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百威亚太公开发售超购逾两倍,值不值得买?
go
lg
...
9月12日
港
交
所
信息,百威亚太重新提交资料,拟于9月18日至23日公开招股。截至本周一(9月23日)中午,公司全球发售12.62亿股,其中95%国际发售,5%公开发售。每股招股价介乎27元至30元,集资额介乎340.83亿至378.71亿元。 $百威亚太(01876)$ 该公司拥有发售量调整权,可将集资规模进一步增至最多518.18亿元。预期于9月30日上市,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是保荐代表人。相比上次招股,此次百威亚太还出售了澳洲业务,并多了一位基石投资者——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 与第一次上市计划募集98亿美元的资金相比规模缩减了一半,但是以48.5亿美元的筹资规模来看,百威亚太将成为今年全球第二大IPO,排在第一的是UberTechnologies的81亿美元IPO。 而百威此次重启IPO,一来通过融资完成去杠杆,二来通过拆分高增长的亚太地区业务单独上市,来给未来广阔的亚太市场竞争储备弹药。 “啤酒巨头”百威亚太瞄准高端市场 百威亚太为全球最大啤酒生产商百威英博(Anheuser-Busch InBev)分拆旗下的亚太业务组成的一家公司,共覆盖39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市场是中国、韩国、印度和越南。从收入结构来看,百威亚太约有近80%的收入来自于中国地区,主要收入来自高端和超高端啤酒,从行业整体来看,亚太地区高端及超高端啤酒过去五年及未来预测增速均远高于行业整体,高端化趋势呈现加速迹象。 百威在亚太地区生产及销售超过50个啤酒品牌,按照质量和价格可分为3类:高端/超高端品牌、核心/核心+品牌和实惠品牌,包括全球品牌百威、时代、科罗娜,跨国品牌福佳和当地品牌凯狮、Great Northern、哈尔滨等。其中在中国经营着21个品牌,在韩国经营着13个品牌。其产品范围之广,几乎涵盖了所有的中高端市场。 亚太区成消费主力贡献主要收入 截至2019年3月31日,公司的泛亚平台遍布亚太地区共拥有62家酿酒厂及73个经销中心。截至2018年,按消费量和价值计,亚太地区是全球最大的啤酒消费市场,销量占全球市场消费量的37%,也是全球啤酒消费量增速最快的地区之一。于2018年,按正常化除息税折旧摊销前盈利计,公司亦是以亚洲为基地的啤酒公司中溢利最高的其中一家。 从GlobalData的数据来看,我国啤酒消费总量迈向微量增长阶段,未来5年行业复合增长0.9%,整体空间有限。 但中国地区对于高端及超高端啤酒的需求将以4.9%的速度增长,主打中高端产品的百威亚太有机会受益于中国消费者对高档啤酒和进口啤酒日益增长的偏好。 同业财务对比:EBITDA领先国内约10%-15% EBITDA利润率领先国内10%-15%超出同行 啤酒行业属于重资产行业,前期需要投入较大的固定资产,头部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收购兼并产生的资本开支也会导致利息支出大幅增加,从而压低真实盈利,因此,相对于净利润来讲,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与企业现金流情况更接近,更能反映真实的经营情况。 百威亚太在全球啤酒行业中均拥有领先的盈利能力和现金流,得益于公司的高效运营及规模优势(重资产行业规模效应更明显),百威亚太的EBITDA 利润率远高于荷兰喜力、丹麦嘉士伯等竞争对手,经营现金流作为现金的主要来源,同样领先于同行。 百威亚太与国内啤酒企业EBITDA利率主要差距来自于毛利率,根据百威英博公告,其高端产品的毛利率是核心以及实惠产品的5倍。 受益于产品矩阵中高端产品的定位,即使其投入更多的销售费用、以及折旧摊销更多,EBITDA利率仍然具备优势。 估值价格不便宜,增长压力初显 啤酒行业的重资产属性导致固定资产折旧摊销额营收占比较大,在各地区会计准则对于折旧摊销处理方式差异较大导致营业利润率、净利率等财务指标不可直接比对的背景下,我们选取EV/EBITDA相对估值法进行估值比较,以消除折旧摊销不同处理对于盈利的影响。 企业价值乘数法下,百威亚太与同业估值比较:价格不便宜,增长压力初显。 可比口径下,按9月18日收盘价,2018年业绩计算,百威亚太的27-30港元的发行区间对应的EV/Ebitda(22.4-25x)已经超过了同业的青岛啤酒(19.9x)和华润啤酒(21.4)。同时接近在白酒竞争对手中,茅台和五粮液的EV/Ebitda(23.1x和24.6x)。 短期而言,新股的热度或许能够给百威的溢价带来支撑。如果再考虑到AH两地溢价的问题,仅仅是静态对比的话,目前的发行价格区间并不便宜。 成长性决定IPO后的估值表现 另一个影响当前估值的因素则是百威亚太的成长性,这部分也在市场当前考量的范畴。 从一致预期角度进行比较,如果以青岛啤酒、华润啤酒的估值(EV/Ebitda 2020E)作为参考的话,百威亚太的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需要连续两年以每年25%的速度增长,才能将其2020年的EV/Ebitda的倍数降至14.3倍至16倍,从而接近青岛啤酒(14.2)并低于华润啤酒(19.7)的估值水平。 但问题在于,今年一季度百威亚太调整后的Ebitda增长已经由18年的21%放缓至16%,虽然管理层解释是由于中国农历春节提前导致消费集中在了18Q4所致(从百威亚太招股书和百威英博过往财报可以大致判断出接近80%的Ebitda由中国地区贡献),但对于19年而言,无论是19Q1的低起点,还是18Q4的高基数,19全年实现25%这样大规模的利润增长已几乎不太可能。 据计算,如果百威亚太2019年Ebitda增长16.5%,2020年Ebitda增长15%,那么重启IPO的定价将对应16.7-18.6x 2020 EV/Ebitda。从这个角度来看,此次IPO的估值介于高增长的竞争对手华润啤酒(19.7)和低增长的青岛啤酒(14.2)之间。 对比白酒行业,百威亚太的低端企业价值倍数(16.7)与高增长的竞争对手五粮液(16.3)相对应,而高端企业价值倍数(18.6)则与定位更为高端的茅台(18.5)相一致。 相比之下百威英博、喜力、嘉士伯等欧美成熟企业的EV/Ebitda往往在10-15倍左右,此前百威英博出售给朝日集团的澳大利亚子公司(成交约合113亿美元),对应其2018年EV/Ebitda为15倍左右,也侧面反映了成熟市场合理的EV/EBITDA估值在15附近。 啤酒公司哪家强? 啤酒这个新物种作为国外的舶来品,对比国外的啤酒行业历史也是很有参考价值的。研究国外啤酒行业的历史就会发现,啤酒公司的成长史就是一部持续不断的吞并史。具体来看:在2008年行业龙头百威的母公司AB公司被比利时英特布鲁收购,行业的老二,老三米勒和康胜合并了在美国的业务,成立了米勒康胜公司。自此以后,啤酒行业集中度更加收缩并且稳定,形成了双寡头垄断的局面,行业CR2接近80%。 而国内啤酒行业的现状是: ❖华润已经通过并购扩张的外延式战略成长为全国性品牌企业; ❖青啤因为占据山东,华北,华东地区的市场份额成为了区域性公司; ❖燕京啤酒的生存处境却更加艰难,只有北京和内蒙古两大主要市场。 所以对比来看,国内品牌未来将是华润,青啤,燕京三大啤酒企业之间的角逐,同时中国啤酒行业集中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直到存在寡头或者双寡头的垄断局面出现,这也是未来的啤酒市场竞争格局之一。 行业集中度提升是一方面,随着啤酒行业的销量放缓,产品结构向高端化转型是未来行业的更大看点。从百威啤酒在中国市场的产品结构来看,它走的是高端化的路线。百威旗下的品牌在高端以及超高端产品中以46.6%的绝对市场份额排在第一位。接着排在后面的就是青啤,华润,重庆啤酒(嘉士伯集团控股)。 上一次百威亚太IPO时,按照申购价的估值区间大概在38X—45X之间,大投行觉得估值高于预期而没有买单,而估值接近90倍的华润啤酒却受到市场的追捧,市场是不是存在泡沫呢?如果说百威亚太第一次IPO时高估,那么现在的华润啤酒绝对高估。 啤酒行业受季节性的影响较大,上半年的净利润几乎就是全年的,四季度完全亏损。这些行业特点可以从华润啤酒,和青啤的财报可以看出。 华润啤酒今年上半年的业绩增速很快,净利润同比增长24%,达到18.7亿元的净利润和青啤相差不大,但估值却有天壤之别。况且今年6月份华润还收购了喜力啤酒在中国地区的业务,还带来了并表方面营收的增长。 百威亚太上市后,3家公司还是有可比性的。华润啤酒作为全国性企业,在产能布局和渠道方面比青啤更有优势,但是在产品结构方面,青啤高端产品的市占率比华润更好,所以体现在净利润上,青啤用产品的高利润弥补了不足。 而百威亚太具有两者的优势,却没有两者的不足。百威在印度、韩国、越南、中国都有产能布局,市场份额跨区域,跨国家这是公司在品牌,渠道方面的优势;同时在中国高端啤酒市场以46.6%的市占率位列第一,又完全超越青啤。所以从品牌渠道,产品结构方面进行考量,百威亚太都可以完胜华润和青啤。 最后谈谈估值,在净利润相当的前提下,青啤33X的估值比华润89X估值更具投资价值,如果百威亚太第二次IPO成功上市,新股估值又和青啤不相上下,那么就首选百威。所以经过综合考量之后,港股的3个啤酒标的,第一选择百威亚太,其次就是青啤,不得已才会选择华润。 上市或为“圈钱”还债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百威亚太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将全部用于偿还应付百威英博附属公司的贷款,以完成重组。 由于母公司百威英博连续扩张,导致公司负债累累。最近的一次大额收购是于2016年,百威英博以100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全球第二大啤酒商南非米勒,截至2018年,百威英博净债务高达1028.4亿美元,,为此2018年的利息支出也高达629.2亿元人民币。 在巨额的财务杠杆下,2018年百威英博的净利润才299.8亿元,利息支出是净利润的2倍有余。可以想象,高额负债吞噬了公司的大块利润,影响业绩增速。因此,百威英博将百威亚太拆分上市。 同时,还需注意:宏观经济波动风险,对消费的影响;政府管控严,夜场、娱乐渠道销量受影响;原材料成本、外汇汇率波动,包材成本波动,对公司盈利的影响。 【来源:综合自金融界、老虎周报、东方财富】
lg
...
老虎证券
04-16 19:17
港股收盘(10.21)|恒指微涨0.03% 内房内险走强 美团(03690)再破顶
go
lg
...
恒指21点,领涨蓝筹。 其他重磅蓝筹,
港
交
所
(00388)涨1.85%,报242.6港元,贡献恒指16点;万洲国际(00288)收涨1.58%,报7.7港元,贡献恒指3点;中海油(00883)涨1.01%,报12港元,贡献恒指7点;创科实业(00669)跌2.75%,报56.6港元,拖累恒指7点,领跌蓝筹。 热门板块方面,前三季险企保费延续高增长,交银国际预计第三季上市保险公司盈利增长强劲,內险股集体走强。截至收盘,众安在线(06060)涨8.42%,报25.75港元;新华保险(01336)涨1.58%,报32.05港元;中国太平(00966)涨1.23%,报18.05港元;中国太保(02601)涨1.19%,报29.8港元。 花旗发布报告称,预测中资地产股销售和利率前景积极,涨势或将延续到今年第四季度及2020年。该行报告指出,内房股盈利有韧性、较高的股息收益率和估值都为股价提供支撑,而质量较好的地产商贷款融资顺利,融资成本稳定。内房股普涨, 截至收盘,万科企业(02202)涨2.26%,报29.35港元;佳兆业集团(01638)涨1.75%,报3.49港元;雅居乐集团(03383)涨1.58%,报10.26港元;龙光地产(03380)涨1.5%,报12.16港元。 热门股方面,上交所与深交所明确联交所上市不同投票权架构公司首次纳入港股通的条件,小米集团-W(01810)及美团点评-W(03690)或有望获纳入港股通。截至收盘,小米涨5.03%,报8.98港元。美团涨4.31%,报27.58港元,盘中再度刷新历史新高。 大昌行集团(01828)获中信股份(00267)溢价提私有化要约,公告显示,每股计划股份注销价格为3.7元,较10月14日收市价2.69元溢价约37.55%。按截至公告日期已发行计划股份8.17亿股股份计算,整个私有化建议涉资约30.22亿元。该股今日复牌高开,截至收盘,涨30.86%,报3.52港元。 上交所上周五晚间公告,暂缓审议复旦张江(01349)科创板上市申请。复旦张江称,公司将尽快回复有关方面的问题并适时刊发相应公告。截至收盘,复旦张江跌8.72%,报5.55港元。 傲迪玛汽车(08418)午后再遭资金炒作,截至收盘,涨81.97%,报2.22港元。该股曾于10月15日飙涨239% ⑥ 港股异动 日清食品(01475)涨超4%突破所有均线 创历史新高 获大摩增持70.8万股涉资2938.86万港元 华润啤酒(00291)涨逾3% 遭上交所暂缓审议科创板上市申请 复旦张江(01349)挫逾11% 与华润万家合作获天风看好 思考乐教育(01769)续涨逾4%再创历史新高 发盈喜!前三季度归母净利预增180%至200%国寿(02628)升近5%领涨蓝筹 次新股德视佳(01846)止跌反弹 午后直线拉涨逾9% 收购17家燃气公司股权获多家大行看好 昆仑能源(00135)续涨超3% 51信用卡(02051)午后盘中停牌 高升集团控股(01283)上市次日破发 现挫逾8% 世纪联合控股(01959)上市次日续跌11.6%较发行价挫逾37% 卡森国际(00496)续跌超11%盘中刷新近一年半新低 资金午后突袭傲迪玛汽车(08418)股价直线拉涨超50% 手机设备股走势分化 富智康(02038)涨5%丘钛科技(01478)挫逾4% H&H国际控股(01112)延续弱势 现跌3.5%创逾两年新低 花旗看好内房股前景 世茂房地产(00813)盘中涨近3%破顶 ⑦ 新股消息 九阳股东JS环球生活今日开启簿记 诺诚健华香港IPO拟募资2亿美元,核心产品奥布替尼或于年底提交上市申请 昊海生物科技今日申购,科创板定价为每股89.23元 致远互联今日开始申购,发行价定为每股49.39元 兴业物联赴港IPO 三人行再次申请IPO 国际永胜集团明日上市,每股发行价0.32港元 JS环球生活递交修订版聆讯后资料集 杰普特明日申购,发行价定为每股43.86元 钢研纳克明日开始申购,首发价4.5元/股 ⑧ 投融资 装修辅材B2B平台「掌上辅材」获红星美凯龙战略投资 太美医疗科技完成15亿元人民币E/E+轮融资,腾讯、老虎环球基金领投 腾讯投资《创造营》制作公司好枫青芸:持股10%为第二大股东 「超嗨科技」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 「太美医疗科技」完成15亿元人民币的E/E+轮融资 「千寻位置」完成10亿元A轮融资 「通众传媒」获得58同城数千万投资 「高灯科技」宣布完成B轮融资 Lemon Way完成2500万欧B轮融资 新浪微博基金投资网络互助平台壁虎互助 「唯迈医疗」完成获数千万元C轮融资 「笔神作文」获搜狗千万级人民币Pre-A轮融资 「企查查」获数亿人民币C轮融资 「登特菲医疗」宣布完成近亿元天使轮融资 鲜花电商「Flowerplus花加」完成3500万元B1轮融资 ⑨大公司 证监会发布重组新规,主要修订内容包括五方面 消息称蔚来将在今年年底推出官方二手车服务 外交部耿爽:中国政府从来没有提出过要求NBA解雇莫雷的要求 央行上海分行警示「炒鞋」风险 快手「3亿DAU」目标调整,计划春晚砸40亿元 去哪儿网回应被列为老赖:法院误操作,已撤销处理 Daniel Povey或将入职小米,研发下一代PyTorch-y Kaldi 麦当劳中国CEO回应是否会引进人造肉:将视加拿大市场测试结果决定 软银愿景基金合伙人戴维农辞职,曾负责监管滴滴 甲骨文创始人埃里森发全员信悼念赫德:「怀念他的善良和幽默感」 苹果CEO蒂姆·库克担任清华经管学院顾问委员会主席 海航董事长之子陈晓峰升任总裁,张岭将不再兼任 华为高管彭博:正与美国公司就授权5G平台展开初期谈判 强生将召回3.3万瓶婴儿爽身粉,FDA在其中发现致癌物 美国两名女宇航员完成首次全女性太空行走任务 福布斯首次发布中国企业跨国经营杰出领导人榜单,马化腾等50人上榜 申请个人破产文件曝光:贾跃亭和甘薇10月向法院申请离婚 「360全视之眼-0day漏洞雷达系统」获评世界互联网大会领先科技成果 阿里云自研数据库POLARDB当选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 腾讯获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汤道生:腾讯云已经拥有6000多个合作伙伴 华为鲲鹏920处理器获世界互联网大会领先科技成果奖 报告称互联网产业月均薪9296元,领先全行业平均水平 ⑩ 海外市场 谷歌放弃与WeWork签署租赁协议,与其竞争对手合作 欧盟将采取措施应对输美国加征关税行为 软银寻求通过新投资规避WeWork的债务
lg
...
老虎证券
04-16 18:19
蔚来2020Q1业绩电话会议实录
go
lg
...
临潜在的退市风险。你们是否会因此考虑在
港
交
所
两地上市,或是蔚来中国在科创板上市。如果在美股市场有退市风险,你们是否有其他方案? 李斌:第一个问题订单的话我们从4月份的下旬我们的订单恢复到了疫情前的水平,目前的话这个订单量在持续的上升的过程中,具体到过去的30天,因为我们有包括直播等等这样的一些活动,所以我们的订单应该说增长的非常不错,具体的数字我们没有披露,但是总体来说趋势是非常不错的。 第二个问题的话,毛利率我们从目前来看,整车毛利率肯定超过5%的。整体的毛利率,考虑到服务方面,我们今年也做了不少降本增效的提升。整体毛利我们相信肯定超过3%。 奉玮:谢谢你的问题,我来回答一下你的第三个问题,我们注意到中国的一些企业,比如阿里巴巴,实现了美股和港股的两地上市。同时,我们会积极密切地关注市场动态和趋势,选择最符合 NIO Inc. 投资者和股东利益的计划。这是我们想要给予大家的一个评论谢谢。 提问:我想再补充一个问题,你们现在是处于供应不足还是产能过剩的状态?现在的供求关系是怎样的?整体最大的产能和供应量是多少? 李斌:确确实实我们是很多用户在等着我们的生产,我们的订单有比较多的用户是等了一段时间了,包括ES8和ES6的用户,EC6当然会更远一点。目前是这样的,我们合肥的工厂产能是能够做到单班的生产4000台,15个JPH,加上加班每天工作10个小时,可以达到每个月4000台。我们有一些供应链,他们生产有一些瓶颈,他们的瓶颈差不多是在3400到3500左右,是一个极限的产能,差不多在这样的级别。我们现在总体上来说,虽然工厂的产能还有一些富裕,但是全程的产能受了一些约束。 考虑到很多的用户在等着交车,所以我们已经决定增加全程的产能,全产业链的产能。我们已经在要求我们的供应链合作伙伴也增加他们的产能,但是你也知道这是一个系统的工程。目前来看的话,8、9月份,我们的计划是8月份最晚9月份,把我们全产业链产能提升到一个月4500台到5000台。 总得来说,在提升产能方面我们会相对保守一点,我们用户需求在持续上涨的,我们会很好平衡提升产能的计划。 提问:谢谢,我来自CICC,首先我看到在第一季度销售和管理费用以及研发费用达到了一个新低,这个主要是收到了新冠疫情的影响。可否了解一下你们对于接下来几个季度运营支出的预测?第二个问题,截至第一季度最后一天,资产负债表显示的现金余量大概是24亿人民币,但是蔚来中国的注资要求是在6月22日之前注入25亿元人民币的投资。你们是否有考虑发行新的可转债或定向增发? 曲玉:对于第一个问题,在2020年第一季度 通过组织优化和结构调整等降本工作,一季度结果符合预期。第二季度的费用和一季度相比,环比会有所增加,主要是由于研发和市场营销活动的活跃。但是随着毛利改善,我们预计经营性亏损将大致与第一季度持平。我们预计2020年会保持这一趋势。 奉玮:对于你的第二个问题,我们现在资产负债表余额24亿元,我们接下来也要向蔚来中国注资25亿。首先,我们会利用之前几轮可转债的现金余额作为 NIO Inc. 向蔚来中国的注资。我们也会密切关注市场动态,确定未来的融资计划,保证后续的注资。这是我们的回答。谢谢。 提问:因为你们在第一季度大概每月有5亿元的OPEX支出。对于之后几个季度,你们的支出预期是什么?是会更高还是更低呢? 曲玉:OPEX在第二个季度会有环比的增长,主要是因为研发和市场活动的恢复。但是总体来说,从我们整个运营来说,我们会继续降低我们的经营性亏损。 魏裕:对于具体数字来说,不应该披露第二季度的运营支出的具体指引,但是我们会通过正毛利带来的收益和持续的效率提升来收窄经营性亏损。 提问:我来自高盛。首先祝贺你们取得良好成绩,第一个问题关于整车毛利,你们是如何实现超过5%的整车毛利的?到2020年底,是否还预期实现两位数的整车毛利。第二个问题是蔚来中心和蔚来空间汽车销量的对比情况是怎样的? 曲玉:关于第一个问题整车毛利,我们到今年年底,会实现两位数的整车毛利,我们会实现一些物料成本的减少,包括电池包成本的减少,同时我们也会促进高毛利产品组合的销售和持续优化我们的制造成本。 李斌:我们还会保持两位数的毛利率的预测,也就是说在今年年底之前实现,现在我们是非常有信心完成这个的。但是你问的第二个问题,关于蔚来中心和蔚来空间的汽车销量的比例。目前来说,大部分的车还是通过蔚来中心和线上的leads结合卖出去的。因为我们的蔚来中心主要还是在大的城市,所以这个主要和销售区域有关系。但蔚来空间对于在二线三线城市拓展客户有意义的,我们预计在第三季度会看到蔚来空间的一些作用,在渠道拓展方面的帮助。目前总体来看的话,应该是70%以上的车还是通过蔚来中心卖出去的,或者说蔚来中心作为一个触点,虽然是线上的leads,但是会通过蔚来中心作为一个触点。 提问:感谢您的时间,祝贺你们取得的成绩,我的第一个问题,你们具体什么时候开始交付EC6以及价格是什么?第二个问题你们打算什么时候开始交付一百度电的电池包?搭载了100度电后整车性能会发生什么表现,重量以及续航里程表现等等?比如和现在84度电的重量相比是怎样的?我之所以问重量是因为我想了解蔚来是不是有考虑用一些先进电池技术,比如说CTP的技术,那么这样即便电池包的体积变大了,电池重量不会增加太多。下一个问题关于和合肥市政府的合作,除了合肥的投资,我相信当地政府也会给你们许多的支持,那你是否可以具体介绍一些有什么合作和支持? 李斌:目前计划还是在9月份交付EC6,一百度电池包预计在四季度交付,目前计划没有变化。我们的电池包,我们现在的都是在一种尺寸下迭代的,但是重量不会有什么特别大的差别,里面的整包能量密度肯定变高的,但是重量不会变的,不会影响整车性能,这个是我们技术边界条件。 所以这个其实也是我们的这样一个技术能力的体现,同样大小的电池包我们在基本同样重量下,我们从70度电到84度电,到今年发布100度电也是我们很重要的理念。 第二个问题就是对于蔚来中国在合肥当地的运营和发展,我们会和合肥市的政府和一些相关部门共同探讨对我们的一些支持政策,当然在符合市场化的这样一个条件下,我们相信会能够得到一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提问:我还有一个追问。也许现在问还太早,但是对于今年年底的蔚来日,你们是否考虑发布新产品?还是像你们之前的指引所说的,可能下一款轿车产品会推迟到2021年或者2022年,而年底不会发布轿车或者其他车型? 李斌:从开发效率角度来讲,我们从2017年蔚来日开始,我们每年都发布一款新车,我们并不想打破这个传统,当然还是要期待一下的。今天没有办法透露太多的细节。 摩根大通:感谢你们接受我的问题,我知道我们所剩时间不多了,那么我想问几个笼统的问题。第一个关于现金流,可否介绍一下全年的现金流流入和流出的情况?你们说到了第一季度,大概发布了4.35亿美元的可转债,约合30亿人民币。但是对于NIO Inc.向蔚来中国的最初两笔注资是从6月份开始的,总计 25亿左右。之后每季度的注资大概在15到20亿人民币。因此,可否就每季度的现金流入流出情况提供一些指引?另外,基于这样的现金流情况,接下来的一年是否可以认为蔚来将不需要在资本市场融资?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销量。在之前的财报中提到2019年年底有在手大定约5000个,可否更新一下一季度的在手订单数量?同时,对第二季度的交付量指引是9500-10000台,ES6和ES8的各自情况是否会和一季度类似?另外EC6的销量如何?是否会与ES6类似? 魏裕:我先回答你们第一个问题。是的,到了一季度末,我们的账上有24亿人民币,因为可转债的帮助我们在第一季度融得的资金支持了我们的资金需求和运营需求。那么我们目前还有一些资金可以满足NIO Inc.向蔚来首笔注资。对于以后的注资计划我们会持续关注未来的市场动态,找到合适的时间和机会做进一步融资。我们也会尽力的争取充足的资金支持之后的业务发展和扩张,这是关于现金流的问题。 李斌:我们还没有公布具体订单数量,经历交付之后,我们手上目前还有的订单肯定会超过刚才说的数的。从ES8和ES6的角度来讲,因为毕竟ES8的起售价格比ES6高的,所以肯定会低的。至于交付,因为4月19日开始交付全新ES8以后,它的爬坡需要一定的过程,交付量会逐步提升,整体上来说如果是从比例来说,我们认为长期的比例大概在1比3这样的比例。如果从他们的细分市场角度看的话,我们目前看每天新增订单大概在这个比例。 我们因为还没有公布EC6定价,我们还在思考EC6的一些用户群和最合适的定价策略,肯定EC6的需求肯定要看到最终定价出来会更加确认一些,还是和价格有直接关系的,根据产能、整体战略去综合的,包括市场竞争情况。现在已经有不少意向金的用户,但是还没有收取大定。 这份记录可能不是100%的准确率,并且可能包含拼写错误和其他不准确的。提供此记录,没有任何形式的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表达的记录任何意见并不反映老虎的意见
lg
...
老虎证券
04-16 18:00
金融街物业:国资委背景,大客户云集,京城新贵登陆
港
交
所在
即
go
lg
...
简称“金融街物业”01502.HK)过
港
交
所
聆讯,预计7月6日上市。 招股信息: 募资用途:60%用于战略收购,20%用于发展增值服务,10%用于信息技术及智能设施系统建设与升级,10%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一、 公司介绍 1993年,国务院批复《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明确提出,在西二环阜成门至复兴门一带,建设国家级金融管理中心,集中安排国家级银行总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总部。此后,该区域进入开发建设,1994年5月,金融街物业注册成立,为金融街区域提供物业管理服务。 △图源:网络 这片规划占地仅1.18平方公里,聚集着“一行两会”等中国最高金融决策和监管机构,还入驻着上千家知名企业,包括银行、保险、资产管理、支付结算等金融机构的总部。其中不少金融巨头及监管机构是金融街物业的服务客户。 △图源:官网 作为一家业内有25年以上的综合物业管理公司,金融街物业专注向位于国家各级金融管理中心的物业提供物业管理及相关服务。 △图源:招股书 早期依托母公司金融街集团提供大部分物业管理项目,仅2017-2019年 来自金融街联属集团的收入分别为1.18亿、13.1亿、16.6亿,占总收入的15.6%、15%、16.6%。 截止2019年12月31日,中国拥有11家附属公司及40家分支机构,为全国共144个物业项目提供物业管理及相关服务,涉及在管建筑面积共约1990万,40.8%位于北京地区。在管面积约8百万平方米,办公物业在管建筑面积约为640万平方米,在2020年京津冀物业服务百强企业中排第4位。 据中指院报告,金融街物业在2020年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中排名第16位。 二、财务数据 2017-2019年收入分别为7.57亿、8.75亿、9.97亿,毛利为1.46亿、1.62亿、1.91亿,毛利率19.2%、18.5%、19.2%。 年内溢利为0.83亿,0.92亿、1.13亿,在管面积分别0.13亿、0.16亿、0.20亿平方米。 △图源:据招股书数据整理 收入来源于物业管理服务及相关服务、餐饮服务。其中,物业管理及相关服务占据收入大头,该部分包括办公楼、综合体、零售商业大楼及酒店等商务物业,截止2019年,占总收入的64.8%。 △图源:招股书 2019年物业商务物业在管建筑面积约800万平方米,占总在管建筑面积的40.2%;商务物业营收6.47亿,占总营收的66.06%;商务物业毛利1.59亿,占整体毛利的83.28%,毛利率为24.6%。 △图源:招股书 不过,北京金融街的办公楼租金仅次香港中环和纽约中城,位居全球第三,这将为公司带来丰厚的物业收入。仅2017-2019年,北京区域营收分别为5.09亿、5.50亿、6.18亿,分别占总营收68.5%、63.9%、63.1%,超七成收入来自华北区域。 △图源:招股书 与其他物管公司一样依赖母公司的特性,这促使金融街物业加大第三方项目的获取,追求物业管理组合的多元化。2017-2019年来自第三方项目的收入占公司物业管理及相关服务总收入百分比持续上升,分别为16.5%、16.6%及18.9%。独立第三方项目的在管面积分别为360万、510万、670万,分别占在管建筑面积的27.5%、30.9%及33.6%。 △图源:招股书 2017-2019年物业管理及相关服务收入的83.5%、83.4%及81.1%,占比逐渐下降,这是公司努力与独立第三方建立关系的结果。 2017年-2019年,来自五大客户的分别为2.12亿、2.18亿、2.57亿,占总收入的28%、24.9%、25.8%。金融街物业为客户富凯大厦(证监会办公驻地)提供了核心服务及配套增值服务,以协助银行、证券公司、咖啡厅及其他设施的运营,分别获得约959.5万元、958.8万元、1693.3万元收入。 △图源:据招股书整理 由上可看出,金融街物业2017-2019年总资产分别为7.28亿,7.54亿和9.80亿。总资产由10%以上的非流动资产和90%以上的流动资产构成,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是占比最高的流动资产。截止2019年底,现金为6.66亿,占总资产比为56%,相较2018年3.94亿增长了近70%。 △图源:招股书 2018-2019这两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分别为1.11亿、1.46亿,同比增加了31.5%;投资活动流入0.23亿、0.95亿,同比增加了3倍;融资活动流出为1.16亿、流进为0.31亿,融资活动同期的现金流增加了1.47亿。另有1.76亿来自于所有者注资。 △图源:据招股书整理 总负债分别为4.85亿、5.21亿、5.80亿。非流动负债占总负债不到10%,流动负债占比在90%以上,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是是占比总负债最大的流动负债,均在70%以上。 △图源:招股书 流动比率在2018年和2019年分别为1.35、1.63,短期偿债能力有所提升,资产负债率从69%降低至59%,长期债务压力的减少得益于资产增速超过负债增速。 三、行业前瞻 截止2019年底,物业服务百强企业管理的所有物业类型总建筑面积达约104亿平方米,2014-2019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6.5%。其中,在管非住宅物业总建筑面积约为32亿平方米,占在管总建筑面积31.1%,2014-2019年复合年增长率为26.4%。在管办公楼建筑面积占2020年物业服务百强企业在管物业总建筑面积的8.4%。 △图源:招股书 截止2020年4月30日数据显示,在A股、H股上市的26家内地物管公司,营收均值为24.16亿元,净利润均值为2.95亿元。另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去年管理面积均值为0.43亿平方米,行业前十企业的管理面积均值为2.21亿平方米。因此,从在管面积、收入规模来看,公司处于行业中下游、与永升生活服务、中奥到家、新城悦服务等物管企业规模相当。 物业服务百强企业的收入均值2014-2019年按19.6%的复合年增长率增加,预期2020-2025年按12%的增速继续增加。据了解,2019年上市物管企业的总营收达到625亿元,较上年增长36.2%,超半数公司营收增幅在40%以上,其中碧桂园更是以106.3%的增速夺得营收规模第一。金融街物业营收增速虽有两位数,对比一众同行增速并不算快。 △图源:招股书 物管公司在管面积中,商业、办公、医院等业态的物业管理利润率明显高于住宅项目,因此管理面积越大,利润率水平也会相应较高。 2019-2020年物业服务百强企业管理的各类在管物业核心物业管理服务收入占总收入百分比;△图源:招股书 而已上市物管公司的整体毛利率均值分别为29.8%、29.7%、29.4%,金融街物业2019年的净利率约为11%,明显低于已上市物管公司12.1%的均值。对此,公司表示将继续扩展商业物业管理面积占据市场份额,凭借高于同期物业百强的12.66元|平米,借此改善公司的毛利率。 △图源:据中指院数据整理 四、 股权架构 公开信息显示,金融街只在1996年上市融过资,可见现金流还算充沛。 △图源:企查查 金融街集团隶属北京西城区国资委旗下,通过北京华融综合投资有限公司持股47.52%。中国人寿保险集团旗下的国寿不动产通过北京天泰置业有限公司持股29.49%,员工持股的北京融信合泰企业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达22.99%。 △图源:招股书 据了解,第二大股东天泰置业注册地在住宅小区,办公室由一套三室一厅的住宅改成,仅有4名员工。招股书披露前夕,该公司由初投入的不到200万元,套现2.6亿后选择清盘退出。 五、 结语 港股两大版块值得打新,一是医药股,二是物业股。这也不难理解客户有中国证监会的金融街物业要来港股上市。2019年至今,物业新股表现都不错。 △图源:据数据统计 同业内,与金融街物业规模、收入差不多的永升生活服务、中奥到家、新城悦服务股价也是稳健上升。因此,物业股在资本市场上颇为看好。$永升生活服务(01995)$ $中奥到家(01538)$ $新城悦服务(01755)$ △图源:wind 再说回金融街物业本身,京城的地皮、国资委背景、大客户傍身,高于同行的管理费,项目收入多元化,从华北区域向五大城市群扩张,怎么看都是只潜力股。但目前物管行业呈强者恒强趋势,外加公司对母集团输血依赖严重,从规模、收入、增速来说落后于其他物管百强企业。 不过现金流量充沛,毛利率可观,为金融街物业后续的奋起直追攒足了子弹。朝着物管行业的广阔前景,期待京城新贵在港股市场的良好表现。
lg
...
老虎证券
04-16 17:59
港股收盘(4.3)|恒指收跌0.19% 受瑞幸拖累神州租车股价腰斩后停牌
go
lg
...
每股要约价18.07港元,较3月24日
港
交
所
收市价10.6港元溢价70.47%,较3月24日新交所收市价1.17美元溢价99.15%。要约价值约为8.91亿港元。截至收盘,依利安达涨62.83%,报17.26港元,成交额421.45万港元。 复旦张江(01349)发布公告,公司于今日接获上交所补充通知,上市委将于今日下午召开审议会议,审议建议A股发行事宜。截至收盘,复旦张江涨6.9%,报5.11港元。 根据联交所最新权益披露资料显示,2020年3月27日、30日及31日,恒安国际(01044)获执行董事、董事局副主席兼行政总裁许连捷合计增持250万股,涉资约1.3954亿港元。截至收盘,恒安国际涨4.18%,报61.05港元。 ⑥ 港股异动 获建滔集团(00148)溢价70.47%提要约私有化 依利安达(01151)高开84.91% 瑞幸(LK.US)爆雷股价暴跌75% 同一大股东的神州租车(00699)跌超16% 拟2.76亿元出售位于深圳福田的物业 同得仕(集团)(00518)复牌暴涨53% 市前现一宗大手成交涉资3亿 奥园健康(03662)早盘急升5.6% 遭保诚减持涉资1577.16万港元 中远海能(01138)跌超7% 神州租车(00699)跌幅扩大至45% 隔夜美股瑞幸咖啡(LK.US)暴跌75% 3月订单总商品交易额同比增131.9% 香港电视(01137)涨逾4% 绩后获中金和交银国际上调目标价 联邦制药(03933)续涨逾7% 工信部预计年底全国5G基站超60万个 三大运营商集体走强 神州租车(00699)盘中停牌原因未知 停牌前跌55.45% 年报超预期获多家机构唱好 爱康医疗(01789)续涨6%创新高 特朗普减产说法遭市场质疑 油价冲高回落 石油股仍走弱 百威亚太(01876)续跌5%再创上市新低 年初至今累跌30% 遭大华继显下调目标价近四成 正通汽车(01728)跌逾5%创历史新低 中信称零售气量增速符合预期维持 “买入” 华润燃气(01193)涨逾8% 执董兼行政总裁许连捷多次增持涉资约1.4亿 恒安国际(01044)涨逾4% 获副主席兼行政总裁周文川增持120万股 美瑞健康国际(02327)无量上涨8.47% 遭高盛下调目标价至66港元 渣打集团(02888)跌超4%创四年新低 近日获三菱日联金融增持涉资1.22亿港元 新奥能源(02688)涨超5% 君实生物-B(01877)涨逾6% A股上市申请已通过科创板审议 获Treasure Sea Limited增持300万股 康哲药业(00867)续涨逾5% 上交所上市委将于今日审议公司A股发行事宜 复旦张江(01349)午后涨逾8% 估值吸引获瑞信上调评级至“跑赢大市” 数码通电讯(00315)涨近5% 遭小摩下调盈利预测目标价降至1.4港元 正通汽车(01728)续跌8%创新低 遭美银美林下调目标价和盈测 中国神华(01088)跌近3% 绩后遭野村看淡至8.9港元 绿城服务(02869)跌幅扩大逾6% 预计年度销售额不少于去年同期 香港医思医疗集团(02138)现涨6% 次新股诺诚健华-B(09969)股价连续破顶 尾盘急升6%再创新高 遭瑞信下调目标价至14.5港元 中国东方教育(00667)现跌逾6% ⑦ 新股消息 微美全息4月1日在纳斯达克成功 IPO上市 成都先导科创板IPO昨起申购 智明达拟科创板IPO ⑧ 投融资 字节跳动投资家庭服务机器人研发商“云鲸智能” 恒生电子宣布收购数据技术服务公司安正软件 「吉凯基因」完成近4亿元C轮融资 「世纪开元」完成亿元级C轮融资 「Juspay」获得B轮2160万美元融资 「TaniHub」获得1700万美元A+轮融资 「映驰科技」获千万级人民币天使轮融资 ⑨ 大公司 美拟对华为采取新限制,外交部:中方不会坐视不理美科技霸凌主义 速卖通联合菜鸟物流推“千万补贴”计划,保障跨境物流价格 菜鸟骨干网送达医疗物资超1亿件 丰田与比亚迪合资成立的纯电动车研发公司正式成立 哈啰出行:大量裁员是不实消息,去年底完成新一轮融资 携程CEO孙洁:国内旅游业有望在暑假前恢复正常 迅雷管理层调动,原初创团队成员接任CEO WeWork正与业主联系,望其削减30%租金 百度拟发10亿美元债劵以偿还现有债务 ⑩海外市场 SEC主席:将美股上市公司发布财报最后期限延长45天 【来源:综合自网络】
lg
...
老虎证券
04-16 17:58
博雷顿科技通过
港
交
所
聆讯:新能源工程机械领域的潜力之星
go
lg
...
4月15日,博雷顿科技股份公司通过了
港
交
所
聆讯,预计很快能够实现港股上市。此次上市计划,公司有望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在新能源工程机械领域实现更深远的布局。 一、公司概况:新能源工程机械领域的新锐力量 博雷顿科技是一家专注于新能源工程机械领域的创新型企业,总部位于中国。公司致力于设计、开发具有自动作业能力的电动工程机械并实现商业化,同时提供智能运营服务。其产品涵盖电动装载机、电动宽体自卸车等多个品类,广泛应用于采矿、物流、工业生产、港口运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行业。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持创新驱动的发展理念,不断投入研发资源,推动产品技术升级,旨在为客户提供高效、环保、智能的工程机械解决方案,在新能源工程机械领域逐步崭露头角。 在发展历程中,博雷顿科技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绩。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2024年,公司在国内新能源工程机械市场表现突出,于中国所有新能源宽体自卸车及装载机制造商中,分别按出货量排名第三及第七,市场份额分别达到18.3%及3.8%,是该两类新能源工程机械头部制造商中唯一的纯新能源工程机械制造商。在收入方面,2024年公司于中国宽体自卸车市场及装载机市场(涵盖新能源及燃油动力机械)的市场份额分别为3.2%及1.3%。自2022年至2024年,公司业务增长迅速,电动宽体自卸车的出货量从59台激增至307台,电动装载机的出货量也由326台增长至450台,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此外,公司还荣获多项荣誉,如2022年被工信部指定为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动力系统成套件也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认可,成为2022年十大商业化高新技术成果之一,这些都充分彰显了公司在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力方面的实力。 二、业务模式:重点围绕新能源工程机械 博雷顿科技的主营业务围绕新能源工程机械展开,核心产品包括电动装载机、电动宽体自卸车和电动牵引车,同时还销售备件及配件,如动力总成和充电桩等。在产品研发和生产过程中,公司注重技术创新与实际应用相结合,针对不同行业的需求特点,不断优化产品性能。以电动装载机为例,公司推出的不同型号产品,能够满足从一般工业生产到复杂采矿作业等多样化场景的需求;电动宽体自卸车则凭借其大吨位、高续航等优势,在采矿和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获得了客户的认可。 从收入结构来看,公司收入来源呈现多元化特点。在过往记录期间,大部分收入源自产品销售,其中电动装载机、宽体自卸车和牵引车的销售占据重要地位。例如,2022年至2024年,产品销售在总收入中的占比分别达到98.1%、98.2%和97.8%。此外,公司还通过提供维修及保养服务、出租设备以及销售自动作业解决方案等方式获取收入。随着市场对新能源工程机械需求的不断变化和公司业务的拓展,服务收入和租金收入的占比有望逐步提升,为公司带来更稳定、多元的收入流,增强公司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三、财务分析:盈利能力面临一定挑战 从招股书数据来看,博雷顿科技在2022年至2024年期间,收入实现了显著增长。2022年公司总收入为人民币360.1百万元,2023年增长至人民币463.7百万元,2024年进一步提升至人民币635.5百万元,2022-2024年的复合年增长率达32.8%。这一增长态势主要得益于公司产品在市场上的认可度逐渐提高,以及销售渠道的不断拓展。在产品销售方面,电动宽体自卸车和电动装载机的销售收入增长尤为显著。电动宽体自卸车的销售收入从2022年的人民币76.3百万元增长到2024年的人民币364.6百万元,电动装载机的销售收入在2023年达到人民币281.2百万元的峰值(2024年因市场竞争略有下降)。 不过,公司仍处于亏损阶段。在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公司分别录得净亏损人民币178.1百万元、人民币229.4百万元及人民币274.5百万元。净亏损的扩大主要是由于多方面因素,包括在产品开发及商业化方面的大量前期投资,为提高市场渗透率而采取的渗透定价策略,以及原材料及零部件成本的增加等。尽管公司收入增长迅速,但目前尚未能实现盈利平衡,不过随着规模效应的逐步显现和成本控制措施的实施,未来盈利空间值得期待。 在毛利率和净利率方面,公司的盈利能力偏低。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公司的毛利率分别为2.3%、2.0%及5.8%。毛利率较低主要是因为公司采取渗透定价策略以获取市场份额,同时原材料成本的波动对毛利率产生了较大影响。例如,2022年磷酸铁锂电池价格飙升,导致公司提前储存电池成本增加,影响了产品的毛利率。2024年毛利率增长至5.8%,显示出公司在成本控制和产品定价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盈利能力有所提升。2024年,公司的净亏损率收窄至-43.2%,不过仍处于较大水平。 四、竞争优势:技术、产品与市场的多重优势 博雷顿科技在新能源工程机械领域具备多项竞争优势,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技术创新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公司持续投入研发,在动力总成设计、电子电气架构以及机械智能化等方面取得了众多突破。公司为电动宽体自卸车引入的充电电路设计,结合四相并联充电电路,能够实现四个连接器同时为一辆自卸车充电,在标准工作条件下可使700千瓦时的电池于约70分钟内充满,这一技术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公司还是中国首家为工程机械开发双电机设计并实现商业化的公司,有效解决了驱动电机及工作电机之间的相互干扰及功率分流问题,降低了能源消耗和维修成本。 在产品方面,公司的工程机械产品具有绿色环保、成本效益高、适应性强等特点。产品完全由非化石燃料动力来源提供动力,实现零废气排放,显著减少了碳排放。五吨级电动装载机在五年使用寿命内预计可减少碳排放约342.0吨,105吨级电动宽体自卸车在重载上坡作业和重载下坡作业中,预计每台分别可减少碳排放约490.4吨和624.6吨。而且,电动装载机和宽体自卸车虽然初始购买成本较高,但在作业年限内,由于能耗及维护费用较低,能够为客户节省长期成本。五吨级电动装载机每台合计可净节省约人民币1.2百万元,105吨级电动宽体自卸车在重载上坡和下坡作业中,每台分别可节省约人民币2.2百万元和1.2百万元。产品的智能操作和安全性也十分突出,公司的远程及自动作业技术,将危险和劳动密集型任务转变为高效、安全的无人化作业,提升了设备的智能性和安全性,为客户创造了更优越的使用体验。 公司在市场方面也积累了一定的优势。凭借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公司建立了庞大的销售及服务网络,培养了广泛的客户群。在供应商关系方面,公司与供应商保持着稳固的合作关系,构建了具有成本节约和韧性的供应链,确保原材料和零部件的稳定供应。这些优势相互促进,有助于公司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行业前景:市场空间广阔,集中度较高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新能源工程机械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从中国市场来看,新能源工程机械行业规模增长迅速。按由中外制造商在国内共同产生的收入计算,其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人民币235亿元增至2024年的人民币54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到23.2%,预计到2029年将进一步增至人民币1,242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8.1%。 在细分领域,新能源装载机和新能源宽体自卸车市场表现尤为突出。中国新能源装载机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人民币2亿元激增至2024年的人民币6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129.7%,预计到2029年将继续增长至人民币28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3.0%。新能源宽体自卸车市场同样发展迅速,2024年市场规模达到人民币25亿元,相比2020年的人民币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27.6%,预计2029年将达到人民币14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43.2%。行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下游行业需求的持续增长,如采矿、建筑、物流等行业对新能源工程机械的需求不断增加,以及技术进步推动产品性能提升和成本下降,使得新能源工程机械的性价比不断提高。 目前,中国新能源工程机械行业竞争格局呈现出一定的特点。在新能源装载机市场,行业集中度较高,2024年按中国内地出货量及收入计算,前七大市场参与者分别合计贡献了约86.6%及86.9%的市场份额,博雷顿科技以3.8%的出货量市场份额和4.1%的收入市场份额排名第七。在新能源宽体自卸车市场,虽然仍处于早期阶段,但竞争也较为激烈,2024年按中国内地出货量及收入计算,前五大公司的合共市场份额约为83.3%及82.9%,博雷顿科技排名第三,出货量和收入的市场份额分别为18.3%及18.2%。 六、估值分析:估值压力较大 博雷顿科技股份公司自成立以来,经历了多轮融资,吸引了众多投资机构。2018年10月,公司进行A轮融资,成功募资5016万元,当时投后估值为1.43亿元,这笔资金为公司早期的技术研发与业务拓展提供了启动力量。2021年8月,博雷顿迎来B轮融资,融资金额达2.75亿元,投后估值跃升至16.25亿元,显示出市场对公司商业模式与发展前景的初步认可,助力公司扩大生产规模、拓展市场渠道。2022年6月,C轮融资顺利完成,募资1.56亿元,投后估值进一步增长至40.76亿元,公司得以在研发创新、产品优化等方面加大投入。到了2023年1月,公司完成C+轮融资,融资金额高达9.54亿元,投后估值攀升至52.48亿元,充分彰显了投资者对其未来发展潜力的持续看好。 在而即使换仓,公司的可比公司包括工程机械类上市公司,如三一重工、徐工机械、中集车辆等,它们均处于盈利阶段,而考虑公司尚未盈利,可以参考PS估值方法,但其PS倍数相对较低,按照港股同行0.66倍的PS中位数计算,公司的估值仅为4.2亿元,远远低于历史融资时的估值。不过,如果公司凭借其在技术创新、产品性能、市场份额等方面的优势在新能源工程机械行业中实现更大的突破,仍然有希望获得更高的估值。 $三一重工(600031)$ $徐工机械(000425)$ $中集车辆(301039)$
lg
...
老虎证券
04-16 17:07
從華爾街到維港 中概股開啟“大遷徙”
go
lg
...
4月13日明確表態,已指示香港證監會和
港
交
所做
好充分準備,強調香港必須成為中概股迴流的首選上市地。 這一系列動態使得中概股迴流的路徑選擇、企業準備情況以及由此帶來的港股市場投資機會,都成為市場高度關注的熱點話題。 從實際操作層面來看,中概股迴流港股主要存在三種路徑:第一種是通過私有化從美國退市后重新申請在香港上市; 第二種是在香港進行二次上市(secondary listing),這種方式流程相對簡單,所需時間較短,且可獲得多項合規要求的豁免; 第三種則是選擇在香港雙重主要上市(dual primary listing),這種方式雖然需要完全遵守香港所有的上市規則,但最大的優勢在於可以納入港股通,吸引內地投資者參與。 阿裡巴巴、網易、京東等頭部中概股,早年間就已經率先在香港完成了二次上市或雙重主要上市,為其他中概股提供了可借鑒的案例。 港股IPO「寒冬」已過 市場數據顯示,港股IPO市場自2024年下半年以來持續回暖。 根據德勤的最新統計,2025年第一季度,香港交易所共迎來15隻新股上市,累計集資額達182億港元,分別較去年同期增長25%和287%。 更值得關注的是,
港
交
所
收到的上市申請和處理中的申請個案數量也較去年同期顯著增加,這表明港股市場正在吸引越來越多的資金和企業,市場活力正在持續增強。 以阿裡巴巴為例,該公司於2024年8月由二次上市轉為雙重主要上市后,於同年9月成功納入港股通,這一轉變不僅顯著提升了其在港股市場的交易活躍度,還為其帶來了大量的內地投資者。 針對當前的市場環境,有分析指出,美國對中概股的監管壓力並非新近出現,過去幾年已經多次提及,這對港股市場而言實際上是挑戰與機遇並存。 一方面,中概股回歸將直接增加
港
交
所
的上市企業數量和整體交易量; 另一方面,這也將進一步提升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和市場影響力。 港股100強研究中心顧問余豐慧也表示,在中美關稅摩擦升級的背景下,香港憑藉其獨特的制度優勢,正日益成為中概股規避地緣政治風險的首選之地。 市場人士普遍認為,自2024年9月以來,中國資產的重估進程已經開始,這一趨勢有望在未來持續。
港
交
所
行政總裁陳翊庭近期透露,交易所正在從兩個方面推進人工智慧技術的應用:一方面是提高內部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是通過人工智慧增強
港
交
所
的變現能力。 同時,
港
交
所
也在積極推進將REITs納入滬深港通,以及將人民幣股票交易櫃檯納入港股通等創新舉措,這些都將進一步提升香港市場的吸引力和競爭力。 中概股迴流趨勢下的投資機會 對於投資者而言,中概股回歸潮帶來的投資機會值得密切關注。 Moneta Markets 億滙認為,隨著更多優質中概股企業回歸港股,投資者將擁有更豐富的投資選擇,市場的整體流動性和活躍度也將得到顯著提升。 尤其要提醒投資者關注與內需相關的農業、食品飲料、醫藥等板塊的投資機會,同時也要重視高科技領域國產替代帶來的長期投資價值。 不過建議投資者在參與港股投資時,需要密切關注政策變化和市場動態,做好充分的風險評估和資產配置。 展望未來,隨著中美在地緣政治和經濟領域的博弈持續,中概股回歸香港市場的趨勢預計將進一步加速。 這一進程不僅將為香港資本市場帶來歷史性的發展機遇,也將深刻影響全球資本市場的格局演變。 對於企業、投資者和市場監管者而言,都需要準確把握這一趨勢帶來的機遇與挑戰,共同推動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邁向新高度,香港資本市場正在成為連接中國企業與全球投資者的重要橋樑。 其他數據、會議及事件概覽 中國經濟數據:初步核算,一季度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為31.8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4%; 3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9%; 3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7.7%,三項數據均高於市場預期。 美國經濟數據:本週三將公佈3月核心零售銷售等經濟數據。 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加拿大3月物價漲幅意外放緩至2.3%,比前一個月低0.3個百分點。 英國、歐元區將於周三公佈3月數據,紐西蘭將於周三公佈第一季度數據,日本將於周五公佈3月數據。 白宮表示,美國總統川普簽署了一項行政命令,對美國依賴進口加工關鍵礦物及其衍生產品的國家安全風險展開調查。 英偉達發佈8-K檔稱,公司日前收到美國政府通知,H20晶元和達到H20記憶體頻寬、互連頻寬等的晶元向中國等國家和地區出口需要獲得許可證。 中國浙江省多家國有大行近期集中上調車貸提前還款最低期限。 具體包括,3年期滿1年改成滿1.5年,5年期滿2年改為滿3年,未達到最低期限提前還款將收取相應違約金。 (請注意: Moneta Markets 億滙資訊目前僅針對非中國大陸區域的華文投資機構和個人,且僅提供參考價值,不具備任何現實層面指導意義。 ) #中概股 #香港 #港股 #中美角力
lg
...
MonetaMarkets亿汇
04-16 12:42
苹果应用排名从300名跃升至第2!敦煌网在美突然爆火,美国人开始“恐慌性囤货”了?
go
lg
...
这家公司而言,其曾在2021年6月递表
港
交
所
,但6个月后招股书失效。彼时招股书披露的数据显示,2018年到2020年,敦煌网的GMV分别为13.61亿美元,14.93亿美元,18.65亿美元;收益分别为1.17亿美元、1.78亿美元、2.31亿美元,年度经调整溢利分别为-2829万美元、1410.5万美元、2670.1万美元。 4月15日,A股跨境电商概念股集体异动,创源股份、三态股份、汇鸿集团、瑞贝卡、洪兴股份等多股涨停。不过,4月16日跨境电商板块股价有所回落。在敦煌网爆火下,有投资者向多家上市公司提问是否与敦煌网有合作。 例如,三态股份回应称,公司与敦煌网暂无合作。巨星科技4月15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目前与敦煌网没有合作。国投中鲁则称,公司目前暂无在敦煌网平台拓展客户的相关计划。
lg
...
金融界
04-16 11:16
四川新荷花冲击港股:业绩跳涨、产能谜团与核心品种频变背后的隐忧
go
lg
...
近日,四川新荷花中药饮片股份有限公司向
港
交
所
递交招股书,拟申请在主板上市,这一消息在资本市场引起了广泛关注。然而,深入调查发现,这家公司的上市之路充满了重重迷雾,其业绩真实性、经营稳定性以及关联交易等问题,都成为了市场质疑的焦点。 四川新荷花成立于2001年,主营毒性饮片和普通饮片,主要模式是向上游收购中药材并进行加工处理,最终以中药饮片等产品对外销售。看似普通的业务模式背后,却隐藏着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早在20多年前,四川新荷花实际控制人江云就曾有过资本运作的经历。他将多家地方国企的制药公司收购整合,并成功在新加坡上市,但好景不长,该公司很快就沦为股价1元以下的“仙股”。如今,四川新荷花成为江云拟运作上市的第二个项目,然而其IPO进程却异常坎坷,多次冲击A股上市均以失败告终,IPO进程已经长达15年。 回顾四川新荷花的上市历程,可谓是一波三折。2011年11月,四川新荷花深交所创业板IPO过会后,曾出现员工举报其财务造假,最终公司主动撤回上市申请;2020年9月,公司再次向深交所提交创业板IPO申请,但在首轮审核问询后又主动撤回。如此频繁的上市折戟,不禁让人对其背后的原因产生好奇。 此次赴港IPO,四川新荷花又出现了业绩的异常“跳涨”,这一现象再次引发了市场的关注。招股书显示,在2008年至2010年、2017年至2019年、2022年至2024年这三个IPO报告期内,新荷花的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分别高达39.40%、24.69%和27%。具体来看,2008年至2010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60亿元、2.42亿元和3.11亿元;2017年至2019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34亿元、3.09亿元和3.64亿元;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7.80亿元、11.46亿元和12.49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公司营业收入就已突破3亿元,但在随后的近十年里,业绩增长却显得较为缓慢,又在短短两年(2020年、2021年)之后,公司营业收入却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增长。与2019年相比,2022年至2024年的营业收入增长幅度分别高达114.54%、214.93%和243.47%。 资深专家指出,中药饮片产业的上游是中药材,品种多、规格多、工艺复杂,尚难实现完全标准化,多达数千家企业参与竞争,产业集中度极低,近年来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仅为10%左右。若取得远超行业平均水平的增长,则很难令人信服。北京中医药大学卫生健康法治研究与创新转化中心主任邓勇教授也表示,从行业视角看,中药饮片行业集中度低,意味着市场竞争激烈,小型企业众多,产品同质化严重。头部企业可能因品牌优势、技术创新、质量把控、渠道拓展等因素实现高增长,而中小企业受资金、技术、人才等限制,难以达到同样增速。四川新荷花如此异常的业绩增长,其真实性无疑受到了市场的严重质疑。 除了业绩的异常“跳涨”,四川新荷花的产能数据与关键指标不匹配问题,也成为了其冲击资本市场过程中的一大疑问。结合三个不同时期披露的产能、产量数据来看,四川新荷花在产能持续扩张的情况下产能和产量均出现了“过山车”现象。较之于2010年的产能和产量来看,公司在2017年至2019年期间、2022年至2024年期间产能和产量均出现了畸低和畸高的异常波动现象。 2011年版招股书显示,2008年至2010年,公司的产能分别为3000吨、3000吨和5000吨,产量从4966.93吨增加到6712.55吨。在此基础上,公司2010年计划将产能进一步扩张至12000吨/年。但2020年版招股书则显示,2017年至2019年期间,公司产能基本维持在2700多吨,仅为2010年产能的50%多。最新港版招股书却又显示,2022年至2024年,四川新荷花的产能从接近7000吨快速突破10000吨,分别约为2017年的2.5倍和近4倍。 在中药饮片行业,生产人员是产能增长的重要保障。但四川新荷花员工总数的变化却似乎与产能增长缺乏直接关联,难以从人力投入的角度合理解释产能的快速提升。根据招股书披露,截至2010年末、2020年3月末和2024年末,公司及子公司员工总数分别为207人、294人和616人,其中生产人员数量分别为85人、158人和336人,占比分别为41.07%、53.74%和54.55%。 同时,作为衡量生产效率和产能利用情况的重要指标,四川新荷花的水、电、气等单位能耗指标在不同时期也呈现出较大差异。根据招股书披露,2017年至2020年,四川新荷花的单位耗电量分别为192.77千瓦时/吨、176.18千瓦时/吨和182.31千瓦时/吨。而到了2022年至2024年,单位耗电量却出现了大幅异常波动,分别为120.74千瓦时/吨、286.15千瓦时/吨和294.33千瓦时/吨。2022年的单位耗电量畸低,2023年和2024年的单位耗电量却又远高于2017年至2019年的水平。2022年至2024年期间单位用水量和单位用气量也仅为2017年至2019年均值的50%左右。 多位受访的资深保荐代表人均表示,中药饮片行业的原材料和生产模式往往都比较固定,在产能利用率没有显著变化的情况下,单位能耗指标在短期内出现重大差异则可能引起监管机构对其业绩真实性的怀疑。 此外,环评验收作为企业生产活动的重要合规依据,四川新荷花的实际产能匹配情况也是衡量企业运营规范性的重要标准。调查发现,一份2021年11月编制的四川新荷花“中药饮片智能制造项目”环评验收登记表载明,公司设计年产4000吨中药饮片生产能力的改扩建项目,项目建成后实际产能仅为年产1160吨。在项目实际建设过程中,公司取消了半夏车间的建设,改为租用厂房建设特色饮片车间,只进行炒制工序,其余工序依托原有项目。 四川新荷花在中药材种植基地方面也存在诸多疑点。公司曾披露,在四川松潘县、茂县拥有2处中药材GAP认证(即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的种植基地,是我国唯一通过GAP认证的川贝母种植基地,主要进行川贝母、大黄等中药材的种植。此外,公司位于绵阳市三台县的麦冬种植基地以及位于江油市彰明镇的附子种植基地亦通过GAP认证。 然而,四川新荷花旗下包括四川九寨沟新荷花生态药材有限公司、贵州金质中药材有限公司和宁夏采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子公司均已经被注销。同时,公司旗下的四川新荷花生态药材有限公司(现名称为“四川松赞雪贝生态药材有限公司”)、四川新荷花川贝母生态药材有限公司(现名称为“四川松赞雪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江油彰明新荷花附子有限公司(现名称为“江油力嘉制药有限公司”)等子公司,也均被转让给吴学丹、成都国嘉联合制药有限公司等潜在关联方。 值得注意的是,成都国嘉联合制药恰恰是2011年四川新荷花被举报通过关联方进行体外循环财务造假的实施主体之一,也是四川新荷花实际控制人江云第一单IPO项目中嘉国际在国内的生产经营主体,江云的哥哥江平、妻弟祁杰等人曾长期担任成都国嘉联合制药及其下属核心公司高管。作为中嘉国际的联合创始人,吴学丹2010年6月曾无偿受赠江云所持中嘉国际相关股份,并接替江云担任中嘉国际董事长,他还承诺不存在替江云等人代持的行为。 在冲击港股IPO的过程中,已经剥离相关子公司的四川新荷花却特别强调其GAP种植基地方面的战略布局。公司称通过与上游企业合作,在四川建立了GAP种植基地,这一举措不仅确保了公司在中草药培育过程中能够实施最高质量标准,还有效保障了主要中药产品原材料的采购量和成本。那么,这是否涉及川贝母、附子和半夏等主要品种的原材料采购中涉嫌关联交易非关联化处理,值得进一步探究。 除了上述问题,四川新荷花在不同时期核心品种的频繁变动也尤为引人关注。2011年、2020年两个版本的招股书中,公司声称提供约680种普通中药饮片。然而到了2025年港股版招股书,这一数据却出现了“约760种”和“超过770种”等不同口径的版本。尽管如此,公司前五大产品对公司收入贡献显著这一特征却始终贯穿其中。 具体来看,在2011年版招股书中,2008年至2010年冬虫夏草销售占比分别为43.37%、40.70%和19.09%。而在2020年版招股书中,2017年至2019年仅半夏、川贝母两个品种的销售占比就分别高达24.61%、30.01%和36.79%,冬虫夏草则退出了前五名。到了2025年港股版招股书,公司2022年至2024年主要品种又变为川贝母、麦冬、法半夏、炒酸枣仁和姜半夏,前五大产品的销售占比分别为32.7%、31.3%和26.5%,麦冬和炒酸枣仁等品种占比大幅上升。 四川某药材商表示,中药材的道地属性较强,不同中药材的炮制工艺也完全不同,部分中药材对于存储条件等还有相应要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无论是区域性的药材商,还是行业龙头,只有在原材料采购、生产、存储和客户资源等环节具备明显优势,才能持续巩固市场地位、快速抢占市场份额。那么,四川新荷花核心品种的频繁变动,不禁让人质疑其如何保证公司经营的稳定性以及业绩的真实性。 四川新荷花此次赴港IPO,业绩异常“跳涨”、产能与单位能耗指标等诸多异常波动、核心品种频繁变动以及关联交易疑云等问题,都如同重重迷雾,笼罩在其上市之路上。市场期待四川新荷花能够对这些问题给出合理的解释,以证明其上市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否则,其上市之路恐怕将困难重重,甚至可能再次折戟沉沙。
lg
...
金融界
04-16 07:55
估值260亿,华为参投的瀚天天成冲击港股IPO,毛利率逐年下滑
go
lg
...
门)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瀚天天成”)向
港
交
所
递交了招股书,其保荐人是中金公司。 不过这并非瀚天天成首次冲击上市。2023年12月,公司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提交了A股上市申请,计划募资35亿,不过已于2024年6月终止申请。 鉴于香港联交所能够提供国际平台、提升公司在全球的市场知名度、有助于获得国际资本等原因,瀚天天成转向冲击港股上市。 瀚天天成主要从事碳化硅外延芯片的研发、量产及销售。相较传统硅芯片,碳化硅外延芯片具备多项优势。 不过,受行业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碳化硅外延片的价格呈下降趋势,2024年瀚天天成的营收同比下降了14.79%,近几年毛利率也逐年下滑。 那么,瀚天天成的近况如何?碳化硅外延片行业前景如何?接下来,让我们透过招股书来一探究竟。 01 厦门大学60后学霸创业,华为、厦门国资助力 瀚天天成于2011年3月31日成立,2023年5月25日完成股改,总部位于福建厦门。 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是赵建辉博士,截至2025年3月30日持股29.44%。 今年65岁的赵博士专注于碳化硅技术发展研究和开发超过35年。他在2011年创立瀚天天成后一直担任公司董事,2014年以来担任公司的董事长。 赵博士于1982年7月在中国厦门大学获得物理学理学士学位,1988年5月获得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博士学位。1988年之后,赵博士任职于美国一家教育机构多年。自2021年12月他一直任中国厦门大学的讲座教授。 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吸引了不少知名投资机构的参与,包括华为哈勃、华润微电子(688396.SH)、厦门高新投、工银投资等;其中,厦门高新投的背后是厦门国资委。 2024年12月底,瀚天天成完成了高达10亿元的融资,投后估值约为260亿元。 瀚天天成主要从事碳化硅外延芯片的研发、量产及销售。 根据相关资料,瀚天天成是全球率先实现8英吋碳化硅外延芯片大批量外供的生产商,也是中国首家实现商业化3英吋、4英吋、6英吋和8英吋碳化硅外延芯片批量供应的生产商。 碳化硅外延芯片样本,来源:招股书 2022年、2023年和2024年(报告期),瀚天天成通过自产和代工业务模式按年度累计销售了8.54万片、20.06万片及16.44万片碳化硅外延片,在业绩期内累计销量超过45万片。其中,6英吋碳化硅外延芯片占销售的绝大部分。 根据灼识咨询的报告,自2023年来,按年销售片数计,瀚天天成是全球最大的碳化硅外延供应商,2024年的市场份额超过30%。 按尺寸的碳化硅外延芯片划分的累计销量明细,来源:招股书 从业务模式来看,瀚天天成通过外延片销售及外延片代工模式来获得收入。 2022年至2024年,外延片销售带来的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比重由63%提升至86.2%;外延片代工带来的收入占比由35.5%下降至12.4%。 这两种模式的主要差异在于衬底的来源:在外延片销售模式下,公司采购衬底;而在外延片代工模式下,公司的客户供应衬底。 02 2024年收入下降,毛利率逐年下滑 受下游需求及价格变化影响,报告期内瀚天天成的收入也出现了波动。 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公司的收入分别为4.41亿元、11.43亿元及9.74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43亿元、1.22亿元、1.66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1.72亿元、3.78亿元及3.21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瀚天天成2024年收入出现了下降。按服务类型划分,外延片销售服务的销量有所增长,但是受主要原材料(包括衬底)的价格下降影响,公司也调低了产品价格,导致这一块的收入略降。 而外延片代工服务收入也有所下降,主要是由于一些客户因前一年的大量采购而减少了需求,导致销量大幅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公司员工人数变动较大;各报告期末,瀚天天成的员工人数分别为402名、833名及592名,2024年减少近30%。 关键财务数据,来源:招股书 报告期,瀚天天成的毛利率分别为44.7%、39.0%、34.1%。 2023年毛利率下降,主要是因为2023年核心人员的股权激励费用增加所致。 2024年继续下降,主要是因为毛利率相对低的外延片销售业务收入(衬底成本占比高)比例由74.2%增加到86.2%。 报告期内,瀚天天成的研发开支的研发开支分别为4380万元、1.02亿元及8000万元,分别占收入的9.9%、8.9%及8.2%。 采购端,报告期内,来自前五大供应商的总采购额分别占65.4%、72.1%及83.3%。其中,来自最大供应商的采购额占比约3成。 销售端,瀚天天成向功率器件企业提供碳化硅外延芯片,这些公司随后将芯片制成器件。公司已服务超过110名客户,按产量计,全球前5大碳化硅功率器件巨头中有4家是公司的客户,全球前10大功率器件巨头中有7家是公司的客户。 报告期内,来自前五大客户的总收入占比分别为86.5%、82.1%及81.2%,客户集中度较高;其中,最大的客户贡献了超过4成的收入。 从区域来看,来自大中华区的收入占比在逐步下降,2022年大中华区贡献的收入占比为38.1%,2024年降至21.3%。 来自大中华区以外的收入则从61.9%提高至78.7%,主要包括欧洲和亚洲其他国家。 按区域划分的收入明细,来源:招股书 此外,瀚天天成的存货周转率也有所下降。各报告期末,公司的存货分别为9140万元、3.51亿元及2.48亿元,存货周转天数分别为106天、116天及170天。 03 多重因素影响,全球碳化硅外延芯片的价格呈下降趋势 功率半导体是电子装置中实现电能转换与电路控制的核心元件。 根据所用材料,功率半导体可分为两大类,即传统硅基半导体与宽禁带半导体。前者包括由硅(Si)等元素构成的半导体,而后者则包括碳化硅及氮化镓等化合物。 碳化硅具备多种优点,能够在广泛的温度范围内实现高效、高速且稳定的电力控制与处理;因此,碳化硅正取代硅(Si)成为主流功率半导体器件材料,也被称为支撑多种电力系统利用电力的“智能心脏”。 瀚天天成位于碳化硅功率半导体器件产业链的上游。 碳化硅功率半导体器件产业链的上游分部涉及碳化硅衬底及碳化硅外延芯片的制备。作为产业链中的关键材料,碳化硅外延芯片的质量至关重要,并且外延层制造的价值约占整个碳化硅功率器件价值链的25%。 中游分部包括碳化硅功率半导体器件的设计、制造、封测。 下游分部涉及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可再生能源、储能系统等应用以及家电、人工智能算力与数据中心、智能电网、eVTOL等新兴行业。 碳化硅功率半导体器件行业的产业链,来源:招股书 近几年,全球碳化硅功率半导体器件市场呈增长趋势。预计到2029年,全球碳化硅功率半导体器件行业的销售额将达到136亿美元,2024年至2029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39.9%。 碳化硅功率半导体器件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可再生能源、储能系统及新兴行业。其中,电动汽车领域是应用最广泛的领域。于2024年,电动汽车使用的碳化硅功率半导体器件占全球市场的74.4%。 碳化硅外延芯片是生长于衬底表面的单晶碳化硅薄膜,其掺杂类型、掺杂浓度及厚度可精准控制,以满足器件的设计需求。 全球碳化硅外延芯片市场的销售额由2020年的4亿美元增至2024年的12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4.7%。 竞争格局方面,以销量计,2024年瀚天天成在外销市场中位居全球第一。 全球碳化硅外延行业的市场规模,来源:招股书 不过由于原材料成本下降、技术成熟带来的成本优化及产能提升,全球碳化硅外延芯片的价格于2020年至2024年出现下降。 随着碳化硅外延芯片产品的加速迭代以及下游应用迅速发展带来的需求上升,预计同尺寸碳化硅外延芯片的价格下降幅度将逐渐缩小。 全球碳化硅外延片价格趋势,来源:招股书 尽管价格在下降,瀚天天成依然计划募资用于扩大碳化硅外延芯片产能、碳化硅外延芯片研发;疯狂扩产似乎是行业常态,天域半导体也是如此,详情可见我们此前的文章《华为押注!东莞半导体独角兽冲刺IPO》。 总体而言,瀚天天成在全球碳化硅外延片市场的销量占比较高,不过受市场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下降等因素影响,产品价格持续下滑,导致公司2024年收入也出现同比下降。 未来,瀚天天成能否在竞争中达到量价平衡,实现经营业绩的稳健增长,格隆汇将保持关注。
lg
...
格隆汇
04-15 18:17
上一页
1
•••
3
4
5
6
7
•••
512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突发重磅!特朗普:对华关税将从145%大幅下降 不会对习近平采取强硬态度
lg
...
特朗普一句话,市场瞬间“大变脸”!美元应声飙涨 金价一度暴跌68美元
lg
...
中国才刚批评特朗普!白宫“意外”逆转对华关税、暗示中美贸易战降级 但是……
lg
...
特朗普连日本都搞不定、中国武器化人民币!黄金狂飙一度突破3500,日元也爆了
lg
...
“新美国秩序”正在形成?!特朗普对鲍威尔的攻击引发“股债汇”三杀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4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2讨论
#链上风云#
lg
...
82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07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