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CoNET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香港论坛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中国概念股收盘:新能源车股多走高小鹏涨近4%,怪兽充电跌12%
go
lg
...
,海银财富,金山云,网易有道涨超5%,
知
乎
,旭明广电,玖富,联电等涨超4%。 雅乐科技,水滴公司,小赢科技,信也科技,普普文化,南方航空,悦商集团,老虎证券,百济神州,小鹏汽车,数海股份,宝盛科技,阳光动力,洪恩,理想汽车等涨超3%,盐港明珠,贝壳,拓臻生物,携程,优克联,东方航空,联拓生物,华住酒店集团,易电行,万春医药,秦淮数据,拼多多,优客工场,尚德机构,欢聚集团,悦航阳光,京东,汽车之家,世纪互联,新东方,猎豹移动等涨超2%。 怪兽充电跌超12%,逸仙电商,百世集团,中指控股跌超8%,奥瑞金种业,泰和诚医疗等跌超7%。 第九城市,华瑞服装,达内科技,雾芯科技,洋葱集团,蘑菇街,斗鱼,恒异电子,宜人金科等跌超5%,宁圣国际,中国医药控股有限公司,嘉楠科技,乐居,小白买买,每日优鲜,九洲大药房,魔线等跌超3%。
lg
...
金融界
2022-10-21
香港交易所2022年第三季度股东应占溢利22.63亿港元,首三季迎56只新股上市
go
lg
...
亚控股、蔚来及腾讯音乐完成了第二上市,
知
乎
、贝壳控股、涂鸦智能及名创优品等则完成双重主要上市。此外,香港交易所于2022年月及10月亦先后欢迎再鼎医药及哔哩哔哩率先在主板由第二上市转至主要上市。阿里巴巴、百胜中国及诺亚控股亦宣布计划转为双重主要上市。 2022年首三季共四家SPAC于香港上市,共集资40亿港元。新股市场持续吸引许多公司申请在香港发行新股,于2022年9月30日共有144宗上市申请正在处理中,当中包括三宗仍在处理中的SPAC上市申请。 交易所买卖产品(ETP)(包括ETF和杠杆及反向产品)2022年首三季平均每日成交金额增加至111亿港元(2021年首三季:78亿港元)。2022年第三季共有七只新ETP上市,当中包括首只绿色债券ETF。 季内,香港上市债券市场继续增长。2022年首三季共有317只债券于联交所上市,总集资额超过6,720亿港元。于2022年9月30日,市场上共有1,787只上市债券,未偿还金额合共超过6万亿港元。 此外,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指数早前获纳入合资格发行衍生权证名单后,香港首批A股结构性产品—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指数衍生权证于2022年8月在香港上市。2022年第三季共有六名发行商参与此衍生权证的发行,前后发行了54只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指数衍生权证,平均每日成交金额150万港元。
lg
...
有连云
2022-10-19
中国概念股收盘:团车涨逾8%、拼多多涨逾5%,
知
乎
跌近5%
go
lg
...
苏轩堂、小白买买、挚文集团、盈喜集团、
知
乎
等跌超4%。 开心汽车、中国医药控股有限公司、尚高、品钛、贝壳、昱辉阳光、高途、尚德机构、BOSS直聘、百世集团、亿航、格林酒店等跌超3%。
lg
...
金融界
2022-10-19
当Discord备受批评 Web3版Discord会是怎样的?
go
lg
...
s、Zonff Partners 以及
知
乎
联合创始人 Michael Zhang 参投。 今年8月,Atem Network 宣布完成全新品牌升级,由 Web3 社交产品拓展成支持 Web3 创作者生态的社交协议,帮助创作者 Token 化其内容,从而允许用户拥有自己的内容与粉丝网络,与粉丝直接产生联系并进行 Web3 原生互动。 官网:https://www.atemio/ 推特:https://twitter.com/atem_network 2、Nftychat Nftychat成立于2021年,致力于打造“Web3版本的Discord”,旨在创建一个面向所有Web3公民的交流平台。相比Discord,nfty chat的优势在于,其打造的Web3平台比Web2平台更加安全可靠。 具体而言,当用户使用ENS登录以太坊身份与密钥绑定,无人可以冒充身份,从而保护数据安全。同时,用户只需连接钱包地址就可以开始聊天,无需账号密码即可免费使用,并能远离Discord饱受诟病的机器人和垃圾邮件。 用户还可以基于NFT或Token创建或发现社区,可在聊天界面查看任何其它用户持有的NFT、POAP以及推特、电报、领英等信息。Nftychat与ENS登录相结合,成为直观的DAO治理工具。 目前,该项目可通过桌面浏览器使用,用户界面与Discord相似,并初步设置中文、俄语等语言频道社区,累计用户不足10000人。 今年3月,Nftychat完成100万美元融资,此轮融资由Archetype领投,Coinbase Ventures、Balancer Lab首席执行官Fernando Martinelli、以太坊核心开发者Tim Beiko、Kaiynne、Hjmomtazi、Nanexcool、RyanSAdams、Sassal0x和Skeeeeto参投。 官网:https://nftychat.xyz/ 推特:https://twitter.com/nftychat 3、Comm Comm致力于成为Web3版本的Discord,定位是基于联合密钥服务器的加密原生通讯工具。针对Discord存在的数据漏洞问题,Comm扩展适用于Signal或Whatsapp等聊天应用程序的端到端(E2E)加密通讯服务,旨在让社区成员托管自己的后端服务器,只有用户才能访问其数据。 具体而言,是希望通过密钥服务器构建去中心化的应用程序后端,从而完成用户的完全主权。据其官方介绍,这是Comm能够与Discord达到同等水平的秘诀所在。在Comm看来,集中式服务器模型将永远无法支持几乎无限且持久的世界级元宇宙,由个人拥有的服务器和设备组成的去中心化网络是提供必要计算资源的唯一途径。 正如其创始人Ashoat Tevosyan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最激进的观点是,未来每个人都会有一个个人私人服务器。”最终,集中式后端都会被取代。 链捕手注意到,Comm已在应用商店上线其app,应用界面与Web2应用类似,甚至因为尚处于开发初期,功能略显单一。今年8月,Comm宣布完成5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此轮融资由CoinFund领投,Electric Capital、Slow Ventures、LongHash VC、Shima Capital和Eniac Ventures参投。加上此前融资,已融资700万美元。 官网:https://comm.app/ 推特:https://twitter.com/commdotapp 4、Console Console定位于加密原生的聊天工具,并致力于成为“Discord的Web3替代品”。针对Discord现存的网络钓鱼攻击、第三方机器人安全漏洞等问题,Console的替代优势主要是基于Web3原则构建,从而真正意义上达到去中心化、开源、安全和社区所有。 据悉,用户可以直接使用网络钱包登录Console,身份也可以直接从区块链上查询,不需要第三方机器人,从而消除与机器人相关的漏洞;Console不拥有对用户身份数据的访问权限,可以保护用户免受数据泄露和黑客攻击。 此外,访问Console会伴随一套 DAO 工具,用于财务管理、治理、赏金等。在Console发布后,核心团队将成立ConsoleDAO,将Console的未来发展交由社区管理。 目前,Console已经推出测试版,并正在接受10个社区的申请。本月,NFT 项目Crash Punks拥有25000名成员的Discord社区已整体迁移至Console。 官网:https://www.console.xyz/ 推特:https://twitter.com/consoledao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2-10-13
中国概念股收盘:新能源车股普涨理想涨近4%,每日优鲜跌超12%
go
lg
...
%。 金山云、嘉楠科技、富途控股、
知
乎
、涂鸦智能、新氧、唯品会涨超2%,汽车之家、迅雷、乐居、猎豹移动、欢聚集团、小牛电动涨超1%,携程、高途涨近1%。 优信跌超26%,达内科技跌超19%,每日优鲜跌超12%,洋葱集团跌超11%,荔枝跌超10%,第九城市、尚乘数科跌超5%,虎牙跌超4%,斗鱼跌超3%,途牛、哔哩哔哩跌超2%,趣头条、36氪、秦淮数据、搜狐、网易、百度、BOSS直聘、腾讯音乐跌超1%,水滴公司、贝壳、叮咚买菜跌近1%。 新能源汽车版块上涨,理想汽车涨3.61%,小鹏汽车涨1.49%,蔚来涨0.39%。
lg
...
金融界
2022-10-13
中国概念股收盘:尚乘数科涨飙涨35%,小赢科技跌15%、携程跌超11%
go
lg
...
南方航空、乐居、斗鱼、百度、医美国际、
知
乎
、优客工场等跌超5%。
lg
...
金融界
2022-10-12
中国概念股收盘:团车逆势飙涨25%,每日优鲜跌近20%、蔚来跌超10%
go
lg
...
来跌超10%,小鹏汽车跌超9%。
知
乎
跌超8%,理想汽车跌超6%,哔哩哔哩、富途控股跌超5%,爱奇艺、满帮、唯品会、微博跌超4%,网易、趣店、拼多多、腾讯音乐、京东跌超3%,百度、阿里巴巴跌超2%。 团车涨超25%,医美国际涨超16%,金太阳教育涨超13%,兰亭集势涨超11%,优信涨超8%,蘑菇街涨超5%,海银财富涨超4%,泰和诚医疗,祁连国际,泛华金控,德卫等涨超3%,优客工场,富维薄膜,中国天然资源,名创优品,海川证券等涨超2%,宝盛科技,中环球船务,箩筐技术,聚好商城,寺库,途牛等涨超1%。 品钛跌超22%,每日优鲜跌超18%,趣头条跌超17%,亚太电线电缆跌超14%,亿航,陆金所控股跌超13%,中国绿森农业,BOSS直聘,数海股份,荔枝等跌超11%,苏轩堂,悦航阳光,蔚来跌超10%,容联云通讯,小鹏汽车跌超9%,欧陆科仪,
知
乎
,盈喜集团,玖富等跌超8%,第九城市,万物新生,叮咚买菜,世纪互联,万国数据,猎豹移动,九紫新能,尚乘数科,乐信,奥瑞金种业等跌超7%。 新能源汽车涨跌不一,蔚来跌超10%,小鹏汽车跌超9%,理想汽车跌超6%。
lg
...
金融界
2022-09-30
中国概念股收盘:每日优鲜飙涨35%、怪兽充电涨逾10%,理想跌近4%
go
lg
...
网易有道、36氪跌超2%,斗鱼、途牛、
知
乎
、叮咚买菜、搜狐、爱奇艺跌超1%。 新能源汽车涨跌不一,蔚来涨0.67%,理想汽车跌3.27%,小鹏汽车2.27%。
lg
...
金融界
2022-09-29
SocialFi in Web 3 : 社交没有终局
go
lg
...
信之父张小龙认为社交的本质是找到同类。
知
乎
创始人周源则说社交本质可能是回答两个问题——我是谁和其他人是谁。 “自我”是一个复杂的哲学概念,但社交却是一个普适性需求。人渴望和其他人进行社交连接,本质来源于三大原因:价值的交换(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情感诉求的满足;性资源的获取。社交过程中,行为又带来了信息交流和关系网的组建。 社交作为一门“人”的生意,千亿市场的价值自始自终都是创业者厮杀的重头戏。Web 2 社交往往等同一款或多款社交软件。但有目共睹的是超级社交APP的马太效应愈发明显,微信似乎变成了一切社交产品的黑洞。 另一方面,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红利见顶、互联网大厂的业务想象空间也一再被压缩。Web2 世界的社交产品总体表现疲乏、缺乏创新,继2021年 Clubhouse 出现后市场再没有出现令人激动的主流席卷全球现象级产品。 机会孕育于危机中,Web2 创作者收益微薄、恶性竞争、平台霸权等问题都在倒逼 SocialFi 赛道的崛起。伴随着 Web 2 到 Web 3 的范式转移,反观 Web 3 SocialFi 赛道,有一批极具生命力的创业者正在基于区块链基础设施的土壤中蓬勃生长。 「SocialFi 创业者说」特意找到了三位具有代表性的的 SocailFi 赛道的优秀从业者,听他们聊聊自己的从业故事、行业认知和愿景展望。希望以他人的故事为节点、为启发、为火种,在 Web 3 这一片迷人的原始森林里举着火把彼此照亮。 一:Louis Lu:构建 Web3 数字身份平台,见证以“用户为中心”的社交范式变革。 ——BOOM CTO | Twitter @boomapporg 在 Web2 工作 6 年之后,我决定 All in Web3。 学生时代,我有幸接触并参与比特币挖矿和交易,也曾创业开发过一款篮球社区 APP。毕业后先后在百度和字节跳动从事数据挖掘工作,业务主要涉及用户行为挖掘,信息流推荐和广告投放优化。得益于之前在 Web2 搜索、推荐、广告等领域做过大量数据相关工作,因此对 Web2的社交产品存在的问题是体会比较深的。Web2 的社交产品是高度中心化的,在用户数据方面存在很多弊端。 数据所有权问题:Web2 中心化平台是把用户的数据、创作者的内容作为自己的核心“数据资产”和“数据壁垒”;但对用户而言,他们对数据基本没有控制权和管理权。比如FaceBook,Twitter如果要封禁你的账号,你不仅会失去上面的创作内容和粉丝,更重要的是,很可能还申诉无门。这给用户带来了很大的不安全感。 数据隐私问题:数据全部储存在公司的中心化数据库里面,由中心化平台管理,可能存在数据泄露风险。值得一提的是,各类社交平台在采集用户数据基本也是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 数据收益权问题:比如互联网主要变现方式之一是广告,平台主要依靠创作者内容流量和用户数据变现的广告收入,但这些收入只有很少一部分流入了创作者和用户端。 加入 Web 3 一方面是因为随着 Web 2 近 20 年的发展,产业已经高度中心化,业务增量见顶、政策红利殆尽,需要探索下一个风口。另一方面,我学生时代一起玩 Crypto 的同学朋友毕业后有的选择坚守 Web3,在过去几年 Web3 的快速发展浪潮中获得比较大的成功。而且身边 Web2 朋友也陆续加入Web3 行业。当一个新兴行业吸引越来越多的风险投资资金和人才的不断加入,感知到未来会有很大机会,所以我决定离开 Web2,投身 Web3。 做难而正确的事,见证“平台为中心”到以“用户为中心”的范式变革。 Web3 随着DeFi、GameFi 和 NFT 等发展,用户规模和行业影响力持续扩大,社交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一环。而 Web2 现有社交产品存在高度中心化的问题,没法解决 Web3 用户对数据所有权,收益权和隐私等新需求,需要一个新范式社交网络。 Boom 目标是基于区块链技术构建下一代社交网络。我在 Boom 主要负责技术架构设计和产品研发, 目前我们正在重点开发构建 Web3 数字身份标签协议,用户身份是社交产品的核心,随着社交图谱、灵魂绑定 Token(SBT) 等应用和概念的出现,Web3 需要一张更好的DID(Digital Identity)已经是共识。 Web3 以区块链为基础的去中心化技术,使得用户的创作内容,社交关系数据,身份声誉等都可以实现去中心化和可组合性,不需要某个中心化平台。这些变革会给用户的数据所有权,收益权,隐私等问题带来新范式的解决方案,构建出一个更加注重用户的社交网络。 用户为工具而来,因关系网络而留。 纵观现在社交产品的发展模型,目前 Web2 成功的社交产品能够给用户带来实际效用和娱乐性。且用户可以清晰感知。比如 Facebook、Twitter, TikTok它们让你能够接触到很多人,了解他们的动态。像 WhatsApp 或者 Wechat 帮你和世界各地的人通信、视频聊天,无需支付短信费用,这都是实际效用。 社交网络也同样遵循梅特卡夫定律(Metcalfe’s law):一个社交网络的价值与用户数的平方成正比。用户越多,社交平台的价值越大,然后用户增长曲线会在某一个单点突然爆发。 但是用户会疑问为什么大型社交网络在用户激增时反而失去了原本的价值感?为什么一些大的社交网络会衰落而一些新生的小社交网络会崛起?为什么工具体验极好的小网络已开始吸引了很多用户但最后用户没法留下形成社交网络,而看似没实际用处的却可以? 比如Facebook之后,陆续出现的平台级社交产品 Instagram、SnapChat,盛极一时的 Tiktok 也对 Facebook 造成了巨大的挑战比如现在很多年轻人在微信朋友圈“装死”,但在抖音上“蹦迪”。 为了解释这个,新的社交产品模型在实用性和娱乐性之外,扩展了第三个维度:社交资本(Social Capital)。 如何获取社交资本并快速积累自己的社交资本优势呢? 这一点似乎和区块链网络中的资本获取很像: 1. 每个社交网络都会发布一种新的社交资本(比如粉丝数,点赞数),对比区块链网络的token。 2. 你必须出示工作证明(proof of work,POW)才能获得 token,对应区块链的挖矿。 Facebook/微信朋友圈,你需要发布好玩的状态;Instagram,需要更新有趣的照片;Tiktok/抖音需要更新有意思的短视频。这样你才能工作证明在社交平台上获得更多关注和点赞等社交资本。早期加入一个社交网络挖矿的用户也会获得积累社交资本的优势。 存在社交资本先天性优势的明星名人加入新的社交平台也会有天然优势,类似区块链网络的里token预挖矿。与加密货币一样,价值与稀缺性有关,社交资本的稀缺性源于工作证明(POW)。 不过我们也必须清楚的看到,社交网络类似区块链网络,都有各自的生命周期。随着时间推移,每个社交网络上挖 token 将越来越难,即通缩效应 。然后用户觉得在老社交网络获取不了价值,最后也会逐渐离开。 长期坚持,以年轻人为主力军打造以用户为中心的社交网络。 Web3 的社交网络都处于比较早期,21年粉丝社群 Token化,去中心化的 SocialFi,也是昙花一现。但是去中心化的社交正在逐渐深入人心,去中心化社交的 DAO 和 Web3 社交基础设施和协议也还在不断发展,相信在下一轮周期,会出现更加以用户为中心的社交网络。 Web3 社交目前主要散落在Web2的社交网络里。未来 Web3和 Web2的社交网络也不会是完全割裂和对立,会有交叉融合,但具体的形态没法预测。 历史经验表明,年轻人会作为下一代社交网络的主力,他们入场晚,比较难在老社交产品里和老人卷,但他们的优势是可以消耗时间去来探索新的社交网络,寻找有吸引力的新社交资本。 我在 Web3 Social 领域耕耘了比较久,也经历了一轮 SocialFi 的生命周期。从一开始探索粉丝共有社群的 Social Token,到现在去构建去中心化社交图谱和 Web3 数字身份。我们做了很多尝试,对 Web3 技术和社交产品的结合,Web3 用户增长都积累了比较多经验。 未来我会继续研究 ZK 技术,聚焦于如何更好帮助解决用户身份管理和隐私问题,这一块是Web3 对 Web2社交重要补充。用户隐私对 Web3 社交产品很重要,但现在比较遗憾还没有出现特好的应用结合点。 纵观行业本趋势,当前整个Crypto行业处于熊市阶段,BOOM产品方向会重点迭代基础设施,目前会先构建一个 Web3数字身份平台,为下一轮周期的社交产品赋能。 二:李一禾 Ryan Li:为即将到来的社交关系的统一体系夯实基建 ——CyberConnect CTO|Twitter @ryanli_me 第三次入局社交,从单纯拉近和朋友的距离的初衷到赋能行业内容创作者。 我在加州伯克利念的本科,刚上本科就尝试社交产品创业。那是我第一次尝试,顺利拿了一笔腾讯的钱,瞄准做熟人社交方向。但七八年前我就发现,有时候做产品做得再好也是不够的,因为大家都在 SnapChat或者微信上玩。不过七八年之后可以明显感知产品生态发生了很多改变。 2017年本科毕业后我上手做了一款产品叫 Lino ,打造基于区块链技术打造去中心化自治视频平台社区。初衷是想要帮助内容创作者更好变现,让创作者对于自己的数据拥有更多所有权。当时这个项目是 Cosmos 上第一个比较大型的项目。通过内容价值去给创造者传达一个正向的反馈,进而给创作者分配到利益。每一个内容创作者可以是这个平台的所有者。 在Lino 的产品基础上,紧跟着我又和团队做了DLive ,一个游戏直播平台。2019年,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游戏博主 PewDiePie 在上面独家直播。这个产品差不多做到了 100 万日活、1000 万月活,算是比较成功的一个创业经历。2020 年它被 BitTorrent 收购,我也在 BitTorrent 当了一年半CTO 。去年 3 月份的时候,我就开始了 CyberConnect 创业。 Web 3 有很多好玩的东西,比如 Defi、NFT 相关的东西都比较有趣。我也做了一些尝试,最后决定下来聚焦于做社交基建。 我之前的创业经历让我积累了很多对于内容创作者的理解,尤其是对于让创作者真正拥有他们的数据这方面的一些理解。我希望说能够让用户,包括内容创作者和普通使用者能够真正拥有自己关系数据,他们的社交身份,他们创造的内容能真实拥有通过一个通用的身份系统来做社交的登录权限。然后把这样一套完整的基建系统提供给开发者,赋能开发者来比较快速的完成社交平台的网站原生开发。类似于为下一代的 Twitter 或者 Facebook 的产品的原生开发之前完成一部分基础建设。 我对于说社交的兴趣来源于看到社交是内容传递和社区形成的过程。社交有不同种类,熟人之间的、陌生人之间的,群体之间的小圈子社交等等...社交渠道服务的是内容的传递,内容价值和关系的距离又存在微妙的相对关系。最开始做的时候,我致力于把熟人社交做好,初衷是想让我跟我朋友之间更近一点。 逐渐往后,特别是在变现的玩法出来后,内容创作者在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对跨平台更感兴趣。我希望自己能够帮助大家获得内容创作带应收应得的收益,帮大家能够最大化其价值。 圈地为牢的平台社交,把人与平台的社交资产退回到人与人的维度。 在 Web 3 的语境下,其实不是每个内容创作者都需要做到有百万的关注者,其实内容创作者如果只服务好自己的一小部分粉丝群体,让固定的粉丝很喜欢自己,ta一样可以过得很舒服。这逻辑以前不太能成立,现在现在很多机会真的真实出现,这也是我一直在探索的机会。 我和团队的连接会比较长久,一直长线的合力探索。我跟 Wilson (我的另外一位创始人)最开始探索帮意见领袖变现的方向。后来发现其实意见领袖跟他们的社群之间的距离比较远。后来我们转到做基建,想把关系的体现做得更好一点。比如帮助个人的社交频道基建的搭建,我个人觉得会比光去做KOL变现,售卖NFT 可能会更有长期的价值。 用户关系的创业方向本身不是特别快能盈利的事,比如说我想要把我的朋友们带到一个新的产品里,其实是要把他的所有的朋友也要带到产品里。 关系本身是一个复杂的事。在现实的物理世界,人和人认识后,我们可以线下去约着逛街。这个关系是在人与人之间。比如说我在酒吧里交了一个新朋友,我们在酒吧产生了好友的关系。但之后不会说每次约这位朋友出来都要回到同一个酒吧。但是在互联网世界里,其实关系是在平台上面的。我跟你是微信好友,我跟你是 SnapChat 好友,关系停留是在微信和 SnapChat 上。我在 Twitter 上面关注一个人,我想继续跟踪这个人的动态,我每次需要回同样的地方。这很阻碍开发者去做革新,因为做再好的产品,用户迁移成本如果太高的话其实是没有意义的。 最开始的互联网里面没有用户的概念、没有原生的数据所有权的概念。所以它不得不存在多个平台并存的形态。我着眼于围绕特定的应用程序、围绕着用户自己拥有的数据和关系去进行改进。 从一个维度来看,社交本身用途是不一样的。使用场景不同关系的网络,不同的情况下,每个信息流传递内容的价值也是不同的。比如说在抖音上,用户更多的可能浏览一些中心化分发的PGC内容。我们在 INS上看的、在微信看的都是不一样的。 未来我能预想到的,社交关系也许是一套统一体系。如果说关系本身是能够完全被公开,被个人完全所拥有,我要做的事就是在个体的语境下,面向开发者直接做配置。 未来目标:做独一无二的技术贡献,为行业长期创造价值。 对于产品来说的话,我肯定希望能服务上百万、上千万的用户。我们为带有社交属性的产品提供很好的工具,让大家能够创造更好的体验。更好地帮内容创作变现,帮好友关系更好地维持和建立。 我是以长期主义来做这个事,希望我们能去定义下一代的社交应用软件的技术。 我现在做一款产品叫Link3,类似于 Web 3 的领英。我定义它为一款验证身份网络产品,希望把它打造面向 Web 3 从业者,或者真正关心 Web 3 长期是否成功这么一群人;面向希望能建立自己与项目之间联系、参与项目的发展的这样一部人的 Web 3 名片,让其有可以被信任的个人首页展示,这是短期来看,我在做的事情。 长期来看,我希望在 Web 3 的这个领域里面有自己独一无二的贡献,为整个行业长期创造价值。给开发者提供一些更好的工具,给用户提供更好产品。现在整个行业还是比较早的阶段,大部分的大部分的应用都还是以市场选择为导向。现在市场里面的组成为分母,决定哪些应用会是现在大家的主流。 极具创新的产品还没有出现,新的需求也暂时还没有被创造。现在的产品也停留在满足一些人性最简单的需求上。那肯定是随着更多的用户加入 Web 3,没准就有更多的不同形态的产品诞生。只有生态里有更多应用,用户才会有更好的、更新的体验。 三:Luke Wang:革新社交许可的构建形式,以更新颖、更精彩的方式创造社交 ——SwapChat CEO|Twitter @Web3MQ MIT Media Lab 技术出身,我希望通过技术确保创造出不一样的东西。 我算是一个 Web 3 的老新人,2015年入行。那个时候以太坊刚发出来带EVM的第一版。大家仰慕的去中心化公司还叫 XRP,虽然现在已经无人问津了。 不过那个时候我主要精力还是在完成学业上。教授上课的核心还是会放在数据科学、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这些方面。一方面我自己对于这方面兴趣有限,另一方面又渴望为世界做一些实实在在的贡献。我陆续尝试过消费者赛道、健康医疗赛道、也算是一个 Web 2 创业老兵。 不过当时我已经看到了泡沫破裂的趋势,心里盘算着这一轮的整体周期红利已经过了,需要为下一周期做规划了。希望能在即将到来的、下一个周期里抢占先发占位优势,在整个生态里面打造自己的影响力。 当时社会主流对于比特币的认知还比较浅,认为它就只是数字形式的小钢镚。大家研究重心全在怎么用数字货币转账。真正让 Web3 进入主流视线应该是 ERC20,大家发现比特币居然能编程了,还能编出巨大无比的一个生态出来。 最开始的计算机就只是一台机器而已,Web1 让人们可以通过网络互相分享文件,Web 2 和移动端的发展让分享行为更进一步。Web 3 的革新在于获得许可的构建形式会变得更快捷。 当用户需要协议才能获得许可时,大公司天然占有巨大无比的优势。在这个生态里,大公司可以疯狂卡后面进来的公司和项目。大公司喜欢的项目可以成长,大公司不喜欢的项目,对大公司利益不利好的项目很难有机会成长。 因为大公司总是出于当下的范式,阻碍后人的权利,这会极大的阻碍整个生态的活力。 我理想中的生态应该是做应用的简易程度急剧上升。但今天好多基建还不太奏效。比如经常会崩、很多基建网络拆散之后所有权的动态不一样。Web 2 里面大公司拥有整一套机基建,Web 3 现在则是零零散散的小团体、小节点在参与跑,比如说以太坊公网,或者说其他一些 Web 3基础设施都是个体户跑出来的。 集体所有,把重要的事物置于大家的监管下。 政治上有一个概念叫“capture”,一群人俘虏了一个组织或者一个职能部门。如果组织设计的不够好的话,就会无限腐败,因为capture了这个组织。 比如说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有设计上的缺陷,那里的员工可以随意印钱。印出来随便花。但实际中央银行有很多监管,会竭力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但一些Web2的大厂可能就不处在大家的监管之下。前期因为它需要增长,所以很为大家着想。后续就是就不可避免变成了一个只对它自己很好,但是对别人不太好的平台,因为到后面公司的任务只有涨股价。而不是说服务用户来提高口碑。 一开始大家很难理解 Web3 的一点就是 Web3 技术很多时候改变的是一种博弈动态。它会用一些数学办法来确保我做的这东西一定是会促进博弈动态,需要注意的是,某一些博弈动态是做不了的。 举个例子,现在“我”需要做一件事情,但在此之前“我”需要获得权限。办法是一堆人投票来决定“我”能不能拥有这个权限,需要用一些底层的密码学函数或者底层的共识机制来保证投票的公平性。其实这些模式表面上看都可以在 Web2 实现这种模式, 因为 Web 2 可编程性也是完备的。 但区别在于一个大平台是可以随意修改规则的。平台今天可以说大家都来我这里,我这里是最友好的平台。明天说不好意思,既然你们都来我的平台,所以我现在想改变规则,因为我要赚更多的钱。 这是不可避免的趋势,无论一开始那个公司有多善良,到发展到很庞大的体量来讲,它为了继续长大,它不得不把整一个生态构造成对自己最有利的形态。 Youtube 就是典型的例子。最开始它是对个人创作者非常友好的一个地方,而现在的 Youtube 完全不是。现在 Youtube 内容重视大广告商的诉求。因为他们才是金主。新人在平台上获客冷启动非常难。现在一个普通人上万人订阅的油管频道要费很大力气,而以前完全不是这样。所以 Web 3最主要的改变是通过一些基建以及基建其中数学设计来保证博弈动态的实现。 看好 Web 3基建,社交底层内容难以突破。 Web 3突破口,我个人比较看好创作者经济。未来工具会改变创作者收钱的方式、创作者和平台的营收分成,但创作者做的东西可能本身不会改变太多。 对于SocialFi赛道,我们需要目光长远一点来看待。短期来看,现在没有任何一个 Web 3 基建比 Web 2 好用。Web 2 基建远远成熟、远远更快、且可扩展性更强。 Facebook、微信每天有十个亿级别的用户在用。 Web 3 的产品现在无法承载如此庞大用户量。关于 Web 3 创新方式跟展望,我想以芯片行业举例子。 纵观整个芯片行业,中间很长的时间,好几年行业内部没有什么竞争,因为英特尔一家独大。行业初期,其实有好多家芯片公司入局。后来随着它们相继退出竞争,英特尔变成巨无霸。AMD只是英特尔碍于美国反垄断法,不想自己被强行拆分所以留下了这么一个公司。 就像当年为什么微软要投资苹果,因为微软不希望成为这个世界上唯一的软件系统提供商,因为如果这样微软就要被强行分拆。 但是客观来说,英特尔的芯片确实是市面上性能最优的芯片。用户选择它也是有原因的,因为在用户看重的核心指标上,英特尔都是最好的,不过价格也是比较贵的。 其实 AMD 这个公司存在很长一段时间。但刚成立的时候,大家压根就没有注意到它。它最开始只做设计,其他环节都不做。而反观英特尔则是全产业链都做。那后来慢慢移动端,大家逐步开始用AMD。就因为它是比较开放的生态,它让任何一个想要做电子器件的厂商都可以基于其内核去做手机芯片。大家会用AMD去做服务器的芯片;大家可以更好的根据自己的定制化需求可组合的去做CPU芯片。包括苹果的A16芯片都是拿AMD内核做出来的,然后性能也比英特尔做出来的要好很多。英特尔销售很大一部分来自于这个服务器的市场,服务器开始被蚕食,就标志着英特尔不再一家独大。 其实可能今天创业者没有办法做社交创新。美国的 Facebook、国内的微信,创业者很难竞争赢巨头。现在这个时间段可能就相当于在整个Web创新历史上的低谷期。就类似于芯片行业英特尔独霸世界的中间那几年的。英特尔孤独求败。但是对整一个业态来讲是缺乏创新。Web 3 更像是打开了一条不一样的路。秉持着长期主义的原则,这对整个网络效应会有非常深远的正面影响,尽管短期来看新事物的产生初貌总是很难做到第一眼就让人惊艳。 Web 3 的发展是需要花足够多的时间去积累的。但根本性上来讲, Web 3能长期创造更多的价值、有更大的格局。 SwapChat & Web3MQ:如果说Web3MQ是安卓,那SwapChat就是谷歌手机。 谷歌第一次制造安卓系统时制造了一部手机,这样人们就会知道如何使用安卓操作系统。SwapChat是MQ(Message Queue)的一个demo DApp,Web3MQ是SwapChat背后的底层通讯协议。 Web3MQ就像安卓,而SwapChat则是谷歌手机,是平台之上的应用。我希望用户通过安装SwatChat这个chrome插件来进入Web3的世界。 在未来,Web 3 会有更多的智慧被落地成具体的场景、会走得更深。目前Web 3 还在早期的集体建设的过程中。今天 Web 3 的应用有几万的用户量就算挺不错的成绩,但在Web2,可能一个几十万人的APP也掀不起水花,因为世界有六十亿人。我希望能在行业早期,跟从业者一起去共建。当一个务实的浪漫主义者,把我相信的东西看见、落地。 对我个人而言,第一个重要的阶段性目标是确保 99%发送消息主体的活动地址发生在SwapChat。我个人不喜欢第一、第二这种说法,因为第一第二的比较意味着同质化的比较,会促进创业者做同质化的事情。如果横向比较,SwapChat 内测的性能是行业内最快的。但我希望我们能真正为行业赋能,而不是单纯陷入内卷。 社交也涉及到未来的元宇宙。可能随着元宇宙的发展,媒介本身也会被革新。我们显然不希望这里头的通讯体验还跟上一代一样,用户只能在局部体验社交。有没有一种更新颖、更精彩的方式去体验?我希望去为社交通信,去建立这种人跟人之间的关系做贡献。当然这需要和业态的大家一起建设,加速下一代 Web 3社交范式的动态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我们是第一当然最好,但是这不是最重要的事,我更关心的是最给大家产生价值的东西才是最好的。 写在最后 社交没有终局,没有一款产品有可能满足所有需求。 马化腾曾说:“打败微信的肯定不会是微信,肯定是另外更好玩的。想象力是天空,工具是地基,中间则是人类的演化历程。工具端的革新反向促进着人与人之间的连接。人类曾经发明了文字,从此人类拥有了新的互动手段。也许在未来的社交未来,我们不必使用语言,却早已心意相通。 未来因为想象而迷人,因为创造而鲜活。未来已来...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2-09-28
正泰排插开学季活动收官 体验式快闪营销SHOW出青春能量
go
lg
...
见领袖建立口碑效益;并在年轻学生聚集的
知
乎
、校园论坛、微信群、QQ表白墙等渠道做引流推广,“口口相传”为品牌建立好口碑,年轻一代消费者在线也能get正泰居家满满的青春活力! 拥抱z世代,圈粉年轻人 体验式营销SHOW出青春能量 正泰居家在开学季打造“青春能量加电站”快闪活动,是一次瞄准学生群体的“顺势而为”的精细化品牌营销。 迎合年轻人的消费习惯,融入品牌IP“比尔盖”个性、积极、多元的形象,“青春能量加电站”聚焦了学习用电场景和“加电”精神内涵,通过简单易参与的福利活动,在年轻人聚集的线上线下平台同频展开。不仅能提升了年轻消费者的消费体验性、互动性,也树立了品牌在年轻群体中的新印象。 未来,正泰居家将在全国范围内持续开展“青春能量加电站”系列营销活动,以更生动化的形式走进年轻一代消费群体,拥抱Z世代!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2-09-28
上一页
1
•••
82
83
84
85
86
•••
89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美重磅!彭博:若特朗普与普京达协议 中国最高领导人面临这个重大威胁
lg
...
美国突发“出口”中国移民!特朗普签署新命令:即刻停止移民儿童法律援助
lg
...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果然”信号明确!交易主管:中国经济策略发生重大变化
lg
...
周评:习近平会见科技领袖引爆市场!特朗普再发关税威胁,一句“独裁者”吓坏欧洲
lg
...
下周展望:“德国史上最重要选举”来袭!美国PCE绝对爆点,别忘了日本CPI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19讨论
#链上风云#
lg
...
60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751讨论
#比特币最新消息#
lg
...
903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