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政策重心预计向“稳内需”倾斜,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同性有望增强。财政端消费刺激政策或进一步扩围,覆盖更多与民生相关的领域,推动内需温和修复。货币端总体维持宽松基调。 对于创新药,展望二季度,葛兰仍旧看好创新药持续突破、消费医疗复苏与产业链关键环节国产替代等方向。创新药领域,全球合作持续推进及关键临床数据披露值得期待。中国企业在ADC、多抗、多肽等领域的竞争力已逐步获得全球认可,与国内企业的项目合作已成为海外公司管线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海外企业在收购国内品种后正持续推进多种适应症的全球临床试验。此外,AACR和ASCO等国际会议期间,国内企业将披露多项重要临床数据。AI制药技术在靶点发现中的应用及其对研发效率的提升也值得持续关注。 兴证全球基金谢治宇认为随着逆周期调控政策和家电家居汽车等一系列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的落地,相关内需行业率先企稳回升,经济层面出现了积极信号。经济的筑底有助于资本市场的逐步回暖。科技方面,AI 技术的发展正带动科技创新的活跃度不断上升,智能驾驶和人形机器人正在加速发展,AI 眼镜等新的终端应用产品逐步走向成熟,未来这些科技领域国内都将崛起一批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公司。消费方面,传统消费品有望在 25 年触底反弹,以潮玩为代表的新消费正在加速渗透,情绪消费将是 25 年消费投资的重要机会。另外必需消费中,产品升级趋势延续,部分公司抓住了产品和渠道红利,增长势能充足。 易方达基金萧楠一季度部分止盈去年布局的港股互联网、芯片、资源类以及工程机械板块,同时,大幅度增加了白酒配置,认为当前的白酒相当于一个带有内需看涨期权的高息债券。我们也调整了资源行业的结构,减持了能源股,主要是考虑到地缘政治风险带来的全球供需格局变化。 广发基金刘格菘依然围绕全球比较优势制造业进行配置,并结合业绩比较基准,在制造业领域的各细分方向上适度均衡配置并优选个股,主要配置的行业包括新能源车、电子、锂电、光伏、军工等,同时配置了恒生科技重要权重标的。我们相信在行业自律、政策补贴、科技扶持等多方面的支持引导下,行业基本面会回暖向好,市场风格也会逐渐转向业绩驱动。 富国基金朱少醒认为,实体经济本该已在逐步复苏的路上。基于贸易战的巨大不确定性,我们认为后期市场波动会加大。后期更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货币政策值得预期。未来的选股难度也会显著增加。未来我们依然会致力于在优质股票里寻找价值。在当前估值下,红利价值风格能找到较好投资机会,质量成长风格同样具备很多投资机会。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