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CoNET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香港论坛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港股继续回调!创新药纯度最高的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逆市收红,已连续6日吸金,近60日资金净流入超3.7亿元!
go
lg
...
。 消息面上,12月16日,信达生物和
礼
来
制药
共同宣布就礼来非共价(可逆)BTK抑制剂“捷帕力”(匹妥布替尼100毫克和50毫克片剂)的相关权益达成合作协议。观点认为,近10年来双方合作已达5次,本次合作一方面可以使得信达生物获得现金流、丰富自身管线,另一方面也为国内创新药企业的开发和商业化能力做了背书。 聚焦创新药板块,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收跌0.24%,成分股过半飘绿:科济药业、来凯医药跌超4%,药明生物、康诺亚跌超2%,药明康德跌超1%,晶泰控股、信达生物、中国生物制药、和黄医药微跌。上涨方面,乐普生物涨超16%,云顶新耀、药明合联涨超2%,康方生物、百济神州、金斯瑞生物科技微涨,石药集团、翰森制药走平 市场热门ETF方面,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逆市收涨,全天成交额超5400万元,较昨日小幅放量,换手率达8.54%! 资金方面,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今日获净申购600万份,已连续6日获资金净流入!截至12月16日,近5日已“吸金”近3400万元!近10日、20日和60日也均录得资金净流入,近60日净流入超3.7亿元,净流率近146%! 受近期政策和降息预期利好,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基金份额和规模大幅拉涨!截至12月16日,最新基金规模6.35亿元,最新基金份额6.7亿份,份额再创基金上市以来新高,居同类第一!年初至今,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份额增长率已近193%,同样位居同类第一! 从估值角度看,截至12月16日,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标的指数(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市销率为3.41,近5年的历史分位点为22.98%,意味着目前的估值低于近5年超77%的时间,具有较高性价比,中长期配置性价比凸显! 【机构:从数据看商保对创新药支持力度】 据浙商证券测算,2023年国内创新药支付占比自费50%、医保45%、商保5%。通过以上数据,2023年医保对创新药支付金额增长30%,测算得到2023年医保对创新药支出金额在626亿元,占创新药支付比例在45%。《中国商业健康险创新药支付白皮书(2024)》测算数据:商保2023年对创新药支出占比在5.3%。如果按照商保+医保支付汇总计算患者自费比例和保险(商保+医保)支付比例看,商保支付占保险支付比例达到10.56%,已然是创新药支付中比较重要的新生力量。通过以上商保、医保支付比例计算得到创新药患者自费金额在700亿元,占创新药支付比例的50%,仍是目前国内创新药市场最主要的支付方。 根据《中国商业健康险创新药支付白皮书(2024)》估算,2023年74亿商保支付创新药金额中,惠民保占比21%,医疗险占比30%,疾病险占比49%(间接支付为主)。但是从数据看,不管是惠民保还是医疗险纳入创新药数量持续快速增长,这也是驱动商保在创新药支付占比持续提升的核心驱动。2023年超过90%惠民保包含特药责任,主流的百万医疗险产品中超过70%产品中创新药成为主体责任一部分。从药品纳入的绝对数量看,截止2023年底惠民保和商业医疗险纳入创新药数量累计分别达到550和441个。 浙商证券看好创新药商业化加速背景下盈利能力持续改善、国际化竞争力得到验证的创新药龙头企业。此外对于定价较高的新技术创新药,比如CAR-T、基因治疗药物等未来商保政策持续推进落地下,有望对业绩端带来积极影响。 整体来看,医药估值和持仓仍处于历史低点,投资者在底部震荡中待医药板块催化。国内医药行业处于供给侧改革的深水区,创新升级、渠道结构变化,成为主要方向,这个过程中,医院院外产品更受益于老龄化加速趋势、创新药械鼓励性政策影响下进入兑现期,更重要的是,随着医疗环节改革的深入,医药价值链也将发生比较大的重构,这个过程中,处方外流、医药CSO、各环节集中度提升成为必然趋势,也将呈现更多的投资机会。(来源:《浙商证券医药生物周跟踪:从数据看商保对创新药支持力度》,2024.12.15) 【机构:仿制药第十批集采,再次驱动向创新药转型】 东吴证券表示,2024年12月12日,第十批仿制药集采表现出以下特征:一是企业数量有门槛,入围标准提高;二是入选规则改变,将50%降幅可中选这一规则,改为不高于同品种最低单位可比价1.8倍可中选;三是加强管理严防企业围标串标。第十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产生拟中选结果,平均降幅超70%,价格竞争充分。东吴证券认为,随着集采价格机制的不断完善,仿制药的完全竞争市场有望推动企业向创新转型,迫使仿制药公司向高壁垒的剂型或创新药转型,看好仿制药向创新药转型成功的标的。(来源:《东吴证券医药生物行业跟踪周报:仿制药第十批集采,再次驱动向创新药转型》,2024.12.15) 【关注中国硬核创新药力量,新质生产力代表,认准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 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紧密跟踪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旨在反映港股通创新药产业上市公司的运行特征。 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标的指数前十大持仓股和对应权重如下: 注:仅为成分股展示,不做个股推荐 数据来源:国证指数公司,截至2024.11.30 从上述成份股列表中可以看出: 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100%布局创新药产业链,前十大权重合计占比超70%,龙头属性突出! 成份股中进一步细分行业来看,创新药权重占比高达83%,CXO(医药研发外包等)权重占比17%。 数据来源:国证指数公司,截至2024.11.30 综合来看,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的创新药含量83%,是全市场医药指数中创新药含量最高的。作为最纯的创新药新品,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以其高锐度和高弹性的特征获得了很多投资者的关注。 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特点鲜明: 更纯粹的创新药(高达83%的创新药权重占比,全市场医药类指数中最高); 最低估的创新药(截至12月16日,指数市销率处于近5年23%分位点); 底层资产是港股,可以T+0交易! 目前,港股通创新药ETF联接基金(A类:021030;C类:021031)也已经正式开放申赎,主流互联网基金销售平台均有售,喜欢场外买基或者定投的投资者可以密切关注。 关注中国硬核创新药力量,新质生产力代表,认准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场外联接(A类:021030;C类:021031)!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文中个股仅作为指数成份股客观展示,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投资人应当阅读《基金合同》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属于中等风险等级(R3)产品,适合经客户风险等级测评后结果为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资者。标的指数并不能完全代表整个股票市场。标的指数成份股的平均回报率与整个股票市场的平均回报率可能存在偏离。以上产品投资于境外证券市场,基金净值会因为所投资证券市场波动等因素产生波动。境外投资产品风险包括市场风险、汇率风险等。本文出现信息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2024-12-17
武大学霸创出一家IPO,泰格、贝达、金斯瑞押注
go
lg
...
发经验,曾在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
礼
来
制药
、印第安纳大学、武汉大学任职或任教多年。除翰思艾泰外,他还参与创办了中美冠科生物技术(北京)有限公司、中美华世通生物医药科技公司。 翰思艾泰成立至今,一共进行了3轮融资,吸引了包括泰格医药、北京龙磐、贝达药业、金斯瑞生物科技旗下基金等知名机构的投资;招股书显示,2024年6月,翰思艾泰最后一轮融资的投后估值达16.15亿元。 公司融资历程,来源:招股书 翰思艾泰致力于发现、研发及商业化用于癌症及自身免疫疾病精准治疗的同类首创及╱或同类最佳产品,以解决全球未获满足的医疗需求。 自2016年起,公司一直打造创新管线,已开发由共10种候选药物组成的管线,包括核心产品HX009及两种主要产品HX044及HX301,其中有八种针对肿瘤学的候选药物及两种针对自身免疫疾病的候选药物。 除HX301乃自Onconova Therapeutics, Inc.授权引进外,其余管线候选产品全部为自主研发。 02 公司在研产品和行业情况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的核心产品以及主要产品正在中国及澳大利亚进行临床试验。下图为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的管线产品及于往绩记录期间之前已转让的商业化产品的开发状态。 公司主要在研产品,来源招股书核心产品-HX009 翰思艾泰的核心产品HX009是一种自主研发的PD-1/SIRPα双功能抗体融合蛋白。于往绩记录期间及直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已在澳大利亚及中国完成HX009的I期临床试验;目前正在中国开展两项HX009临床计划,即HX009-I-01中国研究(Ib期),用于治疗晚期黑色素瘤,以及HX009-II-02中国研究(I/II期),用于治疗R/R EBV+非霍奇金淋巴瘤。 主要产品-HX301 HX301是一种多靶点激酶抑制剂,具有独特激酶抑制特性,体现出癌症治疗的重大进步。作为在研多激酶抑制剂,HX301的作用机制是通过靶向CSF1R、ARK5、FLT-3及CDK4/6等关键通路对抗各种癌症。 目前公司已完成HX301的I期临床研究,并计划开展HX301与替莫唑胺联用治疗脑胶质母细胞瘤的II期临床研究。 主要产品-HX044 HX044是一种双功能抗CTLA-4抗体╱SIRPα融合蛋白,可用于治疗多种晚期实体瘤恶性肿瘤的创新型临床阶段药物,尤其是治疗PD-1耐药实体瘤(包括但不限于非小细胞肺癌、黑色素瘤、肾细胞癌及胃肠癌)。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正在澳大利亚启动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恶性肿瘤的I/IIa期临床研究,并取得国家药监局就其在中国的临床研究的受理通知。 此外,翰思艾泰还拥有7项临床前阶段的候选药物,涵盖抗体偶联药物(ADC)、双特异性抗体(BsAb)和单克隆抗体(mAb)。这些药物的研发将进一步丰富公司的产品管线,增强其在肿瘤和自身免疫疾病领域的竞争力。 受生活习惯、环境改变、筛查方式的进步等多种因素影响,肿瘤发病率不断提高,相关治疗药物的市场空间较大。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中国肿瘤免疫疗法的市场规模由2019年的11亿美元增长至2023年的35亿美元,预计将于2027年及2031年分别增至142亿美元及415亿美元,即2023年至2027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42.0%及2027年至2031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30.8%。 此外,全球肿瘤免疫疗法市场占全球肿瘤药物市场的比例由2019年的20.2%大幅增加至2023年的26.5%。预计2031年全球肿瘤免疫疗法市场将占全球肿瘤药物市场份额的50.6%。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所在的PD-1赛道面临的竞争格局并不乐观。截至目前,国内获批上市的PD1/PDL1已经接近20种。即便是研发难度更大的双抗赛道,在研管线数量也不少。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除了HX009之外,目前国内还有7款PD-1/CD47及PD-L1/CD47双特异性抗体/双功能融合蛋白管线正在开展研究,全球其他地区另有4款同类产品正在开展研究。 无论如何,后期需要重点关注的还是公司在研药物的临床数据。 03 目前尚无产品在售,急需上市补充资金 值得注意的是,翰思艾泰曾将一款产品对外授权给了乐普,即HX008,这是一种与人类IgG4同型的人源化PD-1单克隆抗体。HX008已于2022年获批有条件上市,用于治疗微卫星高度不稳定╱错配修复缺陷的实体瘤及无法手术治疗或转移性黑色素瘤。 得益于HX008的成功商业化,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收到2022年及2023年的HX008年度特许权使用费分别约70万元及440万元。 财务数据方面,除于往绩记录期间前已转让予乐普的HX008外,公司目前尚无获批准商业销售的产品,因此报告期内无产品销售收入,并录得经营亏损。 2022年、2023年以及2024年1-6月,公司的全面亏损总额分别为2511万元、8462万元、4313万元,亏损主要来自研发成本及行政开支;其中,研发成本达到5868万元、4666万元、4203万元。 截至2024年6月30日,翰思艾泰账上现金为1.5亿元,如果仅考虑研发相关的支出,现有资金大概可以支撑未来2-3年的研发活动。 公司主要财务数据,来源:招股书翰思艾泰表示,此次港股上市计划将募资金额用于核心产品HX009的研发,主要产品HX301及HX044的研发,其他重要产品的研发以及为商业化及业务发展活动提供资金等。
lg
...
格隆汇
2024-12-13
股息(CAGR)超过10%的30家公司:科技、金融与消费领域引领稳定回报,助力长期投资增长
go
lg
...
球布局推动回报增长 艾伯维(ABT)、
礼
来
制药
(LLY)和赛默飞世尔科技(TMO)等医疗健康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广泛的布局,随着医疗行业需求的不断增长,它们的股息回报也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这些公司通过强大的产品研发和市场扩展,为投资者带来了持续的股息增值。 工业与运输领域:供应链地位助力股息增长 在工业与运输领域,UPS、联邦快递(FDX)和迪尔公司(DE)等企业凭借其在全球供应链中的重要地位和高效的运营管理,不仅确保了业务的长期增长,也为股东提供了持续增长的股息回报。它们的业务扩展和运营效率提升成为股息增长的关键因素。 编辑观点 上述30家公司凭借其稳定的现金流、强大的市场地位和创新能力,在股东回报方面表现出色。特别是在科技、金融、消费品、医疗和工业等行业,这些企业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市场扩展,实现了股息的持续增长,表现出强劲的长期投资潜力。 名词解释 股息(CAGR):股息复合年增长率(CAGR)指的是一家公司每股派发的股息在一定时期内的年均增长率,反映了公司的股东回报增长情况。 股息: 股息是公司将一部分利润分配给股东的方式,通常以现金形式支付,是投资者的一项重要回报。 今年相关大事件 2024年10月:全球知名企业如微软、Visa和台积电等宣布继续增加股东回报,确保稳定的股息增长。预计这些公司将继续提升股东价值,并引领行业股息增长趋势。 综合分析:高股息回报背后的企业驱动因素 股息增长超过10%的公司不仅在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还在创新和稳健运营的支持下为股东带来持续回报。根据TodayUSstock.com报道,科技、金融、消费品和医疗健康领域的企业,凭借强大的全球布局和持续的市场扩展,已经成为投资者持续增值的重要力量。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2024-11-18
隔夜美股全复盘(7.26)| 三大股指冲高回落,纳指振幅接近3%,英伟达盘中一度跌近7%,收盘反弹5%
go
lg
...
的减肥药新消息引发了礼来股价的抛售。
礼
来
制药
最近的暴跌表明,随着竞争对手逐渐接近可行的药物,投资者认为,礼来与诺和诺德在肥胖市场的主导地位可能会终结——到2030年,该市场的规模将达到1300亿美元。瑞穗医疗专家Jared Holz表示:“我们假设这不会永远是‘双雄称霸’。在竞争性试验的背景下,预计这种相当剧烈的反应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少。”7月25日稍早,Viking宣布,其减肥药正在进入后期试验阶段,并正在探索每月剂量。该公司还表示,正在将该药的口服版本推进到中期试验阶段,从第四季度开始。 5、二季度中国内地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10% 7.25 Canalys报告显示,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内地智能手机市场在经历上一季度的回暖拐点后实现进一步复苏,出货量同比增长10%,重回7000万台水平。vivo出货同比增长15%,重回中国市场榜首,凭借其稳固的线下渠道以及对“618”电商需求的捕捉,出货量达1310万台,市场份额达19%。华为在经历了上季度的亮眼表现后,增速略有放缓,以1060万台的出货量,位居第四。小米通过SU7汽车的发布拉动了品牌曝光度,其爆款K70系列和旗舰14系列继续保持强劲的势头,以1000万台的出货量以及17%的同比增长重回前五。苹果出货排名退至第六,市场份额同比略微下降2%,占据14%的市场份额。 04 今日前瞻 今日重点关注的财经数据 (1)20:30 美国6月核心PCE物价指数年率 (2)20:30 美国6月个人支出月率 (3)20:30 美国6月核心PCE物价指数月率 (4)22:00 美国7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终值 (5)22:00 美国7月一年期通胀率预期终值 (6)次日01:30 2024年巴黎奥运会在法国举行
lg
...
格隆汇
2024-07-26
减肥药双雄齐刷新高!诺和诺德减肥药在华获批上市,国内已有十余款GLP类创新药或仿制药上市
go
lg
...
德收涨3.25%,报146.91美元;
礼
来
制药
收涨1.63%,报904.61美元。 中国减肥药市场潜力巨大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减肥药市场的潜力巨大。据机构预测,未来6年中,中国的糖尿病(和减肥)药物市场规模将增长1倍以上,超过23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700亿元)。野村预测,中国的GLP-1类药物市场或将以每年23%的速度增长,增速超过全球平均水平。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糖尿病与肥胖作为慢性病大病种,拥有广阔的市场。预计到2028年,全球糖尿病患者人群预计将达到5.61亿人,肥胖患者群体数量将更大,目前全球已有超过6.5亿人受肥胖症状的困扰。 据悉,司美格鲁肽与人GLP-1同源性高达94%,司美格鲁肽分子的安全性得到广泛的验证,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被540万患者使用。诺和盈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轻中度一过性胃肠道不良反应。 近期的研究数据显示,持续使用司美格鲁肽四年,可以有效维持减重效果,平均体重减轻10.2%,腰围缩小7.7厘米,证明了该药物在长期减重治疗中的有效性。此外,司美格鲁肽的使用还与心血管健康改善相关,不论患者的起始体重和减重程度如何,均能带来心血管益处。这项研究结果对于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司美格鲁肽的长期治疗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全球范围内,司美格鲁肽因显著的减肥效果和名人如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的公开推荐而广受欢迎,市场需求激增,甚至出现全球供不应求的情况。诺和诺德也因此收益颇丰,2023年司美格鲁肽的销售额高达1540亿人民币,其中诺和盈的销售增长了407%,达到46亿美元。为满足市场需求,诺和诺德宣布投资41亿美元扩大产能,包括在美国建设新的制造工厂,以增强司美格鲁肽相关产品的生产能力。 已有十余款GLP类创新药或仿制药上市 事实上,司美格鲁肽并非第一款在中国获批用于减肥适应症的GLP-1RA。2023年7月,华东医药(000963.SZ)的利拉鲁肽获批,拿下首个国产GLP-1“减肥针”,国内获批速度反超原研药。同一个月内,仁会生物的贝那鲁肽注射液获批新适应症,用于超重/肥胖。 不过,与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不同的是,华东医药的利拉鲁肽注射液的注射频率为每日1次,而仁会生物的贝那鲁肽的半衰期仅为11分钟,每日需要给药3次。从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方面来看,诺和诺德的产品无疑具有更大的优势。 光大证券统计显示,截至目前,中国已有十余款GLP类创新药或仿制药上市,其中同时获批减肥药与糖尿病两个适应症的产品,则只有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华东医药的利拉鲁肽和仁会生物的贝那鲁肽。 从研发进度来看,国内GLP-1类药物处于上市申请阶段的还有信达生物的mazdutide注射液、常山药业的Aibennatai注射液、派格生物的PEGylated Exenatide注射液等。 此外,光大证券还指出,随着司美格鲁肽减肥适应症的拓展,诺和诺德GLP-1多肽药物持续热销,促进了多肽创新药研发热。合成工艺方面,化学合成法中的固相合成法是多肽规模化生产的主要方法,具有提纯难度低、自动化生产程度高等优点。多肽CDMO领域有望受益于多肽创新药研发热,国内相关企业包括药明康德、凯莱英、九洲药业等。多肽API领域有望受益于原研药物专利到期,部分企业亦布局有自主产品,国内相关企业包括圣诺生物、诺泰生物、翰宇药业、海翔药业等。随着国内GLP类药物研发推进,以及海外GLP类药物专利逐渐到期,看好国内GLP创新药企业与原料药及上游产业链相关标的,推荐恒瑞医药药明康德(A+H),建议关注信达生物、圣诺生物、诺泰生物、蓝晓科技、纳微科技等。
lg
...
金融界
2024-06-26
英伟达收涨约2.5%,微软涨超1.2%,特斯拉则跌超1.2%
go
lg
...
创收盘历史最高位;AMD涨1.13%,
礼
来
制药
收涨1.71%,伯克希尔哈撒韦B类股跌1.41%。
lg
...
金融界
2024-05-21
美股异动 | Hims大涨23% 推出减肥药比诺和诺德低85%
go
lg
...
每针较诺和诺德Wegovy低85%,较
礼
来
制药
也提供大约一五折。Hims美股盘初涨幅扩大至23%,礼来涨超1.1%,罗氏ADR涨约0.6%,诺和诺德ADR涨0.3%。
lg
...
格隆汇
2024-05-20
信达生物:用创新和社会责任铸就中国生物制药品牌新高度
go
lg
...
一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发团队,与美国
礼
来
制药
、赛诺菲、罗氏制药等多家国际知名制药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开发了一系列高质量的创新药物。其首款产品信迪利单抗注射液于2018年获批上市,具有广谱抗癌疗效,创下多个"中国第一",惠及了150万名患者。截至目前,信达生物已成功上市10款产品,成为上市单克隆抗体药物数量最多的中国药企之一,其产品已惠及250万名患者。 信达生物的科研实力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认可。公司发表了众多高质量学术论文,屡次登上《柳叶刀·血液病学》《美国医学会杂志》等国际权威期刊,并在ASCO、ESMO、AACR等国际学术会议上展示研究成果。2020年,信达生物荣登《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年度"50家聪明公司"榜单;2021年,信达生物荣获中国专利金奖;2022年,信达生物获得福布斯2022中国创新力企业50强。一系列荣誉称号的获得,彰显了信达生物雄厚的科研实力和创新能力。 社会责任先行,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作为一家负责任的企业公民,信达生物始终坚持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公司发起的"健桥工程"药品公益援助项目,已支持更多的患者获益,捐赠药品总价值超过34亿元。同时,信达生物也是健康中国战略的积极响应者和践行者。公司将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发展战略,全面融入ESG理念。2023年,信达生物的MSCI ESG评级升至A级,在中国生物制药行业处于领先位置。 信达生物用实际行动展现了中国生物制药企业的社会担当。公司高度重视产品质量和安全,建立了符合国际标准的质量管控体系,持续改善生产工艺,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高质量的药品。2022年3月,凭借在产品质量管理方面的突出表现,信达生物荣获"苏州市市长质量奖"。公司还积极开展环境保护和员工关爱等工作,推进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信达生物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关爱生命、呵护健康"的企业使命,展现了中国生物制药企业的责任与担当。 在刚刚结束的2024年中国品牌日活动中,信达生物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生物制药企业的创新实力和品牌魅力。未来,信达生物将继续秉承"创新为要、质量为本、以人为先"的发展理念,加大科研创新投入,开发更多高质量创新药物,为全球患者带来福音。信达生物正以"国际化发展、高质量创新"的发展思路,朝着"成为国际一流生物制药公司"的愿景目标阔步前行,以实际行动诠释"品牌向善、品牌强国"的时代内涵。
lg
...
金融界
2024-05-16
英伟达收跌超3.9%,特斯拉跌1.8%,Meta和亚马逊则至少涨2.1%
go
lg
...
拉收跌1.80%,苹果收跌0.60%,
礼
来
制药
收跌0.56%。谷歌母公司Alphabet收涨0.66%,微软收涨1.44%,扎克伯格旗下“元宇宙公司”Meta Platforms收涨2.10%。亚马逊收涨2.29%,报179.00美元。此外,AMD收跌8.91%,台积电ADR跌1.75%。
lg
...
金融界
2024-05-02
美股“七姐妹”|特斯拉收跌将近2.9%,苹果跌超1.1%,英伟达则涨约2%
go
lg
...
达收涨1.97%,报870.39美元。
礼
来
制药
收涨0.63%,AMD跌2.13%,台积电ADR涨0.56%。
lg
...
金融界
2024-04-11
上一页
1
2
3
4
5
•••
1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特朗普对华关税获利1万亿!中国重磅警告:损害美国消费者利益 将绕开建立多边贸易
lg
...
中美重磅!南华早报:为什么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可能想接受特朗普的邀请访美
lg
...
以色列突遭恐怖袭击、总理命令军队开展密集行动!金价飙升逼近历史高位 如何交易黄金?
lg
...
汇市突发巨震上行!特朗普政府语出惊人:普京制裁可能会解除 但是……
lg
...
今日,中国牵动全球市场神经!德国政坛大考来袭,小心对特朗普放松过头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19讨论
#链上风云#
lg
...
60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751讨论
#比特币最新消息#
lg
...
903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