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CoNET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香港论坛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2023值得重新思考的3大热门赛道
go
lg
...
croll 的 EVM 啊,有那么点
AWS
里面创建 Linux 虚拟机的时候你选 Redhat,还是 Centos,还是 Debian 的即视感 所以,同样的,没什么技术壁垒,依旧是 BD 为王,且不如 OP 系成熟,毕竟几个 ZK 系 Rollup 正式版还没上线或是没有完全开源,现在能用的都只是一些开源测试版,Bug,体验之类的肯定是不如 OP 那边流畅。希望未来可以看到针对每个 Appchain 做单独电路设计或是优化的 ZK 系 RAAS 出现 二. ZK 如果说 Appchain as Service 算是模块化区块链的代表赛道的话,那今年区块链两大显学—模块化与 ZK。 ZK 的障碍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分别来看 2.1 Layer 2 扩容 这个不用说,几大的 ZK-Rolllup 的主网今年纷纷上线,但上线归上线,上线之后其实问题还是挺多的 完成度 目前无论是 ZK-Sync,Scroll,Polygon,上线的都是 EVM 兼容主网,唯独 Starknet 不是,但 Starknet 上也有一个叫做 kakarot 的「亲儿子」在做 ZKEVM。笔者从业内的 ZK 专家那里了解到,其实几大明星 ZK-Rollup 的主网上线,都多多少少有点「赶鸭子上架」的 Feel,各家产品的完成度或者说成熟度,都还没有真的达到传统意义上的「主网完成度级别」,上线之后免不了会有性能或是 Bug 上的各种问题,大概率需要后续不断的继续升级打补丁等等。这一点从各家原本计划的测试网从去年到今年的一拖再拖也大概能看出个端倪。究其原因还是因为 ZKEVM 确实「太难了」,难到业内最顶级的这帮工程师也要花比原先想象长的多的时间去攻克。至于为什么都赶着今年上主网,我想跟 OP 这边生态不断丰富,主网不断升级和稳定带来的压力有关,ZK 系再不上,黄花菜都凉了,只要基本上能用,咱就先上线。后面大不了再不断更新迭代版本就是了。 性能 ZK 系的性能,至少在现阶段,是要 <=OP 系的。当然从用户角度可能感知不明显,因为都是 Sequencer 上几秒内给你确认了,ZK 证明什么的,其实可以慢慢做(通常要 10 – 20 分钟做完一个块),用户对于交易在 L1 上真正实现「Finality」,是不怎么 Care,也感知不到的。现在流行的电路优化,或是硬件加速,加速的其实是那个 10 – 20 分钟的证明时间,但对用户体验来讲,反而没什么影响 费用 人家 OP 那边欺诈证明基本不花钱,你这边做 ZK 证明,是要消耗大量算力的,这都是钱……当然你可以说 ZK 上传 L1 的数据比 OP 少,也就是传到 CallData 那边花费的 Gas 低,但这个减少的 Gas 大概率是比不过 Prover 上多花的钱,尤其等 4844 的 Blob 出来之后,上传 L1 费用大幅降低,OP 那边的费用优势会比现在更加明显 安全 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传统意义上的理解是,ZK 基于数学证明,OP 基于经济博弈,数学>博弈,所以 ZK 比 OP 要安全 这个从长期来看当然没毛病。 但现阶段不一定是这样。 所谓安全,也就是交易要真的在 ETH L1 上「终结」,目前 Arb 是每两三分钟提交一次,OP 是 10 分钟左右。ZK 这边,因为证明的耗时耗力,基本上会是 10 – 20 分钟这个级别,且还是在区块打满的情况下,若是生态不够繁荣,区块不满,时间会更久 于是乎,虽然数学确实大于博弈,但现阶段 ZK 系交易终结的时间也远高于 OP 系,这就得靠 ZK 算法的进化,电路优化以及硬件加速不断缩小那个 10 – 20 分钟的时间,如果哪一天真的可以缩短到 10 – 20 秒那个级别(5 – 10 年后?),那 ZK 系至少在安全这个领域,就绝对可以完爆 OP 了 2.2. 中间件与其他 这其实是不少人相对扩容更加看好的赛道,因为拿 ZK 来做扩容是个非常「重」的活,看这几个 Rollup 折腾几年主网还没上线就知道,而中间件则相对轻量很多,同时可以完美的发挥 ZK 特性 最为火热的中间件赛道自然是 Interoperability—互操作性这个赛道,通过 ZK 证明,免除对于第三方见证人的要求,大幅提升桥的安全性,甚至打通一些原本互相割裂,甚至很难互通的生态,比如各个 Layer 2 之间,或是 EVM 与 Cosmos 的 IBC 互联等等。目前在做的几个团队有 Succinct Labs(前几天刚发布了他们的 Telepathy 产品,实现了 ETH 的单向 ZK 桥), Electron Labs (最早提出 ZK-IBC 的概念),Polyhedra(ZK Bridge,ZK DID,ABCDE 出手的第一个项目)。 这个赛道虽然比 Rollup 轻量许多,但依旧是个超级硬核+费时费力的赛道,今年想要看到双向的,性能满意又安全的 ZK 桥,大概率不太可能。完全基于 ZK 的互操作性,我们依旧得找着 2 – 3 年这个时间线去规划。 至于其他的 ZK 赛道,今年算是有点井喷的感觉,去过 ETH Denver 的都懂,可以说拿 ZK 做啥的都有,链上保险箱,DID,预言机,甚至 AI 与机器学习都有团队在做了。怎么说呢,有些的确是 Make Sense,也有很多你会疑惑—貌似这玩意不用 ZK 也能做啊……总而言之,有那么点 2017 年 ICO 爆火,拿区块链当锤子,到处找钉子的 Feel,当时诞生了各种去中心化打车,去中心化 Airbnb 之类的现在看来很无厘头的项目,只不过这次,区块链换成了 ZK,感觉什么赛道我们都想着拿 ZK 给他改造一下…… 三. Gamefi Gamefi 可能是目前最为火热的赛道,没有之一,算了算过去几个月看的+聊的项目,如果切细到每一个子赛道划分出来,Gamefi 应该是最多的。 原因不难理解,一方面,V 神本人数年前就发话,金融与游戏会是区块链最先落地的两个场景。 另一方面,Defi,存储,Socialfi 等各个方向的尝试,在 Mass Adoption 方面取得的进展依旧不理想,虽然 X 2 Earn 的神话破灭,但 Axie 和 StepN 让所有圈内人看到了「破圈」的希望,甚至很多人坚定的认为,大规模破圈,还得指望「游戏」。 所以一时间,既有 Web2 的游戏开发人员目光开始频频投向这里,其中不乏大厂和知名游戏工作室出来的技术团队,又有 Web3 各种原生态 NFT,Defi 等生态圈的人开始考虑如何把自己的东西「套一层 Gamefi」上去,前段时间 Ape 搞的 Dookey Dash 便是一次相对成功的尝试。 但现在的 Gamefi 赛道其实处于一个略微尴尬的时期,X 2 Earn 的阵痛和死亡螺旋刚刚结束,如何在激励和游戏性之间取得一个平衡,大家其实并不知道,所有人都在「两眼一抹黑的」摸着石头过河,现阶段基本取得的一个共识是—Free 2 Play,像是跑鞋和 Axie 那种先花钱买 NFT 才能玩的模式已经上看不到了。 我们目前看到了下面几种形态的摸索。 3 A 级别— 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如果说 Axie 是在强调 Earn 的话, 3 A 们就是在强调 Play,其中强调的程度也不一。偏轻的比如主打 Web3 圈子的,通过 NFT 等形式吸引 Web3 玩家入场去玩,偏重的比如主打 Web2 圈子的,从制作到运营到地推完全走传统互联网手游那套模式,单纯就是把交易系统搬上链,甚至连钱包可能都给你内置+无感化…… 休闲社交类— Web2 我们都经历过偷菜,农场,抢车位的时代,Web3 的 Gamefi 会不会也有这么一个时期?社交,休闲,加上一点点的 Earn?不确定未来,但至少是一个之前没怎么探索过的方向。新的 X to Earn 模式—目前看到最多的应该是以 PSI 为代表的 Bet to Earn 模式,也叫 Risk to Earn,简单来说就是,把 Earn 这件事与你的技巧和熟练度关联起来,想象一个类似 Web3 吃鸡的游戏, 100 个玩家都得花 1 美元参加游戏,最后赢家拿走 100 美元大奖,这基本上可以解决之前依赖新玩家高速增长的 Ponzi 模型以及后来不可避免的死亡螺旋,因为这个经济模型大致变成了 PVP。不过这种和 3 A 类似,需要足够高的可玩性才能留得住玩家,因为对于普通用户的经济激励变得非常小了 基于 NFT 的 Free to Own— 以 DigiDaigaku 为代表,其实 APE 的 Dookey Dash 也有那么点类似的 Feel,总之就是吸引玩家过来免费或是很低的价格去持有 NFT,后面再想办法不断的去给 NFT 赋能,这个对团队前期的悬念+神秘感+营销能力要求很高,后期的开发制作游戏能力要求同样高,所以是条门槛极高的路线,再就是前期往往 NFT 数量限制在 1 万,如何扩大圈子人数也是个不小的难题。 游戏任天堂— 这个自然是以 TresureDAO 与 Gala 为代表,其中 Gala 的游戏偏「重」一些,TresureDAO 的游戏则更加「小游戏」风格为主,在出了 Beacon 这样一个爆款之后势必会吸引到更多类似的小游戏进入其生态。Web2 上面小游戏一直经久不衰,Web3 能否成功复刻,目前没人知道 。 Defi 游戏化— 这里 DefiKingdom 算是独苗,其野心也非常之大,系统及其复杂,让人又看到「链上梦幻西游」即视感。然而在 21 年百倍 Hype 之后迟迟没有取得大的进展,币价回到原点之后也是萎靡不振,这种与 Defi 深度结合的复杂型 Gamefi 目前看来前途充满了崎岖 Fully Onchain Game(全链游戏)— 这可能是 ETH Denver 上最为 Hype 的一个 Gamefi 类别,原因无他,其他几大类多多少少都带着 Web2.5 的影子,只有全链游戏才是完全具备区块链特性的 Web3 游戏,甚至有些都不能称之为游戏,要叫做 Onchain Autonoumous World- 链上自主世界。这可能是 Defi 与 NFT 之后,第三类真正「区块链原生」的产物。但正如与 Defi(MakerDAO)与 NFT(加密猫)同时诞生于 2017 年,却分别在 2020 , 2021 年爆发,Fully Onchain Game 也同样处在一个极其早期的探索期,可能同样需要 3 – 4 年的时间才会赢来高光时刻。 目前这 7 大方向,哪一个或几个能够走到最后现在很难说。再者,Gamefi 的发展还存在着一个根本矛盾,虽然游戏是最容易从圈外往里圈用户的,但游戏的本质其实是创造一个与现实脱离的世界,让人在繁忙的工作生活中暂时逃离出来,进入游戏乐园这一方「净土」。而与 Web3 或者说区块链底层的链接,让 Gamefi 不可避免的通过某种金融化的形式再次与现实世界连接起来,这种相连会不会打破游戏最本质的「净土」功能,可能是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 总结: 重新思考这 3 个当下最热门的赛道,其实并不代表我们不看好这些赛道,正相反,ABCDE 是长期看好上述这 3 个赛道,也都已经或是计划在这几个赛道布局。我们往往高估一些技术的短期价值,而有往往低估一些技术的长期价值,这些赛道也许无法给投资机购与一二级市场带来相符或是短期的投资回报率。而对于我们这种 LP 5 年退出期的长线投资型 VC 来讲,时间会是我们最好的朋友。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4-11
比特币突破30000大关 HK会议充审的几个热门赛道:
go
lg
...
n还是Scroll的EVM啊,有那么点
AWS
里面创建Linux虚拟机的时候你选Redhat,还是Centos,还是Debian的即视感 所以,同样的,没什么技术壁垒,依旧是BD为王,且不如OP系成熟,毕竟几个ZK系Rollup正式版还没上线或是没有完全开源,现在能用的都只是一些开源测试版,Bug,体验之类的肯定是不如OP那边流畅。希望未来可以看到针对每个Appchain做单独电路设计或是优化的ZK系RAAS出现 三. Gamefi Gamefi可能是目前最为火热的赛道,没有之一,算了算过去几个月看的+聊的项目,如果切细到每一个子赛道划分出来,Gamefi应该是最多的 原因不难理解,一方面,V神本人数年前就发话 ,金融与游戏会是区块链最先落地的两个场景 另一方面,Defi,存储,Socialfi等各个方向的尝试,在Mass Adoption方面取得的进展依旧不理想,虽然X2Earn的神话破灭,但Axie和StepN让所有圈内人看到了“破圈”的希望,甚至很多人坚定的认为,大规模破圈,还得指望“游戏” 但现在的Gamefi赛道其实处于一个略微尴尬的时期,X2Earn的阵痛和死亡螺旋刚刚结束,如何在激励和游戏性之间取得一个平衡,大家其实并不知道,所有人都在“两眼一抹黑的”摸着石头过河,现阶段基本取得的一个共识是 — Free 2 Play,像是跑鞋和Axie那种先花钱买NFT才能玩的模式已经上看不到了 目前这三个大方向, 哪一个或几个能够走到最后现在很难说。再者,Gamefi的发展还存在着一个根本矛盾,虽然游戏是最容易从圈外往里圈用户的,但游戏的本质其实是创造一个与现实脱离的世界,让人在繁忙的工作生活中暂时逃离出来,进入游戏乐园这一方“净土”。而与Web3或者说区块链底层的链接,让Gamefi不可避免的通过某种金融化的形式再次与现实世界连接起来,这种相连会不会打破游戏最本质的“净土”功能,可能是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 总结: 重新思考这3个当下最热门的赛道,其实并不代表我们不看好这些赛道,正相反,ABCDE是长期看好上述这3个赛道,也都已经或是计划在这几个赛道布局。我们往往高估一些技术的短期价值,而有往往低估一些技术的长期价值,这些赛道也许无法给投资机购与一二级市场带来相符或是短期的投资回报率。而对于我们这种LP 5年退出期的长线投资型VC来讲,时间会是我们最好的朋友。 在加密行业你想抓住下一波牛市机会你得有一个优质圈子,大家就能抱团取暖,保持洞察力。如果只是你一个人,四顾茫然,发现一个人都没有,想在这个行业里面坚持下来其实是很难的。 想抱团取暖,或者有疑惑的,欢迎加入我们——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4-11
通过香港大会 让我们来重新思考3个热门赛道
go
lg
...
n还是Scroll的EVM啊,有那么点
AWS
里面创建Linux虚拟机的时候你选Redhat,还是Centos,还是Debian的即视感 所以,同样的,没什么技术壁垒,依旧是BD为王,且不如OP系成熟,毕竟几个ZK系Rollup正式版还没上线或是没有完全开源,现在能用的都只是一些开源测试版,Bug,体验之类的肯定是不如OP那边流畅。希望未来可以看到针对每个Appchain做单独电路设计或是优化的ZK系RAAS出现 如果说Appchain as Service 算是模块化区块链的代表赛道的话,那今年区块链两大显学 — 模块化与ZK。 ZK的障碍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分别来看 1.扩容 这个不用说,几大的ZK-Rolllup的主网今年纷纷上线,但上线归上线,上线之后其实问题还是挺多的 完成度 目前无论是ZK-Sync,Scroll,Polygon,上线的都是EVM兼容主网,唯独Starknet不是,但Starknet上也有一个叫做kakarot的“亲儿子”在做ZKEVM。笔者从业内的ZK专家那里了解到,其实几大明星ZK-Rollup的主网上线,都多多少少有点“赶鸭子上架”的Feel,各家产品的完成度或者说成熟度,都还没有真的达到传统意义上的“主网完成度级别”,上线之后免不了会有性能或是Bug上的各种问题,大概率需要后续不断的继续升级打补丁等等。这一点从各家原本计划的测试网从去年到今年的一拖再拖也大概能看出个端倪。究其原因还是因为ZKEVM确实“太难了”,难到业内最顶级的这帮工程师也要花比原先想象长的多的时间去攻克。至于为什么都赶着今年上主网,我想跟OP这边生态不断丰富,主网不断升级和稳定带来的压力有关,ZK系再不上,黄花菜都凉了,只要基本上能用,咱就先上线。后面大不了再不断更新迭代版本就是了。 性能 ZK系的性能,至少在现阶段,是要 <=OP系的。当然从用户角度可能感知不明显,因为都是Sequencer上几秒内给你确认了,ZK证明什么的,其实可以慢慢做(通常要10–20分钟做完一个块),用户对于交易在L1上真正实现“Finality”,是不怎么Care,也感知不到的。现在流行的电路优化,或是硬件加速,加速的其实是那个10–20分钟的证明时间,但对用户体验来讲,反而没什么影响 费用 人家OP那边欺诈证明基本不花钱,你这边做ZK证明,是要消耗大量算力的,这都是钱……当然你可以说ZK上传L1的数据比OP少,也就是传到CallData那边花费的Gas低,但这个减少的Gas大概率是比不过Prover上多花的钱,尤其等4844的Blob出来之后,上传L1费用大幅降低,OP那边的费用优势会比现在更加明显 安全 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传统意义上的理解是,ZK基于数学证明,OP基于经济博弈,数学>博弈,所以ZK比OP要安全 这个从长期来看当然没毛病。 但现阶段不一定是这样。 所谓安全,也就是交易要真的在ETH L1上“终结”,目前Arb是每两三分钟提交一次,OP是10分钟左右。ZK这边,因为证明的耗时耗力,基本上会是10–20分钟这个级别,且还是在区块打满的情况下,若是生态不够繁荣,区块不满,时间会更久 于是乎,虽然数学确实大于博弈,但现阶段ZK系交易终结的时间也远高于OP系,这就得靠ZK算法的进化,电路优化以及硬件加速不断缩小那个10–20分钟的时间,如果哪一天真的可以缩短到10–20秒那个级别(5–10年后?),那ZK系至少在安全这个领域,就绝对可以完爆OP了。 2.中间件与其他 这其实是不少人相对扩容更加看好的赛道,因为拿ZK来做扩容是个非常“重”的活,看这几个Rollup折腾几年主网还没上线就知道,而中间件则相对轻量很多,同时可以完美的发挥ZK特性 最为火热的中间件赛道自然是Interoperability — 互操作性这个赛道,通过ZK证明,免除对于第三方见证人的要求,大幅提升桥的安全性,甚至打通一些原本互相割裂,甚至很难互通的生态,比如各个Layer2之间,或是EVM与Cosmos的IBC互联等等。目前在做的几个团队有Succinct Labs(前几天刚发布了他们的Telepathy产品,实现了ETH的单向ZK桥), Electron Labs (最早提出ZK-IBC的概念),Polyhedra(ZK Bridge,ZK DID,ABCDE出手的第一个项目) 这个赛道虽然比Rollup轻量许多,但依旧是个超级硬核+费时费力的赛道,今年想要看到双向的,性能满意又安全的ZK桥,大概率不太可能。完全基于ZK的互操作性,我们依旧得找着2–3年这个时间线去规划 至于其他的ZK赛道,今年算是有点井喷的感觉,去过ETH Denver的都懂,可以说拿ZK做啥的都有,链上保险箱,DID,预言机,甚至AI与机器学习都有团队在做了。怎么说呢,有些的确是Make Sense,也有很多你会疑惑 — 貌似这玩意不用ZK也能做啊……总而言之,有那么点2017年ICO爆火,拿区块链当锤子,到处找钉子的Feel,当时诞生了各种去中心化打车,去中心化Airbnb之类的现在看来很无厘头的项目,只不过这次,区块链换成了ZK,感觉什么赛道我们都想着拿ZK给他改造一下…… GameFi Gamefi可能是目前最为火热的赛道,没有之一,算了算过去几个月看的+聊的项目,如果切细到每一个子赛道划分出来,Gamefi应该是最多的 原因不难理解,一方面,V神本人数年前就发话 ,金融与游戏会是区块链最先落地的两个场景 另一方面,Defi,存储,Socialfi等各个方向的尝试,在Mass Adoption方面取得的进展依旧不理想,虽然X2Earn的神话破灭,但Axie和StepN让所有圈内人看到了“破圈”的希望,甚至很多人坚定的认为,大规模破圈,还得指望“游戏” 所以一时间,既有Web2的游戏开发人员目光开始频频投向这里,其中不乏大厂和知名游戏工作室出来的技术团队,又有Web3各种原生态NFT,Defi等生态圈的人开始考虑如何把自己的东西“套一层Gamefi”上去,前段时间Ape搞的Dookey Dash便是一次相对成功的尝试 但现在的Gamefi赛道其实处于一个略微尴尬的时期,X2Earn的阵痛和死亡螺旋刚刚结束,如何在激励和游戏性之间取得一个平衡,大家其实并不知道,所有人都在“两眼一抹黑的”摸着石头过河,现阶段基本取得的一个共识是 — Free 2 Play,像是跑鞋和Axie那种先花钱买NFT才能玩的模式已经上看不到了 我们目前看到了下面几种形态的摸索: 3A级别 — 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如果说Axie是在强调Earn的话,3A们就是在强调Play,其中强调的程度也不一。偏轻的比如主打Web3圈子的,通过NFT等形式吸引Web3玩家入场去玩,偏重的比如主打Web2圈子的,从制作到运营到地推完全走传统互联网手游那套模式,单纯就是把交易系统搬上链,甚至连钱包可能都给你内置+无感化…… 休闲社交类 — Web2我们都经历过偷菜,农场,抢车位的时代,Web3的Gamefi会不会也有这么一个时期?社交,休闲,加上一点点的Earn?不确定未来,但至少是一个之前没怎么探索过的方向 新的X to Earn模式 — 目前看到最多的应该是以PSI为代表的Bet to Earn模式,也叫Risk to Earn,简单来说就是,把Earn这件事与你的技巧和熟练度关联起来,想象一个类似Web3吃鸡的游戏,100个玩家都得花1美元参加游戏,最后赢家拿走100美元大奖,这基本上可以解决之前依赖新玩家高速增长的Ponzi模型以及后来不可避免的死亡螺旋,因为这个经济模型大致变成了PVP。不过这种和3A类似,需要足够高的可玩性才能留得住玩家,因为对于普通用户的经济激励变得非常小了 基于NFT的Free to Own — 以DigiDaigaku为代表,其实APE的Dookey Dash也有那么点类似的Feel,总之就是吸引玩家过来免费或是很低的价格去持有NFT,后面再想办法不断的去给NFT赋能,这个对团队前期的悬念+神秘感+营销能力要求很高,后期的开发制作游戏能力要求同样高,所以是条门槛极高的路线,再就是前期往往NFT数量限制在1万,如何扩大圈子人数也是个不小的难题 游戏任天堂 — 这个自然是以TresureDAO与Gala为代表,其中Gala的游戏偏“重”一些,TresureDAO的游戏则更加“小游戏”风格为主,在出了Beacon这样一个爆款之后势必会吸引到更多类似的小游戏进入其生态。Web2上面小游戏一直经久不衰,Web3能否成功复刻,目前没人知道 Defi游戏化 — 这里DefiKingdom算是独苗,其野心也非常之大,系统及其复杂,让人又看到“链上梦幻西游”即视感。然而在21年百倍Hype之后迟迟没有取得大的进展,币价回到原点之后也是萎靡不振,这种与Defi深度结合的复杂型Gamefi目前看来前途充满了崎岖 Fully Onchain Game(全链游戏) — 这可能是ETH Denver上最为Hype的一个Gamefi类别,原因无他,其他几大类多多少少都带着Web2.5的影子,只有全链游戏才是完全具备区块链特性的Web3游戏,甚至有些都不能称之为游戏,要叫做Onchain Autonoumous World- 链上自主世界。这可能是Defi与NFT之后,第三类真正“区块链原生”的产物。但正如与Defi(MakerDAO)与NFT(加密猫)同时诞生于2017年,却分别在2020,2021年爆发,Fully Onchain Game也同样处在一个极其早期的探索期,可能同样需要3–4年的时间才会赢来高光时刻 目前这7大方向, 哪一个或几个能够走到最后现在很难说。再者,Gamefi的发展还存在着一个根本矛盾,虽然游戏是最容易从圈外往里圈用户的,但游戏的本质其实是创造一个与现实脱离的世界,让人在繁忙的工作生活中暂时逃离出来,进入游戏乐园这一方“净土”。而与Web3或者说区块链底层的链接,让Gamefi不可避免的通过某种金融化的形式再次与现实世界连接起来,这种相连会不会打破游戏最本质的“净土”功能,可能是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 总结: 重新思考这3个当下最热门的赛道,其实并不代表我们不看好这些赛道,正相反,ABCDE是长期看好上述这3个赛道,也都已经或是计划在这几个赛道布局。我们往往高估一些技术的短期价值,而有往往低估一些技术的长期价值,这些赛道也许无法给投资机购与一二级市场带来相符或是短期的投资回报率。而对于我们这种LP 5年退出期的长线投资型VC来讲,时间会是我们最好的朋友。 Crypto 香港解读 香港 Web3 的最新动态与机会分享,寻找站在风口上的项目。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4-11
香港大会 重新思考3个热门赛道
go
lg
...
n还是Scroll的EVM啊,有那么点
AWS
里面创建Linux虚拟机的时候你选Redhat,还是Centos,还是Debian的即视感 所以,同样的,没什么技术壁垒,依旧是BD为王,且不如OP系成熟,毕竟几个ZK系Rollup正式版还没上线或是没有完全开源,现在能用的都只是一些开源测试版,Bug,体验之类的肯定是不如OP那边流畅。希望未来可以看到针对每个Appchain做单独电路设计或是优化的ZK系RAAS出现 二. ZK 如果说Appchain as Service 算是模块化区块链的代表赛道的话,那今年区块链两大显学 — 模块化与ZK。 ZK的障碍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分别来看 2.1 扩容 这个不用说,几大的ZK-Rolllup的主网今年纷纷上线,但上线归上线,上线之后其实问题还是挺多的 完成度 目前无论是ZK-Sync,Scroll,Polygon,上线的都是EVM兼容主网,唯独Starknet不是,但Starknet上也有一个叫做kakarot的“亲儿子”在做ZKEVM。笔者从业内的ZK专家那里了解到,其实几大明星ZK-Rollup的主网上线,都多多少少有点“赶鸭子上架”的Feel,各家产品的完成度或者说成熟度,都还没有真的达到传统意义上的“主网完成度级别”,上线之后免不了会有性能或是Bug上的各种问题,大概率需要后续不断的继续升级打补丁等等。这一点从各家原本计划的测试网从去年到今年的一拖再拖也大概能看出个端倪。究其原因还是因为ZKEVM确实“太难了”,难到业内最顶级的这帮工程师也要花比原先想象长的多的时间去攻克。至于为什么都赶着今年上主网,我想跟OP这边生态不断丰富,主网不断升级和稳定带来的压力有关,ZK系再不上,黄花菜都凉了,只要基本上能用,咱就先上线。后面大不了再不断更新迭代版本就是了。 性能 ZK系的性能,至少在现阶段,是要 <=OP系的。当然从用户角度可能感知不明显,因为都是Sequencer上几秒内给你确认了,ZK证明什么的,其实可以慢慢做(通常要10–20分钟做完一个块),用户对于交易在L1上真正实现“Finality”,是不怎么Care,也感知不到的。现在流行的电路优化,或是硬件加速,加速的其实是那个10–20分钟的证明时间,但对用户体验来讲,反而没什么影响 费用 人家OP那边欺诈证明基本不花钱,你这边做ZK证明,是要消耗大量算力的,这都是钱……当然你可以说ZK上传L1的数据比OP少,也就是传到CallData那边花费的Gas低,但这个减少的Gas大概率是比不过Prover上多花的钱,尤其等4844的Blob出来之后,上传L1费用大幅降低,OP那边的费用优势会比现在更加明显 安全 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传统意义上的理解是,ZK基于数学证明,OP基于经济博弈,数学>博弈,所以ZK比OP要安全 这个从长期来看当然没毛病。 但现阶段不一定是这样。 所谓安全,也就是交易要真的在ETH L1上“终结”,目前Arb是每两三分钟提交一次,OP是10分钟左右。ZK这边,因为证明的耗时耗力,基本上会是10–20分钟这个级别,且还是在区块打满的情况下,若是生态不够繁荣,区块不满,时间会更久 于是乎,虽然数学确实大于博弈,但现阶段ZK系交易终结的时间也远高于OP系,这就得靠ZK算法的进化,电路优化以及硬件加速不断缩小那个10–20分钟的时间,如果哪一天真的可以缩短到10–20秒那个级别(5–10年后?),那ZK系至少在安全这个领域,就绝对可以完爆OP了 2.2. 中间件与其他 这其实是不少人相对扩容更加看好的赛道,因为拿ZK来做扩容是个非常“重”的活,看这几个Rollup折腾几年主网还没上线就知道,而中间件则相对轻量很多,同时可以完美的发挥ZK特性 最为火热的中间件赛道自然是Interoperability — 互操作性这个赛道,通过ZK证明,免除对于第三方见证人的要求,大幅提升桥的安全性,甚至打通一些原本互相割裂,甚至很难互通的生态,比如各个Layer2之间,或是EVM与Cosmos的IBC互联等等。目前在做的几个团队有Succinct Labs(前几天刚发布了他们的Telepathy产品,实现了ETH的单向ZK桥), Electron Labs (最早提出ZK-IBC的概念),Polyhedra(ZK Bridge,ZK DID,ABCDE出手的第一个项目) 这个赛道虽然比Rollup轻量许多,但依旧是个超级硬核+费时费力的赛道,今年想要看到双向的,性能满意又安全的ZK桥,大概率不太可能。完全基于ZK的互操作性,我们依旧得找着2–3年这个时间线去规划 至于其他的ZK赛道,今年算是有点井喷的感觉,去过ETH Denver的都懂,可以说拿ZK做啥的都有,链上保险箱,DID,预言机,甚至AI与机器学习都有团队在做了。怎么说呢,有些的确是Make Sense,也有很多你会疑惑 — 貌似这玩意不用ZK也能做啊……总而言之,有那么点2017年ICO爆火,拿区块链当锤子,到处找钉子的Feel,当时诞生了各种去中心化打车,去中心化Airbnb之类的现在看来很无厘头的项目,只不过这次,区块链换成了ZK,感觉什么赛道我们都想着拿ZK给他改造一下…… 三. Gamefi Gamefi可能是目前最为火热的赛道,没有之一,算了算过去几个月看的+聊的项目,如果切细到每一个子赛道划分出来,Gamefi应该是最多的 原因不难理解,一方面,V神本人数年前就发话 ,金融与游戏会是区块链最先落地的两个场景 另一方面,Defi,存储,Socialfi等各个方向的尝试,在Mass Adoption方面取得的进展依旧不理想,虽然X2Earn的神话破灭,但Axie和StepN让所有圈内人看到了“破圈”的希望,甚至很多人坚定的认为,大规模破圈,还得指望“游戏” 所以一时间,既有Web2的游戏开发人员目光开始频频投向这里,其中不乏大厂和知名游戏工作室出来的技术团队,又有Web3各种原生态NFT,Defi等生态圈的人开始考虑如何把自己的东西“套一层Gamefi”上去,前段时间Ape搞的Dookey Dash便是一次相对成功的尝试 但现在的Gamefi赛道其实处于一个略微尴尬的时期,X2Earn的阵痛和死亡螺旋刚刚结束,如何在激励和游戏性之间取得一个平衡,大家其实并不知道,所有人都在“两眼一抹黑的”摸着石头过河,现阶段基本取得的一个共识是 — Free 2 Play,像是跑鞋和Axie那种先花钱买NFT才能玩的模式已经上看不到了 我们目前看到了下面几种形态的摸索 3A级别 — 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如果说Axie是在强调Earn的话,3A们就是在强调Play,其中强调的程度也不一。偏轻的比如主打Web3圈子的,通过NFT等形式吸引Web3玩家入场去玩,偏重的比如主打Web2圈子的,从制作到运营到地推完全走传统互联网手游那套模式,单纯就是把交易系统搬上链,甚至连钱包可能都给你内置+无感化…… 休闲社交类 — Web2我们都经历过偷菜,农场,抢车位的时代,Web3的Gamefi会不会也有这么一个时期?社交,休闲,加上一点点的Earn?不确定未来,但至少是一个之前没怎么探索过的方向 新的X to Earn模式 — 目前看到最多的应该是以PSI为代表的Bet to Earn模式,也叫Risk to Earn,简单来说就是,把Earn这件事与你的技巧和熟练度关联起来,想象一个类似Web3吃鸡的游戏,100个玩家都得花1美元参加游戏,最后赢家拿走100美元大奖,这基本上可以解决之前依赖新玩家高速增长的Ponzi模型以及后来不可避免的死亡螺旋,因为这个经济模型大致变成了PVP。不过这种和3A类似,需要足够高的可玩性才能留得住玩家,因为对于普通用户的经济激励变得非常小了 基于NFT的Free to Own — 以DigiDaigaku为代表,其实APE的Dookey Dash也有那么点类似的Feel,总之就是吸引玩家过来免费或是很低的价格去持有NFT,后面再想办法不断的去给NFT赋能,这个对团队前期的悬念+神秘感+营销能力要求很高,后期的开发制作游戏能力要求同样高,所以是条门槛极高的路线,再就是前期往往NFT数量限制在1万,如何扩大圈子人数也是个不小的难题 游戏任天堂 — 这个自然是以TresureDAO与Gala为代表,其中Gala的游戏偏“重”一些,TresureDAO的游戏则更加“小游戏”风格为主,在出了Beacon这样一个爆款之后势必会吸引到更多类似的小游戏进入其生态。Web2上面小游戏一直经久不衰,Web3能否成功复刻,目前没人知道 Defi游戏化 — 这里DefiKingdom算是独苗,其野心也非常之大,系统及其复杂,让人又看到“链上梦幻西游”即视感。然而在21年百倍Hype之后迟迟没有取得大的进展,币价回到原点之后也是萎靡不振,这种与Defi深度结合的复杂型Gamefi目前看来前途充满了崎岖 Fully Onchain Game(全链游戏) — 这可能是ETH Denver上最为Hype的一个Gamefi类别,原因无他,其他几大类多多少少都带着Web2.5的影子,只有全链游戏才是完全具备区块链特性的Web3游戏,甚至有些都不能称之为游戏,要叫做Onchain Autonoumous World- 链上自主世界。这可能是Defi与NFT之后,第三类真正“区块链原生”的产物。但正如与Defi(MakerDAO)与NFT(加密猫)同时诞生于2017年,却分别在2020,2021年爆发,Fully Onchain Game也同样处在一个极其早期的探索期,可能同样需要3–4年的时间才会赢来高光时刻 目前这7大方向, 哪一个或几个能够走到最后现在很难说。再者,Gamefi的发展还存在着一个根本矛盾,虽然游戏是最容易从圈外往里圈用户的,但游戏的本质其实是创造一个与现实脱离的世界,让人在繁忙的工作生活中暂时逃离出来,进入游戏乐园这一方“净土”。而与Web3或者说区块链底层的链接,让Gamefi不可避免的通过某种金融化的形式再次与现实世界连接起来,这种相连会不会打破游戏最本质的“净土”功能,可能是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 总结: 重新思考这3个当下最热门的赛道,其实并不代表我们不看好这些赛道,正相反,ABCDE是长期看好上述这3个赛道,也都已经或是计划在这几个赛道布局。我们往往高估一些技术的短期价值,而有往往低估一些技术的长期价值,这些赛道也许无法给投资机购与一二级市场带来相符或是短期的投资回报率。而对于我们这种LP 5年退出期的长线投资型VC来讲,时间会是我们最好的朋友。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4-11
一文带你看懂模块化区块链
go
lg
...
把Celestia当做区块链加密领域的
AWS
,我们做的小程序或者APP以及网站,很多时候是需要购买服务器的,放在自家的机房,麻烦不说,而且维护也是需要成本的。这时候
AWS
说你们都别买了,我自己整一个大的,你们只管做好你们手头的事儿,数据的存储我来负责,我能够保证你们的数据有效的(存的进来,取得出去),也就是我们一直说的数据可用性。目前,Celestia生态也逐步完善,2022年完成了测试网,预计2023年将会上主网。 关于EFFORCE 什么是EFFORCE? EFFORCE (WOZX) 是能源效率平台 Efforce 的原生加密货币令牌。该项目和代币于 2020 年 12 月启动,是计算巨头苹果联合创始人史蒂夫沃兹尼亚克的创意。代币的名称也是根据其创始人的名字来命名。这位 IT 大亨因与史蒂夫乔布斯共同创立苹果公司而闻名于世。 Efforce 的主要目标是使能效行业民主化,该行业至今仍面临融资和全球推广方面的初期问题。WOZX 代币充当媒介,通过它在 Efforce 平台上创造的节能被代币化以供任何参与者使用。 Efforce 延续了创始人在苹果公司的精神,将Efforce定义为“第一个分散的平台,允许每个人参与全球能源效率项目并从中受益,并创造有意义的环境变化。”该公司的其他三位联合创始人——Jacopo Visetti、Jacopo Vanetti 和 Andrea Castiglione——在能效行业拥有十多年的经验。 随着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认识到ESG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公司也在采取行动来提高其ESG得分。同时,区块链技术也正在迅速发展,这种技术可以提供透明度、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的特点,这使得区块链与ESG的理念产生了共鸣。ESG数据对投资者来说非常重要,因为这些数据可以帮助他们评估企业的可持续性和风险。区块链技术可以提供更加准确、可靠和透明的数据,这可以帮助投资者做出更好的投资决策。 基于ESG板块,结合NFT as a Service的理念,我们相信ESG项目的区块链应用将会成为未来商业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而作为该赛道的领头羊,Efforce可以帮助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更会大放光彩。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4-07
Nostr的“去Spam之路”还有多远?
go
lg
...
今天我们将探讨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Nostr的Spam(垃圾邮件)问题,作为一种去中心化协议,Nostr协议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社交媒体的去中心化,自主性和抗审查
lg
...
金色财经
2023-04-07
NFT狂潮下的探索者:Sunny文姐如何颠覆投资格局
go
lg
...
认为它是虚拟艺术品、收藏品。直到加入
AWSB
社区,我才开始体会到 NFT 的魅力。我认为,NFT 的核心在于社区的沟通、叙事的独特和文化的模因。对于 BAYC 来说,它的路线图和倡导的理念非常吸引人。你很难想象,BAYC 从两年前的 0.08 ETH 的地板价到现在实现了千倍涨幅,并一跃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 IP 之一。BAYC 的 IP 属于个人,BAYC早期参与者大多数都是这个行业非常愿意接受新鲜事物的人,伴随着BAYC的成长,每个人在过程中也成长了起来,现在回头看,当初一起买猴子的小伙伴很多人都成为了项目创始人,行业大咖,顶级投资人,成功的例子数不胜数。 WenDAO 从BAYC 和
AWSB
社区身上,我深深地感受到了 NFT 社区的力量,这也是我决定创建WenDAO社区的原因。随后,我参与了更多 NFT 项目,这当中自然有赚也有亏。但是随着我对 NFT 的了解越来越多,对其兴趣不减反增。与此同时,我也在管理着一个 AP 基金,二级市场投资的多年经验练就了我捕捉蓝筹NFT的慧眼。 我想,NFT也许是我一生的事业所在。在持续深耕中,灵敏的嗅觉让我捕捉到了 NFT 交易市场将是未来10年 NFT 的枢纽所在,于是联合创立了Nswap这个平台。 核心内容:于2018年接触加密货币,519大跌后,开始接触NFT,购买的第一个NFT 是BAYC。在
AWSB
社区的交流中,深入了解到 NFT的玩法,认为社区和沟通是 NFT 的核心。我决定创建一个NFT社区,并参与创立了一家面膜品牌、后来又创建了一个去中心化交易市场,并管理着一个AP的基金,在投资二级市场方面也有所涉猎。 3.您在Web3有哪些难忘的经历? 作为布道者,我非常热衷于和社区讨论时事热点、热门项目。当我看到区块链、比特币和以太坊这些新兴概念时,我选择拥抱和深入了解,没日没夜的泡在书海中阅读相关书籍,了解的越深,对去中心化数字的未来就越认可。我不允许大家错过这个新赛道,因此我不停向身边的朋友和同事介绍这个概念,讲述比特币和以太坊等数字资产的过去以及未来。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我的理念是,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帮助大家学习到新知识,体验到Web3新乐趣的同时,我也会由衷的感到开心。因此,我创建了自己的社区,并带着大家参与各种活动。当然了,现在的市场仍处于早期阶段,就像互联网早期一样,大量的红利存在的同时,也有一定风险和动荡。在和朋友们一起分享收益和快乐的同时,我也不断提醒他们前期多学习的重要性。 增加50倍的收益 还有一次比较难忘的经历就是,之前挖某个虚拟币的时候,它的价格从300美元直线暴跌到1美元。即使面对朋友的阻挠,我也清仓了其它的币,并All In 了这个币,没多久它就涨了10倍多,后来,一度增加了50倍的收益。虽然小有所获,但是我也明白这只是投机,专注价值投资将是我长期的方向。 Moonbirds 月鸟 另一个比较难忘的经历,是参与了 Moonbirds 月鸟这个项目。我很幸运地中了白名单,当我看到地板价是6、7 ETH 的时候 ,我就挂了 20 ETH。一觉醒来,发现成交了,这让我非常惊讶。后来在仅仅一周的时间,我的账面收益从2.5个 ETH 变成了 80 多个ETH,我震惊于NFT的造富效应。 后来,我也参与了很多项目,赚到了钱,也学到了更多教训。俗话说:专家就是把这个领域的所有坑都踩了一遍。深以为然,我也很乐于和社区分享我的经验帮助大家避坑。 核心内容:我热衷于向朋友介绍区块链、比特币和以太坊等数字资产。我认为区块链市场处于早期阶段,进入市场的早期参与者可以获得大量红利。我创建了自己的社区,并带领大家参与各种活动,我也很乐于和社区分享我的经验帮助大家避坑。 4.您比较看好哪些赛道? 我分享一下我对行业和项目的看法,但这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Yuga 其实,我们可以将市场比作一座大坝,资产在左边,资金在右边,中间的大坝则是各种中间机构,例如各大交易所等。我们要做的就是成为连接优质资产和资金的桥梁。而真正优质的资产,就是 Yuga Labs 旗下和一些蓝筹项目。Yuga几乎覆盖了市场上80%的交易额,它之所以能够如此成功,在于早期时势的把握,优质资本的入驻,以及他们 “ape stronger together” 理念,鼓励用户把自己的资源导入到项目中来,成为一个 Builder。这样的网络效应传播速度之快,范围之广,令人咂舌。 其次,BAYC的叙事,从早期的狗狗空投开始,把用户一步步引入到项目中。在这个体系里面,用户可以买自己的链上身份,收获志同道合的社区,拿到代币,获得元宇宙地产。Bayc把用户当做家人,把Holder当家人,当时在空投MAYC的时候,他们还写了一封信,感谢大家的陪伴。虽然很多人想变现,BAYC也鼓励用户通过变现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如果你会因为卖掉 BAYC而感到失落,他们会给你MAYC,给你Pass卡,你就依然是家庭的一员。有了这些优质资产,才能吸引到更多的优质资金入场,包括机构资金以及用户资金。在吸引到足够多的优质资产后,市场才能迸发活力,进一步促进高质量发展。 AIGC结合NFT 和 元宇宙游戏 除了优质资产外,未来可以预见的趋势还有 AIGC结合 NFT。AIGC 可以降低项目方的运营成本,生产优质内容,高效服务社区。另外一个趋势就是元宇宙游戏,未来的元宇宙游戏只要好玩,摆脱过去单纯依靠代币经济去吸引用户的模式。在下一轮牛市的过程中爆发,这个逻辑是一定要实现的。 核心内容:在当前的市场熊市状态下,优质资产是吸引资金进入市场的关键。Yuga和Bayc等项目的成功案例可以吸引更多资金进入市场。未来的趋势包括 AIGC 和 NFT,它们可以为项目方提供服务,扩大社区影响力,并使游戏更加有趣,为用户创造收益。在下一轮牛市中,这些逻辑是必须实现的。 5.你可以再着重介绍您现在或者是未来想做的一些事情 Nswap 我现在主要在升级 Nswap这个 NFT 交易市场,我们计划在4月成为入驻香港的第一个NFT交易市场。我相信,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品牌定位,是基于社区共创共建的市场。这不同于像Blur 这样通过代币经济模型来激励流动性进入市场的交易所。无论吸引的用户是谁,都可能只是在该市场上炒作的人,而不是真正认可项目的用户,这是虚假繁荣的体现。表面上看起来,Blur 交易池的流动性很高,但实际上资金可能全部都是为了短期获利而进入市场,这样的资金是不健康的,无法为项目的未来发展提供可持续性支持。因此,Nswap的目标是在文化和社区方面下功夫,打造社区共创共建的核心理念。 社区和文化 目前市面上的交易所通常高高在上,与用户没有建立紧密纽带关系,他们可能只是解决用户的交易需求,而这显然远远不够。NFT 真正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其社区和文化。因此,我们要与蓝筹社区和新兴社区合作,共同建设市场,并将每个社区之间的信息障碍打破。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如何让用户参与到项目的建设中来。这不是说,我们把项目发布出来,然后社区用户躺平等着收获空投和福利就好。社区用户完全可以基于项目本身的路线图,结合自己身边资源,用自己的力量,为之建设并贡献自己的价值。这是真正好的社区文化。这样,用户也更有使命感和成就感,这也是Web3的核心。 Nswap就将成为这样一个平台,打通各个蓝筹社区之间的信息壁垒,提供高质量的内容,如小红书那样的种草推荐和短视频,聚合推特上的信息流,让用户可以看到他们真正喜欢的文化和社区。这样,用户就不会盲目地进入市场,有了理性的判断,则更容易参与到喜欢的项目中来。 核心内容:我们计划在4月份成为入驻香港的第一个NFT交易市场,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在于社区共创共建型的基础。我们想要让用户更好地了解和认同每个项目的愿景和核心价值,并为他们提供一个学赚的社区。我们将成为一个集二级交易、精品项目推出、服务项目方以及社区创建优质内容的平台。将每个社区之间的信息障碍打破,吸引更多用户进入市场,支持项目的未来发展。 6.您有什么想主动分享的一些问题 AKCB 我最近参与了一个叫做AKCB的项目,它是一个3D元宇宙项目,运营了16个月,非常有潜力。我买NFT的第一要求就是要好看,而AKCB的作品品质非常高,不仅有优秀的3D模型,而且社区也非常友好。用户可以通过扫二维码获得AR效果,在现实生活中带着它去旅游、用餐等,适合二创和深度互动。这种创意非常吸引人,也为用户提供了一个优质的交互体验。 此外,AKCB项目方在北美拥有强大的资源,并与OpenSea等大型平台合作,未来甚至会有明星资源导入。我认为AKCB非常有潜力成为NFT领域的龙头项目。它像一个白纸一样,具有非常高的扩展性,可以通过与优质资金和平台的合作,达到更高的天花板。 胖企鹅 另外,我还关注了一个叫做胖企鹅的项目。它已经有一些大型项目的创始人在内部构建,类似于BAYC项目的逻辑。它的故事正在慢慢展开,目前处于早期,但我认为它也非常有潜力。然而,我们也要注意风险,在二级市场购买NFT时一定要掌握好自己的交易策略,及时出本,避免损失。 核心内容:我最近参与了一个叫做AKCB的3D元宇宙项目,非常有潜力,社区友好且有创意。我认为它有成为NFT领域龙头项目的可能性。另外,我还关注了一个叫做胖企鹅的项目,类似于Bayc项目的逻辑,虽然处于早期,但我认为也非常有潜力。在购买NFT时需要注意风险和交易策略。 7.您对未来行业的发展有怎样的看法 其实,我之前已经讲了很多关于未来下一轮牛市的趋势。但是,我想再总结一下几个关键点。 首先,是 AIGC + NFT。 其次,是好玩的游戏以及需要苹果等硬件设备支持的真正的 VR 技术。这些技术都是未来下一轮牛市的关键所在。在虚拟现实技术的支持下,我们可以创造出许多新奇有趣的体验,比如多重身份DID。在链上,你可以成为任何你想成为的人,拥有不同的身份和角色。这样的多元性是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虚拟现实技术和区块链技术将会结合,创造出更多优质的资产和体验,从而让人类进入元宇宙的时代。 最后是破圈,如何把web2的钱引入web3,我最近参与的3D 元宇宙打印服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们可以通过制作akcb手办的方式,先让web2的人对这个ip有感知,同时可以告诉他你可以买到自己虚拟世界的身份,你在虚拟世界里面可以扮演这么一个小野兽,去和自己的野兽家人或者其他NFT社区小伙伴在推特上,discord上互动,去交朋友。NFT本身就有这个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的魔力,大家用同一个头像合集大家就是家人。让更多的web2新人能够进入这个世界,学习新知识,认识新朋友。如果能赚到一些钱就更好了。未来我们人类一定会进入metaverse时代,而现在历史的车轮已经缓缓向前迈进了,未来可期,未来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去build! 核心内容:我总结了未来下一轮牛市的几个关键点,包括AIGC + NFT、VR、苹果等硬件设备支持。这些技术的结合将创造出更多优质的资产和体验,让人类进入元宇宙的时代。同时,这些优质的资产将由用户创造,从而让人类进入元宇宙的时代。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4-07
零知识机器学习 (ZKML) :ZK与AI将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go
lg
...
onky2 这样的证明系统,在强大的
AWS
机器上运行 50 秒左右,可以为约 1800 万个参数的模型创建证明。以下是该论文中的一张图表: 另一个旨在改进 ZKML 系统技术水平的倡议是 Zkonduit 的 ezkl 库,它允许您创建对使用 ONNX 导出的 ML 模型的 ZK 证明。这使得任何 ML 工程师都能够为他们的模型的推理步骤创建 ZK 证明,并向任何正确实现的验证器证明输出。 有几个团队正在改进 ZK 技术,为 ZK 证明内部发生的操作创建优化硬件,并针对特定用例构建这些协议的优化实现。随着技术的成熟,更大的模型将在较不强大的机器上短时间内进行 ZK 证明。我们希望这些进展将使新的 ZKML 应用程序和用例得以出现。 潜在的使用案例 为了确定 ZKML 是否适用于特定的应用,我们可以考虑 ZK 密码学的特性将如何解决与机器学习相关的问题。这可以用一个 Venn 图来说明: 定义: 1.Heuristic optimization—一种问题解决方法,它使用经验法则或「启发式」来找到艰难的问题的好解决方案,而不是使用传统的优化方法。启发式优化方法旨在在相对的重要性和优化难度下,在合理的时间内找到好的或「足够好」的解决方案,而不是尝试找到最优解决方案。 2.FHE ML—完全同态加密 ML 允许开发人员以保护隐私的方式训练和评估模型;然而,与 ZK 证明不同,没有办法通过密码学方式证明所执行的计算的正确性。 像 Zama.ai 这样的团队正在从事这个领域的工作。 3.ZK vs Validity—在行业中,这些术语通常被互换使用,因为有效性证明是 ZK 证明,不会隐藏计算或其结果的某些部分。在 ZKML 的上下文中,大多数当前的应用程序都利用了 ZK 证明的有效性证明方面。 4.Validity ML—ZK 证明 ML 模型,在其中没有计算或结果被保密。它们证明计算的正确性。 以下是一些潜在的 ZKML 用例示例: 1. 计算完整性(有效性 ML) Modulus Labs 基于链上可验证的 ML 交易机器人 - RockyBot 自我改进视觉区块链(示例): 增强 Lyra 金融期权协议 AMM 的智能特性 为 Astraly 创建透明的基于 AI 的声誉系统(ZK oracle) 使用 ML for Aztec Protocol(具有隐私功能的 zk-rollup)致力于合同级合规工具所需的技术突破。 2. 机器学习即服务 (MLaaS) 透明; 3.ZK 异常/欺诈检测: 这种应用场景使得可创建针对可利用性/欺诈的 ZK 证明成为可能。异常检测模型可以在智能合约数据上进行训练,并由 DAOs 同意作为有趣的度量标准,以便能够自动化安全程序,如更主动、预防性地暂停合约。已有初创企业正在研究在智能合约环境中使用 ML 模型进行安全目的的方法,因此 ZK 异常检测证明似乎是自然的下一步。 4.ML 推理的通用有效性证明:能够轻松证明和验证输出是给定模型和输入对的乘积。 5. 隐私 (ZKML) 6. 去中心化的 Kaggle:证明模型在某些测试数据上的准确率大于 x%,而不会显示权重。 7. 隐私保护推理:将对私人患者数据的医疗诊断输入模型,并将敏感的推理(例如,癌症测试结果)发送给患者。 8.Worldcoin: IrisCode 的可升级性:World ID 用户将能够在他们的移动设备的加密存储中自我保管其生物特征,下载用于生成 IrisCode 的 ML 模型并在本地创建零知识证明,以证明其 IrisCode 已成功创建。这个 IrisCode 可以被无需许可地插入注册的 Worldcoin 用户之一,因为接收的智能合约可以验证零知识证明,从而验证 IrisCode 的创建。这意味着,如果 Worldcoin 将来升级机器学习模型以一种破坏与其之前版本兼容性的方式创建 IrisCode,用户就不必再次去 Orb,而可以在设备上本地创建这个零知识证明。 Orb 安全性:目前,Orb 在其受信任的环境中执行几个欺诈和篡改检测机制。然而,我们可以创建一个零知识证明,表明这些机制在拍摄图像和生成 IrisCode 时是活动的,以便为 Worldcoin 协议提供更好的活体保证,因为我们可以完全确定这些机制在整个 IrisCode 生成过程中都将运行。 总之,ZKML 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并且正在快速发展。随着越来越多的团队和个人加入到这个领域,我们相信 ZKML 的应用场景将会更加多样化和广泛化。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4-07
密码学新趋势:零知识机器学习是什么?
go
lg
...
onky2 这样的证明系统,在强大的
AWS
机器上运行 50 秒左右,可以为约 1800 万个参数的模型创建证明。以下是该论文中的一张图表: 另一个旨在改进 ZKML 系统技术水平的倡议是 Zkonduit 的 ezkl 库,它允许您创建对使用 ONNX 导出的 ML 模型的 ZK 证明。这使得任何 ML 工程师都能够为他们的模型的推理步骤创建 ZK 证明,并向任何正确实现的验证器证明输出。 有几个团队正在改进 ZK 技术,为 ZK 证明内部发生的操作创建优化硬件,并针对特定用例构建这些协议的优化实现。随着技术的成熟,更大的模型将在较不强大的机器上短时间内进行 ZK 证明。我们希望这些进展将使新的 ZKML 应用程序和用例得以出现。 潜在的使用案例 为了确定 ZKML 是否适用于特定的应用,我们可以考虑 ZK 密码学的特性将如何解决与机器学习相关的问题。这可以用一个 Venn 图来说明: 定义: 1.Heuristic optimization—— 一种问题解决方法,它使用经验法则或“启发式”来找到艰难的问题的好解决方案,而不是使用传统的优化方法。启发式优化方法旨在在相对的重要性和优化难度下,在合理的时间内找到好的或“足够好”的解决方案,而不是尝试找到最优解决方案。 2.FHE ML —— 完全同态加密ML允许开发人员以保护隐私的方式训练和评估模型;然而,与ZK证明不同,没有办法通过密码学方式证明所执行的计算的正确性。 像 Zama.ai 这样的团队正在从事这个领域的工作。 3.ZK vs Validity —— 在行业中,这些术语通常被互换使用,因为有效性证明是ZK证明,不会隐藏计算或其结果的某些部分。在ZKML的上下文中,大多数当前的应用程序都利用了ZK证明的有效性证明方面。 4.Validity ML —— ZK证明ML模型,在其中没有计算或结果被保密。它们证明计算的正确性。 以下是一些潜在的 ZKML 用例示例: 1.计算完整性(有效性 ML) Modulus Labs 基于链上可验证的 ML 交易机器人 - RockyBot 自我改进视觉区块链(示例): 增强 Lyra 金融期权协议 AMM 的智能特性 为 Astraly 创建透明的基于 AI 的声誉系统(ZK oracle) 使用 ML for Aztec Protocol(具有隐私功能的 zk-rollup)致力于合同级合规工具所需的技术突破。 2.机器学习即服务(MLaaS) 透明; 3.ZK 异常/欺诈检测: 这种应用场景使得可创建针对可利用性/欺诈的 ZK 证明成为可能。异常检测模型可以在智能合约数据上进行训练,并由 DAOs 同意作为有趣的度量标准,以便能够自动化安全程序,如更主动、预防性地暂停合约。已有初创企业正在研究在智能合约环境中使用 ML 模型进行安全目的的方法,因此 ZK 异常检测证明似乎是自然的下一步。 4.ML 推理的通用有效性证明:能够轻松证明和验证输出是给定模型和输入对的乘积。 5.隐私 (ZKML)。 6.去中心化的 Kaggle:证明模型在某些测试数据上的准确率大于 x%,而不会显示权重。 7.隐私保护推理:将对私人患者数据的医疗诊断输入模型,并将敏感的推理(例如,癌症测试结果)发送给患者。 8.Worldcoin: IrisCode 的可升级性:World ID 用户将能够在他们的移动设备的加密存储中自我保管其生物特征,下载用于生成 IrisCode 的 ML 模型并在本地创建零知识证明,以证明其 IrisCode 已成功创建。这个 IrisCode 可以被无需许可地插入注册的 Worldcoin 用户之一,因为接收的智能合约可以验证零知识证明,从而验证 IrisCode 的创建。这意味着,如果 Worldcoin 将来升级机器学习模型以一种破坏与其之前版本兼容性的方式创建 IrisCode,用户就不必再次去 Orb,而可以在设备上本地创建这个零知识证明。 Orb 安全性:目前,Orb 在其受信任的环境中执行几个欺诈和篡改检测机制。然而,我们可以创建一个零知识证明,表明这些机制在拍摄图像和生成 IrisCode 时是活动的,以便为 Worldcoin 协议提供更好的活体保证,因为我们可以完全确定这些机制在整个 IrisCode 生成过程中都将运行。 总之,ZKML 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并且正在快速发展。随着越来越多的团队和个人加入到这个领域,我们相信 ZKML 的应用场景将会更加多样化和广泛化。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4-07
2023香港Web3嘉年华所有日程已定 香江即将涌起Web3浪潮
go
lg
...
怎样的发展潜力。该主题论坛由通联数据、
AWS
、香港科技园公司与主办方联合举办。4月13日,分会场一还将设置“Web3 技术基础设施:Layer 2”主题论坛,邀请知名Layer2及ZK项目代表分享其生态进展,共同展望Layer2及ZK赛道的未来发展与机遇。该主题论坛由SNZ与主办方联合举办。 4月14日-4月15日,由万向区块链实验室、HashKey Group联合主办,数码港作为支持单位的“Web3.0应用展示日”将聚集一批新兴Web3项目,集中展示Web3应用领域的最新发展成果,以激励全球Web3优秀项目创新发展,加速构建可持续发展的Web3应用生态。 分会场二:从香港Web3发展新动向聊起 香港特区政府自去年起,发布了多项利好虚拟资产及Web3行业发展的政策,让香港成为Web3世界的焦点。在一系列友好政策下,香港的Web3行业将会如何发展?4月12日下午,分会场二将设置“香港Web3发展新动向:从Web2到Web3的演进与融合”主题论坛,深入挖掘香港Web3的发展机遇。该主题论坛由Hash Global、North Beta Capital、阿里云、数码港与主办方联合举办。 “金融基础设施”是Web3金融体系的必要支撑。4月13日上午和下午,分会场二将特别设置“DeFi”与“数字钱包和DID”两大主题论坛,探讨如何构建更好的Web3金融体系。”数字钱包与DID“主题论坛由imToken与主办方联合举办。在4月15日上午,由边界智能与主办方联合举办的“跨链”主题论坛,则将探讨全球跨链生态建设及未来发展趋势,共建全球互联互通的Web3网络。4月15日下午,分会场二将由SNZ与主办方联合举办“以太坊生态Workshop”,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畅谈以太坊生态的发展。 分会场三:Web3的广泛应用及未来展望 分会场三将涵盖“数字金融和跨境贸易”(4月12日下午)、“DePIN:Web3 与数字化基础设施”(4月13日上午)、“可再生金融(ReFi):Web3 碳中和”(4月13日下午)、“Web3的未来发展”(4月14日下午)、“Web3 与安全”(4月15日上午)等主题论坛,着重探讨Web3与其它技术的融合创新将如何在实际社会经济生活中进行应用。同时,也将对Web3的未来发展动向和安全方案构建进行分享和交流。 “数字金融和跨境贸易”主题论坛由SignalPlus与主办方联合举办;“可再生金融(ReFi):Web3 碳中和”与“Web3的未来发展”两大主题论坛由arkreen与主办方联合举办;“Web3 与安全”主题论坛由主办方与SharkTeam联合举办。 在“DePIN:Web3 与数字化基础设施”主题论坛上,HashKey Group将联合arkreen面向全球发起「Web3 DePIN香港倡议」,旨在与 DePIN 生态的项目、建设者、投研机构、设备商共同推动 DePIN 生态在香港发展。 分会场四:Web3更多赛道的新发展 在分会场四,参会者将有机会深度了解“DeSoc:SBT、DAO 与 SocialFi”、“Node Validator as a Service”、“全球Web3支付创新”等议题,感受去中心化世界中,Web3在社交、支付等赛道的最新发展。 “DeSoc:SBT、DAO 与 SocialFi”主题论坛由Mask Network与主办方联合举办;“Node Validator as a Service”主题论坛由HashQuark与主办方联合举办;“全球Web3支付创新”主题论坛由PlatON与主办方联合举办。 Open Stage:Web3 潮流文化聚集地 2023香港Web3嘉年华Open Stage将是NFT项目项目的展示舞台,也是潮流文化的聚集地,知名手碟艺人Issue Wang、伊能静女士等也将亲临现场。 通过 Open Stage,观众们不仅能够近距离地了解NFT及元宇宙项目的开发过程和创作灵感,更能在现场和项目团队进行深入交流,通过深入了解项目故事、感受项目体验,从而真正了解Web3世界在做什么,又将如何创造全新未来。 合作伙伴内容共建 秉持着“开放”与“协作”的Web3精神,2023香港Web3嘉年华携手多个合作伙伴,一起共建大会内容。因此,在各个分会场,除主办方发起的主题论坛外,也有各个内容共建伙伴举办的活动。包括: HashKey Capital专场:BUIDL and INVEST in a compliant future for Web3;4月14日上午,分会场二。 HashKey PRO专场:Digital Asset Exchange Stage;4月14日下午,分会场二。 NEAR专场:NEAR in HK-创造无极限;4月14日上午,分会场三。 Web3国际标准专场;4月14日上午,分会场四 MetaEra x BitMart专场:Metaverse的机遇在哪里;4月14日下午,分会场四。 微软专场活动;4月15日上午,分会场四。 Filecoin专场:DeStor HK;4月15日下午,分会场三。 青年先锋专场;4月15日下午,分会场四。 明星项目齐聚 从早期区块链项目,到各层创新应用,2023香港Web3嘉年华不仅汇聚了“Web3发展史”,更有新晋项目开启新纪元。目前,确认参与嘉年华的Web3项目已超过100家,他们将在活动现场设置展台,与观众近距离交流和沟通最新的技术和应用。 2023香港Web3嘉年华不仅聚焦Web3发展趋势,赋能Web3应用生态构建,还将为来自各个国家和地区极具创新性的Web3应用项目提供展示机会,并为年轻的Web3人才以及Web3创业团队提供更多资源和支持。 去年10月,风起,今年4月,潮涌。2023香港Web3嘉年华,让我们共同探索Web3的未来、共同见证Web3技术和虚拟资产行业的新篇章。不容错过的盛会,期待您的加入!访问www.web3festival.org 可获取详细议程、演讲嘉宾、参展商等信息。 2023香港Web3嘉年华参与项目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4-06
上一页
1
•••
82
83
84
85
86
•••
112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美重磅!纽约时报:特朗普希望与习近平达成一项更大更好的贸易协议 中美在讨论让领导人互访
lg
...
特朗普、马斯克突传“罕见”行动!《富爸爸》作者:美国经济将崩溃 万物泡沫坚定持仓比特币
lg
...
决策分析:中国言辞发生实质性转变!美国PCE万众瞩目,英伟达意外恐波动8%
lg
...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解冻”科技业!金融时报:中国经济陷入通货紧缩周期
lg
...
【直击亚市】特朗普对中国最新攻击!美元热度减弱,德国选举结果出炉了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19讨论
#链上风云#
lg
...
60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753讨论
#比特币最新消息#
lg
...
905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