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CoNET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财富汇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一周复盘 | 中国联通本周累计下跌2.85%,通信服务板块下跌2.99%
go
lg
...
平,中国联通涨超1%,机构:2025年
港股市场
或迎来反转行情 1月8日午后,港股震荡走弱,南财金融终端显示,截至发稿,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均跌超1%。盘面上,板块方面, 机械、石油石化、电信服务、家电、银行等防御性质较强的板块涨幅领先。相关ETF方面,恒生央企ETF(513170)当日收平。相关成分股方面,中国石油股份、中国联通、中国黄金国际涨超1%,中化化肥、中国电信等多股涨幅居前。据Wind金融终端数据,截至1月7日,恒生央企ETF(513170)最新流通规模为4.97亿元,最新流通份额为4.21亿元。展望后市,中信证券预测,2025年
港股市场
或迎来反转行情。首先,当前全球维度港股的估值优势非常显著,而我国价格压力导致的收入端问题也会逐步缓解。 【同行业公司股价表现——通信服务】 代码 名称 最新价 周涨跌幅 10日涨跌幅 月涨跌幅 600941 中国移动 109.30元 -4.19% -4.44% -7.50% 600050 中国联通 4.78元 -2.85% -11.32% -9.98% 300310 宜通世纪 7.08元 7.44% -9.92% -6.35% 300959 线上线下 52.79元 7.56% -9.01% 19.54% 002467 二六三 5.20元 1.96% -7.47% -5.80%
lg
...
金融界
01-12 09:19
跨境ETF,大闪崩的背后
go
lg
...
约4116.9亿。但其中大多数都是面向
港股市场
的标的,真正纯投资在欧股美股、日股及东南亚市场核心资产的品种少之又少。 僧多粥少,并且长期稀缺。缺的是长期高胜率的标的,缺的是能随时收手的T+0制度。 自然就是一有刺激因素就容易被爆炒的局面了。 至于为什么突然在近期被爆炒。据报道,坊间有一个传闻。 就在沙特ETF暴涨的前两日,一则关于“私募靠硬件提高报单速度,进而垄断沙特ETF申购”的说法,开始在坊间流传。按照流传出的版本所述,“ETF的申购遵循先到先得原则,据说有些私募凭借硬件提高了报单速度……从而垄断了沙特ETF的申购。” 同时,在其中,还有量化私募依靠高频交易策略也起到了重要推波助澜的角色作用。 先不论传闻是否为真,现实确实是沙特ETF率先暴涨拉开的这轮跨境ETF炒作行情。 但这背后,还是上面的两个核心原因起到根本作用。如果没有T+0,量化策略的成功率绝对要打巨大折扣,因为不能及时平仓,也没有效可以完全对冲的工具。 02 堵不如疏 可转债、跨境ETF常被极端爆炒,还证明了一个结果: T+0交易可以有效活跃市场,和提升市场估值溢价。 溢价率百分之几十,甚至几倍,换手率几十倍、上百倍,一个几亿规模的产品一天的成交额能搞到几十亿。 这样的行情,说明足够活跃了吧? 这不正是当下我们的A股和
港股市场
所缺乏的吗? 长期以来,我们的A股,一直是牛短熊长,甚至很多时候估值还得不到合理对待。在多数时候,A股有大量市盈率20倍以下的优质公司,甚至还有不少是破净的。 与可转债、跨境ETF相比,简直是天差地别的两个维度。 但前者被爆炒就能说明股民好赌的心理吗?恐怕答案是否定的。 根本还是上面提到的两个核心问题。 如果简单投资就可以有较大胜率赚到钱,如果能稳稳赚钱,除了真正的赌徒,谁又愿意去冒大风险? 所以在我看来,堵不如疏。 群众不惜高溢价去疯炒可以T+0的投资品种,那就说明需求很大。 那就可以考虑尽快多发行相关的产品,满足群众的需求,这样也可以更好平衡和稳定市场,不至于乱象不止。 比如在QDII额度方面,可否考虑继续加速多放开一点,让基金机构得以多发行一些相关的跨境ETF产品提供给市场。 数据现实,国内的QDII基金发行是从2021年开始加速发行,截至2025年1月最新数据,全市有QDII304只,份额5771.62亿份,资产净值5218.1亿元,但相对目前80多万亿的A股、及近32万亿的公募基金规模来说,还是较小,而且其中不小比例QDII基金还是面向
港股市场
的产品,真正纯投资国外的产品还是相对不足。 同时,如果能更多发行跨境ETF产品,对A股市场也是有诸多显著的益处。 一来,全球市场确实有很多不错的资本投资机会,而且金融投资全球化本也是很多主流国家的方式,除了以国家主体名义的主权财富投资基金,动辄上万亿美元,如挪威政府全球养老基金(GPFG),沙特公共投资基金(PIF)这些我们经常能看到的,还有更大量机构形式的各种财团、基金。比如,贝莱德(管理资产规模超 26 万亿美元)、先锋领航(管理资产规模超 26 万亿美元),富达投资(管理资产规模超 4万亿美元),还有黑石、KKR等等。当然我们也如中央汇金、中国华安投资等主权财富投资基金。 这些巨型基金在过去多年从全球资本市场赚钱极其庞大的财富。就很好地说明了投资全球化的成功。 国内的股票市场如果多通过加大QDII投资去开发更多跨境ETF,也能够很好完善国内股市的品种生态结构,给投资者带来更多的投资选择。 更重要的是,这不仅可以有效活跃A股市场,达到监管层希望“活跃股票市场”的政策目标,还能一定程度上真正改善国内股市的估值溢价(尤其是
港股市场
长期被低估的问题)。 比如,可以在产品设计上,通过灵活设计,搭配一些港股的优质资产(比例控制好)。因为股民如果大量交易跨境ETF,并带来更高溢价率,那么也就有助于改善这些资产的市场估值,进而让它们有更好的估值条件和融资利率优势等潜在好处。最终,它们的发展压力就会更轻松一点,也最终,对于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也形成促进作用。 03 更大胆的尝试 笔者去年写过的一篇文章《T+0交易,或许是拯救A股的良方》建议,放开或试点T+0交易制度。 这个观点,放在今天,依然觉得很对。这里再给大家说一下: 很多人都找理由说“T+0”交易制度不符合国情,可能会导致市场走向极端,散户股民更加干不过机构导致更加容易被收割。但这样的理由到底是否站得住脚跟,或许连他们都不敢确定。 “T+1”制度下,股民就真被保护得很好了吗? 当前的A股市场结果如何,不是明摆着了吗? 这种保护,让股民无法拥有当日买入随时卖出的权利,导致一旦买入被套的只能认栽的命运,这其实在某种程度会助长散户投资者成为为提高买入获利确定性而追题材炒概念,和当日被套后因“恐慌失去更多”而杀跌割肉的短炒投机性。 很多股民为了避免当日抄底被套,只选择自认为最确定可以涨的题材,甚至不惜打板入场,但往往反而陷入机构提前布局有意捏造的题材陷阱,反而成为入场被收割的韭菜。尤其有些股票,盘中突然急速跳水,当日买进去的股民,甚至连出逃的机会都没有。 一个很实际的问题:当前市场环境下,越来越多人被一次又一次的忽悠式反弹折磨得失去抄底信心,选择干脆离场不玩。 但如果是T+0制度下,由于A股题材炒作风气极其浓厚,股民就有了入场抄底后看到风向不对可以随时平仓离场的权利,就可以极大程度增加市场的交易活跃度,以及极大程度提升股民入场抄底试盘的欲望。 这是一个“允许试错”的权利。 一个允许参与者可以随时试错的市场,绝对要比一个不允许随时试错的市场,要公平、成熟,和更有吸引力得多。 众之所望,试之何妨?(全文完)
lg
...
格隆汇
01-10 21:48
读懂平安健康(1833.HK)62.83亿港元要约收购背后的行业价值
go
lg
...
也开始在市场上显现。 从估值角度分析,
港股市场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目前已处于相对低位,未来市场的走势将很大程度上或取决于国内稳增长政策的实施力度以及经济基本面的恢复速度。随着财政政策的逐步加码和国内经济的稳步复苏,港股的中长期配置价值也将日益凸显。 近几个月的港股表现也印证了这一点。在南向资金的积极流入下,
港股市场
的流动性得到了显著改善。同时,随着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和落地,投资者的信心得到提振,推动
港股市场
的回暖。 有市场观察人士指出,港股对外部流动性变化较为敏感,美联储的降息预期可能会促使资金从美元资产回流至新兴市场,其中估值较低、安全边际较高的港股有望成为主要受益者。此外,美元降息也为内地货币政策的放松提供了更多空间,这将进一步提振港股的盈利前景。 据富途牛牛数据显示,近四个月来,平安健康的股价涨幅已超过50%,充分反映出投资者对公司在大健康领域未来发展潜力的认可,或预示着其估值向上修复的空间已经打开。 结语 随着人们对医疗养老等健康需求的日益增长,医疗健康产业正在经历一场以创新为驱动力的新质生产力变革。与此同时,医疗改革的持续深化也为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医疗健康产业无疑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作为互联网医疗领域的领军企业,平安健康通过不断提升服务、技术突破、整合资源,在医疗健康和居家养老领域的深耕细作,已经建立起一个覆盖广泛、高效便捷的医疗健康服务网络。这种深度的行业参与和持续的创新投入,也将预示着公司有望在未来实现持续的价值增长。
lg
...
格隆汇
01-10 16:19
央行官宣阶段性暂停,资管巨头上调港股红利评级!港股红利ETF基金(513820)标的指数股息率超8%领衔主流红利指数,连续6日累计吸金超1亿元
go
lg
...
820)标的指数成分股。 1月10日,
港股市场
回落,港股三大指数均震荡回调,港股红利冲高回落,港股红利ETF基金(513820)标的指数当前跌0.71%,成分股多数回调,粤海控股领涨3%,中国财险涨1.56%,汇丰控股、中国神华、中远海控等微涨,三桶油悉数回调,银行板块集体下挫。 热门ETF方面,“月月评估分红”的港股红利ETF基金(513820)当前跌0.57%,成交额超3200万元。溢价坚挺走阔达0.61%,反映买盘实力强劲! 从基金规模来看,自成立以来,港股红利ETF基金(513820)份额增长势如破竹,屡创新高。最新规模超15亿元,高居同指数ETF第一! 在全球宏观环境存在不确定性和长期无风险利率进入下行通道的大背景下,以“月月评估分红”的港股红利ETF基金(513820)为代表的高股息资产作为长期配置底仓优选,连续6日净流入累计超1.29亿元,近10、20、60日均大举吸金。时间拉长,港股红利ETF基金(513820)近60日净流入额高达7.6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月月评估分红”的港股红利ETF基金(513820)自2024年5月上市以来,已连续6个月在月底分红,每10份已累计分红0.25元!有网友称“比发工资还准时”! 【红利资产韧性十足,低利率环境与险资配置需求或是主因】 海通证券指出,12月中旬以来A股与港股红利表现突出,背后是市场波动加大、风偏下修12月中旬一系列11月经济金融数据出炉,部分数据显示当前宏观基本面修复仍有波折,例如社零当月同比、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当月同比、M2同比。在经济波折修复的背景下,指数整体有所回调,但红利资产表现出一定韧性。红利资产的走强有深层次逻辑支撑: 回溯历史,港股红利超额收益与风险偏好的相关性一直比较强,这主要源于资金倾向在市场波动加大、风险偏好下修时期寻求安全边际更高的板块。 此外,低利率环境与险资配置需求或也是近期红利板块相对收益提升的重要原因。首先,目前全球主要央行普遍已经进入降息周期,全球低利率环境下资金需要寻找更多具有稳健和高股息能力的资产配置,港股股息率在全球范围内均具备吸引力。其次,当前正值岁末年初,险资的保费收入通常较高,更追求绝对收益的险资对于高股息类资产的配置需求有所提升。 【港股红利相对A股的性价比更高】 港股红利较A股的股息率更高、价格低、估值低。港股红利相对A股的性价比更高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港股红利标的确定性股息收益相对更高。②多数港股红利行业AH溢价处于历史中高位水平。③部分港股红利行业的估值水平处于历史偏低水平。 (来源于海通国际20250107《策略月报:近期港股红利表现更具韧性》) 买红利,更多“聪明投资者”选择“月月评估分红“的港股红利ETF基金(513820): 1、高股息率、红利支付率:标的指数股息率同类领先,居所有主流港股红利类指数前列。年度红利支付率上看,港股通高股息指数的加权平均红利支付率超60%,明显高于其他同类指数。 2、估值“比价优势”凸显:港股估值相比于A股更低,安全边际更加充分。 3、稳定可预期的高水平分红:全市场首只“每月分红评估”的港股红利类ETF,一年可最多分红12次,同指数ETF产品规模最大。 4、行业平衡、成份股聚焦:行业分布均衡,成份股30只,聚焦优质高股息龙头。 宏观环境存在不确定性和低利率背景下,不妨关注“月月评估分红”的港股红利ETF基金(513820),股息收益相对确定,安全边际更充分,两融标的,玩法升级!更有联接基金(A:501305;C:501306)方便场外投资者7*24申赎、定投。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月月评估分红”指基金管理人每月可对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和标的指数同期增长率进行评估,基金收益评价日核定的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超过标的指数同期增长率时,可进行收益分配(详情参见基金合同)。本资料仅为宣传材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投资有风险,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的其他基金业绩和其投资人员取得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投资人应当仔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以详细了解产品信息。以上基金属于中等风险等级(R3)产品,适合经客户风险承受等级测评后结果为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资者,客户-产品风险等级匹配规则详见汇添富官网。在代销机构认申购时,应以代销机构的风险评级规则为准。本产品由汇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本基金投资范围包括港股,会面临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本宣传材料所涉任何证券研究报告或评论意见在未经发布机构事前书面许可前提下,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所涉相关研究报告观点或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咨询,或任何明示、暗示的保证、承诺,阅读者应自行审慎阅读或参考相关观点意见。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1-10 14:59
【读财报】24年QDII基金:南方、中欧基金收益率居前
go
lg
...
024年三季报,该基金80%以上投资于
港股市场
,重点配置中国互联网方向,同时增持了教育、家电板块。基金重仓股包括老铺黄金、美团-W、阿里巴巴-W、腾讯控股、思考乐教育、新东方-S、美的集团、海尔智家、泡泡玛特、特斯拉(TESLA)等公司。 中欧港股数字经济A以39.34%的收益排名QDII基金业绩第二。根据2024年三季报,基金重点配置中美市场优质企业,基金重仓股包括腾讯控股、美团-W、泡泡玛特、携程集团-S等公司。 图3:2024年QDII基金业绩TOP10 30余只QDII基金收益率告负 博时基金、华宝基金等领跌 另一方面,2024年共有35只QDII产品收益率为负,其中16只基金跌幅超过10%。 图4:2024年QDII基金回撤榜TOP10 数据显示,跌幅超10%的QDII基金中被动型指数型基金较多,跌幅居首的是博时中证全球中国教育ETF,主要投资于国内的教育板块,2024年单位净值下跌19.31%。此外,跟踪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指数等QDII基金业绩表现较差。 主动权益型QDII基金方面,回撤幅度较大的是华宝海外中国成长,该产品2024年净值损失17.77%。 基金三季报显示,华宝海外中国成长投资于
港股市场
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超过90%,主要投资于有色金属、煤炭、石油石化等自然资源方向,重仓股包括洛阳钼业、紫金矿业、中远海控、中煤能源、中国神华、中国海洋石油、中国石油股份、中广核电力、华润电力、兖矿能源等。 【读财报】是由新华财经与面包财经共同打造的一档以上市公司财报解读为主要内容的栏目。新华财经是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内容全面覆盖全球股市、汇市和债市等金融市场,提供权威、专业、全面的金融信息服务。
lg
...
面包财经
01-10 10:49
规模同类最大的港股红利指数ETF(513630)连续6日获资金净申购,
港股市场
股息率较稳定,处近十年来最高平均水平
go
lg
...
优质公司红利,实现跨越经济周期的收益,
港股市场
长期表现优异,相对恒生指数取得超额收益。同时,
港股市场
股息率较为稳定,目前处于近十年来的最高平均水平。 近期,摩根资产管理推出“红利工具箱”,为中国投资者提供了覆盖A股、港股及亚洲市场的多元化红利投资解决方案。2024年3月,摩根资产管理首只设置季度强制分红机制的ETF——摩根中证A50ETF上市。随后,公司又推出了采用同样分红机制的摩根中证A500ETF。 据最新公告,摩根中证A50ETF、摩根中证A500ETF即将于2025年初进行最新一次分红,会分红的摩根“A系列”ETF,以履行季度分红机制约定的实际行动,陪伴投资者开启新的一年。由于具备透明的分红条款,相对有预期的分红时间和频率,有望为投资者提供相对稳定的现金流,会分红摩根“A系列”ETF受到投资者的青睐。据万得及公开可查数据统计,截至11月11日摩根中证A500ETF联接基金成立,摩根中证A50ETF及其联接基金、摩根中证A500ETF及联接基金总持有人户数突破10万户。 港股红利指数ETF(513630)紧密跟踪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用于衡量标普港股通指数内50只波幅最小、收益率高的股票的表现。相关场外指数基金——摩根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基金(A/C份额代码:005051/005052),方便场外投资者一键布局港股低波动优质红利股。 除了港股红利指数ETF、摩根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基金和摩根“A系列”ETF及其联接基金,摩根资产管理旗下还有聚焦中国红利资产并追求主动管理回报的摩根红利优选股票型基金(A/C类:021187 /021188)等多只产品,以此助力投资者把握相对“确定性”优质资产的投资机会,并努力提升客户持有体验和获得感。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1-10 08:01
港市收盘 | 港股三大指数涨跌互现 科技及生物技术股领涨 市场资金净流入113.63亿港元
go
lg
...
今年相关大事件 大盘综述 1月9日,
港股市场
三大指数呈现涨跌互现的格局。截至收盘: 恒生指数:下跌0.20%,报收于800000.HK。 恒生科技指数:上涨0.10%,报收于800700.HK。 国企指数:下跌0.17%,报收于800100.HK。 从市场整体表现来看,当日上涨个股876只,下跌个股997只,收平个股1230只。成交额方面,南向资金通过港股通净流入113.63亿港元,显示资金持续看好
港股市场
。 行业表现 各行业板块表现如下: 板块 表现详情 科技股 涨跌不一。小米集团-W涨2.90%,网易-S涨2.19%,哔哩哔哩-W跌1.80%,腾讯控股涨1.14%,阿里巴巴-W跌0.37%。 半导体股 普涨。英诺赛科涨7.47%,中芯国际涨2.95%,华虹半导体涨2.24%,晶门半导体收平。 煤炭股 整体下跌。中国神华跌3.18%,中煤能源跌1.69%,兖矿能源跌0.73%。 生物技术股 齐涨。来凯医药-B涨16.94%,百济神州涨5.26%,药明康德涨3.23%,康方生物涨0.53%。 个股动态 以下个股表现尤为突出: 百济神州 (06160.HK):涨超5%,公司肿瘤产品线持续扩张,核心产品百泽安在美获批新适应症。 中兴通讯 (00763.HK):涨近10%,机构预期公司ASIC芯片研发实现新突破,未来市场竞争力增强。 泡泡玛特 (09992.HK):涨近3%,补货计划引发市场关注,预计将推动上半年销售增长。 东瀛游 (06882.HK):涨超16%,受益于纯利增长六成,董事会考虑派发特别股息。 中国神华 (01088.HK):跌超3%,受高盛下调评级至“卖出”影响。 机构观点 多家机构对
港股市场
发表最新看法: 汇丰控股:上调恒生国企指数目标位至8800点,预计2025年上涨21%。认为低利率政策和经济复苏将支撑港股持续增长。 中金公司:维持腾讯控股“跑赢大市”评级,目标价468港元,并预计公司未来营收及盈利保持稳定增长。 里昂证券:重申安踏体育“跑赢大市”评级,目标价108港元。预计2024年销售和盈利将持续增长。 编辑观点 根据TodayUSstock.com报道,今日
港股市场走势
展现行业分化态势。科技股及生物技术板块的强劲表现反映市场对创新科技和医疗健康领域的乐观情绪,而传统能源板块承压,显示投资风格正向新兴行业倾斜。南向资金净流入113.63亿港元也为市场注入信心。未来走势需关注全球经济复苏进程及政策动向对市场的影响。 名词解释 恒生指数:反映香港股票市场整体表现的重要指数。 恒生科技指数:追踪香港上市科技股表现的重要指数。 南向资金:通过港股通从内地流入香港市场的投资资金。 百济神州:一家专注于肿瘤治疗的领先生物技术公司。 今年相关大事件 2025年1月9日:港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科技及生物技术板块表现亮眼,资金净流入113.63亿港元。 2024年12月:南向资金推动港股科技板块反弹,恒生科技指数月涨超8%。 2024年11月:汇丰控股上调恒生指数目标位至8800点,政策利好带动市场情绪回暖。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1-10 00:10
脑动极光-B(6681.HK)港股上市,开启数字疗法新时代
go
lg
...
其独特的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近日,
港股市场
迎来了“中国数字疗法第一股”——脑动极光(6681.HK)。作为中国认知障碍数字疗法市场的先行者和领导者,脑动极光凭借其在脑科学与AI技术结合方面的创新突破,成功开发出多款医疗级数字疗法产品,商业化成绩喜人。 那么,在AI持续火热的当下,这个有概念、有热度、又有实际的业绩成果的公司,价值潜力究竟几何? 1、深耕数字疗法领域,营收快速增长 脑动极光成立于2012年,其是中国认知障碍数字疗法市场的资深参与者,公司凭借其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捕捉到了数字疗法的治疗空白,创新性地开发出了针对认知障碍的医疗级数字疗法产品。 公司拥有非常丰富的产品管线,涵盖由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精神疾病及儿童发育缺陷等诱发的广泛的认知障碍的测评和干预。 其中,脑动极光的核心产品系统是一款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医疗级数字疗法产品,这也是中国首款获得监管批准的认知障碍数字疗法产品。 该系统巧妙地将脑科学临床经验与深度神经网络算法相结合,用于评估患者认知障碍症状并提供个性化的数字疗法治疗方案。这种创新的产品设计理念,不仅提高了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也为公司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了独特的竞争优势。 脑动极光已有不俗的商业化成绩,从财务数据来看,公司近年来的营收增长势头十分强劲。2021-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分别为230万元、1129万元、6720万元、5189万元。这一连串亮眼的数字,充分证明了公司在数字疗法领域的商业化能力已经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 (来源:公司招股书) 同时,公司的毛利率也表现不俗,2021-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分别为56.7%、29.2%、47.7%和47.3%,显示出其在成本控制和盈利能力方面具备的巨大潜能。 (来源:公司招股书) 脑动极光在产品开发和市场拓展方面同样展现出了强大的执行力和创新力。目前公司正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丰富和优化其产品管线。不难预期,随着后续一系列新产品的陆续上市和市场推广,公司的营收有望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进一步巩固其在认知障碍数字疗法领域的领先地位。 2、商业变现潜能巨大,构建多维度核心竞争壁垒 脑动极光凭借其多维度的核心竞争力,已经为其商业变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和竞争优势。 可以简单从如下三个维度来看: 其一,公司在技术创新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虚拟人和AI技术彰显研发实力,为潜在竞争对手设置了较高的进入壁垒。 脑动极光自主开发的虚拟人和AI技术优势,是公司系统及其他产品的基础。从诊断准确度和效率来看。虚拟人技术使医生能够同时对大量患者进行医疗测评和沟通,而AI技术能够帮助医疗专业人员分析向患者收集的信息,并对患者进行诊断,准确率高达90%以上。 据悉,脑动极光曾在代表认知障碍临床研究顶级学术水平的权威同行评审期刊A&D期刊上发表了核心产品系统的临床试验结果。而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显示,该论文在全球范围内首次通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循证数据,证实了数字疗法对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的有效性。 同时,公司还深度参与了国内数字疗法领域首四个专家共识的发布。2023年,公司参与撰写的《认知数字疗法中国专家共识(2023)》正式发布,该文章在国内首次系统性地定义了认知障碍数字疗法,广泛赢得了国内顶级医院和医疗专业人士的认可。 此外,公司还积极参与了中国科学技术部组织的七个国家级研发项目,这不仅为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平台,也进一步提升了其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其二,“中国首款”、全球布局,其权威产品管线为其商业变现提供了坚实基础。 正如前文提到公司的核心产品脑功能信息管理平台软件系统,是中国首个获得监管批准的认知障碍数字疗法产品。这一成就标志着脑动极光在数字疗法领域的开创性地位,同时也为患者提供了一个经过严格监管认证的可靠治疗选择。 目前,该系统已经针对四种主要类型的认知障碍中的八种适应症实现了商业化,并且也在积极开发其他几种认知障碍适应症,如房颤、高血压相关认知障碍、冠心病相关认知障碍及遗忘性轻度认知障碍等,致力于不断拓展产品的应用范围和市场空间,以满足更广泛的患者需求。 同时,公司的基本认知能力测验软件(BCAT)、认知能力辅助筛查评估软件(SAS)及阅读障碍辅助筛查评估软件(DSS)也在中国获得监管批准,以及认知功能障碍治疗软件在欧盟获得监管批准,可见脑动极光产品的国际化潜力。 此外,脑动极光还有六款候选产品正处于临床前和临床开发或注册过程的不同阶段。依托于这种持续创新能力,或预示着公司在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创新产品问世,为认知障碍患者提供更加全面和多样化的治疗选择,同时也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最后,资源禀赋协助全国医院建立认知中心,打通市场形成广泛市场影响力。 目前,脑动极光已成功帮助超过120家医院在中国建立认知中心,充分展示出公司在行业内的广泛影响力和认可度。其中包括多家获得国家卫健委所设置的各个医学专科“国家医学中心”认证的领先医院,该认证选择性地授予各个专科的极少数顶级医院,代表了国内医学专科的最高水平。例如,宣武医院的神经内科、安贞医院的心脏病科和安定医院的精神科均获得了此项认证。 得益于这些顶级医院的成功应用和广泛认可,脑动极光的系统得到了全国各地医院和医疗专业人员的广泛接受,为其与更多医院的潜在合作铺平了道路。这种良好的合作基础和口碑效应,使得公司在认知障碍领域的市场地位更加稳固,能够更好地拓展业务范围和市场份额。 招股书指出,当前公司的系统已成功纳入中国30个省份的省级医保报销目录,在使更多患者能够负担得起并接受到优质的认知障碍诊疗服务的同时,也进一步扩大了公司的市场覆盖范围和用户群体,增强了其在行业内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通过这些市场拓展举措,脑动极光的品牌价值和市场地位得到了显著提升,为其未来的商业变现和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3、投资视角下,脑动极光亮点几何? 站在当下来看,脑动极光在资本市场颇具辨识度,公司的核心投资亮点可以从如下几个层面来展开。 其一,行业前景广阔,前卫概念“吸睛”。 从全球范围来看,认知障碍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患者数量庞大且不断增长。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指出,截至2023年底,全球患有认知障碍的患者人数已超过17.36亿人。然而目前尚无有效的干预和预防性疗法来应对这一问题,现有药物疗法仅能在认知障碍的晚期阶段使用,并且多数情况下的疗效并不理想。 (来源:公司招股书) 在这样的背景下,数字疗法作为一种创新型的治疗方法,有望弥补传统药物疗法的不足,开始在认知障碍这一庞大且未饱和的市场中崭露头角,展现出巨大的增长潜力。 仅从国内市场来看,2023年,中国认知障碍数字疗法的市场规模达到2.69亿元,预计2030年将增至89.27亿元,市场规模巨大。 (来源:公司招股书)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浙江脑动极光占到国内认知障碍数字疗法市场总收入的25.0%,可见公司具有显著的领先优势。 考虑到这一领域相对前卫的概念和创新的治疗方式,其也更容易吸引资本市场的关注,同时,作为“中国数字疗法第一股”,脑动极光将具有明显的辨识度和稀缺性,有望受到市场的热捧。 其二,政策导向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 作为一个融合多种数字技术和行业的新兴领域,我国数字疗法仍处于起步阶段。但从政策层面来看,我国高度重视数字疗法创新发展,《“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提出要“提高数字疗法等先进治疗技术临床应用”,同时海南也专门出台加快推进数字疗法产业发展若干措施,北京、广东、浙江等地也在积极推动数字疗法发展。这些政策为高质量数字疗法产品的研发和应用提供了有力保障,有望推动行业快速发展,为患者提供更多优质的治疗选择。 同时从市场需求方面来看,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以及数字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患者和医疗机构开始寻求更为便捷、有效的治疗方案,数字疗法凭借其个性化、可及性强等特点,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和灵活的治疗方案,有望不断受到市场的认可和追捧。 其三,商业变现潜能加速释放,规模效应下的可预期盈利增长。 脑动极光在商业变现方面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一方面,其核心产品系统已就四种主要类型认知障碍的八种适应症实现商业化,证明了该产品的市场潜力和商业价值。很显然,其也已经具备了将研发成果转化为实际收益的能力,这为其后续的业绩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另一方面,公司产品线丰富且持续创新,其也在通过不断优化产品功能和提升用户体验,提高产品的市场接受度和用户粘性,从而实现更高的销售额和利润。 此外,在成本控制方面,脑动极光通过自主研发核心技术,降低了对外部技术的依赖,减少了研发和生产成本。同时,随着产品规模化生产和市场占有率的提高,公司的边际成本也将有望进一步降低,盈利能力将不断得到增强。 其四,研发投入与市场回报的良性正循环。 脑动极光高度重视研发投入,持续加大在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方面的资金投入。这不仅有助于公司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和技术,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还能提升公司的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同时考虑到数字疗法的研发涉及多个学科的融合,高度依赖技术驱动,特别是在AI、大数据等加持下,往往具有先发优势的企业将能够形成独有的技术优势和护城河壁垒,甚至引领市场标准,以此不断巩固市场地位。 展望未来,随着研发投入的增加,脑动极光的产品线将更加丰富和完善,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也将随之提高。而市场的积极反馈和良好的销售业绩又将为公司带来更多的资金支持,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形成研发投入与市场回报之间的良性正循环,助力公司持续在行业中卡位优势地位。 4、结语 此次上市,脑动极光计划通过全球发售募集的资金,主要用于研发活动、建立新认知中心、加强AI及相关技术能力等方面。 毫无疑问,凭借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这为其持续发展和扩张提供了进一步的保障。未来,随着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和市场拓展,其领先优势相信还将持续得到巩固。 此次上市不仅是公司自身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标志着中国认知障碍数字疗法行业在资本市场的进一步认可和肯定,为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 随着资本的助力和市场的关注,数字疗法行业有望迎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脑动极光也将在这一过程中收获更多的市场机遇。
lg
...
格隆汇
01-09 17:54
与港股走过半个世纪:经典的恒生系列指数
go
lg
...
/20) 中信建投表示,看好2025年
港股市场
。2025年下半年,预计随着经济内生增长动能逐步修复,地产下行周期逐步见底,恒生科技作为内需相关的核心资产之一,也有望迎来盈利预期修复下的贝塔行情。相对美股而言,港股更容易跑出相对收益,建议关注电商、游戏、消费电子等内需相关子赛道龙头公司。(来源:《中信建投港股及美股2025年投资策略:中概科技更积极表现,美股科技盛宴仍未落幕》,2024/11/24) 看好港股核心科技资产超跌反弹的投资者,不妨关注全市场费率更低的恒生科技ETF基金(513260),管理费仅为0.15%,较其他同类ETF显著更低。恒生科技ETF基金(513260)还设有场外联接基金(A类:013127;C类:013128)方便7*24申赎。 【恒生生物科技指数:港股代表性医药主题指数】 恒生生物科技指数于2019年12月16日正式推出,布局50只生物科技公司,按市值排名进行筛选,成分股涵盖创新药、医疗器械、医美、CXO等领域龙头,指数于每季度进行检讨。在12月9日生效的最新一轮调仓中,恒生生物科技指数成分股纳入远大医药、QuantumPharm(后更名晶泰控股)、方舟健客,剔除思路迪医药股份、科济药业、康龙化成。 来源:恒生指数公司 与恒生科技ETF基金(513260)一样,恒生生物科技ETF(513280)管理费同样仅为0.15%/年,为港股医药主题ETF中费率更低档。 从行业板块上看,恒生生物科技ETF(513280)标的指数中的创新药占比66.4%,CXO占比15.4%,医药流通占比超9%,医疗器械等其他相关板块占比超9%。创新药占比较高,分布相对均衡,不押注单一赛道,胜率、锐度更强! 来源:国证指数公司,截至2024/12 恒生生物科技ETF(513280)标的指数成分股中,龙头云集。截至2024年12月9日,前十大成分股合计占比59.82%。 备注:成分股权重仅作展示,不作为个股推荐 来源:恒生指数官网,截至2024/12/09 据恒生指数公司官网,成立以来恒生生物科技指数共经历6个重要的时间节点。 2023年3月,恒生生物科技指数(原名: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指数)经历系列重大调整,主要包括:(1)生物科技属性强化:更加聚焦港股生物科技产业;(2)成分股数量精简:成分股数量精简至固定50只;(3)流动性要求提升:流动性要求对标其他恒生旗舰指数,要求更为严格。(4)差异化上市时长标准:对于大市值新股新增快速纳入机制,与恒生科技等旗舰指数保持一致;对于其他股票规定至少上市1个月才能进入成分股备选池。 在2024年12月的最新一轮调整中,指数名称由原先的“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指数”变更为“恒生生物科技指数”,历史指数值放大10倍。 来源:恒生指数公司,截至2024/12 2019-2023年间,成分股的营业总收入均值呈上升态势,从2019年的237.04亿港元升至2023年的300.5亿港元。2024上半年,成分股的营业收入均值达153.86亿港元,同比增长率均值为86.25%;成分股的归母净利润均值达6.79亿港元,同比增长率均值为12.1%,较上一年同期增长显著。 来源:Wind,2019-2023年 从港股估值看,当前港股相对A股估值较低,反弹空间更大。截至1月2日,当前AH溢价指数为144.6,接近历史高位。后续若资金对港股医药的认可度提升,AH溢价收敛将带来补涨的行情。 数据来源:Wind,2015/01/02-2025/01/02 具体到恒生生物科技指数,其当前估值性价比较高。截至1月2日,恒生生物科技指数市销率0.89,处于近10年来12.74%分位数,这意味着它的估值低于近10年来超87%的时间区间。 来源:Wind,截至2025/1/2 申万宏源表示,港股医药估值具备吸引力。创新药方面,2018年至今已有超过70家18A创新药、创新器械公司于港交所上市。年初至今,创新药表现分化,部分创新药公司受益于商业化放量、核心管线临床数据积极、管线达成国际化合作等,股价表现优秀。创新药多模式积极出海,商业化持续放量,有望迎来盈利拐点:(1)国内药企License-out数量和金额快速增长,且License-out交易数量明显高于License-in。(2)Newco模式探索新型出海路径。(3)创新药海外市场具备定价优势。 Pharma方面,港股Pharma公司研发投入快速增长,持续加强创新管线布局。估值角度,2017年至今,港股Pharma板块1-year forward PE平均值为21倍。目前板块对应PE为14倍,位于-1标准差附近,处于历史相对低位。此外,医疗服务方面关注医保预付和医保政策催化;CXO方面生物安全法案未纳入NDAA,关注订单恢复情况。(来源:《申万宏源2025年港股医药行业投资策略:聚焦创新药出海+Pharma公司创新转型》,2024/12/22) 看好港股医药板块,可重点关注全市场费率更低的恒生生物科技ETF(513280)。公开资料显示,恒生生物科技ETF(513280)是全市场费率更低的港股创新药产品,管理费仅0.15%/年,托管费0.05%/年,相比其他同类产品(管理费0.5%+托管费0.15%)便宜了三分之二以上,长期看省到就是赚到!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人应当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特别是特有风险,并根据自身投资目的、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是否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谨慎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损失。恒生科技ETF基金、恒生生物科技ETF属于中等风险等级(R3)产品,适合经客户风险等级测评后结果为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资者。标的指数并不能完全代表整个股票市场。标的指数成份股的平均回报率与整个股票市场的平均回报率可能存在偏离。请投资者关注指数化投资的风险以及集中投资于单一指数成分股的持有风险,请关注部分指数成分股权重较大、集中度较高的风险,请关注指数化投资的风险、ETF运作风险、投资特定品种的特有风险等;以上产品投资于境外证券市场,基金净值会因为所投资证券市场波动等因素产生波动。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1-09 10:56
2025港股投资关键词:中盘股估值更具吸引力 拥抱成长或更具性价比
go
lg
...
2024年
港股市场
呈现先下后上,恒生指数全年最终上扬17.67%(港币计价),但期间经历了两次较大起落。年初时随着海外资金对于经济基本面以及美联储降息延后等因素的担忧,出现较大幅度回落。至第二季度随着财政政策逐步发力,市场信心出现短暂回升,至九月下旬,随着更大力度的政策转向以及企业盈利上修,伴随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启动降息,出现一波较大幅度反弹。后续随着投资情绪趋向稳定,第四季度港股区间波动随之缩小。但从行业表现来看,高股息红利等防御板块全年在南向资金大幅加仓下表现出色,成长板块在第三季后才逐步回暖,其中以互联网板块较为突出,而受海外不确定性影响的医药板块表现相对疲软。 2024年
港股市场
回升主要来自于盈利上修、海外货币政策转向以及国内刺激政策预期上升等因素带动。 企业盈利上调: 以互联网为首的龙头企业在过往两年的降本增效运营逐步体现,叠加2023年的相对低基数,使得企业盈利表现屡超预期,自第一季度以后开始出现企业端盈利预估上调(见下图2)。但值得关注的点在于,多数龙头企业在营收端超预期幅度不大,多半仍在于费用端的节约与效率的提升,此种结构并未对部分外资带来信心的提振与回流。其他包括工业、消费、原材料等相较年初亦出现幅度不一的上修。 海外货币政策转向: 美联储的降息预期直到2024年三季度才开始兑现,上半年由于对美国经济预期的波动以及对物价担忧,使得降息预期不断向后推迟,对于投资者的预判与资金流向亦带来一定影响。随着降息周期正式启动,非美货币短期贬值压力减小,港股资金面得到一定改善。国内南向资金,全年均持续涌入
港股市场
,但结构较为分化,多半仍以追求防御性与分红派息的非公募资金为主。从下图1可见,近半年获内资资金流入最多的为金融的银行、保险,主要仍为追求较好的分红与较低的市场波动。至于海外大资产管理公司在配置上从全球视角仍以具稀缺性的互联网、消费、科技、工业、汽车等为主要配置,与南向资金形成一定差异。 刺激政策加码: 2024整体经济活动以出口表现相对出色,消费、地产及其他分项修复速度相对低于市场预期。从两会后,已陆续看到管理层对于宏观经济的重视程度持续升高,至第三季度的政治局会议之后,出现连串的政策组合拳以及各类消费相关补贴政策。汇丰晋信基金预期相关措施在2025年仍能延续或加码。地产相关托底政策也在2024年持续释放,尽管短期内数据尚未见明显改善,但方向确定构成的信心修复,让市场风险偏好有所回升。 图1 |近半年南向资金流入变化:银行为主要流入方向 数据来源:Wind,EPFR,中金,截至2024年12月25日。过往表现不预示未来,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图2 |MSCI China 盈余预估变化:2024年中起盈利预期上修 数据来源:factset,IBES,GS,2024年12月20日。过往表现不预示未来,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2025年
港股市场
展望 :政策东风震荡上行 汇丰晋信基金预计2025年
港股市场
在上半年或将因美国新总统上任后的潜在政策冲击给市场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但越大的不确定性也意味着可能将迎来更大力度的支持性政策对冲。尽管当前对2025年海外降息幅度预测有所下调,但降息方向的确立对于海外新兴市场估值层面仍将带来一定的正面帮助。在国内流动性与政策刺激叠加发力的带动下,预期
港股市场
中的企业盈利修复及政策受惠相关板块或将有所表现。当前投资者或对政策的力度仍存在预期差,但管理层在2024年四季度以来的表态已确立对于内需与经济增长重视程度的上升。未来仍有望看到多项内需相关支持政策逐步出台。结合海外利率环境、国内政策刺激与宏观企稳预期,汇丰晋信基金对港股全年表现仍持正面预期。 从板块分布来看(如下图3),市场历经几年调整之后,市场资金持续往防御方向移动,进一步推动了高股息板块与传统价值股的估值水平,成长相关板块过往受制于政策不确定性、宏观经济调整、美联储持续升息等多方影响,加上外资流出影响,使得估值回落至历史相对低位。九月迄今的反弹在互联网板块上已经体现了估值回升与业绩增长的认可,但若拉长时间对比(如图4),当前互联网板块相对于整体市场的估值并未享有太多溢价,具有较好长期增长潜力的企业的估值仍有望进一步修复,其他成长板块亦存在类似可能。此外,随着南向资金的持续流入,过往长期因流动性收紧、外资关注度降低,而有着估值折价的中小型优质企业,或有机会因价值发现与资金关注,表现出一定的弹性空间。对比2025年的盈利预期,部分中小企业的成长相对于大型企业仍有望获得突出表现(见图5)。 从企业盈利端与估值角度分析,2024年互联网企业在降本增效发挥效益下,尽管整体营收增长超预期幅度不大,但盈利表现多呈现超预期且持续上调状态。进入2025年后,在较高基数的影响下,整体市场盈利增速或较2024年有所放缓,但营收增速有机会较2024年进一步加速,这或将反映宏观企稳及政策带动的增长效应。 从利率层面来看,2025年美国大概率仍将延续2024以来的降息趋势,预期整体基准利率下行空间仍在。尽管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存在潜在影响以及再次推升物价的可能,但当前市场也已经较为充分地反映了相关波动预期。同时,国内在政策刺激背景下,仍有一定的降息、降准空间。
港股市场
估值端主要受海外利率环境影响,盈利端主要受中国宏观经济变化影响。因此综合来看,未来一年无论是海外利率环境还是国内宏观环境,仍将有利于
港股市场
的修复。 图3 |MSCI China 各行业估值相对历史位置 资料来源:GS,2024年12月31日。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图4 |MSCI China互联网相对整体PE变化 资料来源:UBS,截至2024年12月31日。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图5 |恒生中盘指数较恒生大盘指数更具吸引力 资料来源:Bloomberg,中信证券,2024年12月31日。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2025年港股投资策略:“创新时代 + 政策驱动”拥抱成长 今年,
港股市场
在国内政策与海外货币政策共同带动下仍将延续2024年估值修复与盈利增长的趋势。2024年大幅涌入的追求高分红资金或仍将持续。但在股息率已有一定收敛情况下,流入红利板块的边际资金或有望减缓。在2025年的港股投资策略上,汇丰晋信基金表示,更倾向于拥抱成长,抓紧政策刺激与基本面修复带动的投资机会,包括: ❖基本面稳健增长、回购与分红不逊于传统高息资产的互联网大厂 ❖AI创新时代中从云端服务器、手机硬件、到软件应用逐步崛起的长期增长契机 ❖政策转向刺激下带动的行业盈利与基本面回升,如:大消费、汽车、地产链 ❖基本面有望迎来拐点的CXO(医药外包)与创新药龙头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投资环境中,估值位于历史相对低位的偏成长板块(见图3对比),未来或将具有较大的上行空间。汇丰晋信基金继续聚焦于长期结构性产业升级、消费升级、政策受惠等板块,去寻找产业景气度转折带来的投资机会与具估值修复契机。此外,有鉴于南向资金持续流入,2025年增长率与估值性价比更高的中型股或将迎来表现机会。 在投资主线上,以下几个方向值得重点关注: 盈利增长超预期的行业机会: 经历过往两年降本增效运营策略与服务产品运营创新,互联网及部分消费服务行业盈利有望持续超预期;随着AI应用逐步兴起以及企业科技资本支出修复,预期部分软件服务企业将有超预期可能;在海外云端服务厂商持续加大投入情况下,先进封装与海外大厂组装与零部件供应链或将迎来持续的超预期增长;随着智能装置逐步向AI渗透,终端穿戴与手机等产品价量均有望重回增长。整体而言,看好互联网、软件应用服务、电子硬件与前沿半导体的投资机会。 美债利率下行相关机会: 美联储在2024下半正式迈入了降息周期,尽管美债到期收益率因投资者对美国大选后的政策不确性担忧而出现大幅度的反复震荡,但基准利率的趋势性下行并未出现改变。2025年仍将存有一定的降息空间。过往美元走弱对于新兴市场的资金面均有一定帮助。持续关注对于海外利率敏感性较高的行业,如CXO(医药外包)、创新药、地产等。以上行业除利率层面有利估值回升外,在2025年亦有望因海外投融资环境改善与国内政策支持等因素带来的基本面修复。 政策转向受惠: 从政治局会议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连串释放的信息,可以预见管理层对于经济增长驱动力的消费端有了更深层的重视,过往两年表现不及预期的消费相关领域或将迎来修复契机。尽管对于刺激力度或仍存在预期差,但方向的明确性是毋庸置疑的。进入2025年,家电、家居、汽车等各领域的以旧换新方案均有望带动相关企业的盈利修复。除直接受惠领域外,也要关注新兴消费领域在海外超预期的带动下的业绩超预期机会,如潮玩、新能源电动车。随着海外运动品牌的库存周期调整结束,海外体育品的供应链后续表现亦值得注意。 关于高股息资产: 高股息红利资产包括银行、能源、通信运营商等在2024获得险资等非公募资金大幅流入,表现多体现在估值的上扬而非盈利的增长。随着红利资产大幅上扬40-50%之后,相应股息率亦有所下降。部分大型互联网企业在2025的盈利增长预期与分红回购或将不逊于传统红利资产,这类高股息资产或仍对部分资金具有吸引力,但表现空间相比2024年或有所收敛。 基于以上判断,2025年重点关注以下几个行业的投资机会: 盈利增长明确,有望在业绩层面超预期: 互联网:政策不确定性已基本消除,部分领域竞争格局有所改善,企业本身的持续运营优化,让龙头企业仍具较高的性价比,合理甚至偏低的估值以及不俗的回购与分红仍让主要企业具备投资吸引力。 半导体、科技硬件:前沿的海外云端资本支出投入增加带动先进封装与设备需求,亦带动AI Server(人工智能服务)供应链放量增长。AI PC(人工智能电脑)与智能手机的渗透提升,有望给相关供应链带来量价增长的拐点。此外,车用半导体随着智能车渗透率持续提升,仍是长期较为看好的子板块。 软件服务:AI(人工智能)应用与服务逐步开展,加上企业资本支出走出低谷,均对各类不同的应用服务厂商带来明确的增长。 美债利率下行: 医药:经过2024年的估值下调,CXO(医药外包)将有机会在2025年迎来较为明确的基本面修复与宽松货币环境双击,部分创新药持续优于预期的研发与管线表现仍将提供一定上行空间。 地产:过往大额海外债券的发行,让港股地产企业对于利率与延伸的汇率敏感性都较高,随着行业销售基数连两年下行之后,优质龙头企业在业绩层面率先迎来拐点,在业绩与政策的共振下,或有机会出现估值修复。 政策转向明确受惠: 消费:在政策支持下,各类消费补贴仍将持续推动并有机会出现进一步加码,预期家电、餐饮、乳制品、啤酒等均将迎来正向改善。持续受海外超预期带动的新兴潮玩同样有望在2025年保持较好增长。海外体育品龙头的库存修复,也有望给国内渠道及制造供货商带来业绩拐点。 汽车:具备有较强产品周期的自主品牌企业将有望同时受惠于国内政策与出海带动,在盈利端表现出较行业平均更高的活力。 2025年
港股市场
潜在风险 ❖美联储货币政策动向 ❖美国对外关税与限制措施变化 ❖人民币汇率走势 ❖宏观刺激政策力度 ❖地缘政治风险
lg
...
金融界
01-09 00:39
上一页
1
•••
4
5
6
7
8
•••
297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国突传重磅消息!路透:中国下令限制央属金融机构员工薪酬 最高不超这个数
lg
...
公开“打脸”特朗普第一个重大投资项目!美媒:马斯克此举恐激怒特朗普
lg
...
令人意外!中国又出新招,A股港股拔地而起
lg
...
中国突然一把火点燃股市!关税威胁来去匆匆,全球市场稍作喘息
lg
...
特朗普罕见威胁普京!强劲避险需求刺激金价飙升至三个月高位 如何交易黄金?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19讨论
#链上风云#
lg
...
56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694讨论
#比特币最新消息#
lg
...
828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19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