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数据驱动型智造范式演进,全面助力新型工业化体系建设。 (2)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4年1月,公司多项5G相关设备取得工业和信息化部核发的电信设备进网试用批文,标志着公司5G技术的合规性、领先性得到认可,大幅提升了公司的市场竞争力。2024年4月,公司正式跻身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大数据标准工作组全权成员单位行列,验证了公司在大数据领域标准制定方面的核心资质和话语权。2024年8月,公司取得CMMI最高级别五级认证证书,标志着公司在软件研发成熟度和项目管理水平上已达到国际高标准。 (3)未来战略上,公司将深耕煤矿智能化,不断拓展其他工业领域智能化市场,如非煤矿山、化工;持续研发创新,构建核心竞争力;大力推进矿山无人驾驶、AI等新型业务。 第二部分:问答环节 Q1:目前矿山无人驾驶行业发展情况怎么样? 矿山无人驾驶技术在露天矿区已率先实现规模化应用,成为提升生产效率、安全水平和智能化程度的关键突破点。相较而言,井工矿无人驾驶因地下环境复杂、危险,以及对资质和技术的高要求,尚未形成规模化商业应用。值得注意的是,井工煤矿及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保有大量矿卡和胶轮车,结合政策对矿山场景无人驾驶的推动,能够率先完成地下矿山无人驾驶研发并实现规模化商业落地的企业,将有机会抢占这一尚未开发的巨大市场,形成显著的先发优势。 Q2:矿山原有的卡车有什么用途? 很多类型的煤矿、金属非金属矿山都会用到卡车/胶轮车,主要用于矿石、人员、材料、设备、矸石等的运输,是生产必备。卡车/胶轮车的高辅助智能驾驶以及无人驾驶是发展趋势。 Q3:如何看待公司研发能力?公司无人驾驶目前研发进度怎么样? (1)公司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获得CMMI5级认证。公司全资子公司北路软件、北路物联均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并取得了《软件企业证书》。截至2024年末,公司研发费用为13,755.74万元,占营业收入的12.18%。研发费用近三年持续增长,复合增长率达37.35%,在无人驾驶、AI、矿鸿、通信、监控等领域持续取得技术突破。公司汇聚了348名高素质研发人才,占比高达员工总数的35.22%,核心团队深耕矿山信息化领域十余载,兼具深厚的技术积淀与丰富的实践经验,曾主导或参与制定20项国家/行业标准,彰显行业话语权。通过持续的技术攻坚,已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矩阵:拥有157项专利(含47项发明专利)、336项软件著作权,更以271项煤安认证、288项防爆认证构建起行业准入的"护城河"。 (2)公司主要研发矿山无人驾驶各类软件系统、线控系统及车载智能模块,包括智能驾驶系统、主动安全系统、智能调度平台、线控系统、通信模块等。车辆硬件部分由公司设计委外生产或者对已有车辆进行改造。矿山无人驾驶项目已于2024年底研发落地,目前尚未正式发布,但已经有了有效订单。 Q4:公司无人驾驶矿卡目前落地进度和市场空间怎么样? (1)落地进度:首个实验性项目在陕煤集团,1500万左右,已完成验收。此外在非煤矿山领域,与兴发集团展开合作,也开拓了无人驾驶的订单。无人驾驶产品正式发布后,公司会加快销售工作。 (2)市场空间很大,从高辅助智能驾驶到纯无人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 Q5:AI大模型目前在智能矿山行业领域发展情况如何?公司在这方面有何布局规划? AI大模型在矿山领域逐步开始应用于各生产领域,但是大模型的泛化性导致大模型主要应用于信息辅助方面,与生产紧密结合的还主要为专属的垂直模型应用。公司在5年前已经开始投入AI的研发,目前已经形逐步形成在矿山大模型与专属垂直模型的混合应用。公司后续会持续投入混合模型在矿山智能化的应用,推动AI与生产、安全的深度结合,提升矿山产品智能化能力。 Q6:目前在非煤矿山智能化领域的进展如何? 公司布局工业互联网领域,基于煤矿智能化的根基横向拓展非煤矿山、化工等领域;这两块新兴领域在产品种类、人员规模、客户数量、订单情况方面均有较好的增长. 关于非煤矿山领域: (1)行业发展总体背景:目前全国非煤矿山约3万多座,存在数量多、风险较高的特点。与煤矿相比,非煤矿山的智能化进程起步较晚。在此背景下,国家及各地方政府近年来不断出台各类政策,鼓励非煤矿山产业结构优化、核心场景智能化。此外,中大型规模矿山比例的进一步提升,也促进了行业对于智能化、信息化的需求,通过数字孪生、物联网、5G、AI等高科技技术,以实现"安全、减人、高效"的目标。 (2)政策:政策体系逐步出台,力度逐渐增强,构建了"国家顶层设计+地方指导政策+规范标准"的全面政策体系,大幅促进了非煤矿山智能化的发展。 (3)公司非煤矿山领域的团队规模、产品种类在持续扩充,已拓展覆盖金矿、磷矿、铜矿、铁矿、铅锌矿、石膏矿等金属非金属矿山。 (4)目前客户已包含山东黄金、五矿集团等。 Q7:目前智能化工领域的进展如何? (1)行业背景及客户规模:智能化工是将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与传统化工行业深度融合,通过数据驱动的智能化手段优化流程、提升效率和安全性的新型工业模式。智能化工历经基础自动化阶段、信息化阶段,目前正朝着智能化、数字化发展。据思瀚产业研究院,早在2022年中国大陆的化学品销售额就占到了全球的44%,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化工产品生产国。中国拥有大量财务状况优良、生产规模庞大的化工企业,面临着提升效率、强化管理与安全的需求。 (2)公司近期在持续扩充化工领域的研发和销售团队;化工领域首推产品是"工业互联网+危化安全管控"平台、立体融合精确定位系统。24年度陆续研发并落地智能AI视频分析系统、智能化应急广播系统、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系统等产品。 (3)智能化工业务开拓了除北元集团以外的多家客户,客户范围和客户类型在逐步扩充。 Q8:2024年在手订单情况 2024年度在手订单总体稳中有增 Q9:目前智能矿山领域的行业趋势如何? (1)2025年4月,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刚发布了《煤矿智能化发展蓝皮书》,明确了煤矿智能化科技攻关的十三个重点方向,大力支持智能化的发展,助力煤矿实现"安全、减人、高效"的目标。国家政策进一步加码,叠加算力对能源需求的拉动,智能矿山行业需求总体稳中有增。 (2)从行业的基本逻辑来看,矿山行业面临"安全、少人化"的基本需求更加迫切。最近几年由于能源需求的拉动,单矿产量提升,导致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不降反升,如何保障安全生产,成为国家和矿山企业面临的第一大难关。此外矿山行业面临严重的招工困难,井下危险、环境恶劣、工作艰苦,年轻人不愿意干,从业者年龄越来越大。如何用智能化少人,用机器人取代人员岗位,成为矿山行业长期面临的需求。 (3) 煤炭价格下行,客户投资更加慎重,短期内对公司煤矿智能化业务有一定不利影响。但是煤矿客户的智能化建设意愿还是很高,需求发生了变化。更加注重解决问题。目前公司的非煤矿山业务和智能化工业务发展较快。 (4) 总体来说,工业智能化的演进会带来新的智能化需求和内容,整个行业的市场空间是随着智能化的发展螺旋上升的。 Q10:公司25年度的人员增长趋势和分布? (1)公司2022年、2023年员工数量每年同比增长30%多;2024年增加94人,增速10.5%,员工总数近千人。 (2)2025预计依然保持较快增长,但不会像过去那么快,人员费用的增长会得到有效地控制。本年度更加专注优质人才的引进和人才结构的优化,提升人均产出效益。 (3) 人员增长主要集中在市场和研发,其中市场主要在化工和非煤矿山销售团队,研发主要在矿山无人驾驶、AI、5G等领域。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