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10%,并且直接出口的99%以上都是印度和香港,不会直接出口美国,所以关税不会对公司造成直接影响;另一方面从进口层面来看,公司所使用的原材料绝大多数都是从国内采购,原材料中的豆油也是从国内采购,公司也在积极推动使用棉籽油等其他原料替代豆油,降低成本的同时也不受关税的影响。 Q3、疆宁生物转固规划和投产预期? A:疆宁生物于2024年的9月底已进行转固并进入正式生产阶段,一期项目会在今年争取推动满产,二期项目会根据市场情况、研发进度、以及具体的公司状况进行规划和计划。 Q4、合成生物学品种展望? A:一是在合成生物学新增量产品上,布局和规划好短、中期项目的选品、立项、研发工作,上海研究院按计划每年交付2-3个新产品的小试工艺包到川宁生物中试。为确保公司的中长期发展战略在研究院落地,研究院规划在2025年:1)聚焦大宗产品的研发和高质量交付,为公司规划的新项目做好技术储备。2)完成甲醇转化蛋白高效菌种的研发,规划好菌种专利布局,为市场准入提前做准备。3)做好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交付,在化妆品原料、保健品原料等板块形成丰富产品矩阵,并对已经交付的产品持续菌种改造,以期提高效价和糖转化率,最终达到降本的目的,使得产品在市场上保持竞争力。 Q5、印度后续青霉素类原料药产能规划?如何预期头孢类原料药及中间体2025到2026年的价格,集采会否打开原料药中间体接续降价的下行通道? A:印度的PLI计划据报道称,因执行效率低下、目标完成率不足而陷入实质性停摆。所以就像公司所说,印度在技术、气候、能源、原材料等方面都不存在优势。头孢系列产品价格经过2024年一年的时间已经逐步回暖,目前也处在一个相对较为稳定的价格区间,全年来看会有一定的波动,但波动的范围不会太大。集采会对我们的下游客户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整个抗生素的需求是存在的,集采的政策也在逐步调整,避免内卷式的恶意低价,后续制剂端的价格会相对理性合理,对中间体的影响由于竞争格局相对稳定,所以影响不会很大。 Q6、成本端下降幅度以及后续判断? A:公司成本下降,主要得益于公司生产技术水平的提升,对于硫红生产线,本公司进行了新菌种研发和工艺改进,使硫红单罐产量提升5%;青霉素生产线对工艺进行优化、发酵环节实现了自动移种、连续带放,增大产出;头孢生产线与国外客户战略合作,引进高产菌株,提取收率提升3.5%。通过工艺优化及多产品共线生产,未来我们会进一步提高生产水平,降低各产品的生产成本。 Q7、25年几大板块收入增速预期和利润预期? A:从第一季度来看全年,抗生素中间体相对还是比较稳定,虽然在第一季度青霉素的价格有一定的压力,但是现在价格已经起稳,再加上抗生素行业的一个正常增速,全年至少会保持和2024年相当的一个收入水平,利润方面公司通过技术持续改进,成本可能还会有一定下降。这部分也会在利润端体现出来。合成生物学板块主要看市场的接受情况,我们争取今年能有上亿元的收入和千万级别的利润贡献。 Q8、各板块毛利率远期趋势展望,25年费用率趋势展望? A:①2024年公司整体毛利率为36.39%,同比增长4.82%,从2021年至2024年数据来看,公司整体毛利率一直呈现出上升趋势,而毛利率的变动主要受价格及成本影响。 首先,根据市场分析,目前供给端不会有较大的变动,短期内也不会有新进入者,格局相对稳定,需求端来说,每年的自然增长会一直存在,并且国家现在已经进入合理使用抗生素的阶段,所以需求端也相对稳定。同时,本公司的产品品类也在不断增加,如辅酶Q10的生产,7-ADCA的发酵生产法,以应对产品需求变动风险,将来公司可以通过调整产品结构来应对价格变动对毛利率的影响。成本方面,公司近几季度业绩预告均提到成本下降,公司也在大力推进各产品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其次,2024年第四季度采购的新玉米,价格有一定的下降,进一步降低了2025年的生产成本。所以长期来看抗生素中间体的毛利率会是一个向上的趋势。 ②2024年财务费用率为0.84%,同比减少0.22%,公司整体财务费用率呈现下降趋势。 其次,随着今年玉米价格下降,玉米的收储资金需求也在下降,公司短期借款及票据融资需求减少。2025年公司项目贷款将全部还清,公司总体借款规模进一步减小,未来财务费用仍将呈现下降趋势。 Q9、目前AI技术应用情况以及远期赋能潜力展望? A:公司在硫氰酸红霉素生产线部分实验罐上实现了AI动态调控,使得在复杂的生物发酵过程中能动态调控参数,实时生成了最优的发酵方案,从而提升硫氰酸红霉素实验罐发酵产量。从目前实验数据来看,由该AI虚拟工程师所调控的实验罐的发酵水平已全部高于原有未使用AI调控发酵罐水平,按照相同物料投入,AI所调控的发酵罐平均产量超出对照组3%-5%的产量,并且随着新批次数据的喂入,多次迭代后有望持续提升发酵产量。另一方面将人工智能用于辅助合成生物学的研发,利用生成式AI辅助提升代谢途径中关键酶性能,预测复杂代谢途径中的靶点,从而提升终端小分子产品的效价、碳转化率和时空转化率,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Q10、印度青霉素产品开始对外销售,中国和印度产品在价格上的差距?头孢原料药价格短期有波动,年内来看是否会对上游价格形成影响?公司今年头孢中间体的排产节奏,出货量展望? A:目前国内6-APA的价格比印度市场价格低一些,从技术角度来看,印度企业具备相关的发酵技术。但从地理位置和能源供应来看,印度目前气候条件不适合做青霉素发酵,海得拉巴平均温度在40摄氏度左右。其次是印度能源资源匮乏,电力供应紧张,生产上不具备能源优势。印度市场与国内市场相比不具备成本优势。从印度企业提供的相关贸易保护方案来看,印度发酵企业完全不具备和中国企业同台竞争的成本水平,印度还是希望和国内企业合作,这样他们下游产品的成本才能降低。公司对今后的销售比较有信心。今年头孢产品根据市场需求切换品种生产,整体出货量我们预期相比去年有一个小幅的增长。 Q11、今年合成生物学部分预计今明两年的收入目标,增长驱动及利润贡献? A:整体来看,公司今年合成生物学生产基地会处在一个产能爬坡期,并且下游的市场还需要一定的开发周期,我们计划今年能够有上亿元的营业收入,并且有千万级别的一个利润贡献。明年我们会将整体合成生物学生产基地的一期产能进行释放满产,之后的目标还需要根据后续产品的交付情况和市场情况而定。 Q12、公司计划在哈萨克斯坦建设发酵产能的进展情况,将主要聚焦哪些类型的品种? A:哈国项目目前已经进行了多次的考察,可研报告还在论证编制过程中,主要的产品选择偏向于成熟类大宗产品,并且糖转化率和压缩比相对较高,提取路线相对较短的品类,能够充分利用哈国优势的产品。具体产品目前还处在保密阶段。 Q13、公司2024年头孢产品销量和价格上涨的具体原因是什么?未来是否有维持或进一步提升销量和价格的计划? A: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头孢在2024年之前由于处于价格低位,销量和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上游供给产生了缺口,另一方面下游市场的需求有所增加。公司今年会根据市场需求,切换品种生产,维持价格稳定,预计出货量和去年相比会有小幅上涨。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 Q14、2024年公司在工艺技术提升方面有哪些具体成果?这些成果对降低生产成本的具体贡献是多少? A:尊敬的投资者,您好,2024年公司工艺技术提升成果如下:生产水平的提高,在未进行新建产能的前提下,提高了公司边际产量;基于历史生产数据制定烫平波动方案,提升产品收率和产量;实施自动化改造项目15个,人员优化80人。这些技术提升也在利润上进行了体现。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 Q15、公司目前在合成生物学领域的布局和进展如何?除了红没药醇,还有哪些产品有望在短期内实现商业化生产? A: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定位于合成生物学研发、生产一体化的产品型公司,已构建完成选品-研发-大生产的商业化体系。目前已有红没药醇、5-羟基色氨酸、麦角硫因、依克多因、角鲨烷、肌醇、植物鞘氨醇、PHA等多个产品进入生产、销售阶段。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 Q16、公司2024年有息负债规模减少的原因是什么?未来公司的融资计划和偿债安排是怎样的? A:尊敬的投资者,您好,2024年公司经营业绩进一步提升,公司经营性现金流稳步增加,公司偿还了更多的银行贷款,财务费用较2023年同比下降20.51%。公司将进一步降低资产负债率水平,维持更好的现金流。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 Q17、请详细介绍一下公司的现金流状况,包括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情况,以及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 A:尊敬的投资者,您好,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9,106.73万元,较上年增长38.59%,主要系本期营业收入增长,回款增加所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621.72万元,较上年增长69.94%,主要系工程、设备投资金额减少所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6,106.92万元,较上年增长24.74%,主要系本期偿还银行借款减少所致。公司的现金流负债率都保持在良好水平,极大的提高了公司的生产经营水平及抗风险能力。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 Q18、面对行业内的竞争,公司认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如何应对竞争对手在技术、市场份额等方面的挑战? A: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市场地位上,产品产量位居全球前列,是全球生物发酵技术产业化头部企业;技术上,生物发酵和环保处理技术达到行业先进水平,攻克多项关键技术;有技术、环保、资金、人才等竞争壁垒。应对挑战措施为:拥有专业管理团队,持续重视研发投入和人才,提升产品发酵水平和质量、降低成本;2024年与上海金珵科技合作,未来会持续迭代并拓展合作,利用AI和合成生物学赋能提升竞争力。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 Q19、行业的发展趋势对公司业务有哪些影响?公司如何把握行业发展机遇,实现持续增长? A: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在抗生素中间体行业,未来市场增长、寡头竞争及绿色生产技术升级趋势,利于公司凭借规模、技术和环保优势扩大市场份额,公司可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在合成生物学行业,技术进步、市场规模扩大及应用范围拓宽,公司可利用自身产业基础和配套体系优势,构建研发、生产一体化体系,加强选品能力,创造新需求,实现持续增长。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 Q20、公司在2025年及未来几年的发展战略和目标是什么?有哪些具体的业务规划和投资计划? A: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将继续坚持“双轮驱动”发展战略,持续贯彻“资源”+“创新”+“管理”的指导思想,通过持续的精细化管理及合成生物学技术的赋能,积极探索和利用AI技术,保持公司在生物发酵领域的领先地位;以上海研究院为创新驱动的桥头堡,通过自主创新与对外合作,打造合成生物学CDMO产业平台,使公司成长为具有全球专业视野和行业竞争力的合成生物学头部企业。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 Q21、公司对未来业绩增长的预期如何?有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公司未来的业绩表现? A:尊敬的投资者,您好,未来可能影响公司未来业绩表现的因素有:一是宏观经济与市场波动风险,全球通胀、局部战争等带来经济压力,若国家经济增长放缓、宏观经济波动大,会影响下游客户对公司产品的需求,进而影响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二是原材料价格波动及供应风险,公司生产所需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受需求、气候等因素影响易波动,化工原辅材料价格受产业政策、石油和经济周期影响大,原材料价格上涨或异常波动会导致毛利率下降,影响经营业绩。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 Q22、随着生物科技发展,贵司后期主打方有没有向新的领域发展? A: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将继续坚持“双轮驱动”战略,通过精细化管理和合成生物学的研发创新,打造生物发酵和合成生物学领域的领先企业,并计划通过合成生物学CDMO产业平台,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合成生物学头部企业,暂未有进入其他领域的计划。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 Q23、公司一季度比往年业绩上升还是下降? A: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具体的经营情况请关注公司于2025年4月29日发布的第一季度报告。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 Q24、公司未来业绩营收能否持续高速增长?保持高增长的主要支撑是什么?特别是在24年三四季度增长幅度连续下降的情况下,怎么保持营收的增长势头? A: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将通过以下措施维持公司现有经营业绩:一是利用AI与合成生物学技术持续赋能抗生素产业,并且进一步烫平生产波动,所有生产数据与历史最优数据进行对标,提高发酵水平和提取收率,提升边际收益;二是加快AI赋能推进自动化改造,提升智能化水平,改善作业环境,缓解员工工作压力;三是持续加大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培育和利用,在合成生物学研发端,AI技术明显缩短了研发周期,大幅提高研发效率,继续聚焦利用AI技术,运用到其他研发工具中,同时持续探索AI在生产端的应用,通过AI建立数据模型精细调控生物发酵环节,依靠科技的力量提高生产力,降低生产成本;四是进一步降低合成生物学产品生产成本,通过工艺改进、精益管理等措施,把产品成本降到行业较低水平,让公司牢牢掌握从选品、研发至商业化生产的合成生物全产业链竞争优势;五是管理升级减员增效,加大公司精细化管理力度,继续优化调整员工架构,输送至各个子公司;六是高标准推进疆宁生物合成生物学基地产能爬坡,争取在2025年完成一期生产线满产满销。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 Q25、请问关于土地种植玉米是自己使用吗? A: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的土地种植玉米是用于公司日常生产经营。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 Q26、公司FDA认证批了没有? A: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暂未获得FDA认证。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