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CoNET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财富汇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聊一个终极话题
go
lg
...
的增长,而在于对财富分配的高度重视。
巴菲特
果断出手购买日本众多商社资产,可能也是巧妙地参与到日本社会的财富存量分配中。 只增长不分配,相当于上市公司从来不分红,富的恒富、穷的恒穷,小股民只能干瞪眼。 这个道理是很明显的,但要主动去改变分配模式,这个难度…… 主动不太可能,那有没有被动的方式? 通过日本的经验,可以看到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不自然的人口代际更替:死亡人口比出生人口多,新一代人集成到的财富自然就多了。 这种现象,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看下图日本的人口数据,转折点大约在2005年,死亡人数首次超越出生人数。 两者呈现剪刀差:出生人口越来越少、死亡人口越来越多,差距越来越大。 预计在2030年之前,死亡人数将突破160万,出生人数跌破80万,差距扩大到2倍以上。 在这种趋势中,越往后的新生代,能分配到的社会平均资源,自然也就越多。 这种未来,想必是很多人非常期待的。 这是高度老龄化社会的必然结果,不论分配机制改不改,都无法避免。 日本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是1970年,进入“死亡人数>出生人数”的时间点大约是2005年。 也就是说,日本用了三十年多,才进入这一阶段。 我们又需要多久? 01 无法避免的趋势 据统计局数据,2023年,死亡人口1110万,死亡率7.87‰,创近年新高。 把数据样本扩大到十年: 2012年全国常住人口死亡人数966万;2013年972万;2014年977万;2015年975万;2016年977万…… 再结合下图,总体来看,近十年的死亡人口和死亡率变化不大,只在口罩期间些微上升。 问题在于,出生率曲线在2017年后变得极其诡异,所以才在短短五年内,就被死亡率反超。 这一段,与日本在1975-2005年的情况比较类似,只不过我们的周期要短得多。 接下来的问题是,后续还会不会走相似的曲线? 换句话说,死亡数会不会迎来一个自然的上升期? 客观来说,会。 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张震、与老龄研究院教授李强,在《中国人口死亡高峰的特征与演化机制》一文中,指出了三个核心因素: 历史出生数波动、存活率提升、死亡率下降。 “虽然老年人口死亡数的增加是人口转型的自然结果,但中国死亡高峰的来临速度之快、规模之大,对社会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根据官方发布的数据,2023年中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提高至78.6岁,预计到2050年达到83.8岁。 结合预期寿命与过去几十年的人口增长高峰期,就可以大概确定死亡人数的高峰在何时。 新中国的三波婴儿潮,分别在1949-1957年、1962-1971年、1986-1990年。 最高峰在1963年,当年全国出生人口1959万。之后十年,出生人口都在2500万以上。 按照最乐观的情况,也就是目前78岁的平均寿命预期,我们的第一波自然死亡高峰期大概在1949+78=2027年前后就已经开始。 第二波高峰期,同样按照最乐观的情况,以80岁的平均预期寿命算,大概在1962+80=2042年前后才开始。 这还是最乐观的估计,若平均寿命不及预期,时间点还要提前。 根据两位教授的预测,2024年至本世纪末,死亡人数总体加速增长,将经历总计12.3亿人口死亡,年均死亡数为1600万。 与此同时,出生的情况,虽然不方便多说,但趋势也比较明确。 总体而言,大体上看,我们的曲线与日本是比较相似的。 不同之处在于,剪刀差很有可能更大。 必须要强调的是,很大程度上,这是“预告”,而不是“预测”。 未来虽然还没有来,但基本情况现在就可以确定。 这种未来,值不值得期待? 02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命运 先不谈产业上那些宏观的东西。 对每个人而言,至少就业环境一定更好。 若继续参照日本的轨迹,“你不干?有的是人干!”这句话,可能很快就将成为历史。 据日本厚生劳动省和文部科学省的数据,今年日本大学生的就业内定率达到98.1%。比去年同期的97.3%上升了0.8%,再创历史新高。 同时,这也是199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基本上毕业即就业。 更关键的是,不只是大学生,只要是个正常人,都成了香饽饽。 比如,岩手县有2091名毕业生,还在读高三,就直接被内定了2083人…… 之所以如此,原因显而易见:缺人。 看下图,自从70年代进入老龄化,日本适龄的劳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就开始持续下滑。 尤其在“死亡>出生”后,也就是2005年前后几年,这种趋势突然加速。 而未来,再回顾上文“日本出生/死亡人数”那张图,剪刀差必然将继续扩大。 从2023年后开始,在新生儿数量变化不大的情况下,随着死亡人数以夸张的速度上升,每一个新人所能继承到的社会平均资源,也必然会变多。 据日本人力资源公司Recruit统计,2024年日本企业对应届生的平均求人倍率为1.75,也就是1个求职者对应1.75个岗位。 这还只是平均值,竞争力较弱的中小企业更难,平均6个岗位抢一个人。 为了抢人,招聘大会俨然成了企业福利比拼赛,不仅提供面试奖励、活动、邀请家人到企业参观,甚至提供签约费用。 比如,三井系旗下企业不仅开出100万日元入职奖金,还普遍上调应届生工资2-5万日元/月,甚至还有年假129天,并给夫妻双方提供产假陪护假,加班费详细按时计算……等等等等。 但即便如此,也无法阻止年轻人跳槽,这几年日本甚至出现了“辞职代办”的奇葩业务。 一方面,他们帮助年轻人快速离职,避免繁琐的程序;另一方面,他们也帮助企业,第一时间接触那些辞职的年轻人们。 …… 你敢想吗? 这些场景,不仅我们觉得魔幻、羡慕嫉妒恨,上一代的日本人同样觉得不可思议。 1970-1982年出生的那一批日本人,被称为“冰河期一代”,大约有160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3%。 他们经历了两次巨大的就业低谷。 2000年,日本15-24岁青年人口失业率达到9%,2003年更是攀升到10%以上。 2005年前后,是个转折点,二战后出生的“婴儿潮”一代人开始大批退休,加上出口贸易反弹,就业寒冬终于可以缓解。 谁也没想到2008年爆发了金融危机,不少企业又开始裁员节流,刚缓口气的新生代立刻又遭到重锤。 他们就像是被时代列车连续抛弃了两次,始终都在主流社会边缘徘徊,廉价而卑微。 亲眼见证过前辈们在八九十年代的潇洒,轮到自己却在寒冬中匍匐前行,这种滋味不是每个人都受得了的。 所以相当一部分人,索性直接家里蹲,进而成为大家熟知的“平成废宅”。 据内阁府的调查,全日本有超过110万“蛰居族”。仅在东京江户川区,每24户人家里,就有一户居住着家里蹲。 时过境迁,当这批人从二三十岁的青年,变成了四五十岁的中老年,突然发现世界又变了样。 到2015年左右,日本的应届生数量,相比20年前,少了接近一半。 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关系,到这个时候已经无法逆转地失衡了。 日企的好日子到头了,也渐渐从“你不干?有的是人干”变成“你不要?有的是人要”。 话说到这里,不得不感慨一句:真的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命运。 上一代人被牺牲了,也该轮到这一代人享受了。 与此同时,为了应对恶性通胀,从2023年开始,日本政府要求国内企业大幅涨薪:瑞穗金融集20%、日本电产7%、任天堂10%、永旺集团7%、三得利6%、世嘉30%、优衣库40%…… 就业火热、物价上涨、收入上涨,至少目前来看,这算是个良性的循环。 最终的结果是什么?——社会的内在需求被重新激活了。 2023年,日本东京23区新建公寓价,自1990年后再次突破8000万日元。 据日本住友集团透露:1亿日元以上的公寓,有一半都是公司职员家庭签约购买的。 以低欲望闻名的小日子,居然愿意买房了。在东京,热门地段新房摇号的壮观场景,再度出现。 对我们而言,那早已是渐渐陌生的历史现象。 03 尾声 回顾上文的几张图,中日两者的曲线是类似的,只不过我们的周期明显要短得多,很多变化比预期的时间更早。 而问题的积累和解决都是需要时间的…… 从这一点看,能走日本的剧本,算是比较乐观的了。 届时,一场自然的、无法避免的社会资源再分配,将悄无声息地发生;目前看来很多无解的问题,比如提振内需,或许也不再是问题。 …… 归根结底,所谓的低欲望社会,似乎是个傻瓜名词。 日本上一代人为什么低欲望?这一代人为什么高欲望? 原因简单而直接:有钱消费,没钱躺平,人之常情。 可惜,我们似乎十分擅长把简单问题复杂化。 归根结底,一个社会的消费,真正依靠的永远是欲望更强的年轻人,老人再有钱贡献也有限。 物价温和上涨、涨薪有望,年轻人当然愿意出来工作、消费、改善自己的生活。 这种不断向上的预期螺旋一旦形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深刻改变整个社会的心态。 (ps:原文发不出,有删减。)(全文完)
lg
...
格隆汇
2024-12-16
戴尔的老板用40年为AI热潮做好准备,在意料之外
go
lg
...
职时间第二长的首席执行官,仅次于沃伦·
巴菲特
——如果忽略2004年至2007年期间的三年空缺,那时他担任戴尔公司董事会主席。 此外,他依然保持着成为《财富》500强企业最年轻CEO的记录,连扎克伯格也未能打破。 而更令人惊讶的是,他还未满60岁。 他的公司已经从上世纪90年代以怀旧风格著称的PC制造商,转型为一个跨越全球的AI超级计算机制造商,在全球180个国家开展业务。 尽管PC和外设的销售仍占公司收入的大约一半,但戴尔的真正核心业务是数字基础设施。 戴尔公司的转型,恰如迈克尔·戴尔的蜕变。他曾经是那个戴着厚重框架眼镜的年轻企业家,在大学宿舍里创办了他的升级版PC公司。而如今,他是一个声音低沉、戴着隐形眼镜的CEO。 他不仅在2013年的一场与企业掠夺者卡尔·伊坎的激烈斗争中,成功从股东手中收回了公司,还将自己的持股比例提升到了原来的三倍,如今拥有公司近一半的股份。 “迈克尔曾说过,即使他死后也会关心戴尔公司——我相信他说的是真心话,”Salesforce公司(云计算企业软件公司)的CEO马克·贝尼奥夫评价道,同时也是戴尔的朋友。“他看上去像个好人,但骨子里有摔角选手的斗志。” 最近一次与他的面对面交流中,我发现迈克尔·戴尔态度亲切但坚定。当被问及一些棘手问题时,他常用微笑来回避,特别是在我提到英特尔(戴尔的一个重要合作伙伴)的衰退是否有评论时,他的回答是:“没有。” 或者问他是否像许多同行一样,对特朗普总统时期的亲商监管环境感到兴奋,他则说:“老实说,我尽量远离政治。” 迈克尔·戴尔真正想聊的是计算机。但不是普通的PC——他多次强调,戴尔公司现在是一家基础设施公司,而是功能更强大的机器。 这些包括成排的服务器,比如戴尔公司的PowerEdge系列服务器,使用英伟达最新的芯片,为那些希望自己训练AI的公司提供服务。 制造这些性能强大的机器,其实可以看作是他大学宿舍创业时期的延续。尽管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迈克尔·戴尔依然在做差不多的事情,只是如今使用的是更好的组件,并且带领着12万名员工一起工作。 在大学宿舍创业之前,迈克尔·戴尔就已经涉足商业世界了。 他的父亲是正畸医生,母亲是股票经纪人。戴尔12岁时,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中餐馆当洗碗工。他13岁开始用赚来的钱投资股票和贵金属。到16岁时,他已经在推销订阅《休斯顿邮报》他 没有像其他推销员那样冷不防地打电话找潜在客户,而是让朋友去十几个附近县的市政记录办公室收集新婚夫妇和刚搬家居民的地址。 他靠这个办法在一年内赚了1.8万美元。 戴尔的父母希望他成为医生。1983年,他进入得克萨斯大学学习医学预科课程。但在学校多比中心宿舍楼2713房间里,他开始了一个非正式的业务,帮人升级个人电脑。 他的父母发现后,命令他停下来。 然而,和许多叛逆的青少年一样,他没有听从。 1984年1月,他将公司注册为PC’s Limited。同年5月,他将公司搬到了北奥斯汀的一处商务中心。他雇佣了几名员工,并在第一年就赚了近20万美元。 这次,戴尔的父母支持他辍学。 四年后,他带领戴尔公司上市。再过四年,1992年,公司进入了《财富》500强。到1999年,戴尔公司为股东创造的回报,在过去三年、五年和十年中都超过了任何一家大型公司。 “我们一开始是一家升级IBM个人电脑的公司,然后开始设计自己的电脑。从那之后,我们一步步发展为全球最大的IT基础设施公司。”他说。 自从戴尔公司从PC制造商转型为IT基础设施公司后,迈克尔·戴尔的故事大多与做出与主流观点相反的大胆决策有关。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次,是他在2013年将公司私有化,并承担了巨额债务,用来收购云计算相关的硬件和软件公司,比如EMC和VMware。 当时,分析师们对他的成功前景提出了不断的悲观预测,但五年后,戴尔公司重新上市,证明了他们的看法是错误的。 在那段时间里,戴尔对公司进行的一系列重大改变——包括2016年以670亿美元收购存储公司EMC的交易,当时这是科技行业历史上最大的一笔交易,让公司拥有了构建数据中心最强大系统所需的所有要素。 这些系统也正好适合于训练和运行AI。 戴尔公司仍然总部位于奥斯汀郊外,但既不设计也不制造微芯片。芯片主要从英特尔、高通、英伟达等公司采购。尽管公司会编写一些自有软件,但在很大程度上,戴尔在硬件之上的软件生态中保持中立,可以说是一种“瑞士”式的中立态度。 戴尔公司的专长在于技术堆栈中间的部分——介于芯片和软件之间的所有一切。 在AI时代,市场对服务器机架和大规模存储阵列的需求呈现爆炸式增长。 每个服务器机架就是一堆计算机的集合,大约和一个书架差不多大小。这些机架被密密麻麻地安置在大型数据中心内,而这些数据中心实际上就是互联网的核心。 最耗电的机架是用于训练AI的,用电量可以与100户普通美国家庭相当。由于产生了大量的热量,这些服务器必须采用液体冷却。 每个服务器机架的成本高达数十万美元,但戴尔并未透露具体价格。 过去两年中,戴尔公司销售了总容量达12万PB(拍字节)的存储阵列。戴尔指出,为了对比,OpenAI最新的聊天机器人GPT-4o的训练数据约为1 PB,这个数据量包括了整个公开互联网的所有文本内容、超过100万小时的YouTube视频转录内容以及无数图片。 与此同时,购买戴尔AI服务器的客户数量从两年前的30到40家,增长到了现在的2000多家。 戴尔预计,“再过几个季度,可能会达到4000家。” 戴尔的服务器业务收入在上个季度增长了58%,而在前一个季度增长了80%。这种快速增长主要是因为全球数据的生产速度越来越快。 短视频、社交媒体帖子、流媒体娱乐时长、云游戏服务以及大量消费者数据追踪信息——这些数据都需要存储的地方。这带来了对存储设备和处理这些数据的计算机的巨大需求,也推动了戴尔创下了历史最高收入。 一些重要的AI项目也为戴尔的业绩添砖加瓦。 例如,马斯克的AI公司在田纳西州孟菲斯建造了一个名为Colossus的AI超级计算机,戴尔为其中的大部分硬件提供了支持。 戴尔说,“这是一项惊人的工程成就。他(马斯克)对我们和许多其他公司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戴尔曾亲自参观过这个数据中心。那里有无尽排列的服务器机架,闪烁着灯光,发出嗡嗡声,内部装有10万枚英伟达芯片。 当被问及这个场景是什么感觉时,他不动声色地回答:“看起来像戴尔的广告片。” 对于像戴尔这样一家拥有悠久历史的公司而言,这种程度的增长自然引发了是否可持续的疑问。 AI公司正在竞相建设更强大的计算机集群,以训练下一代AI模型。而云计算巨头们也在数据中心的资本支出上打破了所有记录。 然而,是否能从终端用户那里看到足够的AI需求来支撑这一波历史性的投资,仍然存在许多疑问。 戴尔面临的挑战是,如果AI的实际表现未能达到人们的预期,该怎么办。 戴尔认为,我们正处于AI应用“指数式增长”的起点。 但他也补充道,“我同样相信,任何足够颠覆性的技术,必然会带来一些过度投入——以及一些错误决策。” 至于这些错误会是孤立的个例,还是整个科技行业系统性地高估了AI的未来回报,从而导致泡沫破裂。 这将决定戴尔未来的命运。 来源:加美财经
lg
...
加美财经
2024-12-16
投资者可以从年轻时的
巴菲特
身上学到什么?
go
lg
...
rham Museum 这是一本名为《
巴菲特
的早期投资》的新书提到的。这本书探讨了在投资生涯起步阶段就展现非凡能力的
巴菲特
的方法和思维。这本书作者是布雷特·加德纳,分析了沃伦·
巴菲特
在1950年至1966年间投资的10家公司。 那时,
巴菲特
才20多岁。 今天的投资者是否能复制
巴菲特
当年的成就?在某些方面,这似乎更容易:信息触手可及,交易几乎是免费的,个人投资者还拥有机构投资者不具备的重要优势。 但在许多方面,这却难得多:市场更加高效,便宜货几乎绝迹,而且每个人都想去同样的地方寻找机会。 想要模仿
巴菲特
早期的成功,就必须学会像几乎没有人那样思考。你还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满满的勇气。
巴菲特
对书中的经验教训没有详说。他本周在一封电子邮件中对作者表示,“我会在2025年伯克希尔哈撒韦年度股东大会上回答关于加德纳先生的任何问题。” 布雷特·加德纳是总部位于康涅狄格州斯坦福的一家私人投资公司Discerene Group的分析师。他做了一件既聪明又极其繁琐的事:仅使用
巴菲特
在购买这些公司之前可以获取的财务信息,分析了书中提到的10家公司。 加德纳花了七年时间的许多个周六进行研究,并在2023年全职投入,寻找并研读几十年前的年报、分析师的研究资料、穆迪年度发布的企业财务数据手册,以及其他难以找到的来源。 书中涉及的10项投资包括Marshall-Wells公司、Greif Bros. Cooperage公司、Cleveland Worsted Mills公司、Union Street Railway公司、Philadelphia and Reading Coal and Iron公司、不列颠哥伦比亚电力公司、美国运通、斯图贝克公司、Hochschild, Kohn & Co.公司,以及迪士尼。 今天这个名单里少有什么知名公司,但即便在当时,能算得上家喻户晓的公司也不多。 关于Marshall-Wells公司,加德纳写道:“任何分析股票的人都能看出它便宜。” 但实际上,几乎没有多少人去分析这家总部位于明尼苏达州德卢斯的五金批发商。 Greif Bros.是一家生产桶和容器的公司,当时在中西部证券交易所偶尔交易。 但
巴菲特
的分析远远超出了表面。他在成名之前就亲自到公司总部考察,不断向管理层提出问题。 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2000年实施的一项规定,公司高管不能向单一投资者提供其他投资者无法获得的重要信息。然而,
巴菲特
不仅会向管理层发问,还会阅读所有公开可用的信息。 耐心是关键。 在Greif Bros.公司,他亲自到设施现场,花了数小时向一线员工学习如何制作桶。 1964年,美国运通因旗下子公司卷入一场植物油存储丑闻而遭遇危机。
巴菲特
与一位同事走访了无数餐馆、酒店和零售商,以核实美国运通的旅行支票和信用卡的需求是否受到影响。 Union Street Railway的股票交易极其罕见,
巴菲特
不得不在马萨诸塞州新贝德福德的一家当地报纸上刊登广告,邀请当地股东将股票卖给他。 仅仅积累足够的股份,他就花了两年多时间。
巴菲特
早期成功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是敢于大胆押注。 加德纳写道,“伟大的投资机会非常稀少,
巴菲特
一旦发现,就会全力以赴。” 1950年,
巴菲特
将大约四分之一的净资产投到了Marshall-Wells公司。到1951年,他将超过一半的净资产投资于保险公司Geico。 到1966年,美国运通的持仓已占到他投资合伙企业总资产的近40%。 当然,
巴菲特
的快速崛起——他从1957年管理约50万美元的资产,到十年后达到6800万美元,意味着他能够拥有更大的影响力。 他通过购买大量股票并影响董事会来撼动公司,这是大多数个人投资者无法做到的。 然而,如今每个投资者都拥有年轻时的
巴菲特
所没有的一个优势:你可以将大部分股票资产分配到市场追踪型指数基金中。 这样一来,可以确保大部分资产不会跑输市场。 然后,用剩下的一小部分,比如5%到10%的股票资金,可以集中押注在少数可能仍被忽视和低估的公司上。 可以在金融市场的“边缘领域”寻找机会,这些领域很少有机构投资者涉足,ETF也尚未广泛普及。其中包括:社区银行、破产企业和分拆公司、市值低于10亿美元的“微型股”,以及那些被主要市场指数剔除的“孤儿股票”。 这些策略风险较高,需要进行类似
巴菲特
所擅长的深入分析。并非每个人都适合采用这种方法,坦率承认不适合自己也没有任何问题。 但如今华尔街比以往更加热衷于盲目追逐热门标的。而
巴菲特
早年的成功记录表明,赚钱的机会就在于观察哪里有一大堆渔船,然后带着你的鱼竿去别的地方试试。 来源:加美财经
lg
...
加美财经
2024-12-15
最高飙涨7456倍!数据炸裂
go
lg
...
钱,学不到技术...买了美股的朋友觉得
巴菲特
也不过如此... 美股这轮牛市,大部分涨幅由少数科技股公司所贡献,因少数股票累计涨幅足够大,最终推动了美股整体指数长期走牛。 美股富豪大多也是上市公司的创始人,即便持有的股份数量在减少,但股价持续长牛也让他们的身家跻身为全球富豪榜前列。 时隔多年,全球富豪们口水战仍在继续。 1 马斯克“炮轰”比尔盖茨 特斯拉股价近期上涨至创纪录水平,特斯拉今年的股价表现可谓戏剧。 一季度特斯拉大跌29%,6月出现大逆转,股价涨幅超134%,年内涨幅68%。特斯拉股价暴涨,也让空头们苦不堪言。 当地时间12月10日,马斯克在社交平台上表示,一旦特斯拉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企业,比尔盖茨持有的特斯拉空头头寸,最终会导致他破产。 这场口水战的起因是马斯克传记中曾透露,比尔盖茨持有未公开的特斯拉做空仓位,传说有数十亿美元。 早在2022年马斯克就指责比尔盖茨,一边声称要帮助解决全球变暖问题,一边却花数十亿美元做空特斯拉。 马斯克还透露,一开始做空特斯拉的仓位仅5亿美元,但随着特斯拉股价上升,比尔盖茨需要15亿美元至20亿美元才能平仓。 2023年,马斯克再度愤愤不平地表示:“几年前,当我们的公司处于最虚弱的时刻之一时,比尔盖茨押注特斯拉会倒闭。如此大的空头仓位导致普通投资者也遭遇了股价下跌的损失,据我所知,比尔盖茨仍然在押注特斯拉会倒闭。” 对于这场口水战中提到的做空特斯拉,比尔盖茨有过回应称:“特斯拉做得很棒,我在气候变化上的投入比马斯克或其他任何人都多。他做得很好,但做空股票的人没有以任何方式拖累他或伤害他。” 盖茨此后还表示,当他(马斯克)知道我做空了他的股票后,他变得对我特别刻薄,但他对很多人都很刻薄,所以你不能太当真。 由于这是一项未公开披露的交易,截止目前市场还不清楚盖茨是否在此后增加或减少过对特斯拉做空特斯拉的头寸。 2 特朗普:于我而言,股市就是一切 特朗普在纽交所敲响周四的开市钟,当天他被《时代》杂志评为2024年度人物。 特朗普将近期上涨的股市归功于自己击败了拜登,其直言:“我一直都说,对我来说,股市就是一切。这非常重要。” 特朗普透露,重返白宫后将与一些最富有和最有影响力的人士建立更紧密的联系。特朗普说:“Meta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来找过我,马斯克也是,亚马逊CEO杰夫·贝索斯下周就要来,我想从他们那里获得一些想法。” 然而在特朗普敲响所开市钟的这一天,美股却未能延续自他获胜以来的强劲走势。 受美国PPI报告强于预期的拖累,投资者对未来利率走势的信心产生了动摇,美股周四下跌。纳指下跌0.66%,跌至2万点以下,收于19902.84点;标普500指数下跌0.54%;道指跌0.53%,这是该指数连续第六个交易日下跌。 WisdomTree高级经济学家、沃顿商学院金融学教授西格尔表示:“与前几年相比,明年市场的前景似乎不温不热,考虑到估值,我不认为2025年的经济会像所有人希望的那样好,也不会像2023年、2024年那样好,我们可能会看到0- 10%、5-10%的增长。” 西格尔补充说,明年市场可能会出现轮换,并指出最近大型科技股的飙升几乎是前所未有的,他说:“市场对其中一些股票的一些热情明年很可能会消退。” 3 什么信号?神秘大佬巨额买单继续持有 上周有神秘资金对中国资产下了巨额押注单。 3倍做多富时中国ETF-Direxion(YINN)有超过98000份看涨期权成交,此后又有38000份被买入。该期权于2026年1月到期、行权价在27美元,两份订单合计花费了约1.35亿美元。 公开资料显示,富时中国3倍做多ETF跟踪指数是富时中国50指数(FTSE China 50 Index),并非富时中国A50指数,富时中国50指数跟踪的是在港交所上市的50家最大、流动性最强公司,包括腾讯、阿里、美团等互联网股和大型银行股。 YINN在美股属于冷门产品,一般每日成交额仅约1亿美元,短短时间却有如此大规模的资金连续买入引发了市场关注。 与此同时,还有神秘资金在上周买入了2倍做多沪深300ETF-Direxion(CHAU)看涨期权。该ETF产品以沪深300为标的,2倍杠杆做多沪深300指数,上周的资金净流入额超1340万美元。该期权日交易量也通常较小,突然涌现单日大笔交易也较为少见。 截至上周五收盘,2倍做多沪深300ETF-Direxion(CHAU)的资产规模上升至3.54亿美元,创出历史新高。 对于这个操作,有市场人士猜测属于事件驱动型交易,短期套利的概率较大,持仓未变动可能是因为其预判和期望的重要事件还未落地。 公开信息显示,截止目前,上周买了近十亿人民币的3倍做多富时中国ETF-Direxion(YINN)、2倍做多沪深300ETF-Direxion(CHAU)看涨期权的大佬继续持有。 (本文内容均为客观数据信息罗列,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lg
...
格隆汇
2024-12-13
Bitwise 2025 年 10 大预测:比特币将突破 20 万美元,Crypto 将进入黄金时代
go
lg
...
争的快速发展的可编程区块链。但是,正如
巴菲特
所言,「别人贪婪我恐惧,别人恐惧时我贪婪」。我们预计,随着 Base 和 Starknet 等 L2 活动的加速,以及以太坊现货 ETF 的数十亿资金流入,以太坊的叙事将在 2025 年发生转变。此外,稳定币和基于以太坊的代币化项目的大规模增长也将成为催化剂。 Solana:750 美元。就像涅槃的凤凰,Solana 在经历了 2022 年的市场崩盘后,在 2024 年达到了新的高度,其生态 Memecoin 的狂热也让 GameStop 的传奇显得逊色。我们相信,Solana 的势头才刚刚开始。「正经」项目的引入将补充其在 Memecoin 领域的主导地位,成为该网络 2025 年的催化剂。目前,我们已经看到了 Render 等项目的早期例子。我们预计,在未来的一年里,这种趋势将加速发展。 可能的催化剂 机构投资 企业购买 综合经纪公司的批准 美国比特币战略储备 更好的监管/政治环境 比特币减半导致供应紧张 L2 的扩展 宏观意外收获(降息、各国央行的刺激政策) 扩大分配 潜在不利因素 未兑现的华盛顿政府承诺 杠杆井喷 政府抛售 Memecoin 狂热失效 令人失望的降息 比特币现货 ETF 在 2025 年吸引的资金将超越 2024 年 当美国比特币现货 ETF 于 2024 年 1 月推出时,ETF 专家预测第一年将有 50 亿至 150 亿美元的资金流入。而事实情况是,这些 ETF 在头六个月内就超过了这一预测的上限。自推出以来,这些 ETF 已经聚集了 336 亿美元的资金流入。我们预计 2025 年的资金流入量将超过这一数字。以下是三个原因: 第一年通常是 ETF 发展最缓慢的一年:对于比特币 ETF 的推出,我们有一个最好的历史类比,那就是 2004 年黄金 ETF 的推出。当年,黄金 ETF 一上市就获得了 26 亿美元的资金流入,令所有人都兴奋不已。但看看随后几年的情况:第 2 年 55 亿美元,第 3 年 76 亿美元,第 4 年 87 亿美元,第 5 年 168 亿美元,第 6 年 289 亿美元(根据通胀调整后的数字)。重点是,第 2 年的资金流量超过第 1 年,流量逐渐减少是不正常的。 大型经纪公司将接触比特币 ETF:说到比特币 ETF,世界上最大的经纪公司,包括摩根士丹利、美林证券、美国银行和富国银行等,都还没有释放出他们的财富经理大军,他们在很大程度上无法接触到这些产品。我们相信,这种情况将在 2025 年改变,这些公司管理的数万亿美元将开始流入比特币 ETF。 投资者的加倍投资:在 Bitwise 帮助投资专业人士接触加密货币的七年时间里,我们见证了一种明显的模式,即大多数投资者会从少量配置开始,然后逐步增加。我们认为,2024 年购买比特币 ETF 的大多数投资者将在 2025 年加倍投资。 Coinbase 将成为最具价值的经纪商,股票价格将超 700 美元 2023 年,投资者可以 35 美元的价格购买 Coinbase 股票。如今,它的交易价格已达到 344 美元,上涨了近 10 倍。我们认为它还能涨得更高。 我们预测 2025 年,Coinbase 股票的交易价格将超过每股 700 美元(比今天的价格高出一倍多)。这将使 Coinbase 超越嘉信理财(Charles Schwab),成为全球最有价值的经纪商。 至于原因,Coinbase 不仅仅是一家经纪商,有三大催化剂将帮助它实现这一目标: 稳定币:得益于与 USDC 发行商 Circle 达成的交易,Coinbase的稳定币业务正在蓬勃发展。截至目前,其稳定币收入已猛增 1.62 亿美元(+31%)。如果我们对稳定币发展轨迹的判断是正确的,那么这一趋势应该会持续下去。 Base:去年,Coinbase 推出了基于以太坊的 L2 Base。而现在,其在交易量和总锁定价值方面已是 L2 中的佼佼者。随着增长而来的是大量的收入。Base 现在每个季度都能产生数千万美元的收入,而随着更多的开发者、用户和资金流入 Base 生态,我们预计收入还会增长。 质押与托管服务:截至第三季度,这两大业务线创造了 5.89 亿美元的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3.04 亿美元(+106%)。这两项业务都是由资产余额和净新资产流量驱动的。我们预计这两项业务在 2025 年都将大幅增长,使这些业务线的年收入超过 10 亿美元。 2025 年将成为 「加密货币 IPO 元年」,至少五家加密货币独角兽公司将在美国上市 过去几年,加密货币行业在 IPO 方面一直处于「冷淡期」。但我们预计,2025 年将会出现加密货币独角兽 IPO 热潮。 为什么是现在?如今的背景与前几年已大不相同。加密货币价格上涨,投资者需求增长,机构采用率激增,区块链技术已成为主流,宏观环境已变得有利,而且最重要的是政治环境变暖了。这为许多行业巨头上市提供了有利条件。 以下是 2025 年可能上市的五家公司: Circle:作为最大稳定币之一 USDC 的发行商,Circle 已为 IPO 做了一段时间的积极准备。Circle 在稳定币市场的强势地位,以及在新金融服务领域的不断扩张,都可能促使它上市。 Figure:Figure 以利用区块链技术提供抵押贷款、个人贷款和资产代币化等各种金融服务而闻名。据报道,该公司自 2023 年以来一直在探索 IPO,而随着华尔街对代币化的日益痴迷,现在或许正是时机。 Kraken:作为美国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所之一,Kraken 至少从 2021 年就已开始考虑 IPO。由于市场状况,该公司的计划被推迟,但可能会在 2025 年再次提上日程。 Anchorage Digital:Anchorage Digital 为数字资产提供基础设施服务,拥有多元化的客户群,包括投资顾问、资产管理公司和风险投资公司。该公司作为联邦特许银行的地位及其全面的加密货币服务可能会促成其上市。 Chainalysis:作为区块链合规和智能服务的市场领导者,Chainalysis 很可能会在 2025 年上市。该公司独特的产品和增长轨迹使其很有可能成为上市企业,尤其是考虑到合规在加密货币行业日益重要的地位。 AI 代理推出的代币将引领比 2024 年更大的代币狂潮 进入 2025 年,我们将迎来比 2024 年更大的 Memecoin 狂潮。我们认为,AI 代理推出的代币将引领这一潮流。 最近 a16z 的 Marc Andreessen 与一个名为 Truth Terminal 的自主聊天机器人进行的一次互动,促使该 AI 代理推广了 GOAT。很快,这枚 AI Memecoin 就成为了一个市值超过 13 亿美元的资产。毫无疑问,当我们把 AI 与狂野的Memecoins 世界结合在一起时,潜力是巨大的。 最让我们感到兴奋的突破是 Clanker。作为一个 AI 代理,它允许用户在 Coinbase 的 L2 扩展解决方案 Base 上自主部署代币。用户只需在 Farcaster 上的帖子中标记 Clanker,告诉该 AI 代理给定的代币名称和图片,它就会自动部署代币。 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Clanker 已经推出了 11000 多个代币(并产生了 1030 多万美元的费用)。我们相信,AI 推出的代币将在 2025 年推动新的 Memecoin 热潮。 至于这些 Memecoin 在现实世界中是否有用?我们认为不太可能。它们中的大多数都会归零,但它们代表了两种突破性技术,即人工智能和加密技术的有趣碰撞,值得关注。 持有比特币的国家数量将翻一番 美国是否会在 2025 年建立比特币战略储备,还犹未可知,但这肯定是有可能的。参议员 Cynthia Lummis 提出的一项法案,要求美国在五年内购买 100 万枚比特币,而当选总统特朗普也支持这一想法。然而,Polymarket 上对这一预测的可能性低于 30%。但我们认为,这并不重要。 美国正在积极考虑建立比特币战略储备这一事实,就将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场军备竞赛,让各国政府竞相购买比特币。我们已经看到,从波兰到巴西的立法者们都提出了法案,旨在推动在本国建立比特币战略储备。 根据 BitcoinTreasuries.net 的数据,目前有九个国家持有比特币(以美国为首)。我们预计这一数字将在 2025 年翻一番。 Coinbase 将进入标普 500 指数,MicroStrategy 将进入纳斯达克 100 指数 普通美国投资者并没有加密货币风险敞口。加密货币是一种新的资产类别,许多投资者要么不了解,要么干脆选择无视。然而,几乎每个投资者都拥有跟踪标普 500 指数或纳斯达克 100 指数的基金。许多投资者同时持有这两种指数。 然而,到目前为止,这些指数还未跟踪最大的加密货币上市公司 Coinbase 和 MicroStrategy。我们预计这种情况最早会在本月,也就是这两个指数的下一次重大重组时发生改变,而这可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考虑一下:有 10 万亿美元的资产直接追踪标普 500 指数,另有 6 万亿美元的资产以该指数为「基准」。如果 Coinbase 加入该指数,我们预计基金将购买约 150 亿美元的 Coinbase 股票。而如果以该指数为基准的基金也囊括 Coinbase,股票购买量将再增加 90 亿美元。 考虑到跟踪纳斯达克 100 指数的基金的相对规模,预计对 MicroStrategy 的影响较小,但依旧是可观的。 美国劳工部将放宽针对 401(k)计划中加密货币的指导 2022 年 3 月,美国劳工部发布指导意见,「提醒 401(k)计划受托人注意在计划中增加加密货币投资选项的重大风险」。劳工部甚至表示将「开展一项调查计划,以保护计划参与者免受这些风险的影响」。随着华盛顿特区新政府的上台,我们预计该部会放宽这一指导。 至于为什么要关心?因为这涉及 800 亿美元的资本。 美国的 401(k)计划持有 8 万亿美元的资产。每周都有更多的资金流入这些基金。如果加密货币占据了 401(k) 资产的 1%,那么就有 800 亿美元的新资本会进入这一领域,并在此后源源不断地流入。而如果份额达到 3%,那就是 2400 亿美元! 若美国通过稳定币立法,稳定币市值将达到 4000 亿美元 2025 年的稳定币热潮将使稳定币市值达到或超过 4000 亿美元。以下四种催化剂将推动增长: 稳定币立法:对于支持加密货币的华盛顿新政策制定者来说,通过全面的稳定币立法是最有可能的。届时,一些重大问题,例如谁来监管稳定币?合适的储备金要求等将得到解答,而摩根大通(J.P. Morgan)等大型传统银行也有望进入这一领域。 全球贸易和汇款:稳定币已经在蚕食全球支付和汇款市场。我们看到,2024 年稳定币交易额已经达到 8.3 万亿美元,仅次于 Visa 同期 9.9 万亿美元的支付额。此外,稳定币巨头 Tether 最近通过其 USDT 为一笔 4500 万美元的原油交易提供了资金,这清楚地表明了稳定币促进大规模全球贸易的潜力。随着数字美元不断扰乱这些庞大的市场,对稳定币的需求将不断增长。 金融科技巨头的整合:支付巨头 Stripe 在 10 月份斥资 11 亿美元收购了稳定币平台 Bridge,并将稳定币称为「金融服务的超导体」。PayPal 于 2023 年推出了自己的稳定币(PYUSD),而 Robinhood 最近宣布计划与一些加密货币公司合作,推出全球稳定币网络。随着稳定币渗透到流行的金融科技应用中,我们看到稳定币的资管规模和交易量都在飙升。 牛市增长:最后,还有一个最明显的催化剂,即牛市的持续。当加密货币经济扩张时,稳定币资管规模也会随之扩大。我们看好 2025 年的加密货币行业,因此我们也看好稳定币。 2025 年,代币化 RWA 的市场规模将超过 500 亿美元 三年前,加密货币行业「代币化」的现实世界资产(RWA)(如私人信贷、美债、大宗商品和股票)规模还不到 20 亿美元。如今,这一市场规模已达 137 亿美元。 大规模增长的原因何在?为什么要将 RWA 代币化,或者说在区块链上表示真实资产? 简单来说,代币化更好。它提供即时结算,比传统证券化成本低得多,而且具有 24/7/365 的流动性,同时还为几乎所有资产类别带来了透明度和风险敞口。 这就是贝莱德首席执行官 Larry Fink 从对比特币持怀疑态度转变为代币化最大拥护者的原因。他说,「下一代市场将是证券的代币化」。要知道, 这话可是出自全球最大资管公司的领导人之口。 我们也同意这一看法。在我们看来,华尔街刚刚开始意识到这一点,这意味着大笔机构资金很快就会涌入代币化 RWA。 到底有多大?我们认为,2025 年,代币化 RWA 市场规模将达到 500 亿美元,并有可能呈指数级增。当然,这并不是只有我们看好,风险投资公司 ParaFi 最近预测,到 2030 年,代币化 RWA 市场将增长到 2 万亿美元,而全球金融市场协会预测将达到 16 万亿美元。 2029 年,比特币将超越黄金市场,价格将超 100 万美元 在进行预测时,人们往往会把目光投向未来一年。但为什么要这样?作为加密货币的长期投资者,我们希望把目光投向更远的地方。 我们认为比特币将在 2029 年超越黄金市场。以黄金目前的市值计算,这意味着比特币将上涨到每枚 100 万美元以上。 至于为什么是 2029 年?从历史上看,比特币是以四年为周期波动的。虽然不能保证这种情况会持续下去,但 2029 年将标志着下一个周期的顶点(同时也是比特币诞生 20 周年)。在比特币诞生后的 20 年内超越黄金将是一个相当大的成就,但我们认为比特币可以做到。(注:如果美国宣布购买 100 万枚比特币作为战略储备,那么我们可以更快地达到每比特币 100 万美元的目标)。 附:Bitwise 2024 年预测结果评级 去年 11 月,Bitwise 研究团队对 2024 年做出了 10 项预测(外加一项额外预测)。现在,我们很高兴地向大家报告,We were not bullish enough! 比特币价格将突破 8 万美元,创历史新高:A 比特币现货 ETF 将获得批准:A Coinbase 的收入将翻一番,比华尔街的收入增长预期高出至少 10 倍:A 使用稳定币结算的金额将超过 Visa:有待观察 摩根大通将把一个基金代币化,并在链上推出:F 以太坊收入将达到 50 亿美元:F Taylor Swift 将推出 NFT:F AI 助手将使用加密货币进行在线支付:A 将有超过 1 亿美元流入预测市场:A 以太坊的重大升级将使平均交易成本低于 0.01 美元:B 额外预测:到 2024 年底,每 4 位财务顾问中就有 1 位会在客户账户中配置加密货币:有待观察
lg
...
TechubNews
2024-12-12
反制!新的牛市主线
go
lg
...
可能会导致亏损,即使在牛市也不例外。
巴菲特
的两大原则,第一条就是不亏钱,第二条是请看第一条。 有的时候,比追求高收益更重要的,是不要亏钱,越是狂热的行情,就越需要保留一份清醒。而只有做好“安全垫”,才有机会达到这个目的。 从这些角度考虑,感觉又可以看一看科创100了。 原因很简单,看他们的指数成分股结构就知道了。 科创100指数的行业分布,有大家熟悉的半导体,也包括了比较有优势的新能源如动力电池、光伏设备等,还有化学制药、医疗器械等新兴行业。各行业的比例也比较均衡,半导体的占比24.8%,化学制药占比10.1%,医疗器械、电池和光伏占比分别为8.5%、8.5%、7.4%,再后面就是生物、电子、软件等领域了。 因为汇聚大量细分板块的隐形冠军和专精特新公司,例如专精特新占比44%,决定了科创100指数的科技成长属性,也决定了其高弹性,这也是为何“924”以来,科创100指数涨得相对其他大盘指数高的重要原因。 除了成长性,科创100也不乏基本面好的公司。 例如盈利方面,Wind的数据,2024年前三季度,科创100指数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21%,净利润同比增长11.40%,在主要宽基指数中排名靠前。 值得一提的是,科创100指数成分股的研发强度中位数为16.1%,高于科创板整体中位数(12.3%),显示出较高的科技创新投入,也体现了其在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领域的领先地位。 往大的说,科技创新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动力,也是投资未来最重要的主题之一。 回顾历史,很多人都会惊叹于,又或者羡慕嫉妒美国科技公司的长坡厚雪,给投资者带来持续的丰厚的回报。实际上,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以及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完善,中国的投资者,同样有机会享受到类似美股科技股投资者的回报。 往小的说,科创100的大多数公司,企业规模不算大,多为百亿市值,因为多身处当今热门的科技成长赛道,未来的营收和利润增长空间不小。 这些都是科创100相对于传统价值大票,以及过度概念化而没有业绩支撑的小票的独特优势。 03 结语 正当大家都对市场前景出现分歧之时,高层的会议释放出强烈的刺激经济的信号。 实际上,从大方向上看,搞好经济已经成为共识。而且,经过过去几年的调整、出清,不管是经济基本面还是资本市场,都重新具备性价比优势,对于资金的吸引力正逐步上升。 虽然也有声音说经济数据尚未马上有反应,但相信经过持续不断的政策刺激,行情最终会从流动性驱动、政策驱动切换到基本面驱动。 正所谓买在低位,卖在高位。 投资,需要提前准备,如果真的到经济数据改善的时候,股价很可能已经被炒上去,买入成本也会随之上升。 当然,股市的波动性依然存在,所以要兼顾好弹性、成长和基本面,进可攻、退可守。 而科创100指数ETF(588030)能够同时兼具以上特点,经过前段时间的调整,目前位置尚不算太高,ETF的稳健性、低门槛,能够很好地解决“资金50万和交易经验2年”的要求,既适合新手,也适合旧手。 同时,科创100指数ETF(588030)还是规模同类最大,费率最低,希望投资科创板的朋友,可以借道ETF方式参与。(全文完)
lg
...
格隆汇
2024-12-10
盘后爆拉!坚定看好科技创新
go
lg
...
到巨大的回报,这一次也不会例外。 套用
巴菲特
的话,投资就是要寻找长长的坡,厚厚的雪。 正如前文所述,如果要寻求一条未来的投资主线,那科技创新,尤其是以AI、新能源、生物医药、金融科技等为代表科技创新,会成为其中之一,它们有长长的坡,厚厚的雪,很大概率将复制过去的机械化时代、电气化时代、IT时代的成功。 当然,投资科技创新,对于专业能力要求相对高,追踪个股的难度也相对大。所幸的是,指数基金可以帮助解决选股难题 既不想错过全球科创大时代的机遇,又想分享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红利,那就要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条投资主线了。
lg
...
格隆汇
2024-12-09
暴涨后,全球最牛散户突发转向!
go
lg
...
投资组合的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股神
巴菲特
也在大幅抛售股票,加仓短期国债,在短期美债的持仓上,已经超过了美联储。 近两年以来,
巴菲特
大量囤积美国国债,旗下伯克希尔公司购买美国短期国债非常激进,拥有整个美国国库券中短期国债市场约3%的份额。
巴菲特
旗下伯克希尔连续八个季度成为股票净卖家,同时囤积了前所未见的巨额现金:截至三季度末,伯克希尔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额为3252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伯克希尔三季度罕见地没有回购自家股票,这是自2018年以来的首次。对于
巴菲特
的行为,市场猜测他对当前美股市场的投资态度偏向谨慎。 廖凯原目前没有在社交媒体上透露他抛售特斯拉的规模和速度,但这一行为标志着他对特斯拉的态度可能发生了重大变化。 作为全球最牛散户,廖凯原的故事也颇为传奇,2019年才进入股市,曾买过百度、英伟达、蔚来等股票,后来几乎都清仓,只留了特斯拉。1955年廖凯原在印尼出生,他的父母都是中国人,在纽约接受教育,目前居住在新加坡。 此外,最近美股上市公司的“自己人”也在加速卖出股票,美国企业高管正创纪录地出售自家公司的股票。 VerityData数据显示,美股上市公司内部人士出售股票交易率长二十年来单季最高纪录。今年第四季度,标普500指数成分股公司中内部卖家与买家的比例为23.7:1,创下二十年来单季最高纪录。 … 股神、最牛散户、“自己人”卖出之际,标普500指数与纳指再创收盘新高。 资金持续涌入美股,11月成为自2000年以来资金流入最繁忙的月份。EPFR数据显示,自11月5日以来美股基金吸引近1395亿美元的资金流入。 大量资金涌入,推动美国主要股指不断创下历史新高。11月以来,景顺长城标普消费ETF张超20%,国泰标普500ETF、鹏华道琼斯ETF、博时标普500ETF、华夏标普ETF涨超10%。 年初至今,景顺长城纳指科技ETF涨超40%,博时标普500ETF、易方达美国50ETF、国泰标普500ETF、华夏基标普ETF涨超35%。 与此同时,美股散户“带头大哥”重出江湖,一条推文引发多股大涨。 周四下午,网名“咆哮小猫”的美股散户“带头大哥”Keith Gill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近三个月来的第一条推文。 推文中, “咆哮小猫”贴出了一张2006年《时代》杂志封面的照片,上面有一块空白的电脑屏幕。 尽管“咆哮小猫”本人对这张图片没有给出任何文字解释,网友们对这张神秘图片的含义也众说纷纭,但美股一众Meme股仍然因为这条推文而上涨:游戏驿站盘中一度大涨超14%,不过尾盘回落最终收涨5.85%;Unity Software盘中一度上涨了8.2%;机场安全系统运营商Clear Secure迅速回升,当日跌幅从早些时候的近4.6%收窄至1.15%。 对于当下美股市场,百亿私募基金经理但斌继续看好。在近期演讲中,但斌以“投美股,投科技”六个字总结了自己的投资秘诀,并强调在技术进步驱动的百年变局中,投资者应抓住主要因素,远离市场噪音。
lg
...
格隆汇
2024-12-09
沪指收复3400点,当下该如何布局?
go
lg
...
风格转换的风险,即从炒估值到炒业绩。
巴菲特
说牛市是散户亏钱的主要原因,上述2个原因应该是造成散户亏钱的重要原因。 如何规避股价较大波动和市场风格转换风险呢?指数基金或是较好的选择,通过构建一篮子跟踪市场指数的组合,指数基金可降低个股选股和择时风险,获取市场向上的贝塔收益。在投资中,复利很重要,持续的复利往往带来惊人的收益,这也告诉我们,很多时候稳就是快。 进一步研究指数基金可以发现,最近许多资金涌入中证A500指数基金产品。证券时报报道称,中证A500指数基金的火热导致其他宽基指数基金、主动管理基金和个股投资的资金配置比例有所减少。中证A500指数的吸金能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编制特点结合了“市值规模”和“行业均衡”两个因素,相对较少地配置了银行和非银金融行业,而较多地配置了新质生产力行业。同时,该指数还排除了ESG评级较低(C级及以下)的股票,并要求入选股票必须是沪港通或深港通的标的。 中证A500行业成份股分布 资料来源:Choice,截至时间:2024.12.06 从历史表现来看,中证A500指数的表现优于沪深300指数。具体来看,根据Choice数据,自基日2004年12月31日起,截至2024年12月6日,中证A500指数的累计涨幅为369.43%,而同期沪深300指数的累计涨幅为295.74%。这一数据表明,中证A500指数在长期投资中相对于沪深300指数展现出了更好的增长表现。 中证A500、沪深300历史涨跌幅 资料来源:Choice,数据时间:2004.12.31—2024.12.06 对于对A股市场被动投资以及中证A500指数投资感兴趣的投资者来说,可以进一步研究下A500指数ETF(560610)。这只ETF是沪市首只规模突破百亿的基金产品,目前流通份额接近150亿份,显示出较低的信誉风险。在成本控制方面,该ETF的管理费用仅为0.15%,托管费用为0.05%,有效地降低了持有成本。此外,A500指数ETF还实行了不低于80%的季度高额比例超额收益分红政策,为投资者提供了额外的收益机会。大家可重点关注~ 发文:山雨求
lg
...
金融界
2024-12-09
达势股份(1405.HK)-达美乐中国获“年度卓越IR团队”,持续做有价值的事
go
lg
...
比例等,实现更稳健、优异的市场价值。
巴菲特
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公布的三季度持仓报告亦显示,新建仓达美乐比萨(DPZ.US),持仓占比3.7%,传递出对其发展潜力和价值的看好。这也有望映射到达美乐中国的表现,增强市场对其的信心。 在业务和资本运营两个方面的共振下,相信达势股份还能够创造更多惊喜,后续表现值得期待。
lg
...
格隆汇
2024-12-09
上一页
1
•••
4
5
6
7
8
•••
259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国突传重磅消息!路透:中国下令限制央属金融机构员工薪酬 最高不超这个数
lg
...
公开“打脸”特朗普第一个重大投资项目!美媒:马斯克此举恐激怒特朗普
lg
...
明日重磅发布会!中国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lg
...
令人意外!中国又出新招,A股港股拔地而起
lg
...
全球大反攻:事关5000亿AI大项目!特朗普重提对华关税,A股、人民币急跌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19讨论
#链上风云#
lg
...
56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694讨论
#比特币最新消息#
lg
...
828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19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