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药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兽用药主打高端宠物用药,一季度主要重点产品均有较好的增量表现。在国际化布局方面,公司坚持全球化布局,降低单一市场依赖,提升抗风险能力,产品覆盖东南亚、南美、中东及非洲等多个市场,部分新开发地区已取得销售进展。此外,公司已在印尼启动建设原料药工厂,开启本地化及国际化生产布局,未来有望降低成本、加快市场响应,提升欧美市场渗透,推动国际化发展。 问:请问公司艾普拉唑后续销售如何展望以及如何看仿制药上市的竞争压力? 答:公司艾普拉唑有两个剂型,分别是片剂和针剂。针剂专利保护期还较长,至2036年。目前仅片剂有仿制上市。 2024年艾普拉唑销售承压,主要是因为针剂2024年初开始执行医保谈判后的新价格,直接影响了销售收入。2025年针剂不再受医保降价影响,且艾普拉唑整体的医院覆盖率不高,在医院覆盖率及上量方面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丽珠集团在消化领域多年深耕,艾普拉唑通过长期临床验证,在院端、品牌、医患教育上有自身优势壁垒,我们预计艾普拉唑整体在2025年能有一定增长。 关于仿制药的竞争压力:丽珠的艾普拉唑是原研产品,根据国家药品集中采购政策要求,仿制药若要触发国采,通过一致性评价产品数需达到规定要求。从目前仿制药的申报进度来看,我们预计今年和明年较难达到相关的国采条件,也就意味着今年和明年的国家集采风险可控。 问:公司P-CAB类产品JP-1366已经启动3期临床,对于消化道产品,请问公司是如何定位JP-1366和艾普拉唑的? 答:消化道是丽珠集团的优势领域,多年以来公司已在消化道领域搭建了完善的产品群。在研产品中布局P-CAB产品的核心战略考虑在于充分利用丽珠自身拥有的销售渠道及品牌优势,并与现有PPI产品有效衔接,两者在抑酸机制、适应症上形成协同,在消化道领域形成完整的产品布局和临床方案。 公司的P-CAB片剂已在临床三期,凭借研发体系优化后,高效的项目执行与严谨的研发管理,该项目的研发进程推进很快,预计今年可以完成三期临床并申报上市。同时公司也布局了P-CAB针剂,正在一期临床中,从现有一期情况来看,该产品展现了不错的优势。目前国内还没有P-CAB针剂产品上市。 依托这种丰富多元的消化道领域产品矩阵,能让公司在面对未来复杂多变的行业政策及激烈的市场竞争时,具备更强的应对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问:请问公司后续BD管线策略是什么?主要看重的领域及项目类型是什么? 答:2024年公司BD引进了6个项目,其中5个为创新药。 公司BD依然是围绕公司战略,主要方向是聚焦消化道、精神神经、辅助生殖等优势领域,以及正在拓展强化的抗感染、心脑血管等慢病领域。考虑实现的技术路径,充分发挥微球等长效复杂制剂、抗体及蛋白药物、以及化药研发等技术平台优势,承接拥有潜力的创新产品,重点关注与现有管线契合度高或能够形成优势互补的项目,以快速融入公司的研发和生产体系,并通过协同效应提升公司整体管线的竞争力。同时,BD兼顾短、中、长期有梯度的布局。短期项目关注临床二三期的产品,推动快速上市,为公司带来短期收益;中长期项目则主要是布局一些临床前或临床一期的项目,着眼于相对长远的发展,为公司的持续增长提供动力。这样双向兼顾的BD策略,既考虑了短期效益,又为公司未来增长潜力提供了保障。 问:请介绍一下公司各项费用率的情况。 答:销售费用:公司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梳理相关销售费用,实现了费用精准投放,更注重投入产出,所以一季度销售费用率较上期有所下降; 管理费用:公司紧跟AI技术发展浪潮,运用智能化、自动化工具梳理工作流程,实现人员效率与管理费用优化,达成降本增效,所以在一季度管理费用也是下降的; 研发费用:公司研发团队紧密协作,各重点项目稳步推进,整体研发投入仍在持续。 问:一季报中经营现金流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答:2024年,公司现金流入约29亿元,然而在去年一季度,我们便实现了约9亿元现金流入,从平均值来看,去年一季度已经处于高位水平。另外去年一、二季度存在部分销售费用支付的时间差,从全年角度,时间差影响消除。 公司管理层高度重视现金流管理,公司商务部门严格落实回款工作,严控回款天数。结算方式上,充分运用票据结算,以此延长付款期。同时,公司在费用投入方面也严格把控。上述这些举措,有力保障了公司稳健的现金流与良好的现金流入。基于此,我们对全年现金流实现净流入充满信心。lg...