芯的收入出现了波动。未来,公司能否成功拓展国际市场,实现经营业绩的稳健增长,格隆汇将保持关注。
lg
...
格隆汇
04-20 14:16
溜溜果园递表
港
交
所
,聚焦果类零食产品,毛利率存在波动
go
lg
...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溜溜果园”)向
港
交
所
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中信证券、国元国际为联席保荐人。 其实,早在2019年6月溜溜果园就曾冲击深交所创业板上市,但又在2019年12月撤回了A股上市申请,如今转而赴港IPO。今年已有不少大陆企业冲击港股上市,文末附2025年境内企业赴港上市备案情况表。 溜溜果园深耕梅产品行业技术,挖掘梅子酸味的美食潜力,致力于为广大消费者提供营养果类零食,2024年公司营收超16亿元。公司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如今的休闲食品生意好做吗?今天就来一探究竟。 01 聚焦果类零食产品,安徽芜湖冲出一个IPO 溜溜果园总部位于安徽省芜湖市,其历史可追溯至创始人杨帆在1999年创立的安徽溜溜,并在2001年注册“溜溜LIUM”商标,推出经典品牌。 2009年溜溜果园成立,并建设了安徽工厂,同时还布局华南青梅产区福建省,建设了漳浦工厂。 为了提升品牌知名度,公司还请来杨幂、肖战等知名艺人为产品代言;并成立了溜溜研究院及中农安检测,来增强产品研发及检测能力。 最初,公司聚焦于由青梅制成的梅干零食产品,后来产品逐渐丰富。 2022年溜溜果园扩充安徽生产基地,建设了梅冻工厂,还在2023年推出零添加去核西梅产品,并于2024年推出定制皇梅产品。 公司经典系列产品,图片来源于招股书 溜溜果园的收入主要来自销售梅干零食、西梅产品、梅冻等产品,其中梅干零食的营收占比较大,是公司的重要收入来源。 具体来看,2022年、2023年、2024年(简称“报告期”),梅干零食产品为公司贡献了60%以上的收入;2024年西梅产品、梅冻的收入占比分别提升至13.8%、25.4%;梅味调味品、梅茶茶汤及其他果类产品的营收占比很低。 食品安全及质量对品牌而言至关重要,但在溜溜果园所处的休闲食品领域,关于食品添加剂超标、使用伪劣食品增鲜剂、防腐剂的报道层出不穷,这可能会强化休闲食品不健康的刻板印象,从而影响相关产品的销售。 溜溜果园在发展过程中获得了多轮融资。其中,2015年获得来自北京红杉的1.35亿元融资,每股成本为12.75元;还在2020年以每股成本31.9元的价格拿到了深圳君荣的投资;并在2024年获得华安基金、兴农基金的增资。 公司融资情况,图片来源于招股书 股权结构方面,本次发行前,溜溜果园的控股股东为杨帆、李慧敏夫妇,二人及其控制的数家实体合计持股约87.77%。此外,深圳君荣、诺享瑾鸿、诺享东辰、华安基金均为公司股东。 杨帆今年55岁,目前担任公司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他2015年5月毕业于北京大学高级工商管理总裁研修项目安徽班,还在2022年9月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学与创新高级工商管理项目。 02 面临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自营网店收入占比较低 从行业价值链来看,果类零食行业上游主要为负责水果育种栽培及原材料供应的供应商。为了确保原材料质量,一些制造商通常在主要原材料产区附近建立生产基地,并与当地农户保持长期合作,像溜溜果园就在福建漳浦及诏安、广西等青梅产区建了工厂。 中游主要是负责休闲食品加工及生产的休闲食品制造商;下游则是通过超市、零食专卖店、便利店及电商平台等各类销售渠道把产品卖给终端消费者。 溜溜果园的原材料主要包括梅子、西梅、新鲜水果等,以及盐、糖等调味料及其他辅料。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期内,公司原材料成本分别占同期总收入的41.7%、43.5%及 47.7%,占比较大,而原材料成本受供求变动、商品价格波动、物流及仓储成本等因素影响,如果溜溜果园无法以具有竞争力的价格采购充足的原材料,可能会影响其生产效率及利润率。 销售方面,溜溜果园主要通过经销商、自营网店、零售商(包括零食店、超市、在线零售商及便利店)渠道销售商品。 2022年至2024年,公司的经销收入占比从74.5%降至40.8%,直销渠道中的零售商收入占比从12.9%提升至50.6%,而自营网店收入占比从12.6%降至8.6%,可见溜溜果园的自营网店收入占比较低。 按销售渠道划分的收入,图片来源于招股书 近年来,电商、直播带货及新零售模式的兴起,使休闲食品能够克服地域障碍,随时随地触达全国各地甚至全球的消费者,同时还能通过线上线下融合,进一步拓展销售场景。 但随着越来越多休闲食品企业发力线上销售,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众多品牌在同一平台上竞争,产品同质化严重,而消费者选择的增多,也拉高了企业的获客成本。 03 行业竞争激烈,2024年在我国果类零食领域市占率为4.9% 休闲食品是指在闲暇时间或正餐之间吃的零食及糕点,通常采用小型便携包装,可分为果类零食、果冻、糖果、巧克力、坚果及炒货、香脆休闲食品、面包蛋糕等糕点、饼干、肉制品、调味面制品、休闲蔬菜制品及休闲豆干制品等。 近年来,我国休闲食品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24年达到9330亿元,预计将以4.1%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到2029年将达到1.14万亿元。其中,果冻、果类零食的复合年增长率较高。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与行业专家的面谈、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图片来源于招股书 果类零食包括干果、冻干水果、加工水果零食及以水果为基础的棒状或块状零食,溜溜果园生产的梅干零食、西梅产品、梅冻就属于果类零食。 按零售额来算,2020年至2024年,中国果类零食行业的复合年增长率为8.3%,2024年市场规模达到520亿元,预计到2029年将增长至780亿元,2025年至2029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8.6%。 图片来源于招股书 在中国果类零食市场规模持续增长的背景下,近三年溜溜果园的业绩也呈增长趋势,但受原材料价格波动、公司定价策略等影响,毛利率存在一定波动。 2022年、2023年、2024年,溜溜果园的营业收入分别约11.74亿元、13.22亿元、16.16亿元,毛利率分别为38.6%、40.1%、36%,对应的净利润分别约0.68亿元、0.99亿元、1.48亿元。 溜溜果园所处的休闲食品行业竞争激烈,由于进入门槛相对较低,吸引了大量企业进入,既有三只松鼠、良品铺子、洽洽食品等知名品牌,也有众多中小企业,市场集中度较低。加上许多产品在口味、包装、功能等方面存在较高的相似性,产品同质化较为严重,各品牌之间价格竞争激烈,需要不断争夺市场份额。 从果类零食行业来看,2024年我国果类零食领域前五大市场参与者占市场份额的14.5%,按零售额来算,溜溜果园在国内果类零食细分领域中排名第一,但市场份额也才4.9%。未来如果其他休闲食品公司向溜溜果园所在细分领域发力,可能会影响公司的市场份额。
lg
...
格隆汇
04-18 18:37
过去三年累计亏损超20亿元,滴普科技拟赴港IPO
go
lg
...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滴普科技”)向
港
交
所
递交招股书,拟主板挂牌上市,中信证券、民银资本、国泰君安国际、浦银国际、交银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公开资料显示,滴普科技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大模型人工智能应用解决方案专业提供商,凭借其AI-Ready的FastData Foil数据融合平台及Deepexi企业级大模型平台两大基础设施,实现了Agentic人工智能应用在企业的部署及实施。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显示,中国企业级大模型人工智能应用解决方案市场的竞争格局相对集中,市场竞争者可大致分为两类,即大模型人工智能应用解决方案专业提供商和多元化解决方案提供商。按2024年收入计,前五大提供商占相关总市场份额的39.1%,滴普科技在其中排名第五,市场份额为4.2%,预计于2025年达到4.4%。 业绩表现上,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滴普科技收入分别为人民币1亿元、1.29亿元、2.43亿元;毛利分别为2955.9万元、5177.3万元、1.26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达55.5%。 但是过去三年,滴普科技年内亏损分别为6.55亿元、5.03亿元、12.55亿元,累计超过24亿元。 滴普科技表示,公司近三年连续产生净亏损,主要是因为不断在研发方面投入大量资金,并在全球范围内拓展业务,预计未来还将继续产生亏损。据招股书,截至2024年底,滴普科技的研发团队由143名成员组成,占公司员工总数的44.3%。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AI公司,研发投入是结构性刚需。公司还需承担算力、平台搭建、客户交付等高成本运营。 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公司研发支出分别为9420万元、8230万元、8140万元,分别占当年营收的93.7%、63.8%、33.5%。可以看见,过去三年滴普科技研发投入强度明显下降,金额并未持续增长。 过去三年,滴普科技流动负债净额及负债净额持续增长。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滴普科技流动负债净额分别为人民币 20.39 亿元、24.49 亿元、36.87 亿元,负债净额分别为人民币 20.14 亿元、24.24 亿元、36.76 亿元。 滴普科技在招股书中表示,公司近三年连续产生净亏损,主要是因为不断在研发方面投入大量资金,并在全球范围内拓展业务,预计未来还将继续产生亏损。 截至2024年底,滴普科技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08亿元,上年同期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37亿元,从公司目前的亏损状态来看,公司的资金压力进一步增大。 据了解,滴普科技成立至今,已累计完成8轮融资。分别获得了高瓴资本、上海AI投资基金、兴业资管、国泰君安、交银国际等多轮投资,其中在2022年Pre-IPO轮估值达到9.3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8.5亿元。 滴普科技计划利用IPO筹集的资金,用于研发AI-Ready的FastData Foil数据融合平台、Deepexi企业级大模型平台、FastData和FastAGI方案;建立自己的算力平台;成立一支针对消费零售、制造、医疗及交通行业提供专业扩张支持的资深专家、销售、交付、营销等类型团队,以及投资收购潜在标的等。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4-18 16:46
港股策略点评:人民币“暴涨”如何影响投资?
go
lg
...
银行、内房存在补涨需求。重点关注万科、
港
交
所
、平安银行。
lg
...
老虎证券
04-18 15:19
许家印:5天暴打空头,够狠、够野,玩的很溜!
go
lg
...
科创板上市、而后又拆分旗下物业公司登陆
港
交
所
,在昨日,许老板甩出王炸,将1300战投转为普通股,原本明年1月到期的偿债压力,瞬间灰飞烟灭,股价闻风起舞,从低点大涨近50%! 恒大汽车驶进科创板 在恒大暴雷传闻之前,恒大汽车便已打算在A股上市,暴雷事件让上市进程快马加鞭。 今年7月27日,恒大健康将主营业务改为新能源汽车,并更名为“$恒大汽车(00708)$ ”。而恒大涉足新能源汽车仅仅2年多的时间,从最早的与贾跃亭的FF入股,到收购NEVS的51%股权,曲线获得造车资质。 在新能源造车热潮中,恒大显然赶了个晚集,毕竟$蔚来(NIO)$ 、$理想汽车(LI)$ 和$小鹏汽车(XPEV)$ 都已经在美股上市,这些新能源造车新势力也都实现了量产。恒大汽车为了追赶进度,采取了以钱换时间的策略,执行“买买买,合合合,圈圈圈,大大大,好好好”的造车战略。目前,恒大汽车已经构建了制造、动力、智慧充电等全产业链布局。 同时,许老板还给恒大汽车定了一个小目标:在未来3-5年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 大跃进式的策略让今年恒大汽车大出风采,今年8月3日,恒大一口气对外发布旗下新能源汽车品牌“恒驰”首期6款车型,包括恒驰1、恒驰2、恒驰3、恒驰4、恒驰5、恒驰6,全面覆盖了A到D级所有级别,以及轿车、SUV、MPV、跨界车等全系列乘用车车型。 全家桶阵容亮瞎了消费者的双眼,没想到新能源汽车还能这么玩? 拆分物业子公司,恒大憋不住了 许老板还钱的压力早已有之,“暴雷”之前除了让恒大汽车回科创板割韭菜,旗下的物业公司也安排上了。 今年8月,恒大发布就考了虑分拆物业管理业务独立上市的公告,并引入235亿港元战投,开始为上市做准备了。 这批战投中,既包括马云的云峰基金、马化腾的腾讯控股、红杉资本等互联网和投资界巨头,甚至其中还有农业银行、光大控股、中信资本等央企的身影。 恒大总裁夏海钧则表示,拆分物业管理业务引战投预计将降低恒大负债率19个百分点,是“降负债”的核心发展战略。 目前最新的消息是
港
交
所
已经批准了分拆计划。 物业虽然依附于地产业务,但物业股在港股是个香饽饽!去年12月上市的保利物业,一手中签率100%,上市首日大涨30%,此后又一口气翻倍,走出大牛的态势。 物业股牛逼轰轰的走势不止是保利物业,$碧桂园服务(06098)$ 、中海物业等等一众物业股,统统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如果地产母公司的估值是10PE,那物业子公司的估值则普遍能达到60PE。 都是一个妈生的,但差异就是这么大。 这么高的估值,恒大物业为了降杠杆终于憋不住了。 王炸带恒大走出危机 虽然分拆汽车和物业股上市能一定程度上缓解债务杠杆,但1300亿的对赌协议才是真的亚历山大。 当普罗大众都感慨首富变首负、坐等许老板如丧家之犬时,一则劲爆的消息传来:恒大地产与1300亿战投中的863亿战投方签订了补充协议,战投同意转为普通股权长期持有,且股权比例保不变。 剩余的437亿战投中,恒大已与155亿战投商谈完毕,目前正在办理手续,最后的282亿战投也正在商谈中。 1300亿战投涉及到35位战投方,许老板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搞定各方利益,很显然,这次协议不是仓皇决定,恐在暴雷之前已经酝酿,这次只不过是走个过场、签签协议而已。 有网友评价:恒大那些“战投”本意是博上市,薅韭菜,突然就从良了,这出是大型情景喜剧吗? 最后: 许老板一生打过很多硬仗,这次困难可能不是最硬的,但可能是解决战斗耗时最短的一次。 在这场闹剧中,最离奇的莫过于中国恒大的股价走势了。 暴雷之前,股价一路走低,一度接近腰斩,但暴雷次日,当大家搬好小板凳坐等看戏时,中国恒大只扔出了9.46%的跌幅,这在不限涨跌幅的港股,这么大的“雷”竟然连一个跌停板都不值? 相反,A股里几家和恒大有业务合作的地产家居股一度牢牢封死跌停板,风暴中心阳光明媚,中心之外狂风骤雨,从许老板打出的组合拳中不难看出,股市里聪明的人还是有点太多了!
lg
...
老虎证券
04-18 15:18
港股周报:关税冲突告一段落,恒生指数延续反弹趋势!
go
lg
...
美股盘后,特斯拉将公布一季报;下周三,
港
交
所
将公布一季报;周四,谷歌、亚马逊发布财报。 $赤峰黄金(06693)$ $美团-W(03690)$ $香港交易所(00388)$ $泡泡玛特(09992)$ $小米集团-W(01810)$
lg
...
老虎证券
04-18 14:56
溜溜果园冲击港股IPO:营销豪掷4.28亿,研发开支大降,隐忧几何?
go
lg
...
果园”)并未放弃资本市场的梦想,转而向
港
交
所
递交了上市申请书,欲在港股市场实现IPO。4月16日晚间,
港
交
所
官网对外披露了溜溜果园招股文件,公司的财务情况也随之浮出水面。尽管2022 - 2024年溜溜果园业绩稳步增长,但背后却隐藏着核心产品毛利率下滑、营销开支过高以及研发开支不足等诸多问题,其港股上市之路充满挑战。 业绩稳增下的“营销狂欢” 溜溜果园披露的招股文件显示,2022 - 2024年,公司实现总收入分别为11.74亿元、13.22亿元及16.16亿元;对应实现净利润分别约为0.68亿元、0.99亿元、1.48亿元。在青梅类加工制品这一主导产品的带动下,溜溜果园在市场中占据了一定的地位。2024年,公司在中国梅产品行业(按零售额计)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7%。根据同一资料来源,2021 - 2024年,按零售额计,公司在青梅果类零食行业及西梅果类零食行业连续四年排名第一。 然而,业绩稳步增长背后,溜溜果园在营销上可谓“挥金如土”。数据显示,2022 - 2024年,溜溜果园营销开支分别为0.7亿元、0.77亿元、0.61亿元;广告开支分别为0.67亿元、0.74亿元、0.79亿元。经计算,三年间,溜溜果园营销开支、广告开支合计达到4.28亿元。其中广告代言费一项支出分别为1.17亿元、7556万元、1.06亿元。招股书显示,偶像团体时代少年团目前为溜溜果园代言人。溜溜果园称,公司精心挑选品牌代言人,以契合青春、活力和优雅的品牌形象,与年轻一代产生强烈共鸣。 相比之下,溜溜果园的研发开支却在走低。2023年、2024年,溜溜果园研发开支分别约为3361.2万元、1894.8万元,下降幅度较大。2022年,溜溜果园研发开支约为2367.7万元。经计算,溜溜果园近三年研发开支合计7623.7万元。财经评论员张雪峰表示,在休闲食品行业中,营销和广告开支对于公司的销售和品牌建设至关重要。通过营销,可以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从而增加销售收入。不过,研发能力也非常重要,研发开支的降低可能会影响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可能会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从而影响公司的竞争力。 核心产品售价与毛利率双降 从溜溜果园核心产品来看,共有梅干零食、西梅食品、梅冻三类。从三大拳头产品来看,梅干零食、梅冻售价均在2023年、2024年走低。 招股文件显示,2024年,梅干零食、西梅食品、梅冻三大产品分别实现销售收入约为9.74亿元、2.24亿元、4.1亿元,占比分别为60.3%、13.8%、25.4%。不难看出,梅干零食系溜溜果园最核心产品。然而,2023年、2024年,梅干零食的销售价格以及毛利率均在接连走低。数据显示,2022 - 2024年,梅干零食的销售价格分别为39.4元/kg、38.7元/kg、35.2元/kg;毛利率分别为39.6%、37.7%、32.1%。 此外,梅冻的销售价格也在逐年走低,且降幅较为明显。2022 - 2024年,梅冻的销售价格分别为27.2元/kg、25.8元/kg、18.6元/ kg;西梅产品的销售价格则略有提升,分别为38.1元/kg、38.1元/kg、39.6元/kg。另外两大产品毛利率方面,西梅产品的毛利率降幅明显,分别为36.7%、35.1%、32.4%;梅冻的毛利率分别为36.2%、49.2%、47.8%,2024年也出现下降。 核心产品售价与毛利率的双降,无疑给溜溜果园的盈利能力带来了挑战。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休闲食品行业,如何提升核心产品的竞争力,稳定产品价格和毛利率,是溜溜果园亟待解决的问题。 存货逐年走高,资金压力凸显 值得一提的是,溜溜果园账上存货也在逐年增长。数据显示,2022 - 2024年,溜溜果园账上存货分别为3.63亿元、4.26亿元、5.24亿元。 品牌定位专家詹军豪表示,在休闲食品行业中,存货较高可能会存在一些风险。首先,存货会占用公司的资金,影响公司的现金流。其次,如果存货积压过多,无法及时销售出去,可能会导致过期或者损坏,从而造成损失。但如果公司能够确保存货的合理库存量和周转率,则可以规避一些风险问题。 溜溜果园表示,公司2024年存货出现增长主要由于公司基于整体市场需求预测主动增加存货储备,及客户在春节前(2025年春节较往年提前)为预期销售旺季而提前备货,导致在途货物增加。而对于2023年存货增长的原因,溜溜果园则表示,主要由于公司基于市场需求预测主动增加整体存货储备。 然而,存货的逐年走高还是给溜溜果园带来了一定的资金压力。如何优化库存管理,提高存货周转率,降低存货积压风险,是溜溜果园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股权集中,家族色彩浓厚 股权关系方面,溜溜果园控股股东系杨帆、李慧敏、聚润投资、凯旋之星、凯莱之星及溜溜之星。其中,聚润投资由杨帆持有90%的权益,由李慧敏持有10%的权益;凯旋之星由杨帆持有约15.28%的权益,由李慧敏持有约5.56%的权益,且杨帆为凯旋之星的普通合伙人;凯莱之星由杨帆持有约14.54%的权益,由溜溜之星持有约41.67%的权益,且杨帆为凯莱之星的普通合伙人;溜溜之星由杨帆持有约45.5%的权益,且杨帆为溜溜之星的普通合伙人。 此外,招股书显示,杨帆、李慧敏系夫妻关系,二人合计持有87.77%公司股份。这种股权高度集中的情况,使得溜溜果园带有浓厚的家族企业色彩。虽然家族企业在决策效率等方面可能具有一定优势,但也容易引发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决策缺乏制衡等问题。 资本之路坎坷,未来前景待考 这并非杨帆首次带领溜溜果园冲击资本市场,公司曾于2019年6月17日提交了A股上市申请,不过于当年12月8日撤单。如今,在资本布局早已落后同行的情况下,溜溜果园“转战”港股IPO能否如愿,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在休闲食品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溜溜果园面临着来自同行的激烈竞争。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等品牌在市场中占据了一定的份额,且不断加大营销和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竞争力。溜溜果园若想在市场中脱颖而出,实现港股上市的目标,不仅需要解决当前存在的营销与研发失衡、核心产品困境等问题,还需要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lg
...
金融界
04-18 08:06
溜溜果园港股上市路:梅冻拉动业绩飙升,能否弥补A股上市遗憾?
go
lg
...
,如今携全新增长极——梅冻产品,正式向
港
交
所发
起冲击。4月16日晚间,溜溜果园向
港
交
所
递交招股书,拟主板上市,联席保荐人为中信证券和国元国际。这一次,溜溜果园能否凭借梅冻的出色表现以及多年来的战略调整,在港股市场书写新的篇章,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大部分消费者对溜溜果园的最初印象,或许都源于那句由知名女星杨幂代言的魔性广告词:“你没事儿吧,你没事儿吧……没事儿就吃溜溜梅。”这句广告词让溜溜果园成功出圈,在消费者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如今,溜溜果园已不再是单纯依靠单一产品打天下的企业。目前,公司拥有梅干零食、西梅产品和梅冻这三大产品类别,以及其他梅产品(如梅精软糖、梅茶茶汤)。溜溜果园欲以中国果类零食的领军企业和梅产品领导者的身份,向投资者讲出健康新故事。 与2019年冲刺创业板上市时相比,溜溜果园的业绩近年来有了显著增长。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溜溜果园收入分别为11.74亿元、13.22亿元、16.1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843.2万元、9923.1万元、1.48亿元。 而在2019年披露的A股招股书中,2016年至2018年,溜溜果园营收分别为8.04亿元、8.47亿元、8.73亿元;归母净利润约为0.81亿元、0.6亿元、0.56亿元。尽管当时收入规模持续扩大,但净利水平却在连年下滑。 拆分产品结构可发现,溜溜果园近年来培育的新产品梅冻已成为拉动公司业绩增长的新动力。公开资料显示,梅冻是溜溜果园于2019年推出的果冻产品,以刺槐豆胶、天然青梅原浆及多种天然果浆制成,定位为低卡天然的便捷果冻零食,自上市以来在市场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根据招股书,2022年至2024年,梅冻产品的收入分别为2.30亿元、3.11亿元、4.10亿元。在2024年,梅冻产品的收入占溜溜果园的总收入比例增长至1/4,成为溜溜果园的新增长极。 除了营收快速增长,梅冻产品还具有高毛利特征。2024年,梅冻产品的毛利率达47.8%,同期梅干零食和西梅产品的毛利率分别为32.1%和32.4%。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零售额计,梅冻在天然果冻行业排名第一,于2024年占45.7%的市场份额。溜溜果园表示,产品的畅销印证了公司研发成果转化的能力。具体来看,公司牵头成立了青梅国家创新联盟,并设立了溜溜梅研究院,专注于梅类品种的基础研究,并推动梅产品创新。公司亦与高校、研究机构合作,培育具有高结果率、高产量、风味浓郁且抗病虫害能力强的梅类。 在此次冲刺港股上市之前,溜溜果园曾计划在A股上市。2019年6月,溜溜果园向深交所提交上市申请,然而在不到六个月时间后,溜溜果园主动撤回了上市申请。 溜溜果园在最新披露的招股书中表示,公司的A股上市申请并未遭到证监会退回或拒绝。公司撤回申请主要是为了应对当时的市场环境,除此以外,公司没有遇到任何重大困难或法律障碍。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分析称,彼时,在多重因素影响下,资本市场对于溜溜果园的考量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尤其是在品牌效应、规模效应欠缺的情况下,登陆资本市场并非易事。 结合公开报道来看,溜溜果园2019年披露A股招股书后,市场普遍对其产品结构单一、销售渠道依赖经销商,以及频频收到环保罚单的情形表示担忧。 从港股招股书来看,经过多年发展,溜溜果园的产品结构和销售渠道结构均有显著改善。除了上文提到的产品结构变化,就销售渠道结构而言,2024年,溜溜果园的直销渠道占比提升至59.2%,经销渠道占比下降至40.8%。 此次赴港上市,溜溜果园的募资用途较2019年有所变动,但整体上仍是围绕果类休闲食品的生产研发展开。招股书显示,公司募资净额将分别用于提升品牌知名度、扩大销售网络及开拓国际市场、招聘研发人员及推进研发计划等方面,但每个项目具体的投入募资金额并未披露。
lg
...
金融界
04-18 07:56
美团股价跌3.9%创七个月新低 闪购与京东秒送竞争白热化
go
lg
...
个月新低 2025年4月16日,美团(
港
交
所
:3690)股价盘中一度下跌3.9%,创七个月新低,收盘跌幅收窄至0.4%。此前一日,4月15日,美团股价重挫8.1%,市值蒸发数百亿港元。市场分析人士指出,股价波动与外卖行业竞争加剧密切相关,尤其是美团与京东在即时零售领域的正面交锋引发投资者担忧。近期,市场对美团核心外卖业务的盈利能力及新业务增长潜力的信心有所动摇,导致抛售压力加剧。 美团2024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核心本地商业收入同比增长20.2%至694亿元,经营溢利增长44.4%至146亿元,但新业务亏损仍达10亿元。尽管亏损同比收窄79.9%,市场对美团在竞争激烈的即时零售领域的长期盈利能力存疑。美团首席执行官王兴近期表示:“即时零售是未来增长的关键,我们将继续加大对美团闪购的投入,确保在竞争中保持领先。”然而,投资者对高投入低回报的担忧加剧了股价下行压力。以下为美团近期股价表现对比: 日期 收盘跌幅 盘中最大跌幅 市值变化(约) 2025年4月15日 -8.1% -10.2% -500亿港元 2025年4月16日 -0.4% -3.9% -50亿港元 美团闪购品牌升级对标京东 4月15日,美团闪购正式升级为独立品牌,定位“24小时陪伴消费者的新一代购物平台”,承诺平均30分钟送达。这一举措被视为对京东秒送的直接回应。美团闪购通过视频号宣传,强调其配送速度优势,配文“你的东东再等等”并配以小狗图案,暗指京东的品牌标识,引发市场热议。美团高管表示:“即时零售市场正在快速增长,闪购的订单量增速已接近外卖,我们有信心在用户体验和效率上领先。” 相比之下,京东则通过“秒送”业务加速布局外卖和即时零售。京东官方公众号回应称:“我们不打口水仗,但会坚持说实话。”京东宣布本季度将新增5万名全职外卖员,全部缴纳五险一金,费用由公司全额承担,凸显其在服务质量和员工福利上的投入。以下为美团闪购与京东秒送的核心竞争力对比: 平台 配送时效 服务品类 员工福利 市场定位 美团闪购 平均30分钟 餐饮、零售、医药等 部分自营+众包 全天候即时零售 京东秒送 30-60分钟 餐饮、零售、生鲜等 全职+五险一金 高品质即时配送 外卖行业竞争白热化 外卖行业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美团和京东的博弈不仅是速度与服务的较量,更是流量、成本和用户忠诚度的全面对抗。美团外卖凭借65.8%的市场份额(2019年数据)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但京东秒送的快速扩张威胁其领先优势。埃森哲报告指出,95后消费者更看重配送速度,超过50%希望当天收到商品,7%要求两小时内送达。这种“即时满足”需求推动了即时零售的爆发,也加剧了平台间的补贴战和效率竞争。 美团通过“繁盛计划”投入10亿元支持餐饮商家,同时延长新商户流量支持期至14天,力图稳固商家生态。京东则依托自营物流和供应链优势,强调服务品质,试图吸引高端用户。王兴表示:“竞争是常态,但美团的核心优势在于规模效应和运营效率,我们将继续优化算法和供应链。”然而,部分投资者担忧,激烈的价格战可能进一步压缩利润率,尤其是在餐饮行业洗牌(2024年上半年注销105.6万家餐饮企业)和消费疲软的背景下。以下为外卖行业竞争的关键指标对比: 指标 美团外卖 京东秒送 市场份额(2019年) 65.8% 新兴 日订单量峰值 7800万单 未披露 补贴力度 高(10亿元繁盛计划) 中等(员工福利为主) 编辑总结 美团股价的剧烈波动反映了市场对即时零售竞争加剧的敏感反应。美团闪购的品牌升级展现了其抢占市场的决心,但与京东秒送的正面交锋增加了盈利压力。外卖行业的高增长潜力与高投入风险并存,平台需在速度、服务和成本间找到平衡。未来,美团能否通过规模效应和数字化能力巩固优势,京东能否凭借品质战略赢得用户,仍是市场关注的焦点。投资者应密切关注双方财报和行业动态,以评估长期价值。 名词解释 美团闪购:美团旗下即时零售品牌,提供餐饮、零售等商品的快速配送服务,平均30分钟送达。 京东秒送:京东推出的即时配送服务,覆盖外卖和零售品类,强调高品质服务和全职配送员模式。 外卖行业:以餐饮外卖为核心,涵盖即时配送和零售的本地生活服务市场,竞争聚焦速度和用户体验。 繁盛计划:美团推出的商家扶持计划,投入10亿元为餐饮商家提供佣金返还和流量支持。 即时零售:以分钟级配送为核心的零售模式,满足消费者对即时满足的需求,涵盖外卖、零售等品类。 2025年相关大事件 2025年4月15日:美团正式发布即时零售品牌“美团闪购”,定位24小时购物平台,宣传视频疑似内涵京东,引发市场热议。界面新闻 2025年4月8日:京东宣布加速秒送业务扩张,计划二季度新增5万名全职外卖员,承诺全额缴纳五险一金。网易新闻 2025年2月10日:美团闪购订单量增速显著,分析称其可能超过外卖业务,成为新的增长引擎。新浪财经 专家点评 “美团闪购的品牌升级是应对京东秒送的有力举措,但激烈的竞争可能进一步压低利润率。美团需平衡补贴与效率,巩固其在外卖和即时零售的领先地位。” —— Angela Chan,摩根士丹利亚太区科技分析师,2025年4月16日 “京东秒送的员工福利战略瞄准高端用户,但高成本可能限制其扩张速度。美团的规模优势仍是其核心竞争力,短期内难以被撼动。” —— David Dai,伯恩斯坦研究首席分析师,2025年4月15日 “外卖行业的竞争已从价格战转向服务战。美团闪购的30分钟送达承诺对年轻消费者极具吸引力,但需警惕长期补贴对现金流的压力。” —— Laura Li,汇丰银行零售科技分析师,2025年4月14日 “美团股价的波动反映了市场对即时零售前景的谨慎态度。京东的秒送业务虽具潜力,但在用户习惯和商家生态上仍需时间追赶。” —— Michael Norris,AgencyChina消费科技研究主管,2025年4月13日 “美团与京东的竞争将推动即时零售行业的创新,但高投入可能拖累短期盈利。投资者应关注美团新业务的亏损收窄情况。” —— James Lee,高盛亚洲科技研究总监,2025年4月12日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4-18 00:10
上一页
1
2
3
4
5
•••
512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突发重磅!特朗普:对华关税将从145%大幅下降 不会对习近平采取强硬态度
lg
...
特朗普一句话,市场瞬间“大变脸”!美元应声飙涨 金价一度暴跌68美元
lg
...
中国才刚批评特朗普!白宫“意外”逆转对华关税、暗示中美贸易战降级 但是……
lg
...
特朗普连日本都搞不定、中国武器化人民币!黄金狂飙一度突破3500,日元也爆了
lg
...
“新美国秩序”正在形成?!特朗普对鲍威尔的攻击引发“股债汇”三杀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4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2讨论
#链上风云#
lg
...
82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07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