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6日,友讯达迎来上市八周年。自2017年登陆创业板以来,公司在物联网通信技术领域深耕细作,致力于为电力、燃气、水务等行业提供通信模组和系统集成解决方案。友讯达以场域网通信为核心,构建“端+边+云”的产品架构,试图打通万物互联的“最后一公里”。
公司主营业务集中于电力信息采集、智能电能表、低中压配电自动化系统等领域,尤其在智能电网市场深度参与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的项目招投标,2024年合计中标额达8.3亿元,占全年营收八成以上。当前,公司营收结构高度依赖电力行业,电力相关业务收入占比达到97.73%,其余收入主要来源于水务、燃气和其他物联网细分场景的探索应用。尽管在海外市场有所布局,尤其聚焦东南亚和欧洲市场,但目前仍处于初期开拓阶段,营收贡献有限。
从财务表现看,公司近五年盈利能力显著提升,但增长路径并不平滑。2021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从8.66亿元增至10.1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3%,收入增长明显放缓。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7.95%,创五年首次负增长,反映其主营业务面临招标周期波动、行业竞争加剧及订单集中度高等多重压力。相较之下,归母净利润却稳步增长,2021年至2024年累计增长超240%,其中2023年同比增长高达94%,2024年则增长3.43%。利润表现优于收入的背后,是公司在产品结构优化、供应链管理和成本控制等方面的努力。
市值方面,公司上市初期市值为12.18亿元。截至2025年4月25日,最新市值为29.10亿元,八年增长约1.39倍。虽然市值实现翻倍,但与部分同期上市且营收规模相近的科技企业相比,市值成长性仍显有限。考虑到当前公司利润水平已达1.98亿元,市盈率水平在合理区间内,但若营收增长持续承压,市场对其估值的溢价空间可能将受到抑制。
整体来看,友讯达在技术和盈利方面具备一定基础,但高度依赖电力行业的业务结构、营收增速的波动以及海外市场尚未形成有效支撑,使其增长逻辑仍需进一步夯实。在下一阶段,能否在工业物联网与智慧城市的布局中打开新局,将成为决定其市值能否再上台阶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